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0900000014

第14章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苏洵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岛安置。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高宗朝,赠太师,孝宗时追谥文忠。《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东坡乐府》三卷。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胡仔:“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1]。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2]。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3],高处不胜寒[4]。起舞弄清影[5],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6],低绮户[7],照无眠[8]。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0]。

【注释】

[1]把酒问青天: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2]今夕是何年: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3]琼楼玉宇:神话传说中的月亮宫殿。[4]不胜寒:抵不住寒冷。[5]“起舞”句:在月光下舞动优美的影子。[6]转朱阁:月亮转过了红色的楼阁。[7]低绮户:月亮低低的照进雕花的窗户。[8]照无眠:照着心事重重的失眠者。[9]“何事”句:为什么偏偏老是在人有离愁别恨时才圆?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10]“千里”句:相隔千里,共赏美好的月色。婵娟:指月中的嫦娥,这里指代月亮。

【赏析】

这首词是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由于与当权者政见不同,作者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字子由)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相聚,这个愿望却一直没能实现。这一年的中秋,作者独自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宋朝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评价极高。

水龙吟[1] 次韵章质夫杨在词

王国维:“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人间词话》)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2]。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3]。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4]。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5]。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1]水龙吟:调名。首见于柳永咏梅之作。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鼓笛慢》《海天阔处》《丰年瑞》等。[2]从教坠:任(杨花)坠落。[3]有思(sì):有情思。[4]落红难缀:落花难于再连接上枝头。缀:连接。[5]萍碎:作者《再和曾仲锡荔枝》诗自注:“飞絮(即杨花)落水中,经宿即化为萍。”

【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咏物词。章质夫,福建蒲城人,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之作。依照别人词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韵”或“步韵”。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这首词大约作于宋神宗元祐四年(1081年)春,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二年。它是苏轼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

永遇乐[1]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此作词

宋·胡仔:“脱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六)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2],铿然一叶[3],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4],为余浩叹。

【注释】

[1]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消息》。[2](dǎn):象声词,击鼓声。[3]铿:象声词,金石声。此状叶落之声。[4]黄楼:在徐州城东门,苏轼守徐州时建。

【赏析】

这首词写于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据词前小序,这是一首记梦词。据传燕子楼是唐朝的张尚书为名妓关盼盼所建。盼盼面貌姣好,能歌善舞,谈吐不俗。自从张氏死后,盼盼思念故人,于是独居在小楼上十余年不嫁。作者在题记中声称自己夜宿江苏彭城燕子楼,梦到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唐代张尚书之爱妾关盼盼。这首词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现实的绵绵情事,传达了一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隐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洞仙歌[1]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敧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2]、玉绳低转[3]。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4]、暗中偷换。

【注释】

[1]洞仙歌:唐教坊曲名。又名《洞仙歌令》《羽仙歌》《洞仙词》《洞中仙》《洞仙歌慢》。[2]金波:月光。[3]玉绳:星名。北斗星第五星叫玉衡,玉衡北面两星叫玉绳。[4]不道:不觉。

【赏析】

这是作者据前人所作词之残句续作之词,上阕写人物与环境。人物是有非凡的神仙姿质,风度娴雅,馨香妩媚。环境则如月宫瑶台,毫不俗气。下阕第一句“起来携素手”紧接前意,“试问”数句将月下情人私语境界表达得亲昵而缠绵。金波淡荡,星汉暗度,颇有情调。“但屈指”突转,暗示良辰美景终有尽之惋惜。“西风”来而“流年”换,由夏至秋,是自然之规律。“不觉”二字道尽其妙。写帝王艳情,表达得清凉幽寂,可见作者超然的审美品位。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清·陈廷焯:“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到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词则·大雅集》卷二)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1]。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1]漏断:漏壶滴尽,表示夜深。

【赏析】

《卜算子》是苏轼的一首名词。现在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词选中都有一个小序:“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据史料记载,此词为1083年(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据《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青玉案 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

清·陈延焯:“风流自赏,气骨高绝。”(《云韶集》卷二)

三年枕上吴中路[1],遣黄犬、随君去[2]。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3]、老子经行处[4]。

《辋川图》上看春暮[5],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6],曾湿西湖雨。

【注释】

[1]吴中:此指苏州。[2]黄犬:《晋书·陆机传》:机有犬名“黄耳”,其在洛阳时,曾系信于犬颈,致松江(亦属“吴中”)家中,犬又系带回信还洛。[3]四桥:《苏州府志》卷三十四《津梁》:“甘泉桥一名第四桥,以泉品居第四也。”[4]老子:老年人的自称,此作者自指。[5]《辋川图》:唐诗人王维,其有别墅在辋川,曾于蓝田清凉寺壁上画《辋川图》,表示林泉隐逸之情志。[6]小蛮:指词人侍妾朝云。

【赏析】

这是首送人之作。上阕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用“黄犬”这一典故,表达出盼苏竖回吴后及时来信。“呼小渡”数句细节传神,虚中寓实,给对方一种“伴你同行”的亲切感。下阕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惋惜,间接表达对官海浮沉的厌倦。就伯固之“归”,抒说已之“归计”。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1],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2],何时忘却营营[3]。夜阑风静縠纹平[4]。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5]。

【注释】

[1]东坡:地名,在黄州。苏轼曾盖房舍“雪堂”等五间在此居住因此地名“东坡”,苏轼遂自号“东坡居士”。[2]此身非我有:报怨不能按自己的理想去生活。[3]营营:来往匆忙,频繁的样子。这里指为私利奔走操劳。《庄子·庚桑楚》:“无使汝思虑营营。”[4]夜阑:夜深。縠(hú)纹:形容水中细小的纹。是一种绉纹的纱。[5]江海寄馀生:指以后要隐居江湖。

【赏析】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睛,故作此词。

清·郑文焯:“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痩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大鹤山人词话》)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2]?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3],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1]吟啸:拉长高声吟诗。[2]芒鞋:草鞋。[3]料峭:形容寒意。

【赏析】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时苏轼谪居黄州,政治处境十分险恶,但他却能保持坦荡的胸怀,而不戚戚于贫贱。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1]。不思量[2],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3]。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4]。

【注释】

[1]茫茫:形容全无音信。[2]思量(liáng):想念。[3]“纵使”句:指作者生活不安定,到处奔走,人已衰老。[4]松冈:种松之坟地。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贺新郎[1]

清·黄氏:“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缠绵,耐人寻味不尽。”(《蓼园词选》)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2],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3],扇手一时似玉[4]。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5]。待浮花、浪蕊都尽[6],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7],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8]。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籁籁[9]。

【注释】

[1]贺新郎:苏轼创调。又名《乳燕飞》《金缕曲》《金缕歌》《风敲竹》等。[2]槐阴转午:槐树阴影转移,已到午后。[3]生绡:生丝织成的绢。白团扇:由白绢做成,古代仕女常执之。[4]手似玉:扇子和女子执扇的手都像玉一样的洁白。[5]红巾蹙:形容榴花丰开,像一条紧束起来的有褶纹的红巾。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有“山榴花似结红巾”句。[6]浮花浪蕊:指轻艳浮华的花卉,如桃杏之类。[7]秾:茂盛。看取:看,取是语助词,用于动词之后。[8]西风惊绿:秋风惊落石榴花,留下满树绿叶。[9]粉泪:女子的眼泪。籁籁:纷纷落下的样子。

【赏析】

史载,苏轼在新旧两派当权时,均不愿随声附和,取媚求进,因而或遭新党排挤,或为旧党不容。曾两次出任杭州。词中以榴花比托“幽独”的佳人,联系自己的心情和处境,借咏物曲折传出自己的心声,手法极为高妙。作者无论是直接写美人,还是通过榴花间接写美人,都紧紧扣住娇花美人失时、失宠这一共同点,而又寄托着词人自身的怀才不遇之情。

同类推荐
  • 中国散曲与曲词精读讲堂(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散曲与曲词精读讲堂(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月光光

    月光光

    门对青山,月亮总是从对面的山顶上升起来。山如墨画,天清月朗。虽说山形的轮廓依旧,却辨不清山上的树。人家的房屋也是这样,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且屋后多有修竹绿树,阴影还要重一些。月光下的小村一片平和宁静,但村人并未早早地沉入睡梦中去。
  • 世纪的约会

    世纪的约会

    面对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感悟方式与生存审视态度。可以说,耿朝晖正是以诗歌作为载体,表达出自身主体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心灵回答。读罢《世纪的约会》,掩卷沉思,感触颇深。凭心而论,近年来,受社会商业化无情冲击,缪斯堡垒坍塌,新诗队伍萎缩,像耿朝晖如此钟情于新诗的探索者越来越少。
  • 刘云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刘云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在天津租界中一家旅社里,某年的初春,夜里一点多钟,大明旅社里的一家烟馆,正在榻上客满房里烟浓的时节,人多得简直有些旋转不开。烟容满面的烟馆掌柜佟云广,被挤得攒到账桌后面,正办着一手钱来一手烟去的交易。他那鬼脸上的表情,时时的变化不定,这时正向着烟榻上卧着的一个穿着狐腿皮袄,三十多岁大白胖子道:“徐二爷,昨天给你府上送去的八两清水膏子,你尝着怎样?”那徐二爷正喷着一口烟,喷完喝了口茶才答道:“好的很,明天你再给熬十两送去!真个的,那八两该多少钱?”说着从怀里把很大的皮夹拿出放在床上,预备付钱。佟云广笑道:“二爷,你忙甚么?只要你赏脸,我供你抽到民国六十年再算账也不迟!”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热门推荐
  • 快穿白月光有毒

    快穿白月光有毒

    “你想逃到哪里去——”清冷男神看着逃跑的女人,温柔的嗓音响起。“我们的位置颠倒了——”腹黑病娇怒视身上的女人,咬牙切齿道。“我们已经有了‘夫妻’之实——”女装大佬嘴角弯起了邪气的弧度。“你肚子里已有了我的种——”邪魅金主盯着某女肚子,露出了狐狸般的笑容。“……”宓攸宁大夏皇朝的九公主意外死亡,成为任务者尽职完成任务。每个世界都会遇到那么一个男人,他们亦正亦邪,坏的透彻,但却一成不变的护她,疼她,宠她……【1V1,苏爽宠文】
  • 篮坛拯救者

    篮坛拯救者

    他拯救了米利西奇,让拉里布朗名誉扫地他拯救了姚明,让小范甘迪彻底做到评论席他改变了韦德,让小皇帝决定一变成了悲剧有人说他是天使,有人说他是魔鬼可秦天自己却说,“其实我是一个穿越者”
  • 源世界心语

    源世界心语

    记录生活中的感动与感悟,无论是喜悦还是忧伤,都将它们寄与文字。
  • 休夫娘子(结局+番外)

    休夫娘子(结局+番外)

    什么?!她的订过娃娃亲的未婚夫竟然要娶当朝公主成亲了,她怎么办?好办,退亲!反正她连那人长得是长是短?是圆是扁?是美是丑都不知道哪?退了算了。咦?她不是已经退亲了吗?怎么一觉醒来却身在楼府,而据说,她成亲了?!据说她的亲亲相公正是她的未婚夫!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她啊。既然协议成功,她决定留下来做他的挂名娘子,但是他?他竟然要纳妾,纳的还是青楼名妓!好吧,成全他。没想到他这么为他着想,她掩着心伤为他操办,他竟然不领情,冷落她不算,还误会她!生气,生气,气愤难平,留下一纸休书,把他休了……她竟然要退亲?!有没有搞错,他可是京城名媛挤破头想嫁的人哎,不行,一世英名不能因她而毁,她既然和自己订了亲,就得做他的娘子,不管她愿不愿意。她怎么没有一点儿做他娘子的自觉哪,不但对公主向他投怀送抱视而不见,连他要纳妾她都爽快答应了!这也罢了,她竟然弄掉了艳舞和他的孩子!她还要休夫!他怎么可以放过她?但是她竟然没听他的话乖乖回府,她竟然逃走了,不如所踪,他发誓一定要找到她,爱她,折磨她,直到她完全成为自己的女人……各位亲亲,很抱歉文上架了,如果亲们愿意继续看的话。下面是有关VIP阅读的一些问题,大家可以参照看下。进入红袖首页:http://m.wkkk.net/一、注册后在个人管理中心充值就自动成为VIP用户。二、红袖币是指通用红袖网站的一种虚拟货币,其计量单位为:1元人民币=100点红袖币。它可消费红袖上所有需要收费的服务。每消费一次,红袖系统都将扣除相应数量的红袖币。三、充值步骤是:登陆个人管理中心后点击“VIP用户充值”,输入您要充值的用户名。四、VIP作品的阅读价格根据会员等级划分:初级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0.03元/千字(即3点红袖币/千字);高级会员和至尊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0.02元/千字(即2点红袖币/千字);不足1点红袖币的零头忽略不计;已经订阅过的章节再次阅读时不需要再次付费。五、充值的红袖币可以转化为积分,人民币1元相当于100点红袖币,也即积分1000分。目前,积分可以兑换一些特殊项目的服务,但积分无法直接转化为红袖币。亲们可以去这个网址看看VIP相关的事项:http://m.wkkk.net/help/m.wkkk.net
  •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一部年轻人的个人奋斗史,一卷老北京的人物世情图。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翻译成17种语言,数十个版本,畅销70多年。本书包括《骆驼祥子》《正红旗下》两部京味长篇经典,老舍研究会审定。依据老舍1936年手稿还原的一字不删的“足本”。国内通行各版本因为时代等影响,部分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删节或改动。本书以近年偶然发现的老舍手稿为底本,恢复删改部分,还原本书的真实面貌。《正红旗下》是老舍偷偷写作的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大清末年,旧梦将醒未醒,大厦将倾未倾。一个小孩的诞生,带来浓浓的黑色幽默……这部生前没有发表,没有完成的作品,被公认为是老舍的代表作和当代真正伟大的文学巨著。
  • 末世系统之萧霖

    末世系统之萧霖

    末世降临前:萧霖对被继母怂恿试图扣押自己学费的亲爹使出了传说中的终极大杀招:断子绝孙腿。末世降临后:萧霖与从天而降狠狠砸到自己后脑勺的逗比系统携手并进,愉快的踏上了末世写文的康庄大道!
  • 你看请别看我

    你看请别看我

    你有没有看到什么?那闭上眼睛呢?你听到了什么?
  • The Redheaded Outfield

    The Redheaded Outfie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为此打球

    为此打球

    在这里、在球场上我们能看到,最热血的篮球、惺惺相惜的对手、促使自己不断前进的传奇。想要在联盟中获得成功,这要取决于你是否有着坚定的目标,并为之拼尽一切。哪怕周围人都与你相勃,也不会选择放弃。这一切,从都是从那一个夜晚开始……
  • 1871

    1871

    我就要死了。很多人都对濒临死亡的感觉充满好奇,但对我而言,大限将至却并不是件十分特殊的事:随着神经系统因为缺氧而麻木,先前的痛感已经逐渐从我身上剥离,我还能感觉到自己的躯体与四肢,也能听到周围交战的喊杀声、射击声与爆炸声,但在这一刻,它们都显得如此遥远,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我的知觉正在消失,思想正在麻痹……总而言之,这和进入睡眠的过程并没有多少差别。通过逐渐模糊的双眼,我能看到那个杀死我的家伙:一台由有机机体与金属骨架组合而成的、仿佛蜘蛛般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