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88100000003

第3章 导论(1)

在“人权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我们尚未取得足够清晰的认识。这种不确信非常普遍,它推动了我对本书的写作,但我们需要进一步弄清这种不确信究竟有什么内涵。我们所说的人权究竟是伦理学中使用的人权,还是法律中使用的人权,抑或是政治学中使用的人权?若是在伦理学中,我们是在一个抽象的框架(例如义务论或目的论)中来谈论人权吗?在谈论人权时,我们是在谈论那种应用于社会的伦理判断吗?若是在法律中,我们是在现存的法律体系中来谈论人权,还是在理想的法律体系中来谈论人权?以及在哪个地区的法律中谈论人权?若是在政治学中,我们是在政治学的历史中来谈论人权,还是在政治学的经验说明中来谈论人权,抑或是在设定政治的标准时来谈论人权?

我的关注焦点是伦理学,我自己希望把用来评价社会的伦理判断作为起点,这些判断不仅是由哲学家做出的,也是由政治理论家、政治家、国际法律师以及公务员做出的。“自然权利”(ius naturale)这个术语首先出现在中世纪晚期,在其现代意义上,指的是一个人作为人而应得到的东西。据说上帝已经把善的倾向(把引导行为的准则产生出来的那种倾向)置于人的心灵中。这些准则表达了自然法,而自然权利是从自然法中衍生出来的。在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的某些时期,人们抛弃了自然权利思想的神学内容,当时的思想家逐渐接受如下观念:仅凭人类理性我们就可以获得人权,而不需要相信上帝。在18世纪,随着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爆发,这个观念从书斋中的理论构想一跃而成为人们用来捍卫自己的武器,而通过把“自然权利”的名称改变为“人权”(les droits de l' homme),法国人就让这个概念有了世俗化的特征。在启蒙运动结束之际,在“自然权利”这一概念的世俗化形式上,人们往往还认为它来自于自然法,不过,到那时为止,自然法已被广泛认为只不过是一条独立于法律和习俗的道德原则。法国大革命的血腥让人们深感不安,于是在19世纪,这个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部分光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际,富兰克林·罗斯福等人让这个概念重放光芒,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联合国的努力下,它大放异彩。启蒙运动把这个世俗化的概念遗留给我们,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我们使用的概念,至少是我们用这种方式来使用的概念。其内涵从那时起就没有再发生什么变化:人权就是我们因为是人而拥有的权利。当然,也不是根本就没有任何变化发生。一个重要变化是人权的国际法在20世纪的成长。由此也带来了这个概念在外延上的变化,而在外延上的变化可以构成意义上的变化,这是我一会儿要探究的一个问题。

有一个连续的、不断发展的人权概念贯穿于这段历史,我们不妨称之为“历史概念”。我对人权的说明将以这个概念为起点,但很可能不是把它作为终点。我是在寻求对人权的这样一种理解,这种理解符合我们所能确立的最好的伦理学,而在历史上出现的那个人权概念不可能已经在伦理学中占据一个完美地位。就这个历史概念而论,人们首先可以注意到的是,这个概念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明确的,因此它是有缺陷的。在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权观念的神学内容被抛弃了,它由此而缺失的内容当时没有得到什么东西的弥补。也几乎没有什么标准遗留下来,以便我们可以确定人权的概念何时得到了正确使用,何时没有被正确使用。于是,在某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我们的把握往往不可靠,有时甚至很不恰当。这个概念在含义上很不确定,这不是一般而论的伦理概念特有的问题,而是“人权”概念特有的,但也许并不独有的问题。今天我们需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纠正这种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完善这个不完备的概念,由此将很可能改变它。

那么,如何纠正这种不确定性呢?尽管“人权”这个术语的神学内容被抛弃了,但其伦理内容并未被遗弃。在历史进程中,人们不时会碰到这样一个思想:人权是对我们作为人的地位的保护,人的地位是我们的理性能动性,或者说得具体一点,是我们的规范能动性。为了试图让“人权”这个术语的含义变得更为确定,我将提出如下建议:这个传统的这一部分是我们应该采纳的,即我们应该把人权看作是对规范能动性的保护。

如前所述,我偏爱从人权的历史概念入手。如果伦理学就是我们所要关注的,那么我们还可以从什么其他地方入手呢?在哲学中,有一种处理权利的最常见的方式,那就是把权利从一个或一些最高层次的道德原则中推导出来。这个方法有一些众所周知的例子。康德伦理学有一个最抽象的原则,即康德所说的“普遍正当原则”:“任何行动,若能按照一个普遍法则与每个人的自由共存,就是正当的。”康德就试图把人权(他所说的“自然权利”)从这个原则中推导出来。更具体地说,他从这个原则中推导出一个唯一的天赋权利:“由于每个人的人性而属于每一个人的权利”,其内容等同于普遍正当原则的内容。这个天赋权利以及从中可推导出来的权利涵盖了道德的大部分内容,但不是一切内容(例如,从美德学说中产生出来的责任并不包含在其中),但比启蒙运动以及启蒙运动以来的人权所涵盖的东西要多。在《功利主义》最后一章中,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引入权利的概念,把权利视为对其他人提出的明确要求,并认为这种要求根本上来自效用原则——具体地说,一个社会需要为某些事情付出一定成本,例如制定和颁布规则、惩罚不服从规则的人,考虑到这一点,就可以引入权利概念,把权利作为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效用的手段。这就是功利主义的权利概念,与最近几个世纪以来政治生活中的人权概念相比,它所涵盖的道德内容更多。

不论是康德还是密尔都没有尝试按照出现在自身历史传统中的人权概念来探究它。他们之所以使用“人权”(或“自然权利”,或者在密尔那里,仅仅是“权利”)这个概念,只是为了解释他们自己提出的一般的道德理论服务。只要我们不被这种做法所误导,它就没什么错。不过,在他们笔下,“权利”这个术语的外延实质上很不同于启蒙运动的权利概念的外延,于是我们就可以认为康德和密尔是在引入一个不同的概念,并实际上改变了论题。在我们时代,约翰·罗尔斯在这方面遵循康德和密尔的做法:他之所以使用“人权”这个术语,也是为了服务于他对民族之间的政治正义的总体论述,而且使之在外延上显著不同于启蒙运动的人权概念,尽管人权概念的外延在他那里更为狭窄。

同类推荐
  • 党的光荣历程

    党的光荣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它的产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立足政治传播学,梳理评介西方政治传播学的发展历史、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现状、媒体与政府关系研究概况等。阐述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大众媒介的政治传播功能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分析作为政治传播形态的政治新闻、政治宣传与政治的关联。并从传播符号角度对政治修辞、政治象征、政治形象进行研究。与同类政治传播著作相较有一定的创新性。
  • 新民说

    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 美国的耻辱:珍珠港事件内幕

    美国的耻辱:珍珠港事件内幕

    在约翰·托兰编著的《美国的耻辱》中我得出结论,对于那场对珍珠港的灾难性攻击,每一个美国人都有一份责任,那场攻击主要是日本人一次无缘无故的侵略行径。九年过去了,在日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之后,我在《日本帝国的衰亡》中得出惊人的结论:珍珠港事件是日本人和美国人对对方估算失误、犯了错误的结果。“由于日本人的机会主义、失去理智、荣誉、骄傲和担心——和美国的种族歧视、不信任、对东方的无知、刻板、自我正义、荣誉、国家的自豪和担心,以及双方相互之间的误解、语言困难和翻译错误,才使后来打了一场本可不必打的战争。”
  • 党员干部纪律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纪律建设学习读本

    2013年1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热门推荐
  • 神魔逆尊

    神魔逆尊

    神魔不两立,大战一起,人间必定生灵涂炭,人族虽卑微,却也终有逆天而行者。
  • 像雄鹰一样蜕变:不断迎接挑战的雄鹰精神

    像雄鹰一样蜕变:不断迎接挑战的雄鹰精神

    这本书深度挖掘雄鹰精神的精髓,引导员工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以主动思维融入工作,以激昂的斗志投入工作,以科学的方法创新工作,以完美的业绩完成工作。是一部职场生存与发展启示录,一部卓越员工潜力开发指南,一部团队竞争力与执行力的提升宝典。
  • 指腹为婚

    指腹为婚

    从小家里为我指腹为婚,二十二年后,没想到女人竟然是……我从一个农村走出的乡下单身小子,慢慢的学会在大城市立足,最后真正和未婚妻生活在一起……
  • 金牌当家菜

    金牌当家菜

    本书中收录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家常菜的制作方法及菜谱。家常菜是指百姓人家日常制作和食用的菜肴,是选用普通的原料、根据家人的品味爱好制成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浓郁的乡土情愫,让人深深地喜爱和留恋,犹如乡音、母语一般深入骨髓和灵魂。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这一套全新的家常菜谱,其中的菜肴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美人毒计

    美人毒计

    是什么样的仇使她杀死继父而让他人当替罪羊?是什么样的恨使她引诱亲爹又将他逼死?是什么的爱使她杀死男友而不留痕迹?是什么的诡计把正义的刑警队长关进监狱?是什么的绮梦使她挖空心思嫁入豪门?她冷血绝对使你不寒而栗,她的毒计使整个公安局陷入空前危机……
  • 毒医世子妃

    毒医世子妃

    召陵王朝有一女,心狠手辣,凡是她看不顺眼的,不是毁容就是瘫痪,不是断手就是断腿,成为恶名满贯的大小姐。王府世子也出名,不过是以病弱闻名,天生的药罐子,吃药比吃饭还多。太后乱点鸳鸯,皇帝一道圣旨,将两个毫不相干的绑在一起,称天赐良缘。安清染浅笑盈盈,“世子爷,您这身子,还是戒色的好。”夙夙言璟,“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华私房菜

    中华私房菜

    顾名思义,私房菜是私人的菜、私家的菜。就是在别人家里吃到的由主人做的拿手好菜。私房菜通常对外无店面招牌,无固定菜单,不设专职服务员,但这些菜的烹调技法往往是祖传的,有独特风味,而且限量供应,在市面餐馆无法吃到。据说这种菜馆多源于古时的深宅大院,位置比较偏僻,各具特色,并且相对低调。
  • 扮演温柔假装错过

    扮演温柔假装错过

    高二分班后,苏艺宁、叶风和林楠、和南宫素年分在了同一个班级。四个人很快就成为了还不错的朋友,一起经历各种的酸甜苦辣。女汉子一般的素年会经常帮助艺宁,叶风也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呆萌萌的艺宁,可是素年却喜欢叶风,这让两个女生之间形成了一堵无形的墙。后来,一次误会彻底将两人隔离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个人之间的感情便渐渐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原本的朋友却渐渐的产生了一系列的误会,原本应该在一起的人却因为家庭的原因不得不逃避,选择分开。
  • 快穿:拯救炮灰女主计划

    快穿:拯救炮灰女主计划

    1V1,深情√高冷√温柔√呆萌√禁欲√邪痞√小正太√霸系√邪魅√阳光√……说好的美男哥哥,花式男神呢?为毛全是一人?摔!她能不能好好谈恋爱了?行啊,快来吧,每世都是新鲜的花样男神等你来验收~
  • 情定异界:菲你不可

    情定异界:菲你不可

    夏菲儿为给母亲寻找一味珍惜的中药材治病时,失足跌下万丈深渊,就这样穿越了……这里是一个被诅咒的地方,人像动物一样,动物像人一样,这是成人荒诞的童话。是夏菲儿的粉色爱情梦……是让我们寻找我梦中的“千与千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