登陆注册
6094000000009

第9章 书海一勺(4)

这位假叶适入座就议论风生,言词高妙。同座者故意称赞叶水心一些脍炙人口的文章,这位冒牌货说:“这些都是少年时的文字,很不惬意,我都修改过了。”并将修改的地方一一背诵出来,竟真的比原文更加精彩。韩侂胄大奇,请入书院待饭,并取出收藏的字画请他品评。此人在一幅杨贵妃画像上题道:“开元、天宝间,丹青不及麒麟、凌烟而及此,世道判矣。水心叶适。”又在一卷米芾法书上跋云:“米南宫帖尽归天上,犹有此本散落人间,欲野无遗贤难矣!水心叶适。”连接题跋数卷,都同样言简意尽。韩侂胄大为骇异道:“水心先生实在舍间,莫非天下真有两个叶水心,就像孔子门下有两个子张吗?”这人大笑说:“像叶水心这样的文人才士,天下不知有多少,可谓车载斗量,但相爷只知道一个叶水心。今天我要不是假冒他的名字,恐怕进不了相府,见不到相爷。”韩侂胄听了大笑,很赏识这个狂生,收属门下。这位狂士叫陈谠,建宁人,才思敏捷,文笔洗练,后来考中进士。

一般说来,凡赝品必不及真品,如能赶上或超过真品,也就毋须假冒了。然而世事复杂,未可绝对而论。陈谠对叶适文章的修改和题画的文字,当时叶水心在邻室听了,恐怕也会有点嗒然若失吧。大约陈谠正是知道叶水心在相府,才用这样惊世骇俗之举来警醒权贵:“欲野无遗贤难矣”。

然而又不能据此判定陈谠超过叶水心。写一篇好文章不容易;从已经写出的文章中找些疵病并加以修改,无疑要容易得多。前者是“无中生有”的创造,后者是“锦上添花”的修补。有个故事说:王勃《滕王阁序》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非常得意,淹死后的鬼魂还常拦住别人的船只,叫人家欣赏。旅人深苦,却又无法。有个胆大的狂生听了,反诘道:“你以为这两句就尽善尽美了么?非也!‘与’和‘共’这两个虚字就是多余的。”王勃鬼魂听了只好认输,从此风平浪静。其实王勃上了当。“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意虽不变,音节呆板,逊色多了,一读便可了然。文章的修改无绝对标准。陈谠题跋的那些文字,固然有见解,有文采,言简意赅,毕竟只是小品。水心先生叶适却是真正的大才。全祖望《宋元学案》说:“乾淳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二派,而水心龂龂其间,遂称鼎足。”把他的事功之学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并立,评价极高。

叶适(一一五〇至一二二三)是浙江永嘉人,著作有《水心文集》、《水心别集》和《习学记言序目》等。他的学说的核心是“务实而不务虚”,反对朱、陆等专尚“义理”,忽视功利的空谈家,而主张“以利和义”“义利并立”。在三十多年的从政生涯中,不仅在反抗异族侵略问题上,同主和派作了长期斗争,而且为南宋“改弱就强”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方案,并为这些方案的实施,身体力行地做出了实绩。他文章也写得很好,穷极变化,不主故常,陈耆卿比之为牡丹,说别人为文只能开一种牡丹花,水心先生则能开数十种。所以他当时享大名并非偶然。那位陈谠虽在那场突兀放诞的表演中出足风头,后来又中了进士,但在政事、学术,德行诸方面都未见什么建树,比之叶水心,仍是赝品而已。

人才的“际遇”问题,即人才尽管车载斗量,而仅有少数能脱颖而出,多数隐晦终生。这一问题存在了千百年,议论了千百年,并且必将永远存在下去。因为其中的原因太复杂,有历史的、时代的、制度的、民族的种种方面,同时还有个人的和偶然性的等等因素。真假叶水心的故事,说明不了多大问题。

※※

附记:

此狂生虽冒名却有实才,借突兀之举以警世,很可佩服。今天冒名者多如过江之鲫,尽都是为了牟取钱财。鲁迅实在不应该讽刺九斤老太。

妙语如珠《幽梦影》

清人张潮的《幽梦影》收短文九十三则,长者百余字,短的只十多个字,属于所谓“清言小品”。风格可概括为玲珑剔透、精致隽永。内容多谈吟风弄月、读书交友的闲情逸致,一派精神贵族趣味,甚至多愁善感到“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简直腐气熏人。

但我喜欢这本书,不因它的趣味,而是佩服他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文字的表达力。人人都读书、交友、看花、赏月,张潮总能有独特精微的领悟,曲尽其妙的形容。

雨,不知多少人写过,张潮说“雨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就是“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的妙语隽语。水与火,世人只说互不相容,张潮却说“水为至污所会归,火为至污之所不到。若变不洁为至,则水火皆然”。人人都有几个性格迥异的朋友,张潮偏能指出:“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时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普普通通的世情物理,一经他拈出,无不令人耳目一爽,惬心可意。

他还善于从极寻常的事物,极形象的文字,道出一些哲理妙谛。“镜不能自照,衡不能自权,剑不能自击。”“蝇集人面、蚊嘬人肤,不知以人为何物?”“蛛为蝶之敌国,驴为马之附庸。”“马与牛,一仕而一隐也;鹿与豕,一仙而一凡也。”“不知以人为何物?”“敌国”“附庸”“仕、隐”“仙、凡”这些词,用得多么突兀而又精当,多么幽默而又准确。“自照”“自权”“自击”的思考是多么荒谬而深刻。他说:“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其实他自己这支生花妙笔,却把这些难以捕捉的东西描绘得曲尽其妙了。

张潮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真臻于惊人之境,虽只用于流连光景的“小道”,却留下了一本锦心绣口的小书。《幽梦影》恰符一句精彩的评语:“好却小,小却好。”

“古代活动画”

活动画面始于电影;今天戴上特制眼镜看三维电影,已有逼真的立体效果。早些年有一种港人作为到内地探亲的小礼品的立体画片:一块满布凹凸密纹的塑料片,下衬图画,观者变换角度,画中人物或动物便呈动态。虽很简陋,也是依据科学原理设计而成。谁要说在素乏科学观念的中国古代就有活动图画出现,是不会有人相信的。

宋人释文莹的《湘山野录》中说,南唐后主李煜有一幅奇异的牛图,是江南一位喜蓄奇玩的徐知谔献给他的;他亡国降宋后,拿出来献给宋太宗赵光义。这幅画中的牛,白天看牛在栏外吃草,夜间看牛已归卧栏中。群臣观看称奇,谁也不明白其中奥妙。僧官赞宁说,在南倭,海水减退露出滩碛时,倭人拣拾蚌类,有一种贝壳中还余留着几点珠泪,取出来调合颜料,画出的东西白天看不见,夜里才显现出来。另外,沃焦山在大风呼啸时,偶尔会有石头落在海岸上,得到这种石头滴水磨色,其色白天显现而夜晚隐没。画上的牛,就是用这两种东西分别画在栏内栏外的。知识渊博的翰林学士们都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赞宁说,有出处可考,见汉代张骞的《海外异物记》。杜镐检阅三馆书目,果然从六朝旧本中查到这段文字。

画上的牛会昼出夜归,比港澳那种画片动态更大得多,称之为古代活动画,当之无愧。似可作为“古已有之”又一例。

虽然释文莹言之凿凿(宋人周辉《清波杂志》也有记载),但可以断言这两种神奇的颜料是不会有的。这个故事的教益,不在于其事的真伪,而在于它恰好是传统文化中一种痼疾的绝好病例。

赞宁和尚对这幅画的解释很玄,“诸臣皆以为无稽”是合理的,杜镐有兴趣进行追根究底更是好事。问题出在追究的是什么。很明显,应该弄清楚的是,世间是否真有这种神奇的颜料。但杜镐却只是查书,证明赞宁的话有文字依据,不能证明张骞的记载有事实依据。而真正重要的当然是后者,杜镐查到了出处,大家就都心安理得了。这是国人的一个传统思维误区:“本本主义”,即把理论依据置于实事实物之上,以书本判断现实。特别是一遇到陌生新事物出现,马上寻找有无书本依据。本本主义使我们吃过许多苦头,尽人皆知。

另一个误区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不求甚解的不仅是书,而是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果当时真有这样一幅奇异的画,如果大臣中能有人以“欲究其源”的态度,研究到底,算不定会给后世留传下一项科学技术成就;或者相反,证实张骞的记载不足为凭。不会仍然是一笔无定论的糊涂账。

第三个传统思维误区,是把诗和科学大而化之地混在一起,搅成一锅糨糊。汗牛充栋的古人笔记,记下许多奇闻异事,有不少可以从中窥见古代科学技术的信息。然而却被作者单纯当作谈助,以一个“异”字朦胧掉,甚而着意渲染其中的神异色彩,弄得面目全非。而有的分明是诗,是诗人的想象,哲人的寓言,大言家的牛皮,却又当作了事实,煞有介事地考证、争论,吵得不可开交。科学和诗都是不可少的,问题是要分别清楚。古人中不乏科技天才,不然也就不会有“四大发明”和墨子、李冰、张衡、毕昇等人。只是由于居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重文轻科技,视为小道末术,得不到政府行为的重视、提倡和扶持,任其自生自灭,从根上阻碍了民族的进步发展。文莹所记的这个故事,最大的可能是:富于想象力的好事之徒读到张骞那个道听途说的记载后,虚构出来,又在故事中反过来转引张骞的记载作为依据。文莹和周辉又把它当作事实记下来。“诸臣”又据之而信以为实。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告诫:“尽信书,不如无书。”而我们的“本本主义”一直统治到改革开放初期,经邓小平下令“不讨论”才偃旗息鼓。

赞宁和尚(九一九至一〇〇一)却是个出色人物。他是佛学、佛教史研究家和著作家。撰有《内典集》一百五十二卷、《外学集》四十九卷、《宋高僧传》三十卷,还有《僧史略》三卷,记述佛教诞生、流变以及三宝住持等的起源,系统表述了宋代以前佛教制度事物的大概,很有学术价值。他不仅博闻强记,并且言辩敏捷。宋太祖赵匡胤到相国寺烧香,问须不须要拜佛,内心是当了皇帝不想再向人下跪,哪怕是向佛菩萨,但又有些忌惮。别人都不敢出主意,赞宁却坦然说:不须拜。理由呢?他说:“现在佛不拜过去佛。”皇帝既理直气壮免掉屈尊下跪,又得了个“现在佛”的尊号,与“过去佛”平起平坐,当然龙颜大悦,从此成为定例。赞宁不限博览善记,往往能结合实际。柳仲涂请教他,维扬郡堂后菜圃,阴雨天常见青色火焰闪烁竟夜,走近就消失,是什么缘故。赞宁说,这是磷火,是战死的将士和牛马的血肉在土里凝成的。柳大惊下拜,说果然那菜园常掘出断枪折镞,证明曾是古战场。于是做诗赠赞宁,称他是空门中的博学家张华。

《还乡》与《十五从军征》

《文汇读书周报》刊出《诗人的自负》(作者周红)一文,介绍三十年代诗人朱湘和批评者青民对《还乡》一诗展开的笔墨官司,读来很有趣。这种笔战,现在报刊常用名词叫“打口水战”,似乎更为形象。双方都采用了居高临下、贬辱对方的倨傲言词为武器,缺乏起码的善意和冷静,今人看来,双方态度均不足取。

多年不读朱湘的诗了,印象中是精致有余,深厚不足。既被此文引起兴趣,就捡出《还乡》来读,发现这首长诗与一首古诗,几乎一模一样,于是又取下《古诗源》(清沈德潜选,中华书局版)一翻,果然找到,列入“卷四汉诗”中,是总题《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起句为“十五从军征”。两相比较,新体长诗《还乡》可以说是对汉诗《十五从军征》的演绎,或者说铺开来写。青民批评中有一句话:“这诗完全是脱胎于常常为人们一口所抹煞的没生气的一总的旧诗。”(这句话有浓重的“五四”时代诗坛新、旧交锋的色彩,讽刺当时新诗健将们一笔抹煞旧体诗的偏颇观点。)但应该说这是一种再创作,不同于抄袭或剽窃。这种对古籍资料重新演绎改写的例子极多。所以青民也仅仅用了“脱胎”一词。

《还乡》全诗八十八句,为《十五从军征》的五倍有余。古诗全用叙述,节奏很快,一气呵成,《还乡》则展开描绘。第一节四十八行(十二段四行诗),写秋季、斜阳、乌鸦、晚霞、牧童、农夫、鸣虫,大树土墙的家园等等,写主角从军二十年归来看着这一切的心理活动,以及对父母妻室的想象。第二节四十行(十段四行诗),写敲门、狗吠,老娘迟迟应门,初疑为过客,后来才知是儿子归来。归人得知家里都以为他阵亡了,父亲死了,妻子自尽了,老母虽在,却已失明,看不见儿子的模样了。

全诗就像一部独幕剧,有情节、有场景、有人物、有对话在读者面前展开,远比《十五从军征》具体,按说应该更有感染人的艺术力量吧?然而不然,《回乡》恰好因细细铺叙而失掉了内在的张力,只觉缓疲琐碎,气息断续,远远不及古诗的撼动心灵。艾青曾说过,写诗就是把最重要的话写下来,何其芳说:“叙事诗”准确地说应当是“咏事诗”。一“咏”而一“叙”。正是这两点判别了《十五从军征》与《回乡》二诗的高下优劣。

同类推荐
  •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
  •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的笺注,无论是沿袭前人的传统,还是悉心阐发的一家之言,也同样开放给后来的学者,以期对纳兰词的理解始终随岁月而深化。
  • 逃亡

    逃亡

    本书是前苏联戏剧大师布尔加科夫的剧作集,是国内首次成规模地翻译引进。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这位戏剧大师的现实关怀和“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本书共收入七部剧作:《土尔宾一家》《卓伊卡的住宅》《紫红色岛屿》《莫里哀》《伊凡·瓦西里耶维奇》《逃亡》《巴统》。
  • 三万年前的星空

    三万年前的星空

    这是谷川俊太郎在晚年时写给生命、自我、孤独和宇宙的唯美诗篇。这些诗篇穿越了语言、时间与空间,语言简练纯粹,禅意而空灵,透出一种感性的东方智慧。乘载了深厚丰饶的意义,在文字的轻与意义的重之间,悠游穿梭。诗集中,前半部有几首几乎是可以对号入座的写实作品,尤其是《自我介绍》一诗,简直就是诗人真实的自我写照。个人经验建立在想象之上,现实与虚拟交织其中,亦真亦幻,既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又有回味不尽的缭绕诗情。后半部的许多作品则是想象力编织出的产物,尤其是十二首“少年”组诗,虽都是虚构与想象,但丝毫没有乏味枯燥、空洞的抽象性,阅读时不仅使读者产生似有非有的复杂感受,且能激发读者更多的想象。
  • 时光不可倒流,人生不可重来

    时光不可倒流,人生不可重来

    史书翻开新的一页之前,在故事正要开始下半部的时候,我们总会被那历史的缝隙里豁然传来的鸟鸣、水声、落花声、金戈碰撞铠甲的铿锵唤醒想象力。作者以古词为引,诗文结合,独特视角,异样思情,翻开那被时光尘封的印记。
热门推荐
  • 弃女医妃

    弃女医妃

    她是21世纪医学院美女学霸,一次意外穿越成为相府嫡女。她医术超然,天资聪颖,纤纤玉手,翻天覆地。传言她是丑八怪,更是无才无德的废材,可面纱之下又是怎样一个倾国倾城,容姿绝色。一朝穿越,既然占了这身体,那就让她替她护她的亲人,欺她之人一一还回去。两次退婚,她无人敢娶,正落她意。怎料半途杀出一个精明毒舌的妖孽王爷,他冷酷邪魅腹黑霸道,天赋卓绝。传说妖孽王爷年少成名,成年后却变得慵懒纨绔。可又有谁知,他乾坤在握,风华无双。当不期而遇变成命中注定,她扮猪吃虎,他追捕宠溺,强强联手虐渣渣。权谋天下,只为你一人倾心!
  • 宅男的坏天气

    宅男的坏天气

    "两岸文学PK大赛"史洋,一个典型的80后宅男,不上班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里玩游戏,不打麻将,不喝酒,不交朋友。他与妻子经营着一间小药店,四岁的儿子聪明可爱,一家人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然而,一场突然侵袭的恶疾,让史洋陷入无限的惶恐、绝望之中!他万没想到,疾病年轻化,那么远,这么近!是命运的捉弄?还是生活习惯导致?一番痛苦挣扎,史洋决定坚强面对!但是,看病难,庞大的医药费……求医的路上,又困难重重!他的命运将会如何?恶疾会不会像坏天气一样,会过去?
  • 超级时空之眼

    超级时空之眼

    左眼能看到过去,右眼能看到未来,一个神奇小子,从一名小保镖,逐渐成为都市的主宰......
  • 动物界经济学

    动物界经济学

    从动物身上可以找到自己的本源,从经济学上找到指导我们的哲理。将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与富含生活智慧的经济学原理相结合,并对人类的社会现状做系统分析,会让我们对自己正在面临的或即将面临的难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
  • 娇媚老鸨俏娘子

    娇媚老鸨俏娘子

    某墨的圈子链接:http://m.wkkk.net再拎起破铜锣喊上两嗓子:招副圈主撒~(慎重申明撒:某墨的简介有改了,但是内容不会更改,谢谢亲们滴支持撒!”推荐俺滴新坑:《压倒小师叔》她因一时失足来到这遥远的古代却不得不接手改造整顿这快要倒闭的百花楼凡经她手调教的女子无不柔若杨柳,媚如春风她的最大梦想,要天下所有的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他纳兰祥云天下第一绣庄的庄主,终年白衣,处处散发出飘逸如墨画清雅气息。他风流王爷,一颗心遗落在她的身上....................第二卷命定天女命定天女?!辅王星?!嗤!如果真像他们所说,那她现在如果米有穿越,是不是已经嫁给美国总统了?!现在的她是无双郡主。舒王爷:幽冷诡异如他,一双幽湖一般泛着紫色诡谲光芒的眸子,定定的看着她:“小雅,你永远只能属于我,哈哈....我的暖床妻!!”珩王爷:英俊风流如他:“小雅,如果可以我只想永远的守护着你就好。”何宣煦:绝美妖娆如他:”雅雅,你只能属于我。“片段:忽然一道蓝光闪过,那把泛着诡异蓝光的软剑横在了他的面前,何宣煦垂首看看胸前那正抵着风小雅的幽蓝软剑懒洋洋的抬起眼帘似笑非笑的看着幽冷暴恹之气毕露无遗的轩辕孤魊,转身将怀里的风小雅轻放至一旁,“你以为留下她便可使我改变心意么?”轩辕孤魊扯扯唇漾起一抹诡异的冷笑“既然你不愿意改变心意,不要紧我还有最后一张王牌不是么?”那双泛着诡谲紫色光芒的眸子定定的看着一旁的风小雅忽的低低笑出声转身对着何宣煦挑挑长眉说:“呵呵---九弟兴许不知道吧,在那次你们成亲之前小雅来找过我呢!她说她不愿意嫁给你希望我可以帮她摆脱你然后跟我相濡以沫的过一辈子。”说罢转身看向一旁瞪大了双眼的风小雅笑着问道:“你说是么?小雅?”风小雅的大脑一瞬间停止了转动,以前的那个风小雅居然为了抗拒嫁给何宣煦而找到了轩辕孤魊眼前这个幽冷阴柔的男子,首先不说他的身份是如何的尊贵,一般的人不可能会见过他或是见过了也不会知道他的身份,更何况是一一个柔弱的女孩子,即使她身居龙蛇混杂的百花楼也不可能会识得他,再加上她懦弱的性格----肯定是哪环出错了!难道是小喜在骗她?!不可能啊小喜没理由骗她啊!要不就是那个以前的正主城府过深!汗!NND太可怕了!为什么她觉得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没有表面看来的那么简单!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青年律师韩丁在南方小城办案时,偶然遇到清丽脱俗、明艳绝伦的罗晶晶,并暗恋于心。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使出身富贾之家的罗晶晶在遭受丧父、破产的打击后,孤身流落到京城。韩丁又一次巧遇罗晶晶,很快坠入爱河。不久罗晶晶的初恋情人龙小羽出现了,在罗晶晶与他见面时被警察以杀人嫌疑犯带走,罗晶晶忘不了那段曾经让她刻骨铭心的爱情,便请求韩丁为龙小羽辩护。为了维系两人的感情,韩丁违心地卷入了罗晶晶初恋情人龙小羽杀人案的调查之中,在扑朔迷离的案件中……
  • 征南录

    征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至尊毒妃废材大小姐

    至尊毒妃废材大小姐

    22世纪的杀手之王宫羽沫穿越到灵武大陆同名同姓的宫家五小姐身上,从此废材也风骚,各类神兽打滚卖萌跪求契约,炼药,炼器,驯兽,简直就是十项全能啊。在宫羽沫小日子过的风生水起的时候,突然身边出现一只妖孽,天天在宫羽沫面前晃悠,赶都赶不走。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莫周游海底的故事。
  • 故事会(2015年9月上)

    故事会(2015年9月上)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