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6500000005

第5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山水隽永(4)

诗人在孤独、徘徊中向四野眺去,远方重重复重重,山峦层叠,余辉笼罩,举目一色的秋意浓。只见那“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乡野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在田埂上,山林中向着黄昏里的一缕缕炊烟走去,归家、回返,一天的辛苦劳作后,拎着收获的“果实”,别样的踏实,满足。这样的物景道来,没有一丝雕琢的痕迹,全然一派朴实天成的乡村原始状态。对着此情此景,诗人与“牧人”、“猎户”相遇相逢却不相识,虽对面无语却胜似有千言万言地感慨着:“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那不如高歌一曲“采薇”“采薇”,心怀放下,乐享当下,何不隐于这一刻的美好、淡然中,与山野为伴,与山夫为邻,野趣横生的日子,不也是一种追寻吗?

寇准道:“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作为北宋政治家,寇准留存的诗文不多,但是,却颇有精彩。这首《书河上亭壁》,是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石壁上的诗句,任秋意频添,染上了一缕缕愁在其间。黄河浩荡,仅仅“岸阔”、“渺茫”就概括出河水的气势和恢弘,诗人独自一个人依着亭边的栏杆,触发了所有的心绪,他在想些什么,心里涌动些什么?不得而知,只是,眼里都是远处的萧瑟疏林,这种浅淡心绪蔓延,不用感慨既有思发的喟叹,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秋意中,瑟瑟的一切让人难免心中暗浮愁绪。这句“一半秋山带夕阳”极好,似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虽有愁若隐若现,却有一片宁静的秋山、斜阳在,惆怅中也有许许美秒的幻觉,余味深长。

山水中的秋,秋天的山水,有着独具魅力的吸引力。因为秋有着硕果累累的丰盈,有着沉甸甸金黄的踏实,有着北雁南飞的憧憬,有着山高云淡的怀想,也有着花红柳绿的五颜六色,相对于春的生机盎然,秋让诗人们更多了一份难以名状的伤感与悲凉,这是春天中的气息无法比拟的,因此,历代诗人在写秋情,秋景,秋意上,刻画得不尽相同,意味绵长。

春天里,唐代诗人韩愈会道:“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些草芽、飞花、草树、庭树、岸柳、小雨、烟柳姹紫嫣红,白、红紫、草色,在春日中,四野都是生命力在滋生、抽芽、壮大,以不可阻挡之势,挺进夏日中。

说到夏天,山含翠,水含烟,山水更为清亮、多情。

诗人陆游《幽居初夏》说: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蛙叫、蝉鸣、荷香、竹摇、蔷薇、葵花、白鹭、绿荫,古代诗人描写的夏天,常有田园风光,荷塘月色,幽径小院,总体上都是明媚靓丽的阳光灿烂,让人心情疏朗。

当然,与之春夏秋的盛放相比,冬日情怀构成的无非是皑皑白雪,北风萧萧,枝上梅花,寒山斜径等,一派凋落、清冷的苍茫感。山水于人,显得倔强而独立。唐代李九龄《寒梅词》言:“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诗人笔下硬朗、坚定着。

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第五节 谁家新燕啄春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从孤山寺的北面相望贾亭的西面,堤岸、湖面一览无余,齐整整的一线间,清波微澜时,出岫的云朵皑皑地低首着,与碧水接连片啊。

对面的树木上,栖息着几许一米阳光,暖融缕缕,吸引了几处争春早起的黄莺,飞翔而去,还有谁家新来的燕子,争先恐后地衔泥筑着巢穴。

四野中缤纷盛放着的各色各样的春花,渐渐地迷了人双眼,而看似浅浅的春草,却是没了我的马蹄轻轻的。

我最是喜欢这时节往东,东边有旖旎的春色,春色里有烂漫的西湖,还有漫山遍野的看不够、望不完,而盈盈的绿柳下,正好是我极爱的白沙堤,似在静静地等着我来。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道文章的起源,说文章的本真。原来,这佳作酝酿,都皆于“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自然顺应中,萌芽了第一时间的醒悟和兴起。“春江水暖”、“北国飘雪”,河山万里的光景因时因地因人看待体会不一,感同身受不一。

想起一句有名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种枝头绽放的繁荣似锦,如果直接切入句子的本意,俨然一派江南初春的美景生发。春风不知不知觉地潜入了夜色中,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催开了漫山遍野梨花枝头放,好一幅自然偶得的春意浪漫中。其实,真正将全诗吟诵透彻,却别有洞天,全然两回事了,于是更加凸显诗人的诡奇笔法。这山水岂是那山水。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一首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是盛唐著名诗人岑参所作。

杜甫在《渼陂行》诗中道:“岑参兄弟皆好奇。”何谓好奇,如何一个好奇法呢?

诗中道,一场北风卷起了草性坚韧的“百折草”,可想而知这北风呼啸来势多么凶猛,且突兀、毫无预兆。北风来,又带来什么?这是八月天的北方啊,“即”字传情、传神,诗人惊诧之余,疑惑中一晚便见到了八月飞雪的场景,此时在南方,还是蛙鸣稻香的丰收时节,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一丝丝焦烤的滋味。诗人对这样的“不合常理”似有合不拢嘴的惊叹,从来没想到过还有如此变化莫测的天气。说诗人用词用得“奇”,这其实还不能叫绝,一句刚体会到的南方春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陡然间却是境遇两番。此处的春风不是春风,却是一阵阵的萧萧北风袭来,此时的千树万树一簇簇绽放的梨花,却不是一种初春的萌动,而是雪染的风采一层层、一树树在林间飞舞,盈盈而立,一枝枝在压低中负重好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纷飞,锦簇盎然的白皑皑一片片宛若南国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用江南景来表达北方风情,绮丽,鬼魅,笔法新奇,反串季节景象,反串地域景致,却是美妙。

北国风光一道道地铺卷而来,诗意兴起,诗人不作半分刻意的装饰伪说。他道,这漫漫的雪花随风飘飘地散入室内的珠帘上,打湿了珠帘上的罗帏幕布,着一身狐裘的衣服不暖和,盖一床“锦衾”被子也很冷,单薄得似寒气能穿透,从帐外写到帐内,从远近写得切肤的感受,诗人用笔可谓细腻详尽。将军的手冻得已经拉不开弓箭了,铁衣护甲冰冷在身上,难以御寒,越发冷凌。边关的将领,一般情况下夜晚也不能脱下金甲,所以,将军全身笼罩着一层寒气,逼得抬手提足都放不开了。边疆清冷凄苦的生活,虽在此处尤显,但是,经过诗人转折奇峰,倒有一丝鲜活的情趣,这也道“奇”了。诗人视野不局限,从外到内,又将眼光撤出帐内,及至帐外的辽阔无垠中。广袤的空旷原野里,浩渺的雪花飞舞中,凝结了冰雪覆盖的白皑皑一片片,一派宏伟壮观,而天空中依然扑簇簇雪还在落下,营造了一种惨淡淡的恶劣景象,一种酷寒难敌的冷冽。一个“愁”,一个“惨”,怎一个不惨淡愁苦的画面,自然犹生艰苦和凄寒的意境。但是,这冷、寒,却驱赶不了该送的人得送归,该设置的离别宴席还得如期进行。在中军里一场分离告别的宴会开始了,丝丝娆娆的胡琴,轻拨弦弹的琵琶,悠扬婉转的羌笛撒落在大帐的各个角落中,丝竹管乐,到底是难分难舍的别情韵律,有人回家,有人依旧坚守,怎么样的一种心情在分别中尽在不言。离去的终归会离去。送客到军门,已然黄昏,大雪又飘飘然然地降落,风刮得猛烈,那辕门上的红色旌旗却早已一动也不动了,凝结成冰“旗”,仍然若隐若现在这一场风雪交加中,全然的冷色调中凸显一抹少许的亮色,心中漫过一丝暖意融融。诗人选材另辟蹊径,难以效仿的奇特心思和构思,诗文行来诡道也。送君一别,终须回返,依依不舍中,大雪依旧漫漫,回去的路很是艰难。想着这一去,人事如这一路转,人隔天涯,路随人茫茫,只有雪地下一串串的马蹄空印昭示着曾经有人来过,有人又离开了。这样的收尾留白符合情理,也留下了诸多想象的空间去遐想,诗人一直目送着背影离去,他在想写什么呢?

白雪洁净,大雪寒冷。一场洋洋洒洒雪的意境,在岑参的笔下,另生魅惑,别开生面的物象写意,与江南江北纤软细密柔美的景致形成了鲜明的特征,又用江南的春景描摹北方的冬意,着实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奇妙手笔。

物象一直是诗人们挥笔融情的最佳载体,物象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的物种美丽且新奇,特别是被中国人赋予了更多内涵后,就有了更多的写意组合。一词多解,一词反用,一词重叠,诗人们笔下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在众多的物象暗喻中,抽丝剥茧几个,就能明了中国文字的魅力了,绮丽多姿,有意趣和和谐之美,譬如:“折柳”一枝含依依惜别、难舍难留之情;月亮代言着一种涌动着的长久思念,怀想和挂记;鸿雁传递乡情乡音,一封家书难求,鸿雁递送之;长亭外,古道边,离别青草碧连天;绿竹虚怀若谷,情操高洁,不畏艰难的节节攀升;寒蝉几悲同,凄凉唯自知;梅子怀春,雨露缠绵而悱恻。这些形形色色的物象,构成了华夏民族独特的诗情诗意,内涵丰富,引发共鸣。

一些写景咏物的诗歌文笔小清新,似幽兰淡淡地在开放,情绪含而不露,故有种自然天成的丰姿、韵味,笔触和心境同时呈现出谐趣,美妙。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代诗人孟浩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乡鹿门山过着隐居的生活,熏染于山野相邻间,他的文风清淡,笔墨飘逸,辞藻娟丽,有隐士般的通透和明朗。《宿建德江》就算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全诗兴起于一艘“移舟”,“客”为中心,“烟渚”、“日暮”、“野旷”、“低树”、“江”、“月”这些物象都是围绕“舟”、“客”而盈动,高低不同,远近不一,影影绰绰中不见分明,却是些许离愁穿针引线,,又将视野扩散开去,随影同舟问月。

山水乡野在诗人的眼里,写意颇多。陆游《初夏绝句》中说“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一句“纷纷红紫”便是世间花红柳绿的高度概括,不用详实写夏花的灿烂,不用仔细描摹树荫的葱茏,也不用去细数山间田野里一切地盛开,诗人巧用四个字就完成了夏日景象的抒发。从颜色到声音,诗人将“布谷”嵌入诗中,诗篇音像俱全,让夏日更加灵动。这样的感觉,繁华犹在行不尽,但此时在诗人眼底,万物和谐,山水相溶,一切太平,独自享受这一刻夏日的丰富,也不失人生之乐。

道山说水,高的,低的;远的,近的;小的,壮的;山水到底在哪儿,它真是见到的模样般吗?

《景德传灯录》说:“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竹子再繁密也不能阻碍溪水的流过,天再高也不能妨碍白云的高飞。其实,这世界万物关不住,山水关不住,人心关不住,梦想关不住,谁能阻挡山高水长流,谁能阻碍江河入大海,谁能牵绊踏遍万水千山的脚步呢?

所以,心在哪儿,山水就在哪儿;梦在哪儿,山水亦在哪儿;人在哪儿,山水如影随形中。

诗人眼里温柔时,山水亦是多情温婉了。清代陈璨作一首《曲院风荷》,明丽轻快,最是动人:“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办的酿酒作坊,位于现在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湖中栽培了各种各样的荷花上百种,有红莲、白莲、并蒂莲、重台莲、洒金莲等,夏日一到,湖面和风徐徐,莲叶随波而舞,菡萏妖娆多姿,这时酒香从“曲院”中轻拂过来,与满池荷香撞个满怀,于是,风夹杂着两种幽幽的香味,四处飘逸,让人不饮也深深地沉醉了。

对西湖的歌咏,陈璨不惜笔墨,创作了《双峰插云》、《西湖竹枝词》、《洗心亭》、《三潭印月》、《西湖水利》、《神运井》等诗歌,独具特色,是一组很有意境的画面诗,值得欣赏,并具有研究价值,当年的西湖到底是什么样子?随着陈璨的走笔去看看就知道了。

《双峰插云》云:

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两尖。

《西湖竹枝词》云:

清明土步鱼初美,重九团脐蟹正肥。

莫怪白公抛不得,便论食品亦忘归。

《洗心亭》云:

万竿绿竹影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

客一洗心亭子上,顿教尘虑一时湔。

《三潭印月》云:

碧水光澄漫碧天,玲珑塔底月轮悬。

冰壶抱景骊龙睡,九颗明珠夜夜圆。

《西湖水利》云:

西湖水利费咨诹,六井湮沈吊邺候。

石笕葑堤相继作,白苏功并水长流。

《神运井》云:

古井通江运楩楠,济公法力最难参。

而今才晓飞来石,慧理由来不妄谈。

在山水徜徉,在人文中洗练,在诗歌中陶冶,这六首作品带来的视角、触角、味觉上的冲击,非常有震撼力,令人爱不释手。

如今的西湖,与清代的西湖,只要有心游览、感悟,其实都是一样的美丽如画。

这世间,山水隽永,生命常青,亘古之规律也。

同类推荐
  •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③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③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收录了王火的代表作《战争和人》三部曲,分别为《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是世界反法西斯书系中的一部力作小说,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核心人物童霜威由消极避难、保持名节到鄙弃国民党独裁统治、投入民主运动的行列。同时,成长为青年的童家霆,也在时代风云的锻造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光明。
  •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继《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之后,蒋勋先生全面系统梳理中国文学脉络,以美学视角诠释从先秦到现代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之美。在本册中,蒋勋先生凭借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以平实的语言将唐代至现代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娓娓道来,以文学特有的意境,观照当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帮助大家重拾对美与生命的感动。
  • 迷失日本

    迷失日本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几万中国农村妇女远嫁日本乡村,生活好了,但普遍受到歧视,有的遭到了虐待、暴力,杀夫、自杀的事件也多次出现,在日本引起强烈的影响,这本书有几个故事就叙述的是这些事件。十一位赴日新娘的情感实录。
  •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当一本书充满故事的时候,你是不需要给它取书名的。这是一本没有书名的书,也是一本不试图给任何人打鸡血的书,28篇文章,30个人,30个故事,30个人的喜怒哀乐。
  • 典型文坛

    典型文坛

    本书立足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发展历程,提炼出“文坛典型人物”概念,将恩格斯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为一种文学史视角引入当代文学史考察。对象的选择,以其必须具备一时一地的典型性、代表性为前提。
热门推荐
  • 典论

    典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失踪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失踪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赐婚之王府的当家王妃

    赐婚之王府的当家王妃

    她一直都凭着自己的努力,到了最后换来的却是一场空,身边的人早已离自己而去,对于这个世界自己真的已经没有了一丝留恋……却不想一朝穿越古代,拥有了亲人的疼爱,她十分珍惜,奈何命运似乎不愿意看她拥有幸福,为了救父亲,她不得不嫁给他。洞房花烛夜,她头盖喜帕,烛火闪烁,他语气清冷:“不要以为你嫁入了靖安王府你就能得到什么,你最好给本王安安分分的,否则本王会让你后悔做了这一切。”说完他甩袖离开。她唇边露出冷笑,终究逃脱不了命运么?这一时她会好好地守护好自己的东西,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这一世,她绝不会心软。。。。。。
  • 甜蜜重生:带着萌宠回90

    甜蜜重生:带着萌宠回90

    赵涵云只不过说了句这辈子过得太糊涂,老天爷竟然让她回到了小时候,还附带金手指。赵涵云:我就一句感叹的话,老天爷你没必要当真。老天爷:没得反悔。
  • 魔缝大陆

    魔缝大陆

    一片神奇的大陆,一切的未知从这里开始,一切的答案在这里揭晓。没有人知道这里会发生什么,没有人明白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也许天不是天,地不是地,那世界究竟是什么?
  • 网游之无敌箭神

    网游之无敌箭神

    一位姿势不规范的射手被市队拒之门外,但精通猎手实战技术的他,在游戏中却能让对手闻风丧胆。而当他以高调的姿态回到曾经那些拒绝过他的人面前,对方又该作何感想?手握一张弓,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游戏战场,还是在世界级的比赛赛场,他就是全场瞩目的焦点,他就是箭神!
  • 忘了归来

    忘了归来

    本书作者砺平是沁水籍“三平美女作家”之一,长期固守沁水本土,笔涉诗歌、散文等领域,有诗文集《哪种离别不忧伤》面世。另两位是葛水平和杨平。葛水平是名扬全国文坛的一级作家,现任长治市文联主持工作的副主席;杨平在杭州打拼,出版了《人文晋城》上下册,在晋城轰动一时。
  • 萌宝助攻:豪门第一宠婚

    萌宝助攻:豪门第一宠婚

    六年前,闺蜜将她灌醉送到陌生男人的床上,闺蜜同时爬到了她男友的床。无意之中,她拿走了他那颗带有诅咒的血钻,带着腹中的宝宝离开祖国。六年之后,她带着天才宝宝回归,血钻再次出现,他将目标锁定到她的身上,出价五亿与她签上一纸契约。他傲娇,BT,冷酷,幼稚,却将她宠上天。她阴险,离经叛道,贪钱,虚荣,但就是有人爱她一身的缺点。她说,她人生的终极梦想,就是在家里放一台ATM机,遇到他之后她发现,他就是她的ATM机。她睨着他,黑曜石一般黑亮澄澈的双眸含嗔带怒,“千万不要和我吵架,我很难哄的。”他绝世俊颜之上隐隐含笑,拿出一张AMEX黑卡递给她,某人立刻眉眼含笑,跳到他的身上狠狠地木嘛一下。
  •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沐浴着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春风,宁夏金融学会于1981年8月诞生,至今走过了30个春秋。30年来,宁夏金融学会在中国金融学会、自治区社科联的指导下,在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的领导和支持下,始终秉承“服务地方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宗旨,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团结和依靠广大会员,潜心致力于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积极培养青年研究人才,充分发挥在金融研究与学术交流中的组织和推动作用。"
  • 重生之名门宠妻

    重生之名门宠妻

    她是沈家千金,医学奇才,前世,胞妹与未婚夫勾搭,害她死于非命。重生,回到十年前,她发誓,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让对不起她的人生不如死,想死不能。他是岑家最强大的人,是敌人口中的岑阎王,是少女心中的完美情人,冷血无情的活了好多年,直到遇到她。幸运被她所救,他发誓,今生今世,他的财富,他的地位,包括他的性命都是她的,他要努力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想看解恨的,报仇的,男女强双打的,宠得不像话的,请入坑,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