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0200000006

第6章 隋室兴亡(4)

开皇十年(590)江南之乱,史万岁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击之。其《传》云:“率众二千,自东阳别道而进,今浙江金华县。逾岭越海,攻陷溪洞,不可胜数。前后七百余战,转斗千余里。”素时出会稽今浙江绍兴县。至泉州,今福建闽侯县。万岁盖自浙东入闽与之会也。其今粤地,王勇虽因冯宝之妻迎韦洸而败绩,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五章第三节。然未几,勇将王仲宣即复叛。仲宣,《隋书·韦洸传》称为番禺夷,《慕容三藏传》称为岭南酋长,《裴矩传》称为俚帅,盖南夷酋豪不服隋者。时以韦洸为行军总管,慕容三藏为副讨之。洸中流矢卒。据《三藏传》。《洸传》云:洸所绥集二十四州。拜广州总管。岁余,番禺夷王仲宣聚众为乱,以兵围洸,洸勒兵拒之,中流矢而卒,一似洸迄未离广州者。《裴矩传》:矩定岭南还报,上大悦,顾谓高颎、杨素曰:“韦洸将二万兵,不能早度岭,朕每患其兵少,裴矩以三千敝卒,径至南康。有臣若此,朕亦何忧?”可见仲宣乱时,洸实在岭北也。先是裴矩奉诏巡抚岭南,未行而江南乱,吴、越道闭,上难遣矩行。矩请速进,上许之。行至南康,今江西赣县。得兵数千人。时仲宣逼广州,遣将周师举围东衡州。今广东曲江县。矩与大将鹿愿赴之,斩师举。进兵自南海援广州,仲宣惧而溃散。矩所绥集二十余州,承制署其渠帅为刺史、县令。《矩传》。《列女·谯国夫人传》云:仲宣反,首领皆应之,围韦洸于州城。夫人遣孙暄救洸。暄与逆党陈佛智友善,迟留不进。夫人怒,遣使执暄,系于州狱。又遣孙盎出讨佛智,斩之。进兵至南海,与鹿愿军会,共败仲宣。夫人亲被甲,乘介马,张锦伞,领彀骑卫裴矩巡抚诸州。岭表遂定。高祖异之,拜盎高州刺史。高州,梁置,治高梁,在今广东阳江县西。唐徙治良德,在今广东茂名县东北。仍赦出暄,拜罗州刺史。罗州,亦梁置,治石龙,在今广东化县东北。追赠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夫人为谯国夫人。开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给印章,听发部落六州兵马。若有机急,便宜行事。时番州总管赵讷贪虐,隋改广州曰番州。诸俚、僚多有亡叛,夫人遣长史上封事,论安抚之宜,并言讷罪状。上遣推讷,得其臧贿,竟致于法。降敕委夫人招慰亡叛。夫人亲载诏书,自称使者,历十余州,宣述上意,谕诸俚、僚,所至皆降。十七年二月,桂州人李光仕起事,以王世积为行军总管,与周法尚讨平之。桂州,今广西桂林县。世积兵遇瘴未能进,战功实皆出法尚,见《法尚传》。七月,李代贤又反,虞庆则讨平之。亦见《纪》。《庆则传》作李贤。盖其人名世贤,避讳者或易字,或省字。上以岭南夷僚,数为边患,征汴州刺史令狐熙,汴州,今河南开封县。拜为桂州总管,许以便宜从事,刺史已下官,得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溪洞渠帅,相率归附。先是州县生梗,长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总管府,熙悉遣之。为建城邑,开设学校。有宁猛力者,在陈已据南海,高祖因而抚之,即拜安州刺史。令狐熙奏改为钦州,今广东钦县。然骄倨未尝参谒。熙手书谕之,申以交友之分。其母有疢疾,熙复遗以药物。猛力感之,诣府请谒,不敢为非。时高祖又命何稠召募讨李光仕,稠亦逾岭,分遣冯暄等讨贼,承制署首领为州县官而还。宁猛力率众迎军,请身入朝。稠以其疾笃,放还,与约诣京师相见。猛力临终,戒其子长真:葬讫上路。长真如言入朝。《唐书·诸夷蕃将传》:仁寿初,冯盎为宋康令,宋康,宋县,当在今四川境。潮、成等五州僚叛,潮州,今广东潮阳县。成州,后改封州,今广东封川县。盎驰至京师请讨之。文帝诏杨素与论形势。即诏盎发江岭兵击平之。文帝之于岭外,始终凭藉恩信,抚其酋豪,使为己用,以是不甚烦兵力,而克奏平定之功也。

今云、贵之地,史万岁于开皇二十年(600)平之。《梁睿传》云:剑南平,睿威振西川,夷僚归附,惟南宁酋帅爨震,恃远不宾。南宁,蜀建宁郡,晋宁州治,在今云南曲靖县西。睿上疏曰:“南宁州,汉世牂牁之地,近代已来,分置兴古、云南、建宁、朱提四郡。汉牂牁郡,治且兰,今贵州平越县。兴古,晋郡,在今贵州普安县西。云南,晋郡,在今云南祥云县南。朱提,汉县,后汉未改郡,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南。户口殷众,金宝富饶。二河有骏马、明珠,益、宁出盐井、犀角。晋太始七年(271),以益州旷远,分置宁州。至伪梁,南宁州刺史徐文盛,被湘东征赴荆州,土民爨瓒,遂窃据一方,国家遥授刺史。其子震,相承至今。臣礼多亏,贡赋不入。每年奉献,不过数十匹马。其处去益,路止一千。朱提北境,即与戎州接界。戎州,梁置,今四川宜宾县。如闻彼人,苦其苛政,思被皇风。幸因平蜀士众,即请略定南宁。”又请曰:“其地沃壤,多是汉人。与交、广相接,路乃非遥。汉代开此,本为讨越。伐陈之日,复是一机。以此商量,决谓须取。”高祖深纳之。然以天下初定,恐民心不安,故未之许。后竟遣史万岁讨平之,并因睿之策也。案《唐书·南蛮传》言:爨瓒死,子震、玩分统其众,隋开皇初,遣使朝贡,命韦世冲以兵戍之,置恭州、今四川珙县。协州、在珙县西南。昆州,在今云南昆明县西。则爨氏初未尝不宾服,特后稍怠耳。《隋书·史万岁传》云:“南宁夷爨玩来降,拜昆州刺史,既而复叛,遂以万岁为行军总管击之。入自蜻蛉川,在今云南姚安县南。经弄冻,汉县,在姚安北。次小勃弄、大勃弄,二城名,在今祥云县东。唐于此置勃弄县。至于南中。贼前后屯据要害,万岁皆击破之。度西洱河,即洱海,古叶榆水。入渠滥川。在今云南昆阳县东南,东北流入滇池。行千余里,破其三十余部。诸夷大惧,遣使请降。万岁驰奏,请将玩入朝,诏许之。玩阴有二心,不欲诣阙,赂万岁以金宝。万岁于是舍玩而还。蜀王时在益州,知其受赂,遣使将索之。万岁闻,悉以所得金宝,沈之于江。索无所获。明年,爨玩复反。蜀王奏万岁受赂纵贼,上令穷治其事。事皆验。”上数之。万岁曰:“臣留爨玩者,恐其州有变,留以镇抚。臣还至泸水,诏书方到,由是不将入朝,实不受赂。”上大怒,顾有司曰:“明日将斩之。”万岁惧而服罪。高颎、元旻等救之。上意少解,于是除名为民。案万岁受赂,恐实系蜀王诬之。高祖决狱,但凭喜怒,不暇致祥,故万岁不克自申耳。高祖非贪南方利入者,其平南宁,盖实以其地多汉人,且道通交、广,足资控扼也。

交趾之地,开皇十年(590)江南乱时,即有李春者,自称大都督。见《纪》。仁寿二年(602),复有李佛子者,《刘方传》称为俚人。令狐熙奉诏令其入朝,佛子请至仲冬上道,熙从之,已而叛。有人诣阙讼熙受佛子赂,上固疑之。及是,大怒,使锁熙诣阙。熙性素刚,行至永州,忧愤发病卒。永州,今湖南零陵县。而遣刘方讨平之。遂授方欢州道行军总管,欢州,在今越南北境。经略林邑。方至炀帝大业元年四月,乃击破之。入其都,获其庙主金人,污其宫室,刻石纪功而还。士卒脚肿,死者十四五。方亦遇患道卒。林邑之役,《传》谓由天下无事,群臣言其多奇宝而起。此不似高祖所为,必传者之过也。

第三节 炀帝夺宗

隋高祖五男:曰房陵王勇,曰晋王广,曰秦王俊,曰蜀王秀,初封越王。曰汉王谅,皆文献皇后独孤氏所生。帝惩周代诸侯微弱,受禅之岁,即立勇为太子,封诸子为王。又立行台尚书省,以诸王为令,入牧雍州,出为诸州总管,遇征伐则为行军元帅,其期望之甚厚。参看《隋书·于义》《元岩传》。高祖受禅之岁,即以广为并州总管,秀为益州总管。开皇元年正月,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于并州,以广为令。河南道于洛州,以俊为令。西南道于益州,以秀为令。三年十月,废河南道行台省,以俊为秦州总管。六年十月,置山南道行台尚书省于襄州,以俊为令。伐陈之役,俊为河南道行军元帅,屯汉口,为上流诸军节度。陈平,拜扬州总管,镇广陵。岁余,转并州。广以六年十月,征拜雍州牧,伐陈,为行军元帅,陈平,复拜并州总管,江南乱,徙扬州,十六年(596),乃归藩。秀为西南道行台,岁余而罢,十二年(592),复出镇蜀。谅十二年(592)牧雍州,十七年(597)为并州总管。韦世康以十五年十月为荆州总管。传言时天下惟置四大总管,并、扬、益并亲王临统,惟荆州委于世康,时论以为美,可见其任之重也。并州治太原,益州治成都,洛州治洛阳,秦州治天水,裹州治襄阳,荆州治江陵,皆今县。广陵,后改为江都,见第一节。然诸子皆不令。俊以奢侈,违犯制度,开皇十七年七月,征还京师,免官,以王就第。二十年六月,薨于秦邸。是岁十月,太子又废。

同类推荐
  • 带着诊所去穿越

    带着诊所去穿越

    卫昭带着高级私人诊所穿越到古代,解开身世之谜后面对的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朝堂,医人还是医国?本是一个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如今却要举起刀,割掉使国家腐烂的毒瘤,救一国于水火,医国即是医人。既如此,那就握紧手中的刀,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架空历史文,轻松使用,考据慎入。更新佛系。书友群号:727126416
  • 一本书读懂大秦史

    一本书读懂大秦史

    大秦帝国,一个神秘的王朝,它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统一的封建王朝,它有着亘古未有的辽阔疆土,它奠定并延续了其后十五个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自立国到统一天下,前后连绵数百年,其间征伐无数,群雄并起。就是这个王朝,最终成为历史长河新的浪头,引领了那个时代的潮流。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从浩繁的历史记载中选出若干较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争宠的实例,采用以叙为主、夹叙夹议的形式,将历史上一些为争宠、弄宠、固宠而不择手段的史实介绍给读者,力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揭示封建制度下宫廷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以及这些斗争给国家、社会带来的无尽灾难。目的是以史为鉴,以飨后人。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 带着率土之滨混三国

    带着率土之滨混三国

    光和七年,黄巾起义,被王玢大力资助的太平道一举干掉东汉朝廷,局势会怎样?袁绍还能定河北?董卓还用五千西凉铁骑雄霸雒阳吗?孙坚、陶谦还能凭借平羌胡之乱坐镇南方吗?刘焉又如何霸占益州?刘表还能单骑定益州?刘虞是称帝还是割据?刘跑跑是否还有机会流亡天下后割据一方?王玢据朔方而起,借系统之力能否在十年之内平定天下。
热门推荐
  • 好久不见还钟情

    好久不见还钟情

    乔蔓站在窗边,一只脚踏出窗外,她说:“我知道,你想要的不过是我的一颗心,好,我给你……”执着了五年的爱情,只是她一个人的一厢情愿罢了。这爱情,是该放下了。姜斌冷笑:“你一颗心不是早就给了别人吗?你已经没有心可以给我了……”当她从窗边一跃而下,他那颗心,为什么还会痛?
  • 重武乾坤

    重武乾坤

    天孙重武,因被刺杀而来到人界,与易玲珑暗生情愫,面对天族等级森严的制度,重武第一次有了反抗的心思。面对天族众长老的反对,重武说:“如果成为天尊我们还不能在一起,那我就超越天尊!”“悠悠三界,若无你我安身之所,那我便造出一个来。”
  • 盛世劫财太子妃

    盛世劫财太子妃

    她——国安局老板的亲孙女,城中第一名媛。但~视财如命!一朝狗血穿越,鼎鼎大名的苏静茹,光速打了世人眼中嗜血冷暴的琉璃太子~的狗,还当着皇帝的面儿诅咒太子祖宗十八代!所谓不打不相识,于是乎~~~【敛财篇】话说某女为了积累原始资本,可谓用尽浑身解数!一夜之间,一封热情洋溢的敛财信件席卷天下。“苍生遭遇大旱,幸得太子仁爱!本月初三巳时一刻,百花园内,拍卖天下第一美男琉璃太子殿下爱宠——玄灵幼狐滑头。所得之善款将全数捐给灾民,作赈灾之用!敬请各位爱心人士光临现场,届时将有神秘嘉宾助阵,炎炎夏日,重磅出击!再不疯狂就老了!行动起来吧!黎民叩谢:太子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君宸墨手执信件,嘴角抽搐。天下大旱?正值初夏雨季,哪来干旱之说!太子仁爱?世人皆知,他嗜血冷暴!拍卖赈灾?他君宸墨富可敌国,赈灾还需卖宠物?!【盛宠篇】“太子爷,太子妃以黄金一万两出售太侧妃一位!”轻云恭敬回禀,大气都不敢出。心想着,如此胆大妄为,太子妃这次走远了~~~不料君宸墨如玉手指挥动手中狼毫,俊逸潇洒,贵气天成,妖娆一笑,道:“去告诉诺儿,本太子愿花两万两黄金,为自己赎身。”轻云闻言,差点栽倒在地。原来走远的是太子爷~~~不过一会儿,轻云满脸黑线又来回禀:“太子爷,太子妃哭闹不止,说太子爷存私房银两!”在这两人身边当差,真心折寿。轻云顿感无比悲催。英明神武,天下无双的太子爷,自从娶了太子妃,便是各种惧内,各种毁三观的节奏~~~一听说太子妃哭闹,君宸墨心疼不已,哭闹多伤身啊!于是迈开长腿,光速来到苏诺一房中,拥她入怀,温柔道:“诺儿误会了,本太子说的两万两黄金是额外去挣的,一月后付清。”某女假哭之声戛然而止:“一个月那么久?利息怎么算?”还不待别人接话,忽的又痛哭起来:“这么短的时间筹那么多的黄金,你该不会是要去小倌馆当鸭子吧!!呜呜呜呜~~~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君宸墨带着宠溺的微笑爱怜哄道:“爷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怎会去做那般负你之事!你忘了,爷手下有那么多身强力壮的男子~~~”某女两眼金光,猥琐地破假涕为真笑。这么好的生财之道,她怎的早没想到!本文美男环绕,一对一宠文,情节轻松,搞笑,偶尔抽风~请亲们踊跃入坑!
  • 72招让你教出最懂事的孩子

    72招让你教出最懂事的孩子

    内容提要 本书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教会孩子学会与人交往、让孩子快乐起来、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行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等五个方面入手,讲解了孩子不懂事的原因,就怎样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提出了有效的方法。
  • 行走在诸天科幻

    行走在诸天科幻

    以科技证道,走科幻之路,科技类型的异能一念天崩地裂,科技类型的基因工程,一剑斩裂星辰,科技类型的降维攻击,一击降维宇宙,怼上仙侠会怎样……,预知下回分解,敬请期待更新吧!
  • 风华绝代天女归来

    风华绝代天女归来

    传言北云国有一女能指染江山最后为太子而逝不见踪影,某人邪魅一笑“你是我的灵月”某女冷眼一看“我才不是你的,”还想骗我要不是我发现了还想满到什么时候“是吗,只有试试才知道了”某女退后一步“你…别…过…来”“都这个时候还想瞒我什么”某女咽了咽口水“你都知道了!”“知道了”“别…别过来”[情景一]”不好了王爷,天羽国的太子又来了!”“什么!拦住他!”“不好意思我以经来了!”“宁玖,你来了”一脸怨脸的看着古灵月。看到赫连夙那张怨脸心情很不错“我只是来治病的,好大的醋味”满天的醋乱飞
  • 田园弃女很嚣张

    田园弃女很嚣张

    她是现代集千万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天之骄女,却被一架飞机送回了千百年前。破屋烂墙,缺衣少食?看她一双素手扭转乾坤,发家致富。相公冷落?她强行上位;姑姐陷害?她将计就计!庶母凶狠?一巴掌甩过去:“能动手的,老娘从来不吵吵!”
  • 柳宗元文集(第1册)

    柳宗元文集(第1册)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在大一统气氛笼罩的时代,荀子才是儒学的主流。中国文化经常和儒家被等同看待。不论称赞还是批判中国文化,很自然都会拿儒家的主张、信念作为代表。更进一步,儒家往往也就和孔孟画上等号。儒家相信什么、主张什么,也就理所当然认为是孔子和孟子所说、所主张的。这种常识态度,在历史上不只不精确,而且带着许多误会。那些想当然对儒家的种种说法,其实里面来自《荀子》的部分可能多过来自《孟子》的。孟子名气大,和孔子并称,荀子的名字往往被湮没在背景里,但若从思想内容及表达形式上来看的话,荀子对于后世建立的儒家传统,影响恐怕大过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