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7600000004

第4章 故事会(2015年1月上)(4)

刘老头的报刊亭自从进了饮料和香烟,不但张局长来买,附近工地上的民工还真被吸引了过来,生意确实不坏,这可乐坏了刘老头。报刊亭自开张以来,什么时候出现过这样的“盛况”?刘老头忙得不亦乐乎,越发觉得当初不答应拆除的决定做对了。

过了几天,张局长又如法炮制,让刘老头进一些日用品、方便面来卖。刘老头现在对张局长的话已经深信不疑,毫不犹豫地去进了很多货物。随后,张局长天天派人来大量采购,回头转手再卖给批发部,虽然亏了一点,但这和他的计划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

现在,小小几平方米的报刊亭里堆满了货物,所有窗口都摆得琳琅满目,而报刊则仅仅剩下一小块地盘,看起来可怜兮兮的。这哪儿还像个报刊亭?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杂货铺。

张局长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但他知道,事情还不够成熟。这天,他又来到刘老头这儿,刘老头笑着敬上一支烟,张局长摆手拒绝了,哑着嗓子说:“上火,你这儿要是再进点水果就完美了,听说水果的利润也不错,让谁赚不一样啊,何况老板你还是个文化人哩。”

刘老头连连点头称好。终于,报刊亭前又支起了一个水果摊,而那些报刊,大都成了免费的赠品。

张局长看了暗暗点头,机会终于成熟了。

这天一早,张局长远远地看着刘老头忙碌的身影,拿起了电话,接二连三地拨通了工商局、烟草局、城管局的电话。很快,三辆车子前后呼啸而来,刘老头吓得目瞪口呆。

刘老头的报刊亭没有烟草证,没有营业证,没有食品健康证,还占地经营,罪状无数。三家联合执法,决定封闭刘老头的报刊亭,并处以各种罚款。

刘老头的货物全部被收缴,地上散落着零乱的报纸和刊物,被人们踩得面目全非。刘老头蹲在地上,欲哭无泪。这时,穿着西装的李科长上前,和三个部门的执法人员解释,说这是文化局的失职,报刊亭可以封闭,罚款就算了,回头文化局会专门派人去检讨。

事情圆满解决了,刘老头对李科长千恩万谢后走了。李科长回到办公室,对着张局长直竖大拇指:“高,实在是高!”张局长微微一笑,神情得意。

说来也巧,事情刚刚办好,张局长就接到通知,还有三天,市里的检查组就要来了,由曾在本县工作过的副市长亲自带队。

事不宜迟,张局长第二天就下令,立即拆除最后一家报刊亭。张局长亲临现场,看着挖掘机将报刊亭连根吊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张局长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口气万分紧急地说,副市长今天特意询问了政府大楼附近的那家报刊亭还在不在,还说,一个县城的报刊亭,就是一个县的文化象征。据说,副市长当年在本县任职时,喜欢写些文章,发表后常去县政府附近的报刊亭买样刊送人,对那家报刊亭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次,副市长主动提出带队来县里检查,有一个原因就是想旧地重游,再看看当年的那家报刊亭。

张局长一听,傻了眼,看着悬在半空中的报刊亭,赶紧跳到挖掘机前猛打手势,大声对操作员说:“放下来,放下来!放回原处!”

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操作员顺着张局长的手势,将破旧的报刊亭放回到地上。而此时,年久失修的报刊亭仿佛再也经不起折腾,像一副散了架的枯骨,裂成了无数碎片。

张局长看着一地狼藉,呆若木鸡……

[第9章]我好像见过你

香溪

蒋年经刚刚大学毕业,来到“大地商贸公司”应聘。那天只有一个招聘老师,蒋年经走到老师面前,握过手后,对招聘老师说:“我好像见过您。”

那招聘的老师本来对他没有什么印象,不过听他这么一说,就仔细打量起蒋年经来。蒋年经是大众脸,招聘老师五十多岁了,记忆没那么清晰,也就模糊地感觉,自己好像曾经见过蒋年经,也许,蒋年经是自己同事或者同学的儿子?招聘老师心慈手软,有心放一马,再加上蒋年经确实有些真才实学,自然是水到渠成,顺利地进入了大地商贸公司。

要说关系,其实蒋年经和这位招聘老师根本八竿子打不着,在这次应聘前,他们从没有见过面。蒋年经这么说,完全是跟他那个卖肉的父亲学的。

蒋年经的父亲蒋磊在镇上开了家肉铺,蒋年经放假时常去帮忙。蒋年经发现,父亲每次遇到陌生顾客上门买肉,总是面带惊喜地对顾客说:“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顾客听了,把蒋磊打量一番,见蒋磊大众脸、中等身材,便感觉的确在哪儿见过,也就放下戒心,在他那儿买下肉。

等客人走后,蒋年经问父亲:“爸,您说见过他,什么时候见过?我怎么没见过?”

听了蒋年经的问话,蒋磊得意洋洋,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是做生意的一种手段。我虽然没和他见过面,但说见过他,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消除了他的戒心。以后,他再在我这里买肉,不就是见过面了吗,不就成熟客了吗?”

蒋年经没想到,卖肉的生意竟然还隐藏着这么大的学问,所以,在应聘时,他就用上了这一招。

蒋年经是个聪明人,也是能将这句话发扬光大的人。这天,公司总经理余长江来到他们科室检查工作,科长向总经理介绍科室的员工,当介绍到蒋年经的时候,蒋年经伸出双手握住余长江的手,对他说:“余总,我好像见过您。”

余长江听后,把蒋年经打量了一番,也觉得的确好像在哪儿见过,就问他:“你是哪儿人?”

蒋年经没想到总经理居然问了这样一句话,猝不及防,说:“我老家是池州的。”

余长江继续追问道:“池州哪儿的?”

蒋年经只好实话实说:“大碾子镇上的。”

“你爸是谁?”

总经理这样问,蒋年经隐隐感觉总经理一定和池州大碾子镇有某种割舍不了的联系,就说:“我爸叫蒋磊。”

听了蒋年经的话,余长江爽朗地笑了,说:“原来你就是蒋三石的儿子呀,你爸还好吧?”

蒋年经说:“您怎么知道我爸的外号?”

蒋年经的父亲叫蒋磊,可别人开玩笑,硬是把蒋磊叫做蒋三石。余长江说:“我十八岁时,在你们池州大碾子镇当过知青,和你父亲关系不错,经常在你们家蹭饭。”余长江一边说一边回忆往事,最后感伤地说:“那时的人多单纯呀,那时的事多单纯呀,那时的世界多单纯呀!”

蒋年经看出,总经理是个很恋旧的人,于是在一个节假日,蒋年经自己当导游,把余长江专门带到大碾子镇游玩,重回年轻时待过的地方。从此,蒋年经通过一句话,攀上了和总经理的关系。

过了段时间,余长江就把蒋年经调到薪酬较丰厚的销售部工作,蒋年经知道余长江在栽培自己,工作上很努力。一年后,余长江破格把蒋年经升为销售部的副经理。两年后,公司销售部的经理退休,蒋年经就被升为销售部经理。

从此,“我好像见过你”就成了蒋年经的口头禅。有这句话开道,新客户听了,拉近了和蒋年经的距离;新下属听了,觉得领导很重视自己,有了归属感。但俗话说得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一天,余长江让蒋年经和一个美国商人吉米谈判,这笔生意价值一千多万美元,而且回报率很高。吉米来了后,蒋年经像往常一样,和吉米打过招呼,对吉米说:“吉米先生,我好像见过你。”

吉米一愣,说:“真的吗?”

蒋年经说:“一定的。”

吉米又问:“你去过美国?”

蒋年经说:“没有。”

吉米很较真,说:“这就奇怪了,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你怎么会见过我呢?”

蒋年经没想到,自己一句招呼客人的客套话,吉米却当了真,几句反驳让他的面子很挂不住,心理就发生了莫名的变化。两人话不投机,合同条款谈得很不顺利。蒋年经因为这些年有些资历,自信心膨胀,谈判时不断地给吉米出难题,本来能稍作让步达成协议的,也不给吉米机会。一天过去,两个人一条协议也没有谈成。

到了晚上,余长江打电话来,问蒋年经生意谈得怎么样了。蒋年经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白天太过意气用事,他决心调整心态,以公司利益为重,第二天继续谈判。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得到消息,吉米昨晚竟搭乘夜班飞机回国了。蒋年经一头雾水,这正在谈判呢,怎么人就跑了?他知道事情闹大了,只好向总经理余长江反映情况。

余长江知道后,忙打电话问对方总部的人,对方总部的人说,吉米回到美国汇报,说中国这方面不够诚信,蒋年经明明没有去过美国,却一个劲地说曾经见过他,还口口声声说“一定的”,明显在说谎。而且,蒋年经在谈判的时候,能让步的不让步,诚意极其不够。吉米根据这些情况,要求总部对大地商贸公司的信誉度做重新审查。最后,美国总部采纳了吉米的建议,终止了和大地商贸公司的谈判。无故损失了一笔上千万美元的大生意,就有人把事情捅到董事会,董事会开展调查,最后,连总经理余长江都差点被连累。余长江为了自保,只好将蒋年经辞退了。

蒋年经没想到,自己的大好前程就毁在这句话上。从此,他的好运就这样结束了。不久后,蒋年经居然死在一条偏僻的街巷里,听说是谋杀。

警察进行尸检后发现,蒋年经的头上挨了数不清的板砖,以至于把他的头几乎给砸扁了。而他的钱包、手机和手表都没有了,可以确定这是一起抢劫案。

过了一段时间,案子告破,是个年轻的黑车司机为了还赌债,抢劫杀害了蒋年经。警察问嫌犯:“抢钱就抢钱,你为什么把他的头打成那个样子?”年轻人说:“因为他说了一句话。”

警察问:“什么话?”

年轻人说,蒋年经付车费时,自己看到他的钱包里有不少现金,便起了歹心,本来只想用板砖把蒋年经敲昏,抢点钱算了,谁知这时,蒋年经说了一句话:“我好像在哪见过你,对了,车费能不能便宜一点?”

年轻人听了,吓了一跳,说:“你真的见过我?”

蒋年经点点头说:“一定的。”

年轻人这才起了杀人灭口的心,于是操起板砖,一下接一下,直到蒋年经不能动弹为止……

在蒋年经的葬礼上,蒋磊和余长江两个人见了面。蒋磊泣不成声地对余长江说:“余哥,我不该教孩子这些卖弄聪明的小把戏。”

得知蒋年经的死因,余长江也很是自责。当初,蒋年经就是因为那句话才攀上和余长江的关系,尝到了甜头,从此把这句话奉为真理。如果当初余长江不给蒋年经那些机会,也许蒋年经会踏踏实实地从每个环节做好,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下场。

[第10章]客串婚车

焦松林

现在流行买车,李小斌也紧跟潮流,买了辆黑色现代越野车。他每天开着车上下班,好不惬意,可时间一久,他就感觉吃不消了。一个工薪阶层,每个月得掏出六七百块钱买汽油,照这样下去,可能连老本都得花光了。作为新新人类,李小斌把自己的苦恼发到了本地的一个论坛上。

当天晚上,李小斌打开网页一看,发现有人在自己的帖子后面跟了帖,问他开的是什么车,还说:“兄弟,这痛苦很多人都有,没准儿我能帮你呢,留下QQ吧。”

李小斌也没多想,就把自己的QQ号发了上去,又注明了自己的车型。他这边刚发完帖,那边就有人加他的QQ为好友,接着,李小斌被那个叫“友情客串”的网友拖进了一个QQ群。

“友情客串”是群主,这个群里的成员都拥有一辆现代车。李小斌看到群里的公告是这样写的:“我们是现代车友群,凡有用车信息,都会在此群公布。零风险,高回报。”

“友情客串”告诉李小斌,结婚的新人用车最多。谁家七姑八姨前来喝喜酒,不派辆车去接呀,再说了,迎娶新娘要用车队,所以只要车况好,技术高,不愁挣不到钱。

一番话说得李小斌怦然心动,唯一的问题就是,李小斌只有节假日有时间。“友情客串”发过来一张笑脸,说:“节假日有时间就好啊,如今生活节奏快,结婚的人也都挑节假日举行婚礼呢。”

“友情客串”说得李小斌心里暖暖的,他仿佛看到那些红彤彤的钞票在向自己招手了。

一周后,“友情客串”在车友群里发布信息了,“本城赵锦华周六大婚,需要用车10辆,清一色黑色现代。路线从东城天苑小区到西门泰华小区,费用200块,不另付油费。时间为早晨5点,8点结束。有意者报名。”

李小斌立即报了名,“友情客串”清点了一下报名情况,说:“那就这样了。既然答应了,就不能误事,为了公平公正,报名的每个人缴纳50块钱保证金,请把钱打到这个卡号上。”

李小斌看着“友情客串”发上来的卡号,心里有点不舒服,可是再仔细想想,觉得“友情客串”这么做也有道理。毕竟大家都没见过面,万一有人放鸽子,“友情客串”到时候还真没办法向新郎家交代。

李小斌通过网上银行转出了50块钱。不一会儿,“友情客串”就给李小斌发来一张笑脸。

周六早上5点,李小斌驾着车直奔东城天苑小区。到达小区门口时,天刚蒙蒙亮,李小斌正想找个人问问赵锦华住在哪个单元,门卫室里已走出来一个穿西装的年轻人,年轻人问道:“请问是给赵锦华迎亲的车吧?”

李小斌点点头。那人笑眯眯地上了车,指点着李小斌来到目的地。

6点钟,李小斌和其他九辆现代车踏上了迎亲的路,从东城出发,到西门泰华小区,再返回来,整整花了两个小时。

中午,李小斌收到了银行转账短信,短信提示,他刚刚收到了200块钱。这个生意做得舒服,既拿到了钱,又拿到了新郎家的香烟和喜糖。李小斌对“友情客串”佩服得五体投地,尽管他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另外九辆车的驾驶员中,哪位是“友情客串”。不知不觉中,他就期待着下一次迎亲了。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6年6月下)

    故事会(2016年6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外国幽默故事

    外国幽默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12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12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故事会(2016年8月下)

    故事会(2016年8月下)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
  • 侯孝贤:我没有同类

    侯孝贤:我没有同类

    蛰伏七年之后,侯孝贤带着一部《刺客聂隐娘》回归公众的视线。他把这部电影的“通关密语”设定为“一个人,没有同类”,无形中投射了自己的坚持和理想。其实侯孝贤早有有意拍摄武侠片,在本书中收录的近几年对侯孝贤的采访中,侯孝贤不止一次提到他对“侠客”身份的理解——对自我认知的不断清醒,对人情世故练达的考量。
热门推荐
  • 无敌的舰娘系统

    无敌的舰娘系统

    咸鱼陆焉识,意外获得舰娘系统,并且来到了舰娘的世界。色气妩媚的密苏里,人妻属性点满的列克星敦,外表铁血内在软猫的俾斯麦,还有粉发坑姐宅北宅提尔比茨……在系统的帮助下,陆焉识恬不知耻的全部婚了。 (新书:重生东京变成猫)
  • 剑破九天

    剑破九天

    一剑诛仙佛,一剑葬神魔!他本是皇城第一武道天才,却被未婚妻设计毁去丹田,无法修行。绝望之际,竟发现体内藏有一座剑神墓!十八道神秘墓碑,刻印着无上剑道绝学,墓中更有一道神剑之魂,名为葬天!从此之后,一个亘古未有的剑神横空出世,威震九天!
  • 品读季羡林的人生智慧

    品读季羡林的人生智慧

    他是享誉中外的知名学者,也是淳朴真诚的文学家,更是博古通今的国学大师。通过他,人们可以看到,“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的壮举,更能找到追求智慧人生的航向,他就是季羡林,一代学术宗师。季羡林大师一生风雨历程,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品格、修身、名利、学习、家庭、人生困顿等,皆在季羡林大师的人生践行和讲解中,化为智慧的光芒,指引我们与幸福相近,与成功携手。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季羡林大师人生智慧的平台,更为众人找到了一盏人生海洋上的灯塔,循着它,人们就可以辨别方向,驶出迷茫混沌,驶向豁然开朗。
  • 超神学院之光能无限

    超神学院之光能无限

    恶魔与天使同时降临了这个星球,沉翦开启超级基因后,开始了与雄兵连一起拯救世界。不是爽文,主角性格比较矛盾,内容可能过于真实,引起不适,不喜勿喷。新书《超神学院之无尽黑暗》已发,虽然主角名字还是沉翦,但故事内容和设定均有不同,大家可以当成两个故事来看。书友讨论群:616395003
  •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追求成功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奋斗的征途中,失败常常与人作伴。但强者总是不言失败,而是“屡败屡战”,最终取得成功。反之,如果有人一遇到困难便中途退却,一遭到挫折就灰心丧气,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那他就距离成功越来越远了。
  • 求仙则仙

    求仙则仙

    穿越到小说中,成为主角身边的女人……之一。唐承念坚持要打破这循环,但当剧情改变后,越来越多的陌生人物逐一登场。本以为她这半辈子,要辛苦艰难地与自己已知的命运作斗争。谁知天上掉下个大外挂:随身游戏系统。渣男渣女,且放一旁,唐承念悟了:原来,这是一篇升级文!(已完结四部作品,坑品很有保证!日更四千字ing)(喜欢的读者请记得收藏一下~)
  • 极品美男:丫头我们好好爱

    极品美男:丫头我们好好爱

    她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才完成的1000个纸和鹤,365个幸运星(1000个纸鹤和365个幸运星,分别是一生平安,每年365天天天幸运,是对自己喜欢的人最深的祝福)42朵玫瑰(有红黑黄粉四种颜色,分别采用了哲龙和一梦生日的四个数字,代表永远的生日礼物。)还有很多他喜欢的歌星的专集和图片,她不想错失他……或许,她希望彼此还是朋友,不,是恋人也不一定,只是秋天的遇见,仿佛早就注定是无言的结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Welcome, Caller, This Is Chloe
  • 跨越千年抢回你

    跨越千年抢回你

    宽敞的国际机场大厅,一名穿着t恤搭配低腰七分裤,足蹬细带高跟鞋,气质出众,清丽脱俗的女子,手拉着行李,匆忙地往机场门口走去。她全身上下散出一股与众不同的特殊气质,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她虽然不算是绝色美女,但那双晶莹灿眸,看起来水汪汪的,此时却闪烁着不知名的火焰,令人情不自禁被吸引住。蓦地,一串轻快的音乐从她提包里传出。她低头在手提袋里找手机,一头过肩的乌黑亮发,又长又直,瞬间划出弧……
  • 召唤千军

    召唤千军

    当别人为召唤出第二个契约生物而沾沾自喜到时候,王维正在为他第一万只契约生物打造合适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