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6900000009

第9章 难忘克里姆林宫会谈

莫斯科的秋天,天高气爽,气候宜人。

1938年9月4日,载着杨杰、张冲等人率领的中国军事代表团的飞机,终于抵达了莫斯科伏努克夫机场。

一下飞机,令杨杰等人感到意外的是,机场上很是冷清。迎面吹来的是冷风,跑道上飘飞的是黄叶,到机场迎接他们的只有中国驻苏大使蒋廷黻,以及苏联方面几位级别很低的官员——难道,苏联人叫他们到这里来,是要叫他们坐冷板凳的么?

其实,这是一场误会。

究其原因,此时苏联并未对日宣战,对于中国军事代表团的到来,他们只能尽量保持低调,对中国的军事援助,也只能是秘密地进行——谁知道,日本人究竟在莫斯科安插了多少间谍呢?

苏联人的谨慎,当然情有可原。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在中日间爆发全面战争、中日关系最敏感时期,苏联人竟然不顾日本政府的游说和讹诈,和中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条约》内容一公布,立即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日本政府更是大为震惊,随即就表示了对苏联政府的强烈不满,日本国内更是一片哗然。而苏联政府宣称:“这一条约并没有在现时针对某一国的含义”;中方则向各国保证,条约的目的在于“实现中苏邻邦的和睦相处”,别无它意。

但这些说辞,明眼人一看便知,无非都是些外交辞令罢了。中苏之间在战争中各自将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其实已经不言自明了。

客观地说,在中华民族最危急最困难时期,在世界列强坐山观虎斗的关键时刻,中苏这个条约的签订,说明苏联不仅从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给予中国人民抗战以巨大的支持,而且为以后中国从苏联方面取得军事援助创造了条件。中国国内各阶层普遍认为,《条约》增强了中国国际地位,免除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后顾之忧。毫无疑问,中苏缔约的行动和条约的问世,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有利于中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同时也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又一次严重警告。

《条约》一公布,法国《巴黎时报》就发表文章称,《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实为“插入日本蛮牛颈中的第一支火箭”。该条约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是因为它阻止了日本在国际上孤立中国的企图,又使日本极力引诱中国加入“防共协定”、协助日本侵略苏联的阴谋破产。难怪日本外相广田不禁哀叹:“苏联和中国竟然在这样特殊的时刻缔结这样的条约,对日本来说‘实属不幸’”。日本不少人将此事件视为“日本军队在其同中国作战时外的交失败”——当然,随着苏联大力采取援华抗日的实际行动,日本人更感到这个条约对自己具有的严重威胁了。

无暇他顾。杨杰走下飞机,和蒋廷黻简单交谈了几句,随即就登上了直接来机场上接他们的汽车。

两辆大客车,悄然驶出机场,载着中国军事代表团,向莫斯科市区内驶去,下榻于马雅可夫斯基广场的中国饭店。

当天晚上,苏联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到饭店看望和会见了中国代表团成员,并与杨杰等人进行了简单交谈。交谈中,他说:斯大林同志3天后将要接见中国代表团,对他们军事援助的事最后作出决定。伏罗希洛夫要中方人员在两天时间里,拿出需要苏联军事援助的初步方案,届时好与苏方有关人员进行对口商谈。

出发时,由于情况紧急,时间急促,代表团只是根据战场情况草拟了急需的武器清单,而现在则要根据苏联现有武器的实际,对援助方案进行调整。经实际了解苏联武器情况后,所有成员都感到问题并非像在国内想象那样简单。一是苏方出于多种因素考虑,卖给中方的武器有着严格的限制,不是所有先进武器都能采购的;二是苏方考虑国际上的反应,特别是日本方面的因素,除少数飞机等武器准予直接投入战场外,大部分武器都是要将其零部件运到新疆哈密或兰州组装;三是苏方要求各种进入中国战场的武器,中方都要有非常透明的分配和使用计划,这更是在国内没有预料到的,这就需要和国内有关方面不断沟通和协调。

伏罗希洛夫走后,代表团马上召开了一个短会,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当天晚上,所有成员顾不得旅途劳顿,立即按照各自的分工夜以继日紧张地工作起来,连吃饭都是专人送到现场,凑合着填饱肚子接着再干——终于,在9月6日晚饭前,最终确定了需要购买的武器种类和数量。主要有:6种型号的飞机1000架,包括3种类型的波里卡尔波夫战机、两种类型的SB2型战机和图波列夫战机;两种型号的坦克100辆,包括当时苏联最先进的T34坦克;3种不同类型的火炮1300多门,机枪1400多挺;6000吨战场急需的军械、汽油、器材和药品。

“啊,中国的同志辛苦了,欢迎你们。”

9月7日上午10点,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杨杰、张冲等部分代表团人员。宾主间简单的寒暄之后,立即转入了会谈的正题。

杨杰转达了蒋介石对斯大林元帅的问候后,向苏方介绍了中日战争、特别是目前淞沪会战的情况。杨杰说:“抗战爆发前,我军飞机总数不过600架,两个月以来被日军直接毁于地面的就有400多架,空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现在日军的飞机想到什么地方就倒什么地方,想轰炸什么目标就轰炸什么目标,想怎么轰炸就怎么轰炸,就连我们的国都南京都不能幸免。如果不能尽快扭转这种局面,我方军民的损失将会更加严重,其长远的后果更是堪忧。”

“哦,在你们看来,目前最大的威胁就是空中的轰炸?”斯大林仔细地听着杨杰对于中国战局的情况介绍,听到这里时,他突然插话,“那么,还有没有比空中轰炸更大的威胁?”

“是的。”杨杰略显迟疑后,立即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现在我国军民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在轰炸中丧生,每天都有工厂、桥梁、发电厂被炸毁。”

“哦——”斯大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7月10日,日军对北平进行了4次轰炸,造成我方4000多人伤亡;7月13日,日军轰炸天津,造成3000多人伤亡。”杨杰见斯大林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他的讲话,就详细地介绍起国内几次轰炸的惨况来,“8月13日,日军轰炸上海,造成12000多人伤亡;8月中旬以后,日军对南京实行连续轰炸,每天都有数百名平民死亡……”

“轰炸是可怕的,但比轰炸更可怕的,是你们内部的不团结。”听杨杰说话时若有所思的斯大林,又一次接过他的话,他说,“解决轰炸的问题苏联政府可以帮忙,可以向你们提供急需的战机、高射火炮,但搞好内部团结主要还要靠你们自己。”

全场静悄悄的,只有斯大林那清晰沉稳的话音在大家耳边回响。

“不过,现在好了。”斯大林敏锐地捕捉到杨杰等人脸上掠过的一丝尴尬,他突然话音一转,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现在,国共两党开始合作了,这一点十分重要。只要国共两党真心合作抗日,只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胜利一定属于你们——至于你们抗战急需的一些物资,特别是作战飞机,以及配备部分飞行人员的要求,我们将尽力给予满足。”

斯大林的话音刚落,杨杰脸上马上露出了笑容,他激动得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杨杰掌声一响,全场都响起热烈的掌声来。

因为参加会谈的人都知道,无论苏方人员直接到中国参战也好,还是援华的武器方案也罢,都必须由斯大林最终拍板。而今,斯大林已经对援华的飞机、物资和人员明确表态,使代表团的成员悬着的一颗心落了下来。

紧接着,斯大林详细地询问了苏方工作人员援华方案的情况,并不时插话讲自己一些意见。原计划30分钟的会见,一直持续了90多分钟——会谈取得圆满结果。

哦哦,莫斯科的天空是那么蔚蓝,阳光是那么灿烂,连从白杨树上飘落的树叶,也似乎变成了翩翩飞舞的蝴蝶。走出克里姆林宫的杨杰、张冲等人,仰望了一下明媚的天空,相互欣慰地对视了一眼,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前线正处于血与火的关键时刻,他们千辛万苦万里迢迢来到这里,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事情办得居然比他们预想的要顺利得多。

同类推荐
  • 一生最爱纳兰词

    一生最爱纳兰词

    《一生最爱纳兰词》在历史的记忆里,纳兰性德有着许多传奇而浪漫的标签。多情的翩翩公子,善骑射,精搏击,满族正黄旗御前一品侍卫,而他武将的骨子里住着一个多情的文人。他经历过几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红颜知己,初恋情人,恩爱娇妻……她们纷纷走进他的生命里,又一一离去;他结交放荡不羁的布衣文人,纵享诗酒年华,恣意潇洒。这短暂的生命里,欢欣也好,痛苦也罢,都成了他诗词的养料。翻开《一生最爱纳兰词》,你将品味纳兰词的至美意境,感受纳兰性德的真情人生。
  • 人生如谷

    人生如谷

    本书系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文艺评论家、诗评家李国文的散文精选集,书中收录了李国文不同时期的散文随笔五十余篇,内容广泛,涵盖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游历各地的见闻与感受,对人生的理解与体悟,以及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独到的针砭评说。其散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 杜甫文集3

    杜甫文集3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空巷

    空巷

    海亮的诗歌,扎根于西海固那片厚实而苍凉的土地,有着对生活的敏感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人物、事件,在他的笔下,都会带来诗意的共鸣。
  • 唐宋八大家(第3册)

    唐宋八大家(第3册)

    “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在许多方面给现、当代散文写作以深远的影响。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编者精选了八位大家的著名篇章合做而成《唐宋八大家》一书,希望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热门推荐
  • 往生净土忏愿仪

    往生净土忏愿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幽灵舰队

    幽灵舰队

    随着人类向外星球的扩张殖民,宇宙正在变得越来越危险,三个种族的外星人正准备结盟对付人类,一场大战迫在眉睫。幽灵旅——殖民防卫军的特种部队,是人类最强的防卫力量,他们由死去之人的DNA克隆而成,身体强壮、反应敏捷,生来就是战士。雅列·狄拉克,一名特别的“幽灵旅”战士,他诞生的目的,就是充当叛徒查尔斯·布廷的记忆容器,找到他背叛的理由。谁知传送的过程竟然出了差错,雅列产生了自己的意识。而布廷的记忆也随着战争的激化渐渐苏醒,一善一恶两个灵魂在他的体内不断交战,威胁人类的巨大阴谋也渐渐浮出水面。就在这人类存亡的危急关头,面对难以战胜的强大敌人,即使是“幽灵”,也无法违逆人性的呼唤……
  • 付出与收获

    付出与收获

    故事发生在1994年,马克和妻子在迈阿密过着普通中产阶级的生活。他并不知道,那年的11月他的人生和他的家庭就会永远改变,就算最奇怪的梦境也比不上发生的故事。这本书里马克讲述了他被蓄意绑架险些遭人谋杀的经历。本书会让你有身历其境的感觉,给你关于这个事件独一无二的视角,看看他怎么身心抗争挺过了这段经历。看到马克的经历,你会发现,别人可以从一个人身上夺走一切,唯有精神和求生欲是别人拿不走的。起初没有人相信马克,连警察也不例外,但马克坚持不懈,终于在犯罪分子再次向别人下手之前将他们绳之以法。这是本拿在手里就很难放下的书,过去20年最吸引人的故事。
  • 致岁月迢迢

    致岁月迢迢

    十一岁那年,骄纵的少女赵一玫随着母亲改嫁来到沈家,与大她三岁的沈放成了无血缘的兄妹。然而这个哥哥对赵一玫母女充满了仇视,初相见就开始挑衅。在日后的年年岁岁里,两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却未料到,命运早已孕育出隐秘的的爱恋之花。在爱与恨的纠缠中,赵一玫迎来的她的十八岁,她那样年轻,只管放肆鲜明地活着,终于让爱摧毁了沈放与自己。他对她说:“我祝你赵一玫,一生所求,皆不可得。”他们一个远走美国,一个游于他乡。他们的爱情隔山隔海,隔着两个家庭的爱恨纠葛,隔着迢迢岁月。这对红尘里的爱人啊,要怎样才能获得命运的饶恕,重生获得幸福?“我越过四十万英里,越过昼夜与星辰,越过硝烟与战火,你在哪里,我去见你。”
  • ELISSA

    ELISS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温凉盏鼓词

    温凉盏鼓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域外聊天群

    域外聊天群

    落迫少年,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一个里面全部都是屌丝的聊天群,与万界为友,造就奇幻人生
  • 杨花落

    杨花落

    小说描写的是鄂东地区文坳山村里的生活,充分展示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复杂、原始的人性斗争。小说围绕村里基层干部的人事不和谐,充分展示了在非常年代里的乡民们的命运,以及人在命运中的沉浮,呈现出一种悲怆的美感,独特的艺术风格,复杂又充满伦理、情理、哲理,以及超越生活又合乎情理的人生百态与生活哲理。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再苦也要笑一笑(畅销精读本)

    再苦也要笑一笑(畅销精读本)

    人生总有不如意,悲也是过,喜也是过;人生总有不快乐,哭也是过,也是过。因此,在遭遇痛苦和挫折时我们要微笑着面对,不抱怨生活的不公与磨难。当你看过世间的繁华,阅尽世事,你就会幡然明白:生活的四季不可能只有春天,人生再苦也要笑靥如花。本书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一些发人深省的故事,精辟地分析了再苦也要笑一笑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从苦难中成长,从逆境中奋起,从而战胜痛苦与不幸,找到快乐,享受生命。
  • 快乐星球之探索宇宙的奥秘

    快乐星球之探索宇宙的奥秘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之中,漂浮着无数地星球,在一颗放射着永恒光芒的星球之上;生活着一群勇敢、可爱、善良的孩子,在一位叫老顽童爷爷的帮助之下;他们每年都要完成一项任务,而今年他们的任务就是,“探索宇宙间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