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4300000004

第4章 剿夷与抚夷(3)

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

在鸦片战争以前,广州与外人通商已经三百多年,好像广州人应该比较的多知道外国的情形,比别处的中国人应该更能与外人相安无事,其实不然,五口通商以后,惟独广州人与外人感情最坏,冲突最多。此中原因复杂。第一,英国在广州受了多年的压迫,无法出气,等到他们打胜了,他们觉得他们出气的日子到了,他们不能平心静气的原谅中国人因受了战争的痛苦而对他们自然不满意,自然带几分的仇视。第二,广东地方官商最感觉《南京条约》给他们私人利益的打击。在鸦片战争以前,因为中外通商集中于广州,地方官吏,不分大小,都有发大财的机会。《南京条约》以后,他们的意外财源都禁绝了,难怪他们要恨外国人。商人方面也是如此。在战前,江浙的丝茶都由陆路经江西,过梅岭,而由广州的十三行卖给外国人。据外人的估计,伍家的怡和行在战前有财产八千多万,恐怕是当时世界上最富的资本家。《南京条约》以后,江浙的丝茶,外人直接到江、浙去买,并不经过广州。五口之中,上海日盛一日,而广州则日形衰落。不但富商受其影响,就是劳工直接间接受影响的都不少,难怪民间也恨外国人。

仇外心理的表现之一就是杀外国人,他们到郊外去玩的时候,乡民出其不意,就把他们杀了。耆英知道这种仇杀一定要引起大祸,所以竭力防御,绝不宽容。他严厉的执行国法,杀人者处死,这样一来,士大夫骂他是洋奴。他们说:官民应该一致对外,那可以压迫国民以顺夷情呢?因此耆英在广东的地位,一天困难一天。

在广东还有外人进广州城的问题。照常识看来,许外国人到广州城里去似乎是无关宏旨的。在外人方面,不到广州城里去似乎也没任何损失。可是这个入城问题竟成了和战问题。在上海,就全无这种纠纷。《南京条约》以后,外人初到上海的时候,他们在上海城内租借民房,后来他们感觉城内街道狭小,卫生情形也不好,于是请求在城外划一段地作为外人居留地区。上海道台也感觉华洋杂处,不便管理,乃划洋泾浜以北的小块地作为外人住宅区。这是上海租界的起源。广州十三行原在城外,鸦片战争以前,外人是不许入城的。广州人简直把城内作为神圣之地,外夷倘进去,就好像与尊严有损。外人也是争意气:他们以为不许他们入城,就是看不起他们。耆英费尽苦心调停于外人与广州人民之间,不料双方愈闹愈起劲。道光二十七年,英人竟兵临城下,要求入城。耆英不得已,许于二年后准外人入城,希望在两年之内,或者中外感情可以改良,入城可以不成问题。但当时人民攻击耆英者多,于是道光调他入京,而升广东巡抚徐广缙为两广总督。道光给徐的上谕很清楚的表示他的态度:

疆寄重在安民,民心不失,则外侮可弭。嗣后遇有民夷交涉事件,不可瞻徇迁就,有失民心。至于变通参酌,是在该署督临时加意权衡体察。总期以诚实结民情,以羁縻办夷务,方为不负委任。

徐广缙升任总督以后,就写信问林则徐驭夷之法。林回答说:“民心可用。”道光的上谕和林则徐的回答都是士大夫阶级传统的高调和空谈。仅以民心对外人的炮火当然是自杀。民心固不可失,可是一般人民懂得什么国际关系?主政者应该负责指导舆论。如不指导,或指导不生效,这都是政治家的失败。徐广缙也是怕清议的指责,也是把自己的名誉看的重,国家事看的轻。当时广东巡抚叶名琛比徐广缙更顽固。他们继承了林则徐的衣钵,他们上台就是剿夷派的抬头。

道光二十九年,两年后许入城的约到了期。英人根据条约提出要求。广州的士大夫和民众一致反对。徐广缙最初犹疑,后亦无可奈何,只好顺从民意。叶名琛自始即坚决反对履行条约。他们的办法分两层:第一,不与英人交易。第二,组织民众。英人这时不愿为意气之争与中国决裂,所以除声明保存条约权利以外,没有别的举动。徐叶认为这是他们的大胜利,事后他们报告北京说:

计自正月二十七日至三月二十日,居民则以工人,铺户则以伙伴,均择其强壮可靠者充补。挨户注册,不得在外雇募。公开筹备经费,制造器械,添设栅栏,共团勇至十万余人。无事则各安工作,有事则立出捍卫。明处则不见荷戈持戟之人,暗中实皆折冲御侮之士。(朱批:朕初不料卿等有此妙用。)众志成城,坚逾金石,用能内戢土匪,外警猾夷。

为纪念胜利,道光帝赏了徐广缙子爵,世袭双眼花翎,叶名琛男爵,世袭花翎。道光又特降谕旨,嘉勉广州民众:

我粤东百姓素称骁勇。乃近年深明大义,有勇知方,固由化导之神,亦系天性之厚。朕念其翊戴之功,能无恻然有动于中乎!

三十年(一八五〇年)年初道光死了,咸丰即位。在咸丰年间,国内有太平天国的内战,对外则剿夷派的势力更大。三十年五月,有个御史曹履泰上奏说:

查粤东夷务林始之而徐终之,两臣皆为英夷所敬畏。去岁林则徐乞假回籍,今春取道江西养疾,使此日英夷顽梗不化,应请旨饬江西抚臣速令林则徐赶紧来京,候陛见后,令其协办夷务,庶几宋朝中国复相司马之意。若精神尚未复原,亦可养疴京中,勿遽回籍。臣知英夷必望风而靡,伎俩悉无可施,可永无宵旰之虑矣。

咸丰也很佩服林则徐,当即下令教林来京。林的运气真好:他病大重,以后不久就死了,他的名誉借此保存了。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

林则徐死了,徐广缙离开广东去打太平天国去了。在广东负外交重责的是叶名琛。他十分轻视外人,自然不肯退让。在外人方面,他们感觉已得的权利不够,他们希望加开通商口岸。旧有的五口只包括江、浙、闽、粤四省海岸,现在他们要深入长江,要到华北,其次他们要派公使驻北京。此外他们希望中国地方官吏不拒绝与外国公使领事往来。最后他们要求减轻关税并废除厘金。这些要求除最后一项外,并没有什么严重的性质。但是咸丰年间的中国人反而觉得税收一项倒可通融,至于北京驻使,长江及华北通商及官吏与外人往来各项简直有关国家的生死存亡,绝对不可妥协的。

咸丰四年(一八五四年),英美两国联合要求修改条约。当时中国没有外交部,所有的外交都由两广总督办。叶名琛的对付方法就是不交涉。外人要求见他,他也不肯接见。英美两国的代表跑到江苏去找两江总督,他劝他们回广东去找叶名琛。他们后来到天津,地方当局只允奏请皇帝施恩稍为减免各种税收,其余一概拒绝。总而言之,外人简直无门可入。他们知道要修改条约只有战争一条路。

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叶名琛派兵登香港注册之亚罗船上去搜海盗,这一举给了英国人开战的口实。不久,法国传教士马神父在广西西林被杀,叶名琛不好好处理,又得罪了法国。于是英法联军来和我们算总账。

七年冬天,英法联军首先进攻广东。士大夫阶级所依赖的民心竟毫无力量。英法不但打进广州,而且把总督巡抚都俘虏了。叶后来押送印度,死在喀尔喀塔(即加尔各答)。巡抚柏贵出来作英法的傀儡维持地方治安。民众不但不抵抗,且帮助英国人把藩台衙门的库银抬上英船。

八年,英法联军到大沽口。交涉失败,于是进攻。我们迫不得已与订《天津条约》,接受英法的要求。于是英法撤退军队。

清廷对于北京驻使及长江通商始终不甘心,总要想法挽回,清廷派桂良和花沙纳到上海,名为交涉海关细则,实则想取消《天津条约》。为达到这个目的,清廷准备出很大的代价。只要英法放弃北京驻使,长江开通商口岸,清廷愿意以后全不收海关税。幸而桂良及何桂清反对这个办法;所以《天津条约》,未得挽回。清廷另一方面派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在大沽布防。僧格林沁是当时著名勇将之一,办事极认真。

九年,英法各国代表又到大沽,预备进京去交换《天津条约》的批准证书。他们事先略闻中国要修改《天津条约》,并在大沽设防,所以他们北上的时候,随带相当海军。到了大沽口,看见海河已堵塞,他们啧啧不平,责中国失信,并派船拔取防御设备,僧格林沁就令两岸的炮台出其不意同时开炮。英法的船只竟无法抵抗。陆战队陷于海滩的深泥,亦不能登岸。他们只有宣告失败,等国内增派军队。

咸丰九年的冬季及十年的春季,正是清廷与太平天国内战最紧急的时候。苏州被太平军包围,危在旦夕。江、浙的官吏及上海、苏州一带的绅士听见北方又与英、法开战,简直惊慌极了,因为他们正竭力寻求英法的援助来对付太平军。所以他们对北京再三请求抚夷,说明外人兵力之可畏及长江下游局势之险急。清廷虽不许他们求外人的援助,恐怕示弱于人,但外交政策并不因大沽口的胜利而转强硬。北京此时反愿意承认《天津条约》。关于大沽的战事,清廷的辩护亦极有理。倘使英法各国代表的真意旨是在进京换约,何必随带重兵?海河既为中国领河,中国自有设防的权,而这种防御或者是对太平军,并非对外仇视的表示。海河虽阻塞,外国代表尚可在北塘上岸,有陆路进北京。我国根据以上理论的宣传颇生效力。大沽之役以后,英法并不坚持要报复,要雪耻。他们只要求赔偿损失及其他不关重要之条约解释与修改。这种《天津条约》以外的要求遂成为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的起因。

十年,英法的军队由侧面进攻大沽炮台,僧格林沁不能支持,连天津都不守了。清廷又派桂良等出面在天津交涉。格外的要求答应了。但到签字的时候,一则英法代表要求率卫队进京,二则因为他们以为桂良的全权的证书不合格式,疑他的交涉不过是中国的缓兵之计,所以又决裂了。英法的军队直向北京推进。清廷改派怡亲王载垣为钦差大臣,在通州交涉。条件又讲好了,但英使的代表巴夏礼在签字之前声明英使到北京后,必须向中国皇帝面递国书。这是国际间应行的礼节,但那时中国人认为这是外夷的狂悖,其居心叵测,中国绝不能容忍。载垣乃令军队捕拿英法代表到通州来交涉人员。这一举激怒外人,军事又起了。

咸丰帝原想“亲统六师,直抵通州,以伸天讨,而张挞伐”。可是通州决裂以后,他就逃避热河,派恭亲王奕留守北京。奕是咸丰的亲弟,这时只二十八岁。他当然毫无新知识。八年天津交涉的时候,他竭力反对长江通商。捕拿外国交涉代表最初也是他提议的,所以他也是属于剿夷派的。但他是个有血性的人,且真心为国图谋。他是清朝后百年宗室中之贤者。在道咸时代,一般士大夫不明天下大势是可原谅的,但是战败以后而仍旧虚骄,如附和林则徐的剿夷派,或是服输而不图振作,不图改革,如附和耆英的抚夷派,那就不可救药了。恭亲王把握政权以后,天下大势为之一变。他虽缺乏魄力,他有文祥作他的助手。文祥虽是亲贵,但他的品格可说是中国文化的最优代表,他为人十分廉洁,最尽孝道。他可以作督抚,但因为有老母在堂,不愿远行,所以坚辞。他办事负责而认真,且不怕别人的批评。我们如细读《文文忠年谱》,我们觉得他真是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政治家。

奕与文祥在元首逃难,京都将要失守的时候,接受大命。他们最初因无外交经验,不免举棋不定。后来把情势看清楚了,他们就毅然决然承认外人的要求,与英法订立《北京条约》。条约签订以后,英法退军,中国并没丧失一寸土地。咸丰六年的《天津条约》和十年的《北京条约》是三年的战争和交涉的结果。条款虽很多,主要的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奕与文祥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们大着胆向前进,到国际生活中去找新出路。我们研究近代史的人所痛心的就是这种新精神不能出现于鸦片战争以后而出现于二十年后的咸末同初。一寸光阴一寸金,个人如此,民族更如此。

同类推荐
  • 逆天改变者

    逆天改变者

    一位见多识广的富二代,在漂亮女友的帮助下,意外的摔下悬崖,卷入了历史的纷争中,用现代人的知识改变历史,用发展的视角,重塑历史,在生死的徘徊中求存,在波橘云诡中求变,用经济这个支点去撬动腐败的大明王朝,通过影响最聪明人嘉靖,而影响天下,从而掀开了改变历史的宏图大卷。
  •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

    读完三国,要看两晋十六国——中国历史上最乱的年代。本书从公元265年西晋开国写起,到公元439年北凉灭亡为止,其间174年,包括了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初年、南朝宋四个阶段。全书涉及七十多个国家,近两百名国君,三百多个性格鲜明的将臣谋士,四百多场战争,一百多场政变,四十多个典故,大小权谋计策不计其数。文中有许多卓越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对当时社会形势以及未来发展的精辟论述和分析,也有失败者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当然也少不了悲壮与豪情的故事,感慨与激昂的场景。这是一部历史大剧,是一个群雄汇聚的舞台。
  • 英雄恨之西楚霸王

    英雄恨之西楚霸王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战与巨鹿,悔于霸上,困于垓下,恨于乌江!一生征战几人言,带你重回那个爱恨交加的时代!
  • 转折与新生:近代后编(1919—1949)

    转折与新生:近代后编(1919—1949)

    本书讲述了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随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并确立了正确的革命指导方针,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隋唐之乱世召唤

    隋唐之乱世召唤

    奇穿越,颠覆隋唐聚豪杰,开启乱世举义旗,推翻暴政为美人,血洗东海为兄弟,屠尽皇城问天地,谁主沉浮寒枪现,子龙神勇双锤出,元霸骂天留千古,岳飞报国这天下,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这天下,究竟是谁家的天下?青衣建了一个书友群:321769784
热门推荐
  • 老板不告诉你的50件事儿:做自动自发型员工

    老板不告诉你的50件事儿:做自动自发型员工

    自动自发意识的威力巨大,它会让每个人发自内心地去做一件事,并把它看得无比重要,无比在乎这件事过程中的每一步以及最终结果。带着自动自发意识去做事情的人,不仅会全力以赴,而且能够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它的结果全权负责到底。而这样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 救世修仙从游戏开始

    救世修仙从游戏开始

    天地灵气重新回归天地,灭世之灾即将来临,毫无修为的人们该如何应对?同一个世界的修仙者们啊!让我们携手战斗吧!为这世界再次献上自己的热血!游戏、科技、修仙三种规则的交汇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大唐太监

    大唐太监

    我怎么成了太监?唐朝?我怎么还想着赚钱?目标怎么能这么小呢?当太监也要当一个有权有势有理想的太监,我的理想是什么呢?当然是结交各位大人,做皇帝的宠臣,平定安史之乱,然后封王拜相啦。
  • 重生为娘炮

    重生为娘炮

    王萌重生后,变成了男人,宫斗戏没了,却意外走上了兵王之路。【你以为这就完了?当然不会,这里是起点,我知道,无脑兵王永无出路,所以主角当了兵王之后,却要跟妖魔鬼怪战斗!兵王不调戏总裁,不泡校花,反而去拯救世界的,就问你看过没有,没什么好介绍的,赶快收藏投票跪舔吧!】“我虽然化女妆,着女服,但我王猛不是娘炮!”【本书因为签约困难,暂时停更,二次元新书《一年无敌一次》,签约有望,望大家支持!】
  • 往生的渴望

    往生的渴望

    “琳寒。”他紧紧的抱着琳寒,缓缓说道。“为什么,我们要经历那样的事情。”“辛瞳..因为这就是成长,总会经历的,在这样的世界。”琳寒有些心疼的安抚着他...“我们可以避免的不是吗,你明明什么都知道...”“这就是,最无奈的地方啊。成长之后的我们,无奈的要决定,让那些悲伤的事情藏在我们的脑海里.,然后继续往前走。”“我一点,都不喜欢现在的你。”另一边,星灵看着对面那个同样的自己,缓缓的说道。“那又怎么样呢,人终究有一天,会变成自己曾经最不喜欢的样子,我.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对方回答着。“未来。一定会不一样的...”“你忘了吗,我就是你的未来。”“无论怎么挣扎..一切,还是会发生的。”
  • 斗爱

    斗爱

    她只不过是个菜鸟,顺了辆豪华跑车,谁知道那么倒霉,里面竟然附赠品了一个小娃娃!她该怎么办?只能一起接管了!做牛做马做母亲,她辛辛苦苦带了四年,谁知孩子他爹找上了门!带走了孩子不说,还连她一起囚禁!不是吧!她可不可以不要啊!说什么她就是孩子的母亲!拜托,人家一直小姑独处!想要免费保姆,也别用这样的烂招!他拥有无穷的财富,却漫不经心的失去了一切!最爱的女人和她的孩子,一并在四年前失踪!当与孩子重新相认,那个小偷,竟然是……———
  • 海洋刺客

    海洋刺客

    战争并非人间才有,动物界也充满了争斗与厮杀。在《海洋刺客》中,看“海上霸王”虎鲸如何称霸海洋世界,看“丑陋毒王”纹腹叉鼻鲍如何吓退掠食者,看“伪装高手”石鱼如何隐藏自己……《海洋刺客》生动揭示动物界鲜为人知的战斗场景,告诉小读者一个真实的大自然;并以高清晰图片从多个角度展现所选动物的风采,努力为孩子们奉献一道视觉上的美味大餐。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 楼观道源流考

    楼观道源流考

    《楼观道源流考》是一部见解独到、特色鲜明、风格别具的书,是一部有重要学术价位的书籍。新版不但增加厂不少新资料、新内容,而且它使初版的著述风格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我觉得,这种著述风格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就是“实”。本书内容包括:研究楼观道的史料依凭、楼观道的历史演变和道法承传、楼观道的宗派特征。
  • 总裁的钻石婚约

    总裁的钻石婚约

    新文《总裁的星光蜜恋》母亲身患绝症,男友提出分手。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她只能相亲结婚。“我妈妈刚做了肺癌手术,还要持续治疗。我不会用你的钱,但我的钱要全部用在我妈妈身上。”一句话,吓跑所有相亲对象。直到遇到他,他高大帅气、一表人才、气质非凡,和之前的人都不同。她以为他会跑得更快,但他没有。于是,她继续提出下面两项要求:“我希望马上结婚,越快越好。”“半年之内怀孕……能在妈妈临死前生下宝宝最好。”他眼沉如水,温润地看着她:“马上?今天吗?可以。”结婚后她才发现,他竟然是前男友的同事!前男友指着她的鼻子说:“你们早就勾搭在一起了吧?”他在公司受到排挤、被她前男友针对,却从不怪她。她以为他只是一个小职员,没想到他认识的都是大人物!他们结婚那天,某快递公司临时公告:不管大件小件、国内国外,免费三天!被封为“月亮女神”的国际知名小提琴家,在演奏会上临时起意拉了一曲《婚礼进行曲》:“亲爱的,新婚快乐!”国内最大的珠宝品牌:三天内所有产品五折销售。开遍世界的中式快餐连锁店:今日所有菜品免费。她原本以为是巧合,直到……某快递公司老板:“这套别墅送给你们当新婚礼物。”小提琴家“月亮女神”:“大嫂,快生包子给我玩!”珠宝公司董事长:“这些年,我一直很愧疚……”连锁店总裁:“我记得我跟你说过我有个妹妹在国内……她现在在你怀里。”……当他被公司解雇,她以为他失业了,他却摇身一变,成了她的顶头上司!他到底有多少秘密?还是不是她老公?“老婆,你身上的秘密,好像一点也不比我少啊~”某男邪魅一笑,将她压在身下。--------------新人发文,请大家多多关照,喜欢就收藏吧~(*__*)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