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0700000093

第93章 吴汉耿弇收北兵,断敌粮草破贼军

耿弇、吴汉受命北上,两人于中山分手,各回本郡收兵。耿弇回到上谷时,父亲正赋闲在家。汉帝使韦顺为新任上谷太守,耿况虽于上谷任职十数年,素有贤名,可既然遵从了汉室,又不知萧王心意,也只好奉旨交接符印公务。长子正随萧王征战在外,其余诸子又无事可做,耿况怕他们外出招惹是非,便皆禁足外出,留于府中。耿况素来不怎么约束诸子,几人平日闲散惯了,猛得圈禁起来,憋得之上火,只能相与考较武技,舒展一番筋骨,以消遣些时日。

耿弇看着父亲韬光养晦,颇觉有些悲凉。父亲深明大义,竭尽全力助汉平定叛乱,这更始皇帝未予封赏也便罢了,竟连原来的郡守之职也都削去,还命举家入京面圣,分明有忌惮耿氏在上谷声望之嫌,若真去了长安,还不知有何凶险呢!这般无道君王,还有何前途可言,愈发坚定了力保刘秀之念。

耿弇愤愤不平,以自己力劝萧王不就诏书,征伐河北之言告于父亲。耿况虽推崇老子之法,可也是血性男儿,更非庸人,自然看出汉帝排挤之意,不然也不会闭门不出装作糊涂而不奉旨入京了。既然刘秀有鸿鹄之志,更是德才兼备,仅从其身无一兵而终平定刘林之乱,便足见其谋定千里之能,堪称旷世英才一代明主。遂定下心思,愿从一而终,追随刘秀。前番并不知刘秀心意,故以退为进,心甘情愿让出上谷郡守之位,现在耿弇带来刘秀诏命,有路可循,自当助其重取上谷。

耿况本就在上谷声望甚高,且莫说百姓,便是郡府官署吏士,都无一人认可韦顺之位。若非耿郡守主动退职,谁肯正眼瞧这新官一眼?如此情形之下耿况遣耿弇、耿舒稍加联合,郡府便已群起响应。人心如此,韦顺空有千余兵马,可一看势头不对,如何敢开罪耿况激起众怒?还未有一丝反抗,便尽数降于耿弇军下。

耿况重掌郡府大权,各县闻之,俱遣使归郡。耿况乃发榜募兵,在其征召之下,心怀对老郡守的感念之情,各县壮勇纷纷投军,源源不绝聚于昌平。

代郡太守赵永,得汉帝征召,一直也是举棋不定,留是抗旨不尊,去是前程堪忧。正焦急不已,闻耿况长子耿弇随萧王征战许久,近日奉命持节收兵,便忙遣出使者往上谷一探究竟。

耿况瞧出赵永的不安,乃留耿弇于上谷继续募兵,只领耿舒一人相陪,亲往代郡面见赵永。耿况乃受萧王拜封大将军,又为刘秀平叛立下汗马功劳,而赵永自己却徘徊之中,未能看透时世,以致措施建功良机,悔恨不已。听耿况亲来,自己荣辱皆系此人一身,如何敢马虎?自是恭恭敬敬,待为上宾。

耿况也无需多言,以身说法,俱以自己竭力助汉,却难为汉帝所容之事相告,再将耿弇随萧王征伐半年,一路见闻以实传之。更始皇帝荒淫失政,而萧王人心所向,听得赵永对刘玄心灰意冷,却对刘秀仰慕不已。当即从耿况之言,拒长安诏书,起代郡之兵,欲与耿弇一同南下,助萧王剿灭群贼。赵永因先前未有尺功相献,故欲随大军亲往刘秀营中拜见,以彰显诚意,命代令张晔留守代郡,替自己守御城池。

耿弇整合两郡之兵近万人,共集于上谷昌平,只待吴汉军书,便要拔营南下。

吴汉一入幽州边境,立刻遣出十余名随从,分赴广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诸郡,先行传檄刘秀征兵之命,以作试探。果不其然,苗曾早以汉帝之命,暗中勒令各郡,不准予一兵一卒调遣,有违者按谋反论处。诸郡对汉廷权争之事不甚了解。只是知道刘秀已定冀州,而汉帝召其回京。若真随刘秀行事,只怕难为汉廷所容。今局势不明,任谁也不想轻易处之。且先从苗曾之令,静观其变。

吴汉得众人回报,也懒得去找新任渔阳太守蔡充麻烦。吴汉深知彭宠为人,岂是心甘情愿舍去郡守大位之人?蔡充虽有皇帝任命,可天高皇帝远,彭宠又在渔阳根深蒂固,岂是蔡充所能撼动的?必然难为彭宠所容,好生招待他一番。渔阳也不必自己处置,那便独领二十余骑,直去涿郡,拜见幽州牧苗曾。

苗曾不过一无名之辈,稍有武技便自觉勇猛,又得李松之力,才享高官。更始皇帝整日沉迷于后宫之中,只知此人为李松所举,多少也该有些本事,谁知此子乃是花钱买官,虽说朝中不少人不顾个人面皮违心赞其勇名,实为绣花枕头一个,绝不堪大用。若早知苗曾如此无能,刘玄怕要气得把苗曾祖坟都要刨将出来挫骨扬灰了。

当苗曾听闻萧王使者仅领二十余骑前来拜见,寻来属吏询问,乃知是前安乐令吴汉,现为萧王大将,骁勇无比。苗曾冷冷一笑,一个县令能有多大本事,自负有些能耐,便目空一切。吴汉再勇也不过二十余人,又有何惧?更何况自己习武多年,争胜之心使其岂会自甘逊于他人?故而引兵两百,列于道侧,自己披挂一身,威风凛凛站于军前,欲好生折辱吴汉一番,使其早早罢了征兵痴念,也让刘秀知道,幽州乃是皇帝天下,更是自己说了才算。刘秀若从召入京也便罢了,如敢反抗,自己必将幽州之兵逼其就范。幻想着刘秀这沙场宿将败于自己军下,被迫回京谢罪,而自己一战成名,青史流传,苗曾便喜不自禁。

吴汉远远瞧见苗曾阵势,驱马缓步向前。苗曾还道吴汉上前拜见,傲慢至极,侧目问道:“来者何人呐?”

谁知吴汉也不答话,径直行到面前。苗曾见吴汉无视自己威仪,心中恚怒,正欲喝骂,谁料吴汉抽刀在手,迎风横扫,苗曾还未瞧得真切,便已被斩落首级,一腔热血喷洒数尺,散出阵阵腥气息。

苗曾兵将大惊,正欲上前格杀吴汉为长官复仇,吴汉亲随早已横刀在手挡在前面。就见吴汉横眉冷目,喝道:“苗曾抗旨不尊,本将奉萧王之命除此乱贼。尔等如若反抗,便是同党,也想尝尝本将军钢刀锋利于否?”

众兵惊慌,自知绝非吴汉敌手,且苗曾已死,再无主事之人,萧王势大,仅以自己这些人手,又无德才之人暂领苗曾之职,本就初来幽州,心中茫然不知所从,绝难得幽州诸郡扶助,若再反抗,怕是要客死他乡都无人得知了。心中胆怯,一下子跪倒一片,恭恭敬敬将吴汉领入郡府之中,献上幽州牧守大印、兵符。

吴汉随手取来,当即作书,数苗曾矫奉圣旨,窃据牧守之位,外结蛮夷,图谋不轨,欲乱中华,辱没祖宗之罪,萧王得汉帝旨意,授命大将军吴汉北上诛贼,为朝廷重定幽州。凡幽州十郡,闻书之日起,即刻整军,开赴渔阳待命,三千突骑二千步卒为数,自携粮草,十日为限,人数不足者、拖延迟缓者以军法惩处。再令边军诸县,自募兵勇,谨守城池,仔细北蛮掳掠侵袭,凡懈怠致城破败军者,以国法论罪。

诸郡得书,乃知苗萌身死之事,皆为震惧,苗曾是否叛逆暂且不提,萧王奉旨与否也不细究,单想吴汉行事便已不寒而栗。苗曾好歹也是一州牧守,封疆大吏,吴汉说斩就斩,毫不迟疑,这般刚烈,纵是常年与北蛮交手,刀口过活的幽州将帅也难忘其脊背。再一想吴汉长于兵事,杀伐甚重,个把人命毫不在意,与匈奴、乌桓、鲜卑厮杀中,素来斩杀最盛,诸郡纵有意抗拒,也要先思量一番自己脖颈是否够硬。

如此一来,再也无人胆敢忤逆。各郡郡守调兵遣将,争相奔往渔阳,唯恐过了时日,罪责难逃。玄莵、乐浪两郡最远,只怕道路难行误了军令,日夜兼程不敢拖延,乃至骑兵奔至渔阳时,步卒与辎重还远在辽西。忐忑之中吃了吴汉几日军粮,才等来后军辎重。

上谷得吴汉之书,耿弇、赵永乃领两郡兵马一同赴渔阳合兵。彭宠早已重夺权柄,知刘秀如今陡然而起,实力雄厚,自然顺应召唤,不但补齐了吴汉兵马,更为全军制备粮草,一并送入吴汉大营。

十日未到,各郡兵马已齐,粮草更是充裕。吴汉、耿弇引领五万幽州雄兵,开赴清阳复命,又遣出亲卫,快马先行传书,以安刘秀军心。

刘秀得吴汉传书,喜出望外。铜马大军为自己牵绊于大营之外,清阳必然空虚。据这几日交锋所感,贼兵虽勇,却军纪散漫,情报迟缓,想必此时还不知吴汉大军动向。乃责令吴汉不必入营合军,转道清阳北境,直取清阳城池,尽毁贼兵粮草,断其粮道,以乱贼兵军心。

吴汉得令,留步卒于后押运粮草,自与耿弇亲将三万突骑,火速插入铜马身后,清阳城果然如刘秀所料,铜马多日来邀战,皆被刘秀避于营中,一时皆以汉军无能,兵力尽往刘秀营前厮杀。吴汉以雷霆之势,冲破清阳城门,驱赶城中败兵直冲铜马身后。

铜马兵将还在为能把刘秀困于营中而洋洋得意。先前听闻刘秀如何英雄,不过如此而已。忽闻后营躁动,这才知敌军突袭后军,而粮草已然失陷。有的急欲领兵回城,抢回粮草财物,有的谏言催动兵马猛攻刘秀营盘,而更多人则心神慌乱,了无战心。就在铜马大军乱成一片,难成一计之时,吴汉、耿弇引领突骑,杀气腾腾冲入铜马阵中。

贼兵虽有十万大军,可被刘秀拖在清阳十数日,连战无果,今又闻失落粮草,早已士气低迷。幽州精锐之师突入军中,哪还有人迎战?各部将帅见势不妙,早早骑马南逃,而兵勇已失头领,更是争相逃命。

刘秀见状,如何会错失良机,大开营门,令铫期、王霸、臧宫众将冲出城外,与吴汉合作一处,一路追杀,铜马各部一泻千里,溃不成军,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沿途逃散、请降兵卒不计其数,刘秀仅留邓禹两千人马一路缓进受降,自领众将急速追击,唯恐为铜马大军主力逃出生天。一旦贼众得脱此地,无论是转投别部,还是藏匿山野之中,终是遗患无穷,更何况剿贼战事已起,初战不能大获全胜,如何对其他贼兵敲山震虎?且先前从邓禹所知,赤眉似在诸部间推波助澜,若是为诸部瞧出汉军难灭铜马,相互联结,转攻自己,岂非祸不旋踵?故而刘秀早早便拿定主意,此战务必要将铜马一网打尽,否则此战虽胜尤败。

铜马大军本就连日邀战,疲惫不堪,又被追得筋疲力尽,行至馆陶,再也迈不开步子,东倒西歪倒成一片,这时便见汉军已然追至。也不知谁喊了句“乞降唯死,不若以死相抗”。众人忽想起王莽时,有信官府招安之人,尽被斩首街头,往事历历在目,又何敢降于刘秀?一传十、十传百,为最后一线生机,铜马士卒也无需将帅统御,自行操刀起身,立迎汉军。

吴汉、耿弇突骑马快,冲锋在前,哪管那许多,径直冲入敌阵之中。汉军追踪数日,虽行军之快远胜贼兵,可铜马熟悉道路,专拣小路四处躲闪,累得起兵左转右绕,空费了不少气力,此时憋了一肚子火,好容易追上铜马主力,便尽情将怨气发泄出来。而铜马士卒只为生死一战,心中别无他想,虽兵革远逊于幽州突骑,却凭着人多势众,竟一时与吴汉军马对峙起来,直杀得不相上下。可毕竟吴汉所领乃天下精骑之冠,铜马大军虽然勇猛,可多是败逃步卒,只以一时惧死之念做困兽之斗,如何是幽州突骑对手?

吴汉、耿弇虽然初时受阻,可未过一阵,便瞧出端倪,两人分作两部,仗着骑兵行军神速,左突右进,避实就虚,专挑铜马薄弱之处痛下杀手。短短一个时辰之后,铜马十万大军再也无从抵抗,绝望之中放弃了最后抵抗,弃了兵刃跪倒请降。既然是死,又何必再做反抗,倒不如喘息一刻,死也死得宽容一些。看着十万降卒,吴汉、耿弇欣喜不已,总算不负刘秀所托,得成军令,遂止住杀红了眼的部下,将降卒聚拢一处看管起来。

同类推荐
  • 大宋往事

    大宋往事

    开车上路总会碰到十字路口,其实历史也有十字路口。说起来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北宋建政约是一千年,从北宋立国到当下也是一千多年,历史正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般来说,但凡在十字路口的地界儿,您总会有热闹看——大宋王朝就是最出热闹,最出故事的王朝。《大宋往事》全景式地描写了“大宋往事”,对读者熟悉的诸多故事与事件,进行了独特的诠释和精彩的讲述,拂去了被戏曲小说所掩盖的历史尘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大宋王朝。
  • 三国之绝世谋臣

    三国之绝世谋臣

    诸侯并起,各地英才杰出。卧龙之声诸葛亮,羽扇纶巾周公瑾,雏凤之名庞统,毒士之谋贾诩,王佐之才荀彧,鬼才之见郭嘉,鹰视狼顾司马懿,江东才俊陆逊……谋士可上阵领兵,可下阵安邦治国。一计便可血流成河,这是属于谋士的战场。江问因为一封募兵令,加入了只属于这次谋士之间的战场,与孙策,周瑜,吕蒙等人……共谋大业。新书已发《我在武道界有家店》
  • 中国人的教训(上册)

    中国人的教训(上册)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国文20多年来专心于通俗历史文化笔耕,从当下着眼,书写中国古代个人历史得失的代表作。本书在熟读大量史料——正史野史稗史、史札丛著笔记的基础上,读史品人,以古知今,以史为鉴,为今天中国人的现实人生提供足以可操作的借鉴。它按历史顺序排列,以历代各类人的生存状态、心路历程、命运遭际、为人处事、才华成就、时代影响为依托,既写了他们的努力耕耘、人际关系、开拓创造、实至名归、名垂青史,也写了他们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经营、艰难成功,从而组成中国人宏大的往事历程。它告诉读者中国人应该把个人的历程、往事视作珍贵的财富,吸取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在今天及以后的现实人生中,生活得更轻松、更幸福、更明智一些。本书更顾及大众的阅读习惯,语言不失幽默、诙谐,看严肃的正史作品犹如看小说那样淋漓酣畅。本书在“历史大散文”里独树一帜,俨然一大家之作。它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富有人生智慧的畅销书。本书让读者在认识中国古人生存智慧的同时,更多地认清今天每个人的活法。评论家名高度评价:“这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作品之一。”
  • 燕云压城

    燕云压城

    大争之世,生于积贫积弱之国的燕太子燕昭如何承先王之志,开万世之基,三游天下,四征匈奴,两战西秦,迁都洛阳,励精图治,最终奠定大燕一统江山的基础。
  •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孩子必读的中华历史文化故事·近代卷

    孩子必读的中华历史文化故事·近代卷

    华夏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凸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成长、心灵丰富、人格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名侦探柯南之吾之承诺

    名侦探柯南之吾之承诺

    我的名字叫吴凯,生活在吴家,可因为被人杀害,可再次醒来时,我竟然穿越到了《名侦探柯南》的世界去了。。。
  • In the Cage

    In the C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女配反派boss别傲娇

    快穿女配反派boss别傲娇

    (全文1v1,男女主强势互宠,放心食用)当知道要穿越世界时慕依是懵逼的,还有这种骚操作?!!真是666了。当穿越世界后慕依是无奈的。哎!那个反派,麻烦你不要说黑化就黑化好吗?你黑化就黑化也麻烦你不要对我动手动脚好吗?反派欺身而上,轻声低笑道“给你两个选择—一你跟着我走。”慕依猛摇头,不,这个选择pass掉。她眼睛闪闪期待地看着他“二呢?”反派似笑非笑看着她“呵,二,当然是我跟着你走。”慕依:Σ(っ°Д°;)っ
  • 和一只蚊子较上了劲

    和一只蚊子较上了劲

    一只蚊子幽灵般地介入了我的生活,起初我并不是很介意,直到它让我的生活变得杂乱无章后,才引起了我的重视。我是个职业诗人,已经出过八本诗集了,尽管都是自费出版的,让我倒贴了许多印刷费,但这并不影响我在这座城市的知名度。大家都知道我的大名叫郎一豪,笔名一嚎。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头孤独的城市狼,企图通过一声声干嚎把人们从欲望中唤醒。刚开始,写诗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的职业曾经是银行职员,在营业部数钱的那种。渐渐的,我发现数钱和写诗是两种非常犯冲的行当——数钱扼杀了我许多诗的灵感。
  • 玄武撼世

    玄武撼世

    同一片星空之下你我却手握异样色彩,炫丽的玄气伴你我左右,围绕整个异样的大陆,是谁手握玄气追求着那至高的玄武帝又亦或是谁伴着灵魂追求着那神境之旅!
  • 重生之嫡女上位

    重生之嫡女上位

    前世,她嫁给严家长子,本以为可以平淡幸福过一生,谁知在她病重之时,相公亲手捏碎救命良药,亲眼看她病发身亡。“姐姐,妹妹送你最后一程。”她的嫡妹看着垂死挣扎的她,挽着自己的夫君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此以后姐夫,哦不,是夫君由我照顾。”兄嫂惨死、家族灭亡、所有的亲近之人接二连三的死去,这些原来都不是意外,而是有人蓄意为之,她在她生前的最后一刻才知所有的一切是拜谁所赐。重生醒来,竟然回到要嫁给他的那一年。嫡母恶毒,嫡妹无情,姨娘阴险,父亲伪善,渣男可恶。这一次,她不再是天真如初的人,她心已死,她活下去的目的只有一个,带着仇恨,开始复仇……所有的血债都要血偿。殊不知,那柳家公子与她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又一个的真相摆在她面前,在她即将承受不住之时。一双大手扶住她的双肩:“你不会垮,有我陪你”“我双手沾满鲜血。你不觉得我残忍?”“我只是心疼你。”“我的双手可能还会继续沾染鲜血。”“你娇嫩的手不适宜举起屠刀,欺负你的人由我来收拾。”他轻拾起她的玉手,放在唇边轻吻。嘴中的深情告白与充满杀戮双眸居然那么的和谐。“你究竟是什么身份?”她仰起头问,之前明明是四皇子幕僚?状元?中书舍人?如今摇身一变怎么也成了皇子?他微微一笑,“这不重要。”斗嫡母,斗嫡妹,斗姨娘,斗堂妹,斗天斗地,斗他个天翻地覆。
  • 世子今天病好了吗

    世子今天病好了吗

    推荐新文《嫡色生香:侯爷,淡定点》沈千乔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所以她找了个上门婿,结果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重生后,沈千乔眉眼间妩媚流转,她轻轻勾了勾手。那稳坐如石佛的男人眼里血红如丝,额头青筋暴起,冷冷的看着她:“妖女!”沈千乔冷冷一笑,这一世她偏偏要做那人上人,将所有人都踩在脚底下!
  • 向阳孤儿院1

    向阳孤儿院1

    长篇小说《向阳孤儿院》取材于真实的孤儿院,由一个个鲜活而真实故事加工改编而成。小说以日记的形式书,,一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真实性,在情节设计上巧妙新颖,故事引人入胜。
  • 绝色倾城:傲世天下

    绝色倾城:傲世天下

    数不尽的妖孽俏男穷追不舍,护花只为花。更甚有花神守望着她。只为她嫣然一笑,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