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4600000001

第1章 《尤利西斯》(纪念版)序

文洁若

人与人有缘,人与书也有缘。我和《尤利西斯》的缘分始于1935年10月。当时我在日本东京的麻布小学读二年级。我最喜欢跟着父亲逛书店。有一次,他指着门市部里摆放着的五册袖珍本岩波文库版《尤利西斯》对我说:“你看,日本人连这样不容易读懂的书都译出来了。”[1]他没买《尤利西斯》日译本,却把日本作家菊池宽主编的《小学生全集》(88卷)买下来了。

我们一家人于1936年回国。我在位于北平东单头条胡同的一家日本小学读到1940年3月毕业。自当年4月1日起,就读于坐落在王府井东单三条西口的圣心学校。在读到三、四年级时,教我的艾玛嬷嬷在其他同学到操场去打球时常常单独跟我聊天。四年级的课本中有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艾玛嬷嬷告诉我,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中就不止一次出现过这个人物。

1947年,我又在清华大学外语系美国教授温德开的英国文学史课上听到这部意识流的开山之作的详细介绍。温德老人是个左撇子,边讲边写,涂了满满一黑板,分析主人公布卢姆在都柏林市18小时的活动。1953年初识萧乾时,我们谈起此作。他随手从案头抽出一本奥德赛出版社1933年出版的《尤利西斯》给我看。他还用紫墨水密密麻麻地在空白处写满了笔记。

1990年8月,译林出版社的李景端社长找到萧乾和我,力促我们合译这部天书,那确实是个挑战。我马上就跃跃欲试。我六十岁退休后又回聘两年半,是7月初才从工作了四十年的岗位上退下来的。正巴望找个大部头的名著,认认真真译上几年。不等我去找,选题就送上门来啦。今天回顾起来,动手翻译这部由于难度极大、被称作“天书”的长篇巨著,直至1995年5月在北京社会科学院召开第一届“《尤利西斯》国际研讨会”为止,乃是我与萧乾共同度过的四十五个年头中最充实、愉快、富于成果的五年,我们译成的这部小说在国内引起注意是不难理解的。一本名气这么大的书,终于即将见到其全貌了。所以,当时不断有人给我们写信,鼓励我们早日完成。同时,这个尚在进行中的译本居然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兴趣,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后来我才明白,外国人是把《尤利西斯》的中译本看作我国文艺方面改革开放的象征。他们提到20世纪50年代连《简·爱》和《约翰·克里斯朵夫》都曾遭到批判的极左时期的中国,如今竟翻译出版30年代在西方有过争议的《尤利西斯》,这表明中国真的走向世界了。

1995年3月,《尤利西斯》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同年12月,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我们感到,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肯定。紧接着,萧乾和我又有了新的任务:他写回忆二战的一组文章,我译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东京人》。

今年是萧乾的106岁诞辰,距《尤利西斯》中译本首版问世也有21年了,“大道行思”要给詹姆斯·乔伊斯的这部名著制作一个纪念版,我欣然赞同。不论是从《尤利西斯》自身的文学价值来看,还是从萧乾和我二十多年前勇敢地承担起这部长篇小说的中译本的翻译工作来看,他们的决定都是恰当的。在当前严肃文学创作时常遭受冷落、社会公众的欣赏趣味日益趋向轻阅读的形势下,“大道行思”并不一味趣俗、媚俗,相反却选择了这么一个大部头的世界名著来作为他们入行的重头戏,这说明他们的价值取向的确具有一种长远的文化眼光,而真正具有经典意义的文学创作也不会随时光的流逝而被世人忘记。最后,衷心祝愿《尤利西斯》的这个纪念版能获得读者的喜爱。

2016年夏

同类推荐
  • 天鹅洲VI

    天鹅洲VI

    《天鹅洲》是续《故河口物语》后的一部小说。鹿女作为那群拓荒者的后代,源乘了她的父辈们的品质,继续奋战在那座村庄上。在天鹅洲开了米厂,酒厂,养猪厂,发展拥有中国农村现代一体化生产线。历尽了无论身体还是心理的艰辛与磨难。最终在此家大业大,辉煌腾达。它不仅是一座村庄的变迁史,更是一部中国农民的心理变迁史。
  • 鸾驾侠影

    鸾驾侠影

    一场由大汉公主刘解忧远嫁乌孙国,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两国外交事件……
  • 花旦(三)

    花旦(三)

    提起办戏班子,齐翠花心中就打翻了五味瓶。可她毕竟是个要强的女人,丈夫红富贵和张百旺的支持,无疑给她增添了兴奋剂。她想,大勇兄弟能够留下来,那就更好了。不过,她现时的心绪还放不到排戏演戏上来,满脑子装的还是嗓子能不能恢复的事。如果嗓子好不了,别说唱戏排戏,就是生活,她也觉得没有多大兴趣。红富贵一边为她扎针治疗,一边配药调理。戏班子算是搭起了架子,服装道具、锣鼓家什也置办了一部分,教师也有了,可演员却成了大问题。村里的一帮青年人都不识字,原先只唱过小曲小调,恐怕一时难以调教。
  • 窗外那棵树

    窗外那棵树

    爱妹眼睛闭着,却能感觉窗外在一点一点地变白。是八哥提醒了她。窗外有一棵油皮树,每天早上天将亮未亮的时候,就有几只八哥飞到上面来,然后叽叽喳喳地闹腾一阵。这种情形其实一直存在着,但爱妹是搬进这个房间居住后才知道的。自从搬进这个房间后,爱妹每天早上都要听这几个家伙在油皮树上聒噪。这个家里最好的房间原来是二姐爱娣住的,二姐爱娣出嫁后,爸妈准备让大姐爱华去住,可大姐爱华死守着她原来又小又暗的房间高低不肯挪窝,这样这个房间就归爱妹所有了。那时爱妹读初三,由于家离学校比较近,只有两里多的路程,她选择了走读。
  • 蚀骨伤婚

    蚀骨伤婚

    她的人生在遇见他之前简单的就像一张白纸,家人的呵护和对康哥哥的思念是她赖以度日的精神支柱。可是,康哥哥还没有回来,妈妈却病入膏肓了。 他是在她的世界暗无天日之时闯进来的魔鬼,他惩罚她的不忠,撕裂她的尊严,折磨她,最后,爱上她整个人!
热门推荐
  •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挚爱入骨,冷傲男神惹不起

    挚爱入骨,冷傲男神惹不起

    她本是名门贵千金,却因为他精心策划的一场复仇而一无所有,她抱着他曾经送给她的海绵宝宝,伸手拉着他的衣袖,泪眼涟涟的抽泣着对他说,“苏羿南,我只有你了。”他不着痕迹的从她的触碰中全身而退,沁凉的指腹轻拭去她灼热的泪,掀了掀薄唇冷然一笑,“江孜姗,我要结婚了。”她看着他,泪中带笑,“连你都不要我了吗?”他沉着脸,面无表情,“……”可她还是没骨气的留在他身边,无视他的冷漠与薄凉,直到有一天,她终发现,她想要的宠爱不过都是她的幻想,那个将她推向万丈深渊的人……万念俱灰中,她决定黯然退场,谁料这场复仇之殇,注定纠缠……他说,“江孜姗,我们结婚吧。”她笑,“对不起,我不爱你了。”如果那年没有爱上你……
  • 重生宠后

    重生宠后

    上辈子,姜蕙家破人亡,沦为衡阳王的奴婢,从不曾如意过。重生之后,她一心要改了自己的命,谁想到,这一路,非得多个碍眼的。可她再不想给他做奴婢了,做侧妃也不行!穆戎:……王妃呢?
  • 辣手医女

    辣手医女

    所谓人性之根,不过贪、嗔、痴、恨、爱、恶、欲——红颜劫所谓人世之苦,不过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红颜泪所谓人心之变,皆源于爱、恨、情、仇——红颜乱她冷漠孤傲,她静若处子,她聪慧灵动。有覆手翻云之能却只笑看花开花落。你且随她们去,听听看她们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耕砚窗稿)

    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耕砚窗稿)

    戴宏才博士将他的文集《耕砚窗稿——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以下简称《窗稿》)的文稿早就寄给我了,并嘱咐为其作序,我却迟迟未能动笔。这不仅仅是因为需要花一点时间对这本跨学科的文集进行全面阅读,还因为有些文章的观点引起了我特别的兴趣和更深刻的思考。更主要的原因还有两点:一是我尚缺乏“与时俱进”的良心;二是对政治、哲学、法律、教育多种学科的“跨越性”研究也不熟悉,加上对法律这门学科又不太感兴趣(这又是不与时俱进的劣根性)等。这些原因使我视为其作序为畏途,延时至今,勉为其难。不过作为读后感而已,实难为序,故请见。
  •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作者另辟新意,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用自己的独特视野和生活体验,对《红楼梦》一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逐一解读,既有青春与时尚气息,又有作者个人特有的敏感体悟。自称误读,实为特色,使《红楼梦》研究又有了一种解读的方向和可能。作者文风洒脱清新,见解独到精辟,洞悉人情世态。她的文字,能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阅读愉悦。
  • 别跑得太快,等等自己的灵魂

    别跑得太快,等等自己的灵魂

    这是20个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这是一部洗涤心灵的启示录。当下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名、利、欲的时代,虚荣、浮躁、彷徨、迷茫与人们如影随形。人们往往想要的太多,跑得太快,而忘了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本书的主旨在于启示读者,该如何化解人生中的种种贪、嗔、痴、怨,学会停下,拥抱美好生活。
  • 至强军阀系统

    至强军阀系统

    二十一世纪的孤儿林烈穿越到一万年后的星际世界,那时人类内部处于混战阶段,军阀势力林立,林烈穿越时带着军阀系统,系统的任务就是将林烈培养成最强大的星际军阀头目,林烈的到来,注定会在为这片星空掀起腥风血雨,林烈能否统一人类,结束人类数千年的分裂状态?远处的深空,拥有太多的无知,人类,在宇宙中是否真正的强大?新的异族出现,人类面临的也许就是灭顶之灾!已完结了一本老书《星际之我欲兵狂》。军阀粉丝群号是282996594,欢迎大家加入。
  • 蜜蜂计

    蜜蜂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鲁迅经典

    鲁迅经典

    本书精选了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48篇,比较全面地集结了鲁迅作品中适合青少年阅读的部分。林语堂先生说:“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收录在本书中的鲁迅文章,即使篇幅很小,也能感到文字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因此,他被称为“战士”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当然,鲁迅是多面的,他的部分文章表达的感情极为细腻,读起来温和,然你觉得这个“战士”有时候也蛮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