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4000000007

第7章 书海一勺(2)

姚崇死后,张说果然来吊,果然观赏玩物并收下了看中的几件,果然应允写了碑文。碑文中对姚崇的功劳写得很周详,评价也很高。过了几天,果然又派人来说碑文文字还须取回去修改。姚氏诸儿带他去看已快刻完的神道碑,并说碑文早已奏呈皇帝了。来人回去禀报,张说大悔恨,抚着大腿说:死姚崇犹能算计活张说,我今天才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他差远了!

姚崇和张说都是盛唐名臣,有大政绩,只为处理政务意见不一这种正常现象,也至于结怨斗机心,何况等而下之之辈。另一位唐朝名相狄仁杰,则是另一种风格。有一天他入后宫奏事,恰好碰上女皇武则天把南海郡贡呈的珍贵袍子“集翠裘”赐给她的嬖臣张昌宗。狄相来了,武则天命令赐座,叫他与张昌宗玩双陆。双陆是当时的一种赌具,如后来骰子之类。武则天问赌什么,狄相说:先赢三盘者为胜,赌昌宗这件袍子。武则天问:你以什么为对呢?狄相说:我身上这件紫袍。武则天笑道:你不知道这件“集翠裘”价逾千金,你这件旧袍子不能对等。狄相站起来说:我这袍子是大臣朝天子奏国事之衣,他那件是帮闲邀宠之服,我还觉得亏了哩。武则天听了也不以为忤,同意了。张昌宗却是又羞又恼,一点斗志没有,接连败北。狄相当着武则天的面叫他脱下豪华袍子,谢恩而出,走到光范门,扔给家奴穿上,策马而去。

这故事见于薛用弱《集异记》。显然有夸张,但不会是凭空编造。狄仁杰一方面性情正直,且又自知是女皇政事少不了的重臣;一方面则深知武则天天不怕地不怕,秽行不忌人言的个性。既知己又知彼,加上是在那种休闲轻松的场合,所以敢于机智地当面羞辱以色相事上的小人。

李元纲《厚德录》记,宋真宗朝,太尉王旦向皇帝推荐寇准为相。皇帝觉得奇怪,因为寇准一再向皇帝数落王旦的缺点失误,而王旦却总是赞扬寇准。王旦回答说:这是当然之理!我在相位时间久,政事缺失必定多;寇准对陛下一点不隐瞒,正见出他的忠直。这正是我器重寇准的原因。皇帝听了,更加敬重王旦。寇准生活奢侈,过生日,在野外建帐栅大宴宾客,衣着用器超出大臣的标准,被人奏报皇帝。皇帝大怒,对王旦说:寇准处处想学我,这可以吗?!王旦慢吞吞回答:寇准诚然是能干人,只是呆,拿他无法。皇帝一想,也就息了怒气说,对,也就是呆罢了。没有再追查。后来王旦病危,皇帝问他有什么后事要说,王旦只说,宜早召寇准为相。

寇准,南宋一代名相,至今是戏曲中一个正直机智、举足轻重的形象。反而是王旦籍籍无名,但王旦这份识人之智、仁厚之心、容让之量,真真难能可贵,人所不及。其实,身在大位者,只要出之公心,以国家为重,个人为轻,也就能够做到王旦这样。无奈秉公弃私的道理知易而行难,“金字塔现象”也就难免时有发生。

真假包拯

包拯是戏曲中妇孺皆知的显赫人物。人们尊敬地称他包龙图(龙图阁大学士)、包文正(谥文正);亲昵地叫他包黑子、黑老包(皮肤黝黑);最普遍最实质性的称呼则是包青天:清明如水,执法如山,他正是以此赢得黎民百姓的爱戴。

在戏曲舞台上,包拯有三架铡刀:龙头铡,处决皇亲国戚,铡过犯重婚罪并企图杀妻灭子的皇帝妹夫陈世美;虎头铡,处决贪官污吏,铡过贪赃枉法的亲侄儿包勉(而且包勉之母是对包拯有哺乳养育之恩的“嫂娘”);狗头铡,处决杀人放火的刁民,铡过谋财害命焚尸灭迹的赵大。皇妃包庇恶霸兄弟,包拯砸了她显示皇家威风的銮驾(仪仗队);他申雪太后冤案,皇帝不相信,反要治他罪,他奉太后命令连皇帝也打了(以龙袍代表皇帝受打)。包拯甚至能够“日管阳夜管阴”,民女柳金婵被杀,其表兄颜查散被错判为凶手,包拯亲下阴曹地府查勘,把制造冤案的阴府判官也给铡了。这个逻辑很奇怪:这个倒霉蛋死后变鬼才当上阴曹判官,居然在包拯铜铡下又死了一回。人间皇帝可授权大臣干涉阎罗王的政务,鬼可以再死一次,民间艺术家的想象力百无禁忌。

这些剧目,其来源是话本小说《包公案》,在民间传说基础上添枝加叶,当然更趋荒诞不经,但包拯身上凝聚着最广大的弱势群体——百姓最深切的期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观音菩萨和包青天是中国老百姓为自己创造的两尊保护神,一尊救苦救难,一尊秉公执法,其深入人心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商界之神关羽。

从小看包公戏,读包公案,自然想了解真实的包拯其人。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包拯有若干条,戏曲和小说中的那些情节均不在内,但包拯在当时确以刚正严明闻于世,而且名气很大。西羌的于龙呵归顺宋朝,到阙下见皇帝,按惯例应赐姓,他对陪伴官员说:“平生闻包中丞拯,朝廷忠臣,某既归汉,乞赐姓包。”宋神宗就为他起名包顺。包拯当开封府尹(首都市长),雷厉风行,“人莫敢犯”。一次街巷失火,他指挥抢险灭火,几个地痞无赖商量趁乱戏弄他,跑到他面前行礼请示:“救火是取甜水井的水呢?还是取苦水井的水?”包拯马上省悟,下令把这几个捣蛋鬼斩了。于是人们更加畏服。他去世后,民间就传说他担任了阴曹地府的东岳速报司(管善恶报应的官职),“山野小民,无不知者”。有一个被乱军掳掠卖掉的妇女,自称是包拯的孙女,她要被转卖给妓院,抵死不从,人们很同情,但无法援救。一个会使巫术的妇人私下说:我能救她。径直去到那家,闭目吁气,屈伸良久,做神仙附体之态,闭着眼睛大骂主人,自称速报司是也,你竟胆敢卖我孙女为娼!限你十天之内把她嫁个好人家,否则灭你满门。主人连连叩头谢罪,赶紧找个好人家把她嫁了过去。当时还有句民谚:“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通关节、行贿赂等手段在包拯那里是行不通的。包拯也确实是黑皮肤,戏曲脸谱是有依据的。这两条见于别的笔记。

但包拯也有被愚弄的时候。沈括《梦溪笔谈》记,包拯为京城尹,以明察著称。一次有个市民犯法,当挨板子,包拯手下一个吏目受他贿赂,定下巧计。升堂审讯时,那人呼天抢地喊冤,絮絮叨叨申辩,那吏目大声呵斥道:“你就挨了板子滚出去罢,说这么多干啥!”包拯听了生气,说这吏目强横,命令把该打犯人的板子让吏目挨了。他这是抑制手下人滥用职权,却不知已被手下人卖了。这就是所谓“君子可以欺以方”。在戏曲中,精明善断的包拯也有受窘之时,如《碧波仙子》中,鲇鱼精变出个假老包,两包相对,糊涂账落到自己头上,百口难辩,只得求玉皇大帝明断。但这一次,占理的却是假老包:鲇鱼精义正词严,噎得真老包翻白眼。这又是民间艺术家胆识过人的一例。

由这些材料看来,小说戏曲中的包拯形象,虽夸张到极致,根子上却是有所依据,并非向壁虚构。

历次政治运动,积累了无数冤假错案,改革开放后,包公戏以及类似反映“权与法”的新戏大受欢迎,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当时许多有识之士撰文,斥“呼唤清官”为封建思想,强调根本在于立法,说是:几时“清官”戏不走红了,就是法治时代到来了。这种观点当然很是正确,却有走极端的片面性。完备的立法,并非就是“法治”的全部。法治法治,一是法律条文,二是治法之人,缺一不可。法律再完备,也禁不住少数执法官贪赃枉法,钻法律空子。二三十年过去,法律法规已基本完备,而执法犯法的案件远未绝迹。包拯这样的秉公执法的好官永远是需要的,清官戏不会没有观众。

暗箱明箱

暗箱操作一词,起源应是摄影用语,指底片的显影过程要在绝对漆黑的暗室或暗箱或暗袋里进行,若漏进一点光线,底片就会曝光失败了。引申比喻本该公开操办的事情,让一些人暗中操纵的现象。暗箱操作的反义语就是“提高透明度”,揭露暗室操作的行动就叫“曝光”。

世间一切事情,必定有利于某些人的同时不利于另一些人。芸芸众生属于“治于人”的弱势群体,不论于己有利无利都只能听之任之;而利害攸关的权势者就必然会积极干预,或借以获利受益,或想法消灾避祸。这类心思和行动都不足为外人道,只能采用暗箱操作。

暗箱操作的成功率很高。因为世人见到的已是无懈可击的正片(明片),不知道暗室中已经对底片进行过高科技处理。陈水扁在竞选成败的紧要关头忽然挨了一枪,转败为胜,人人知道有猫腻,可是从美国请来当代福尔摩斯也没查出个结果来。

《玉泉子》里有段故事:侍郎裴桓主持科考,住在贡院里,他两个儿子借此开后门捞红包,成天窝在家里,按他俩的利害,让这个人名列前茅,叫那个人名落孙山,毫不顾忌屋里坐着个外人。这外人是个老和尚,出入他家多年了,一天到晚闭着眼睛数佛珠念经,百事不闻,大家对他视如无物。老和尚把他们的议论听了个一清二楚,回去后把寄宿在庙里的同乡举子翁彦枢找来,让他谈谈前程之类。翁诉了一番苦后,老和尚问他,需要中第几名方可成名。翁以为和尚是好奇,随口说了个第八名。次日,裴相的两个儿子又当着老和尚商议取谁黜谁。不提防老和尚张开眼睛说:科举是国家的大事,朝廷交给你老子,是想让他革除过去的弊病,让有才学无门路的民间人才得到出路。现在什么都由你俩人操纵,取的都是豪权之家的子弟,这算什么事?随即把他们想安排的人一一道来,丝毫不差。兄弟俩害怕了,想花钱财私了。和尚说,出家人要钱财何用,我有个同乡翁彦枢想要及第。两弟兄答允一定取在丙科,和尚说,非甲科第八名不可。两人无奈,口中答允,和尚伸手道:给和尚写张凭据。凭据在手,翁彦枢果然中了第八名。这是以暗箱治暗箱取得成功的案例。

唐玄宗时宦官鱼朝恩以拥立代宗之功,擅权使气,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公卿更是“不敢仰视”。他儿子令徽(应当是养子或入宫前的亲事)才十四五岁就当上黄门(近卫)。一次上朝站班时被别人挤了一下,就向老子告状,说是“班次居下,被同列所欺”。鱼朝恩第二天就在朝上对代宗说:我的小儿子位居众僚之下,请陛下“特赐金章,以超其等”。这一要求是违反晋升制度的,但皇帝还没想出如何回答,鱼朝恩就叫内官把早已安排好的紫袍捧上殿来了,又命儿子殿前谢恩。皇帝恨得心痒,却不敢发作,还得强笑着夸奖那小孩穿起紫袍很合体。那位不小心挤了鱼衙内的黄门,则被发配到岭南去了。这是先斩后奏的暗箱设计的成功案例。但鱼朝恩经常这样肆无忌惮地专横跋扈,被宰相元载暗中搜集种种劣迹,密奏代宗,代宗正中下怀,就令左右缢杀了鱼朝恩。以暗箱战胜暗箱。

暗箱操作是个中性词,并非单一的贬义。胶片摄影必须暗箱操作。世间事万分复杂,不可能事事透明。而且暗箱与战争一样,也有正义邪恶之分。斯诺登暴料白宫监听盟友,让美国灰头土脸。解决“四人帮”却挽猛澜于既倒,带来一个万民腾欢的盛大节日。

看别人演自己

旧蓄《康有为先生墨迹》(中州书画社一九八三年八月出版)一种,内有一件组诗手稿,据编者介绍,是其女康同复珍藏的未刊稿。十八首七绝,讲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一九二二年元宵节前一天,康有为从上海去杭州,抵杭已经入夜,驱车经过一家戏园子,接他的人说,里面正在上演新戏《光绪皇帝痛史》,说的是二十四年前戊戌政变的故事。康有为正是戊戌变法的重要角色,于是立刻停车买票,进去观剧。入座恰好看见演员扮的康有为上场,又听见附近看客在向人介绍剧情发展,不知道康有为就在他们中间。

剧中人坐在台下,看着别人在台上搬演自己的故事,此时百感交集的心情,不言而喻。观剧的过程中,心里陆续形成一些诗句,后来写定为十八首七绝。

第一至六首写观剧时的心情,感叹“廿五年未忘旧梦,无端傀儡又登场”,“不堪旧事又重提”,“太息诸人皆拱木,天遗一老我独全”。

第七首赞惋光绪帝:“圣主忧民变新法,为行立宪舍君权。竟缘救国遭囚弑,蒙难哀哀十二年。”第八首谴责袁世凯,说原也知道他是吕布一类的反复小人,苦于没有张柬之那样的栋梁大臣,只好依靠他,遂种下告密酿祸乃至洪宪称帝的祸根。第九首记康自己与徐世昌在南海会馆接到杨锐带来光绪帝的“筹救谕”,说帝位几乎不保,望他们几个主张维新的臣子速速设法相救。第十首接着说:“复生走觅大刀王,欲入瀛台跳苑墙。北望尧城不能救,孤臣负罪最神伤。”证实了民间传说谭嗣同(字复生)策划由侠客“大刀王五”率十余壮士跳入南苑救光绪,确有其事。几个书生、几名义士,面对一个严密的极权集团,怎么可能成事呢。

第十一、十二两首,讲了一桩鲜为人知的事情。

同类推荐
  •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用诚挚的心拥抱这个世界,用生命的画笔为世界添上一笔色彩,世界会因为你而变得更加迷人、美丽!
  • 新诗杂话:朱自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新诗杂话:朱自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每一篇都极为宝贵,但其中尤以散文最为瑰丽,堪称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他笔下生花,文思泉涌,拥有独特的审美旨趣和美学意境,不拘泥于已有的散文体制,开创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树立了万口传诵的白话美文模范。
  •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凄惨寒切的秋夜,时候已经在十一点钟以后了。繁华的沪埠的S字路上,人们是一个个地少去了他们的影子。晚间有西风,微微地;但一种新秋的凉意,却正如刚磨快的钢刀,加到为夏汗所流的疲乏了的皮肤上,已不禁要凛凛然作战了。何况地面还要滑倒了两脚;水门汀的地面,受着下午四时的一阵小雨的洗涤之后,竟如关外久经严冬的厚冰到阳春二三月而将开冻的样子。空间虽然有着沐浴后的清净呵,但凄惨寒切的秋夜,终成一个凄惨寒切的秋夜呀!在街灯的指挥之下,所谓人间的美丽,恰如战后的残景,一切似被恐吓到变出死色的脸来。
  • 幽幽的紫云英

    幽幽的紫云英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每当吟诵这首千古传颂的《正气歌》时,浑身总是有一种不可征服的凛然之气在回荡,眼前也就会浮现出七百多年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威武不屈的高大身影。
  • 许多张脸,许多种情绪

    许多张脸,许多种情绪

    《许多张脸,许多种情绪》内容有“好的时候非常好”、与中国有关的、不曾苟且、重读韩素音、焚烧舞台的演员、新井一二三眼中的八十年代、读董小记、香的文化史、谈笔记、岭南故纸寒香、活埋八卦里、管风琴,书生活等。本书为戴新伟先生近年文化随笔文字的结集,系“独立阅读书系”第三辑之一。
热门推荐
  • 漫威大和尚

    漫威大和尚

    和尚对着无数或明或暗窥视着地球的势力淡淡的说到:“脸痒的话就来地球,贫僧的手掌一定可以帮助你”
  • 自在王菩萨经

    自在王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我们认真地谈每一段感情,全心付出,期待着幸福,无奈却总是被命运和缘分捉弄,只留下自己孤单走到最后。“如果你还在就好了”,但现实残酷,夜的寂冷仿佛一记清脆的耳光,让我们清醒。可惜不是你,陪我走到最后。“暖读”系列14篇虐心爱情故事,讲述14段我们生命中的爱伤离别。
  • 妖瞳公主

    妖瞳公主

    撒花国的霓裳公主,一个华丽而又寂寞的名字,宛如她的人生。十六年间,在梨山之巅的夕阳影里,一只青铜鸟、一盏梨花酒陪着她独坐梨花枝下,望着晓星残月,黯然神伤;十六年后,国将破,民流离,这个性格寡淡的女子从此踏上了多舛噩运的征程。她涉世不深,好在初下山时,命运让她遇见了灵魂的主人——一个有着传奇家族背景的男子。继而,一个个有着离奇身世的人逐一粉墨登场:黑塔楼的主人、塞外重樱楼的杀手、双鹤楼楼主、不死的优昙人、最接近神的巫族人、冥界的倾城公子……杀破狼三星会集天顶,世间必聚乱世之贼、纵横之将、奸险之士。三方搅乱尘世……噩运、诅咒、阴险小人;轮番上演。究竟,她该如何面对?
  • 上古的使命

    上古的使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接到一通神秘的电话,居然就会目睹凶杀现场?明明是一条普通的项链,为什么怎么丢都丢不掉?不管这些神秘古怪的事情是专门找上我,还是我倒霉被我碰上了,管他呢!不理他们就好了!可是那个叫司徒芷的女孩儿似乎很不愿意我这样做,难道只因为不想看到她失望的表情,就要我继续探究这些神秘事件吗?
  • 河东狮追夫:家有悍妃

    河东狮追夫:家有悍妃

    七岁起被她欺压,十七岁终于想出一条妙计,给她找个更加凶悍的相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嘿嘿。谁知她捷足先登,向太后要了他去,555洞房花烛夜,她拎着他的耳朵逼他写下三条婚规。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装聋、扮哑,再不然出家、上战场,十八般武艺,七十二端变化,全是为了那三条婚规。第一条:完全绝对无条件服从娘子第二条:同上第三条:还是同上
  • 盲妾

    盲妾

    冥幽宫宫主沈依霜,美颜无双,风采绝世,乃是江湖中一个神话谁知,一场tu杀,令她几欲失去所有“放过我冥幽宫弟子,我,任你摆布。”刑室中,她凝视着座上的他,伸手解开衣衫,屈膝,跪下,将尊严狠狠踩在脚下他狞笑,捏住她的下巴:“那么,从今天起,你便是本王的侍妾,到死为止。”烧红了的铁烙印上她的肩背,凝白无暇的皮肤上,一个血淋淋的“妾”字刺人眼目她抬头,忍痛微笑:“一生为妾么?只愿你,不会后悔。”他哈哈大笑。这一刻胭脂成灰,只得一个--终生为妾以为可以忍辱偷生,以为可以含泪笑看一切,可……当他为了救治心爱女子的眼睛,而狠心剜掉她的双目时,她终于隐忍不住,仰天长啸鲜红的血泪蜿蜒而下,她对他说:“我之所有,皆被你摧毁。你,也该放手了吧。”他伸出去的手堪堪停住,却不知为何心中揪痛不已三年后白衣无暇,红颜冷漠,双目失明的她,却成了敌国闻之色变的军事鬼才……
  • 步步逼婚:总裁请负责

    步步逼婚:总裁请负责

    为了报复出轨渣男,她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他。他是商业传奇,挥金如土,身边女人不断,唯独对她紧追不放。他冷酷中又暗藏温柔,她琢磨不通,忍无可忍的爆发,“你够了凌俊宇,离我远点,你究竟想要干什么!”他嘴角上扬,眼神邪魅,“我想要你这辈子也不会离开我!”
  • 读不懂的女人

    读不懂的女人

    本书讲述女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这本书会让你更了解女人,更读懂女人。
  • 黎明枭雄

    黎明枭雄

    突如其来的末世,人类文明社会被毁灭,这里强者为尊,金钱、不过就是一张废纸罢了。{非后宫,纯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