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1300000007

第7章 群雄争霸——春秋战国(2)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217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兵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主要是在军事方面大有成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军事名言都出自兵家,代表作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当今社会也深受影响,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21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著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028.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正当晋楚争霸在北方日渐平息的时候,江浙一带的吴国和楚国也相继而起,开始北上争霸。

吴王寿梦死了以后,经过几次传位,他的孙子僚做了吴王。但是,公子光是寿梦的长孙,他觉得他应该继承王位,就发动政变,派专诸把剑藏在煮好的鱼肚子里,趁给吴王僚上菜的时候刺杀了他。公子光继承了王位,就是吴王阖闾。他任命伍子胥为相,治国强兵,国力不断增强。公元前511年,吴王阖闾采用伍子胥的建议讨伐楚国,一举将楚国消灭,吴国从此威震诸侯。

公元前486年,吴王阖闾听说越王允常死了,他的儿子勾践正要即位,就趁机出兵攻打越国。吴王阖闾不幸战死,他的儿子夫差即位后,决心报仇。两年后,吴国再次出兵攻打越国。越国大败,成为了吴国的属国,越王勾践和大臣范蠡作为人质被扣留在吴国。

勾践在吴国三年,忍辱负重,终于取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回到了越国。为了报仇,勾践发奋图强,招贤纳士,增强越国实力。为了不让自己忘记屈辱,他在屋子里挂了一个苦胆,每天吃饭前一定要尝一下;他睡觉的时候在身下垫着木柴,让自己警惕,要居安思危。勾践还亲自下地耕种,让自己的夫人织布裁衣,食不加肉,衣不饰彩,与百姓们同甘共苦。几年之后,越国果然重新崛起。

为了不让吴王夫差起疑,勾践仍旧经常派使者到吴国朝见进贡。他还让范蠡挑选越国最漂亮的两个姑娘西施和郑旦送给吴王,使吴王终日沉迷于女色,不理朝政。

时机成熟之后,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趁吴王夫差远征之机,率军进攻吴国。经过三天激战,越军就攻占了吴国都城。夫差听到消息后,马上向勾践求和。勾践见吴国还有一定力量,就答应讲和,退兵回国。四年后,勾践再次发兵攻打吴国,很快又占领了吴国都城。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姑苏台上,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不肯,吴王夫差走投无路,就拔剑自杀了。

勾践灭了吴国之后,率军北上,在徐地(今山东藤州)召集齐、晋、宋等诸侯国会盟,当上了盟主。周天子也派人给勾践送来了祭祀用的肉,承认了勾践的霸主地位。这样,勾践就成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029.韩、赵、魏三家分晋

晋国称霸中原后,起初尚能保持霸主的地位,但后来势力逐渐衰微。到了春秋末期,晋王已经成了傀儡,一些卿大夫掌握了军政大权。这些卿大夫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你争我夺。最后,一些小国被大国吞并了,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这四家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100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义来压他们交出土地。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和魏桓子不敢违抗,把各自的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智家。

智伯又向赵襄子要土地,赵襄子可不答应,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无论如何也不送人。”

智伯很生气,纠集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将晋阳城团团围住,赵家危在旦夕。这时,赵襄子的门客张孟献计说:“我看韩、魏两家同智家面和心不和,我们应该找他们谈谈,争取让他们同我们一起对付智家。”当晚,赵襄子就派张孟去行使离间计。韩、魏本来就对智伯存有戒心,怕这次灭了赵以后,自己也会落得和赵家一样的下场。于是,韩、赵、魏三家就联合起来反攻智伯。他们杀死了智伯,瓜分了他的地盘。三家趁晋国新国君刚刚即位,索性把晋国的土地也平分了。这样,晋国就只剩下韩、赵、魏三家。他们各自独立,成为鼎足之势,晋国名存实亡。

但是,这三家名分上还是“卿”,在跟别的诸侯国打交道时仍然矮一截。于是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各派使者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见分裂已成定局,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从那以后,韩、赵、魏都成为中原大国,它们与秦、齐、楚、燕并列,被后人称为“战国七雄”。

030.李悝变法与西门豹治邺

在从晋国独立出来的韩、赵、魏三国中,魏国发展最快。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魏文侯能礼贤下士,重用贤能。因此,各诸侯国中一些有才能的人,纷纷来到了魏国,为魏文侯效力。他们当中最有名的就是李悝、西门豹、吴起等人。

李悝是战国初期的大政治家,在魏国做宰相。他根据当时魏国的具体情况,给魏文侯提出了一套改革方案,在魏国实行变法。他首先让魏文侯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鼓励他们精耕细作,以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在粮食丰收的时候,国家把粮食收购起来,等到歉收的时候,再卖给农民,这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社会也更加安定了。在政治上,李悝建议魏文侯废除了维护贵族特权的制度,并健全了魏国的法制,制定法律,在全国颁布执行。通过实行这些措施,魏国很快就强大富裕起来。

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魏文侯派西门豹到邺城(今河北磁县)去做太守。那个时候,邺城的漳河年久失修,每到雨季,河水就泛滥成灾。于是,这里的巫婆就与地方豪强、官吏勾结,说是每年给河伯送一个漂亮媳妇,就可以避免水灾。每到春天,巫婆都去寻找漂亮的姑娘。谁家的姑娘被选中了,就得花钱买通巫婆,让她再挑一个;没钱的人家,就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带走,装在芦苇编成的船里,沉入漳河。西门豹暗自察明了情况,就决定破除迷信,为老百姓除害。

又是一年河伯娶媳妇的时候,西门豹来到了漳河。巫婆正要把一个选好了的姑娘放进芦苇船,西门豹就对巫婆说要看一看姑娘长得怎么样。他随便看了姑娘一眼,对巫婆说:“这个姑娘不够漂亮。你去对河伯说,我们过几天再给他送一个漂亮的。”说完,几个卫兵就抓起巫婆将她扔到了河里。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向河里看看,又说:“老巫婆怎么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再派两个人去看看。”于是,卫兵又将两个巫婆丢进了河里。地方官和豪强见了,吓得面如土色,终于承认了与巫婆串通起来敲诈百姓的事。

后来,西门豹又带领百姓修筑水渠,疏通河道。漳河的百姓从此安居乐业,邺城的边防也巩固了。

在巩固了北方之后,魏文侯又起用卫国人吴起,让他驻守西部重镇。吴起上任后,与最下等的士卒吃穿一样,并对士卒们关怀备至,所以他部下的士卒都努力作战,固守了城池。后来,吴起又看准时机,率兵攻秦,夺得了秦国的五座城池。

从此,魏国的国力越来越强,成为了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

031.齐威王治国

战国初期的时候,齐国一直在各国当中保持着领先的地位。但是,到齐威王即位的时候,他却不关心朝政,整日无所事事。齐国的大夫们胡作非为,欺压百姓,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田野荒芜,人民贫困,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到处发生骚乱。不久,齐国周边的各路诸侯相继举兵攻打齐国,齐国的国势日渐衰弱。

就在这时,齐国来了个琴师,自称是邹忌,求见齐威王。齐威王喜爱音乐,一听是个弹琴的,马上召见了邹忌。邹忌拜过齐威王以后,把琴放好,调好琴弦,两手放在琴弦上之后,就动也不动了。齐威王见了非常奇怪,就问邹忌为什么不弹琴。邹忌就回答说:“我按琴不弹,大王就不高兴了,那么请问,大王身居王位,掌握着整个国家的命运却不管国家大事,这跟我按着琴却不弹有什么两样?难道您就不怕全国百姓们的反对吗?”

齐威王听了恍然大悟,这才知道邹忌是在劝他要勤政,把心思用在治国上。他深受感动,连忙把邹忌奉为上宾,请他做相国,开始专心治理国家。

在邹忌的帮助下,齐威王经过一番明察暗访,了解了当时官府吏治的弊端。他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措施,严惩贪官污吏,杀掉了一些大贪官以及朝中一些阿谀奉承的庸流之辈。齐威王还广开言路,鼓励百姓向他提建议,并规定:“不论朝廷大臣、地方官吏,还是黎民百姓,凡是能当面指出我过错的,得上等奖;能在书面上指出我过错的,得中等奖;在背后议论我的过错,传到我耳朵里的,给下等奖。”官吏和百姓听说后,都争先恐后向齐威王进谏。齐国的国力蒸蒸日上。

公元前353年,齐国发兵围魏救赵,大败魏军,使赵国摆脱困境。公元前341年,齐国又在马陵击溃魏军,魏惠王不得已向齐国求和。齐国打败了战国初期最强大的魏国,各诸侯国都慑于齐国的威力,二十多年不敢轻举妄动进攻齐国。到了齐威王末年,齐国的势力达到了顶峰,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同类推荐
  •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本书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将中国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丰富的珍贵图片,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霸王伟业

    霸王伟业

    纨绔王爷,成就一世千秋帝王!时耶,命耶?
  • 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

    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

    作者从著名汉学家拉铁摩尔本人在中国的人生经历出发,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梳理20世纪初至今中国学界对于拉铁摩尔及其理论的接受过程;通过对他在中国边疆地区(东北、蒙古、新疆等地)所进行的田野考察活动的细致梳理,对他与当时中国学界和政治界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拉铁摩尔在华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理论范式进行归纳与反思,并为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祖国及其边疆地区提供一个历史的文本。
  • 当代北京天安门史话

    当代北京天安门史话

    本书从明清时期讲起,对天安门的兴建、当时的职能等方面都有简略介绍。本书重点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的种种变化。天安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本书正是为诠释这种意义而写作。作者文笔生动,语言轻松流畅,书中图文并茂,可读性较强,是一本值得好好阅读的小书。
  • 始皇歪传

    始皇歪传

    黄粱一梦遗世佳,老兵穿越旷世秦。无人晓破今往事,无奈重走世轮回。世间多知秦暴弊,鲜闻始皇有温情。秦政一统中华地,岂止正史十年功。(书友QQ:206960364)
热门推荐
  • 契爱成婚:首席夜少宠上瘾

    契爱成婚:首席夜少宠上瘾

    【我打开了地狱的大门,浴血重生只为复仇而来。】遭遇姐姐陷害、赶出家门、被人追杀,死亡之际,他如黑夜中的王者出现在了她的眼前,决定着她的生与死。“我为什么要救你!”“我什么都愿意做。”十六岁的蒋梦兮看清了蒋家人的真面目‘死’在了寒天山脚下……六年时间,她打开地狱大门,化身恶魔归来,虐渣男、毁恶姐,将蒋家搞的翻天覆地,却没想到由始至终她是一个棋子,一个替身。可当她离开的时候,他却说:“你的命是我的,你的人是我的……你的心也只能我的!”他当她是棋子,她知道他们之间的契约,既然如此功成身退,惹不起躲得起,躲到他找不到,躲到他失去耐心,躲到他忘了她。“你躲也躲了,藏也藏了,三年你避够了吧。”“你找也找了,追也追了,三年你逮够了吧。”“红灯区你也躲,你太没底线了吧。”“红灯街你也来,你当来大保健啊。”“现在你别想躲了,准备给我生猴子。”“滚你丫的。”
  • 宽心的人生幸福课

    宽心的人生幸福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可以让我们更积极地应对生活,但是若压力过大会让人产生焦虑、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情绪,甚至使身心受到严重的损害。事实上。我们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中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处理、家庭生活的矛盾,甚至与我们的性格密切相关。只有找对了压力的源头。
  • 名人的读书经验

    名人的读书经验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荀子的思想可谓独树一帜。它主要继承发扬了儒学“内圣外王”思想中“外王”的一面,主张推行王道于天下,成就富国裕民的功业。这一点与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目的不谋而合,因此,日本企业界许多高层领导人都是荀子思想的忠实拥护者。
  • 你为什么要召唤我

    你为什么要召唤我

    莫名其妙被作为邪神被召唤到异世界,周平唯一的目标就是回家。“不过,这个世界的生物好像有点太弱了。”看着碎成一地的各种怪物,周平有些无奈。
  • 阿娌葩和鸳鸯花·相思鸟:土家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娌葩和鸳鸯花·相思鸟:土家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含两部土家族民间叙事诗。前者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阿娌葩是一位寨主的女儿,她诚实、聪明,向往真挚的爱情,爱上了撑船的阿贝,却遭到父亲的阻拦。姑娘在歌会上被王子选为妃,被迫出逃,被土司的卫队虏入宫中,阿贝殉情,变成圣洁的水花树,阿娌葩变成鸳鸯花。后者的内容是书生依麟追求尼香的故事。依麟为能见到意中人,不惜到宫里当佣人。寨王发现了依麟的才华,聘请他为家庭教师,他才得到与尼香接近的机会;尼香被逼婚而私奔,寨王采纳了依麟“找替身”的巧计,把丫鬟冒充尼香嫁给了花花公子,依麟和尼香也巧结良缘。
  • 人间寻梦

    人间寻梦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盼。
  • 毕业后开始恋爱

    毕业后开始恋爱

    令人深省的社会,令人无奈的社会,不敢正视的社会。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他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 捕蝗考

    捕蝗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女闯江湖

    妖女闯江湖

    愿你拔剑千山过,归来仍是少年。可惜千山过后,一切不复当初。
  • 舌尖上的西北

    舌尖上的西北

    本书“陕西小吃小识录”这一章节,其中包括了数十种著名陕西小吃的风味特色、历史由来、制作技艺和逸闻趣事种种,风格犹如古人笔记体美文,文字凝练,内容丰富。读来妙趣横生,悦目赏心。第3至19章节是贾平凹先生散文中涉及到陕西各地食文化的精彩篇章。其中有贾平凹对故乡美食的回味,对其行迹所至的陕西各地美食的精彩描述,虽然笔墨不多,但已是色香味具出,令人神往。第20至27章节的题材上则是一种放大的对食文化的解读,但凡入口品食者如烟、茶等等都算入其中,这些文章更有一种对食文化形而上的阐释,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空灵博大,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