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1300000006

第6章 首长秘书永不溜须拍马(1)

曾有数年,我是令人艳羡的部队首长秘书。记得刚刚跨入这个新领域,作为秘书界的菜鸟,我向一位资深的前辈请教,如何才能把秘书工作做好,并且让首长满意。这位时任处长总结了他做了十几年首长秘书的深刻体会,赠我金句:领导说北风吹,你就说北风呼呼呼地吹。

我就这样懵里懵懂地琢磨着“北风吹”,开始了首长秘书之旅。奇怪的是,数年之后,当我告别这个职业时,我却想在当年前辈的金句之后加一个破折号——或者,那也不一定。

第一节 笔杆子玩出大名堂

1974年,我高中毕业了。大概是生肖属猴的缘故吧,我一直有些小闹腾,不算那种按部就班的乖学生,但我成绩还算不错。虽然不管怎样努力,数理化都很难取得满分成绩,但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甚至包括体育和音乐等科目,我都有骄人成绩。特别是语文,向来成绩优异,作文也写得得心应手,常常被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

记得有次,语文老师拿着我写的作文在台上作为范文朗读,后排的一位男同学小声嘀咕了一句:“写得很一般嘛,还是范文呢。”

没想到,这句话被老师听到了,为警示全班同学,他停下朗读,大声说:“唐晓康同学的作文就是不一般,思维活跃,我敢断言,将来他肯定有一番作为,而且要出版书。大家要向他学习,记住了。”

我知道,老师当时可能只是为了激励大家,将我树立成一个典型而已,并非真的看好我。但人生就是如此有趣,没想到几十年之后,我还真的干过一些所谓的大事,并且正在将这本书呈现给读者朋友。

可在1974年,国家尚未恢复高考制度,我只好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于是,18岁的我到家乡宜宾江安县的一个生产队当了知识青年。在农村短暂的两年时间里,我没有让自己闲着,不但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而且真正做到了“将知识带到广大田野去”,肯花心思为农民朋友出好点子。我还作为全县的知识青年先进典型,被任命为园艺场的副场长,并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其间,我还曾在广播电台上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

1976年底,发生了一件改变我命运的事,部队来江安县征兵了!那时,到底是走还是留,我在心中作了一番思想斗争。如果留下,我仍旧是有“官职”的副场长,今后说不定还能继续升迁;如果参军,我就要投身陌生部队,当一名默默无闻的军人,一切从头做起。

因为确实很难拿定主意,一次回到住处,我找来两张红纸,用毛笔分别写上“走”和“留”,贴在墙上,然后人背对墙壁站在两米外,将手中的蘸有墨水的乒乓球往身后抛出,连抛10次,砸中最多的那张纸就是最终的去向。结果,“走”被砸中6次,“留”被砸中1次,还有3次两张纸都没碰到。

我心中的挣扎,终于有了结果。为了能顺利参军,我写下一份名为《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决心书,表明强烈响应祖国号召,决心投身军队,保家卫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尽一个革命青年当兵的义务!我已时刻做好准备,等待祖国的深情召唤。当然,如果祖国认为我暂时还不够条件,我将无怨无悔地扎根农村一辈子,做一个新时代的革命农民!

为了使决心书起到更大的效果,我请书法很好的朋友用毛笔将“决心书”抄在了大红的纸上,贴到了县政府的大门口。

这下,整个县城都沸腾了,不少人看着我的“决心书”议论纷纷,接新兵的人也知道了“唐晓康”这个小伙子还真的敢想敢做。通知我正式入伍后,从长江上游到长江下游,从湖北武汉到东北鞍山,接兵部队沿途这一路都安排我撰写各种各样的感谢信,及时投送给沿途的兵站和军供站。

这下,我还没正式玩枪杆子,就已经耍起笔杆子了。让我没想到的是,多年以后,我玩笔杆子还玩出名堂来了。

那时,我就想,被领导叫来写感谢信,至少说明我的语言丰富有趣,词汇量不错。每天数千字下来,竟然不知疲倦,当时并不知道自己阴差阳错已经成为“幸运小兵”。后来才晓得,部队有两种人提拔得很快。一种是所谓的“武将”,枪杆子功夫到家、过硬,无论手枪、冲锋枪、步枪、手榴弹,打得准,投得远,军事干部的苗子,就是这样千锤百炼练出来的。而另一种人,算是“文臣”,就是文章漂亮,笔杆子上有真功夫。特别是有文章在报纸上刊登的人,前途就更好了。那个年代,还没有“上军校才能提拔干部”的程序,而是直接从优秀的战士中选拔干部,这就要比真本事。只有真本事,才能当干部,没有捷径可走。

到了部队之后,领导考虑到我有“文艺细胞”,就将我安排到团部宣传股,具体工作是当团部的放映员,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下部队去放电影。放映员归放映队和宣传股管,所以,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会接触宣传干事,也就是“当官的干部”,包括政治处、组织股、干部股、保卫股的干事们。

许多年后,当一位朋友听说我还当过电影放映员时,他第一反应是“那也太枯燥了吧,同一部电影翻来覆去不知要放多少次”。我承认,朋友说得不错,有时某部影片我连放上百次,连哪里该说哪句台词、放到多少分钟反派会掏枪都一清二楚,用现在的话说,已经放得起腻了。

但我是个奇怪的人,不管将影片放多少次,每一次的放映中,我总能有一点“崭新的与众不同的小发现”。热爱电影,也在那段时间悄悄为我种植下兴趣的种子,直到今天,我还是不折不扣的“电影迷”,在声色光影的世界,我可以尽情陶醉,放空自己,随影片人物的悲喜而放飞。

那时,我年轻,精力充沛,又有写作特长,除了晚上干好放映员的本职工作外,白天也不闲着,还会抽空给这些干事抄材料。他们写的什么工作报告、首长讲话,我都认真地誊抄。一边抄一边学,如果抄得满意,干事们就投桃报李地送些稿笺纸给我,算是给我的小小奖励。

慢慢地,我就用这些稿笺纸做“筏”,开始了在文字海洋的游弋,正式走上写作之路。最开始,我主要是撰写部队的新闻、通讯之类,偶尔也写几篇随笔。不久后,我成了团里的通讯员,在《鞍钢报》《鞍山日报》《辽宁日报》《基建工程兵报》等报刊上发表了越来越多的文章。

因为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我被调到师部当了新闻报道通讯员。师部的宣传干事、新闻干事功底扎实,水平都很高,他们也很喜欢我,一方面,诚意十足地教我写出更好的新闻,另一方面,他们也给了我不少帮助和鼓励。

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听到一件对我刺激颇大的事。某个团的战士就因为当新闻通讯员,并在《解放军报》上发表了文章,就被直接提拔为干部,还立了个三等功。当战友告诉我这件事时,还不忘咂咂嘴总结道:“你知不知道?现在部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战士的名字能在《解放军报》上出现,就能提拔为干部!”

战友一边说,一边用鼓励的眼神望着我,那眼神既有温暖,又有鞭策,我暗暗捏紧拳头下了决心:我又不比谁差,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此话一点不假,很快,我就收获了惊喜。

1979年之后,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祖国大地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出于对新闻的敏感度,也因为想尽早成为干部,我就琢磨开了,在这种时候,党中央肯定想知道,究竟党的政策给下面带来了怎样的具体变化?如果能有这方面的新闻刊登在党报上,当然是最有说服力、最教育人民的事情。

但地方上的新闻,我这个部队上的兵是不能写的,即使写得再好,也见不了报啊。不过,这倒难不了我,我只要能找到写得非常好的新闻,以解放军战士的身份推荐给党报,不就能够更直接、更客观、更真实、更能打动人么?想好以后,马上就行动。

1980年12月16日,星期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报眼的位置,发表了由我推荐的一篇文章。文章标题叫《过去:粮食过“长江”,群众喝菜汤;现在:到处粮满仓,外流争回乡》,《人民日报》还全文刊登了我写的推荐信。

人民日报编辑同志:

我作为一名读者,向党报推荐一篇令人兴奋的报导。当我读了《辽宁日报》12月1日第一版上刊登的《过去:粮食过“长江”,群众喝菜汤;现在:到处粮满仓,外流争回乡》的报导后,情不自禁地为这篇报导拍手叫好。

这篇报导,连标题在内才700多字,却令人信服地回答了千千万万群众目前普遍关心的问题,粉碎“四人帮”后,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变化怎样?并且如实地告诉了人们,在“四人帮”横行时期,粮食过“长江”,群众喝菜汤这一真实的情景,使人读后倍感党的政策英明正确,更加痛恨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希望人民日报能够转载这篇好报导。

解放军某部政治处唐晓康

12月5日

就这样,“唐晓康”三个字上《人民日报》了!简直不可思议!

1980年12月16日,我这个24岁的战士、共产党员、首长挂在嘴边的“小鬼”,引起了部队领导的重视。师政治部的主任有一天看见我,咧嘴开心地说:“唐晓康,你小子不得了,都上《人民日报》了,有想法,不错!”

师政治部是管干部的,政治部主任是政治部最大的官,他的话让我受宠若惊,我赶紧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兴奋得连手都忘记放下来,呆呆地站了好一会儿。

有人说,唐晓康这小鬼真幸运,你看他多会踩准时代鼓点啊。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那些我废寝忘食写新闻的过往,那些外面飘着飞雪的冬夜,我一个人搓手跺脚地翻找有价值的信息的辛苦。机会,并不会无缘无故降临到某个幸运儿头上,它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人民日报》的影响力比《解放军报》更大。而我在特定时间,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没有浪费机会,很好地展现出机灵的一面。

因为玩笔杆子,我玩到了《人民日报》的第一版。后来,又通过为期半年的干部培训,我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排级职务的政治处秘书。

秘书这份工作,就这样走进了我的人生之中。

记得有一年探亲回家,母亲忽然问我:“1980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上的那个唐晓康,是不是你,儿子?”

我说:“是我。”

母亲变得认真起来:“要说实话!”

我如实回答:“那个唐晓康就是我,母亲大人。”

旁边的父亲不相信地将两只眼睛瞪成了铜铃:“什么?你说名字登上《人民日报》的唐晓康是你?年纪轻轻可不要骗人!”

我急得快跺脚了:“爸,我发誓,报纸上的唐晓康就是您的儿子!”

见我红着脸争辩的样子,母亲扑哧一声笑出来。她说银行里组织学习报纸,那天,全行学的恰好就是这一份报纸,在念到解放军某部政治处唐晓康时,同事们都惊奇地问母亲:“唐晓康是不是你儿子啊?”

母亲不敢肯定是我,于是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呢,可能不是我儿子。”

现在,母亲握着我的手,含着热泪欣慰地紧紧相握:“我就知道是我的儿子,我就知道我儿子是最棒的!”

不知不觉间,父亲已悄悄起身,离开了房间。等我发现时,母亲悄声说:“你爸心里可高兴呢,刚刚我看他都快乐哭了,他不好意思在你面前这样。”

看到父亲因为我小小的一点成绩而开心,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当然,在父亲面前,我什么都不说。只是从那天之后,他对我的训诫越来越少,谈心越来越多。也许,他真正认可这个儿子长大了,已经成长为能与他并肩对话的朋友了。

我母亲当时是银行的秘书股股长,当她知道我也当秘书,成为她的同行时,惊奇得合不拢嘴。那个年代的解放军军官在服装设计上是有明显标志的,战士的服装上衣是两个口袋,军官的服装上衣是四个口袋,走在街上,人们凭借“几个兜”,一眼就能分出谁是战士谁是军官。

我还要如实交代的是,我无论是当军官还是当秘书,都没有送礼,也没有走后门。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因此全靠自己的踏实、勤奋。就这样,我迈入了自己的秘书生涯。

第二节 杨尚昆主席夸我懂得关心人

游子行千里,梦里回故乡。

我这个人有个弱点,也许是在四川待惯了的人都有的通病吧:不喜太冷,也不喜过热。那时,我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北方,山海关以外的冬天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我的脚上也生了冻疮,疼痒难忍。而且,吃惯了美味川菜的我,对北方面食也不适应,本来在四川好端端的肠胃也三天两头闹起“革命”来,一会胃痛,一会拉肚子,弄得我苦不堪言。

后来部队整编,要将我调往广东深圳。我一打听,不行,深圳夏天太热,我没有信心能在那么热的地方还能心平气和,保持敏捷的思考能力。于是,我一门心思想要回到四川,好在运气不错,调到了重庆江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三集团军某师,在师政治部宣传科当宣传干事。当时,川渝尚未分家,调回重庆,相当于回到了四川。

1983年底,成都军区司令部办公室要在重庆十三集团军选两名秘书,充实机关的秘书队伍。这对我来说,又是人生的一个契机。因为之前成都军区的首长秘书,大部分都从成都驻地的部队里产生。

一个集团军只选两名秘书,从这人数一看就知道相当严格。后来我才知道,当时选拔秘书是有标准的,一是比较年轻,最好没有结婚;二是文字功夫要好,最好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文章。我很幸运地属于这个标准内的人选。

同类推荐
  • 穷人穷心灵,富人富思维

    穷人穷心灵,富人富思维

    本书告诉大家的是一些鲜为人知的财富规律和投资理财方面的技巧和观念,能够让你掌握更专业的投资技巧和理财方法,并获得较多的回报,迅速跻身于富人的行列。
  • 财智女人理财经

    财智女人理财经

    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女性不喜欢冒险,她们的理财渠道多以银行储蓄为主。这种理财方式虽然相对稳妥。但是现在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存在银行里的钱弄不好就会“贬值”。所以在新形势下,女性朋友们应更新观念。改变只求稳定不看收益的传统理财观。积极寻求既相对稳妥、收益又高的多种投资渠道,比如开放式基金、炒汇、各种债券、集合理财等等,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的财富收益。
  • 家庭理财万事通

    家庭理财万事通

    想结婚,有房子、有车子吗?想生孩子,有奶粉钱吗?一不小心出了点事故怎么办?生了一场大病怎么办?你老了怎么办?有养老的钱吗……人生中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结婚、养孩子、教育、养老……这些花销在现在或者未来都需要用到。只有先解决好金钱问题,你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精华版(三)你适合买股票吗?

    精华版(三)你适合买股票吗?

    这是一本像《男人装》一样紧随潮流,像《读者》一样贴近生活,像《故事会》一样充满故事,又像《花花公子》一样有内涵的理财专刊!理财达人水湄物语出品,长投网倾情奉献:《长投专刊》与你分享实现财富自由的实用投资理财技巧!
  • 从零开始读懂投资理财学

    从零开始读懂投资理财学

    《从零开始读懂投资理财学》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原则,对投资工具的介绍全面细致,讲授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推荐的方法科学实用,切实可行;内容贴近生活,紧跟时尚,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的投资理财之需。相信通过阅读《从零开始读懂投资理财学》,你一定能轻松掌握有关投资和理财的知识和技巧,从而尽快踏上财富的增值之路。
热门推荐
  • 宋乱

    宋乱

    喵星人们,回归吧!最新作品,求支持!《天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莫停杯,与尔同销万古愁。北宋末世,内忧外患,朝堂六虎,方腊之乱,梁山起义。西有西夏蠢蠢欲动,北有猛虎大辽虎视眈眈。值此春秋,一名小人物忽然回到了这个时代,本该早已注定了的天下大势霎时间风云变幻,暗潮汹涌。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不反抗,就只有死!生于斯,长于斯。生当为人,我们无从选择。————漂流的猫
  • 天魔恩怨录

    天魔恩怨录

    一个众人眼中的废柴,斩妖兽,历劫难,终获绝世功法!但问鼎修真的顶峰,妖兽肆虐,魔怪横行,他将何去何从?修真路上邂逅了人界公主和妖界的女妖,在恋人和情人间他又该如何抉择?
  • 亲爱的,那不是爱情

    亲爱的,那不是爱情

    老公欠下十万赌债,竟然骗我去……事后却发现自己连母亲都做不了了,你们说我毒,说我狠。殊不知,我不狠,站不稳!
  • 嚣张王妃:王爷很欠扁

    嚣张王妃:王爷很欠扁

    新文需要支持,《至尊逃妃》:不小心进错了时空,某女眨巴着眼睛,很是无辜地看着她现在所处的环境。听说,她是王妃;听说,她的那个王爷相公一点都不喜欢她;听说,她的那个王爷相公还经常的到外面去拈花惹草;听说,她这个身体的前主人就是因为无法忍受相公的冷落,所以在伤心绝望之下选择了自杀;听说…某女继续眨巴着无邪的大眼睛,突然眼珠一转,却笑得非常俏皮可爱,外加一点点的邪恶…“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某女朝着那个冷漠的家伙展颜一笑,然后双手捧上了一本被称为春宫图的小册子,笑眯眯地说道:“相公啊,昨天人家见到您跟那个叫什么莉的女子干那个啥的似乎总是用着那相同的几种姿势,实在是有点无趣和乏味啊!所以人家特意去找这个来,希望能够帮助相公您和那些姑娘们增加一点情趣。”某个王爷青筋暴跳,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大有企图用眼神来将眼前的这个笑得一脸欠扁的女人给杀了的架势。只是随便地出了个门,结果却是一路的桃花,跟着她连甩都甩不掉,看到那帅哥幽怨的样子,某女差点当场崩溃。“帅哥,你干啥一直跟着人家?”帅哥满脸的忧愁,说道:“我没地方去了,姑娘你愿意收留我吗?”“我有什么好处?”“以身相许如何?”“砰!”某女直接摔倒在了地上,盯着那妖媚得过分的帅哥傻呵呵地笑。太后娘娘寿宴,作为儿媳妇的她自然是绝对不能缺席的,某女看着坐在上方的那个听说是皇上的家伙,怎么越看,这个皇上越像是她刚才在御花园里调戏过的那位帅哥呢?~宝贝开新文了,亲们赶快收藏了,么么~好友的文:陌上柳絮的《毒吻》:谨瑜的《驯服小师太》:金多多的《献身奴》:因为这张脸,她被派去假扮堂哥叶悠然,与其他三大王爷一道,去向公主求婚!成为炬国的第四名王爷!第一天,她被温柔如狐的雷洛发现,他明明知道,却不拆穿。第十天,她被狂暴如雷的骆云风发现,险险送去一条性命!为保秘密,只得卖身为奴。第二个月,她被莫忧发现,自此之后,她便成了他三人争夺的宠物,身不由主!妤灵的《冥后》:阳光灿烂的《占妾囚妻》:浅水的鱼的《墨心夜奴》:
  • 爱无界绝情冷枭特工妻

    爱无界绝情冷枭特工妻

    年少成孤才知自己是被捡回来的弃婴,墨倾颜颠沛流离多年只为完成养父遗愿寻到生母,为此她成为一名半吊子特工并在接到的第一宗任务时碰上了一个改变她一生的男人。利用与被利用,初出茅庐她被人落到了棋盘上却不自知,从毫无盼望的痴守到拨云见月的相爱相知,一路走来她见证了男人是如何从明媚少年变得薄凉如水,又是如何走下高高在上的神坛沾了人气。情到浓时,他们也曾彼此许下相爱一生的誓言,然而,扑朔迷离的真相接踵而至,身世、血仇、人性的拷问……是加固了他们的爱情还是促成了最终的分离?
  • “妃”你不可

    “妃”你不可

    虽然“永远”只有剪短的两个字,却无人能用文字说的完全,“永远”到底有多远,它不会随着生命的终结二消散,真正的永远是藏在心底,尽管天会变,人会老,但那颗心都不会变。
  • 天赐良缘之神医世子妃

    天赐良缘之神医世子妃

    【最新完结!精彩出版!女强宠文】穿越到一个被前未婚夫强灌下药的女人身上,怎么办?靠!还有比这更悲催的穿越吗?(出版名更改为《天赐良缘》,当当网、京东商城、淘宝网、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均有售)
  • 超级运动专家

    超级运动专家

    我是一名职业运动专家,拥有一所世界三流的研究机构和五流的体育场,可一个个大牌女明星,都来找我做健身减肥,一个个大牌的运动员,都来找我做专业训练,真是烦恼!更烦恼的是,居然还有人来认干爹……我才20多岁啊!一个据说很有名的拳王来咨询--“训练具体怎么收费啊?”“本场馆正在进行推广活动,活动期间全部收费打五折,一天只要9999。”“价还行!付钱吧!”“抱歉,泰森先生,你持有的是外国护照,收费增加十倍,费用以美元为单位……”PS:宣传一下书友群号:164788089。
  • 职场人生之千变万化

    职场人生之千变万化

    什么是职场?什么是人生,让我告诉大家如何掌控只属于自己的职场人生。
  • 权国

    权国

    “风起云涌的大陆,战乱四起的王国,铁蹄是的我的脚步,箭镞是我的眼睛,战场猎鹰的旗帜迎风飘扬,从偏远的南部到繁华的京都,以独特的视角,波澜壮阔的战争,再现一个帝国的崛起之路(骑马与砍杀题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