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0200000005

第5章 袍哥的起源(2)

清政府在招抚四川本省难民回乡的同时,还大力鼓励外省人民入川落籍生产。康熙七年政府批准了四川巡抚张德地的奏请:“无论各省州县人民,虽册籍有名,而家无恒产,出外佣工度日之人,至于册籍无名而又无家业,流落于彼游手游食之人,准令彼地方查出,汇造册籍,呈报本省督抚,移咨到臣。臣即措处盘费,差官接来安插。此等游手游食之人……在他省无地可耕,久则势必放辟伢侈之事无所不为。一至蜀土,无产而有产,自为良民;在于蜀省,无人而有人,渐填实而增赋税,一举两得,无逾于此。”为此他还建议奖励招民有成效之官员,“臣更有请者,无论本省外省文武各官,有能招民三十家入川安插成都各州县者,量与纪录一次;有能招六十家者,量与纪录二次;或至百家者,不论俸满即准升转。”而张德地也正因为招民有功,康熙九年五月被朝廷加封工部尚书衔,“以招民议叙也”。

康熙十年六月,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奏请“敕部准开招民之例”,同样得到清廷的批准。内容是“为候选州同、州判、县丞等,及举贡、监生、生员人等,有力招民者,授以署职之衔,使之招民,不限年数,不拘蜀民流落在外,及各省愿垦荒地之人,统以三百户为率。俟三百户民尽皆开垦,取有地方甘结,另准给俸,实授本县知县。其本省现任文武各官,有能如数招民开垦者,准不论俸满即升。又蜀省随征投诚各官,俟立有军功,咨部补用者,能如数招民开垦,照立功之例,即准咨部补用。”这一奏疏无疑会刺激准官员招民入川的积极性,更加拓宽了四川招民垦荒的渠道。

从上述张、蔡两官员奏疏之良苦用心来看,正反映了清初四川百废待兴急需劳动力之迫切现状。

其次,对土地垦殖权和户籍权的规定。

清前期四川除贯彻执行中央对各地制定的垦荒抚民统一政策措施外,还享受了中央给四川的不少特殊优惠政策。在土地垦殖权方面,康熙二十九年清廷“以四川民少而荒地多”,特定《入籍四川例》:“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永给为业”,这一措施肯定了移民对土地占垦的所有权。直到雍正六年(1728年)三月,户部还下令“入川人民众多,酌量安插,以一夫一妇为一户,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如有兄弟子侄之成丁者,每丁增给水田十五亩或旱地二十五亩……俱给以照票令其管业”,基本上保证了入川移民均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进行耕种。

而对移民入川的户籍权问题,早在康熙十年即有“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的规定;康熙二十九年十一月又定“蜀省流寓之民,有开垦田土,纳粮当差者,应准其子弟在川一体考试,著为例”。依科举制度之例,移民能在四川参加考试,则是对其户籍权的肯定和确认。

再次,赋税政策。

清初定各省垦荒地亩以“三年起科”,唯独对四川又实行了例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准川省招民开垦……其开垦地亩,准令五年起科”。其起科的田地也是由百姓自由申报,史称清初“来川之民,田亩任其插占,广开四至,随意报粮。彼此州县惟恐招之不来,不行清查”,以致川省出现“有报粮升合,而占地数块者”的现象。时至康熙四十八年中央仍反对清丈四川地亩,史载康熙告诫四川巡抚年羹尧:“比年湖广百姓多往四川开垦居住,地方渐以殷实,为巡抚者,若一到任即欲清丈地亩,增加钱粮,即不得民心矣。”直到雍正七年,四川才开始全面地清丈田亩。清丈的结果为:田亩总额为459027顷83亩,是明朝万历年四川田亩额134827顷76亩的3.4倍;而此年四川的田赋总额为656426两,仅为明万历年四川田赋额1616600两的40%左右。这就是清前期“国家赋税,四川为最轻”的有力证明。清末薛福成曾指出:“四川古称饶裕,国初定赋,以其屡经寇乱,概从轻额,故其地五倍江苏,而钱粮不逮五分之一。”

此外,清前期还对各省入川的贫民给予牛种口粮等经济上的援助。如雍正五年各省贫民大规模逃荒入川,川陕总督岳钟琪奏请:“请开招民事例,给穷民牛具籽种,令其开垦荒地,方为有益。”雍正帝览后批令:“今据岳钟琪奏请设法安插,令其开垦以为生计,此实安辑贫民之急务。其牛具籽种口粮等项之费,不必另开事例。现今有营田水利捐纳银两敷余之项,存贮在京,著于此内,拨发十万两解川应用。倘有不敷,该督抚再为奏请。”雍正六年三月户部规定,给入川开垦人户“每户给银十二两”,助其应急之需。

清前期四川的招民开垦政策是全方位开放的,既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人民携家自愿入川,又以升官为手段大力倡导官员招民入川,甚至连外省的游手好闲之人,四川也乐意筹措盘费接入四川。不仅如此,清前期对四川的移民政策基本上是连续不变的。乾隆时期,一些官员屡请朝廷禁止外省人民入川,但均为皇帝否决。如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贵州巡抚周人骥奏请设法限制各省人民入川,乾隆批评他说:“此所谓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国家承平日久,生齿繁庶。小民自量本籍生计难以自资,不得不就他处营生糊口。此乃情理之常,岂有自舍其乡里田庐而乐为远徙者?地方官本无庸强为限制,若其中遇有生事为匪之人,则在随时严行查禁,不得以一二败类潜踪,遂尔因噎废食。今日户口日增,而各省田土不过如此,不能增益。正宜思所以流通,以养无藉贫民……若如周人骥所奏,有司设法禁止,不但有拂人性,且恐转滋事端,否则徒为增设科条,而日久又成故事。”乾隆三十二年四川总督阿尔泰又奏禁止各省人民入川疏。乾隆帝批道:“此等无业贫民,转徙往来,不过以川省地广粮多,为自求口食之计。使该省果无余田可耕,难以自赡,势将不禁而自止。若该处粮价平减,力作有资,则生计所趋,又岂能概行阻绝?……倘此等民人,入川或有滋事为匪,致为乡里之害,即按罪严惩,以儆其余,亦督抚等分所应办,又何事鳃鳃过虑?”

由于清政府移民政策的倾斜,四川的人口骤增,据粗略统计,“湖广填四川”期间的移民人数超过500万。到了乾隆后期,由于四川的土地紧张,才不得不限制外省移民入川。移民入川固然解决了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但也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最令统治者头疼的就是所谓的“啯匪”问题。

移民入川后,四川形成了若干股势力。

一是原住民。他们是几辈甚至几十辈就在这儿生产和生活,有“地主”的优越感,加上惟恐从五湖四海入川的移民分享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在防备之中抱成一团。

二是移民。移民来自四面八方,除了同乡人外,概不认识,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迥异,由于人地生疏,同其他人一般不交往。为防范本地人和其他移民的对自己人生、财产的侵袭,纷纷结成小团体以求自保。四川省内人民的群体结构就显得比较复杂了,矛盾也就多样化了:原住民与移民的矛盾;移民中来自不同省、不同区域之间的矛盾。由于语言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都可使矛盾激化、扩大。

由于同乡移住并不在同一处所,即使是同一地区迁移入川的移民,平时见面也极不容易。远在他乡,同乡人见面之后便有许多话要说,老乡的情结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为了便于同乡交流,同乡会馆便应运而生。比较有名的会馆有“湖广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陕西会馆”等。有了这样的聚会场所,同乡。人便可以经常聚会,除了联络亲情、乡情外,还可以处理内部的一些纠纷,并在利益问题上协调对外。如果遇上别人欺负同乡,大家便联合起来,为其讨回公道。会馆这种结社的形式在四川的大地上悄然兴起。

从外省移民入川的,并非全是良民,也有游手好闲之徒,大部分的“啯噜子”正是由于生活所逼结匪为患成为绿林中人的。从外省迁入四川的流民,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在异地他乡成家立业,在饱受了背井离乡的飘泊之苦后,如果运气不好,仍然找不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这些被完全边缘化了的流民不得不寻找别的路子,最简捷的就是进入“匪道”。由于这些外省移民不可能整个家族迁入四川,要想在异地他乡站稳脚根,并要面对飘泊和孤独,不得不仿照桃园结义与梁山聚义,与异姓人家结为拜把兄弟,在类似家族式的社会组织中找到身心的寄托场所。他们就是袍哥的前身。

四、“强干弱枝”现象使乱世中人团结互助成为必然。由于长期封建专制社会,使本来属于整个社会的权力和资源集于极少数人手中,形成了“强干弱枝”现象,国家机器从表面上显得异常强大,而百姓已经柔弱不堪。处于弱势群体的社会各阶层为了做稳奴隶,把求生存和求安稳成为现实的选择,愿意加入互助式的利益团体,而强势群体为了控制地方和培植羽翼,同样借了那件外衣,跨越宗族的界限,广结异姓兄弟,加入袍哥等帮会组织。

五、普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失衡是秘密社会组织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中国的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到了清代都被充分实用化庸俗化了,这就背离了宗教的教义,从本质上动摇了信仰的根基,使民众失去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迷失了方向感。清朝已经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各种社会矛盾的交织,从官方到民间都变得浮躁,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整个国家都在飘泊的轮船上,未来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由于信仰危机而带来的道德失衡,已是司空见惯。最起码的是非标准已不存在,为了生存,甚至是为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为匪为盗,只要不关自己的事,没人站出来怒吼一声,社会价值标准全面异化甚至扭曲。这就迫切需要行侠仗义的组织出来扭转世风。秘密社会组织则以一种变形的身份出世,一方面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横空出世,另一方面,他们也同样干着为非作歹的事,成为矛盾的统一体。所有的秘密帮会组织建立之初,都是针对恶劣的世风或强横的势力,为了普遍的弱者,如汉末张角兄弟领导的太平道、宋代的梁山聚义,清末洪秀全拜上帝会,都无一例外,洪门、青帮、理门、袍哥也都是如此。他们替弱者出气申冤,惩处强横者,杀贪官豪强,申张正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自身的缺点便暴露出来:等级制度下利益分配权力的使用便出现了明显的不均衡,如洪秀全可以坐在天京发号施令,享受别人的服侍,可以拥有豪宅美女,而普通会众则享受微薄还得到前方卖命流血;是非观念不统一,如宋江等人经营的招安,鲁智深、李逵等人就极不认可,一军校敢于打杀仗势欺人的朝廷命官,有人认为结成帮会是为了世道公平,有人认为结成帮会是为了有吃有穿,有人认为是为了不受欺凌,有人认为是为了称王称霸当皇帝再去欺凌另一团体的人,分歧愈来愈大,甚至不可收拾,各人按各人的是非观念行事,自然也就为非作歹,伤害他人,自然就成为了社会的毒瘤。

第三节 袍哥产生的文化心理因素

原本依附于土地生活的农民,即使被迫离开了土地,生活环境改变了,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并不可能改变。首先是归属感和依赖感。乡里民众长期蒙受着社会动荡的反复折磨,其生存条件,总是处在危机之中,因此,倍加感到求生存的艰辛。当他们对某种环境无力判断、无所适从时,恐惧心理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合群倾向,促使他们寻求沟通,希望缩小人际间的距离,希望与自己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状况相同的人们,能够相互亲近,并经过比较和选择,使相互之间的行为方式趋向一致。长期以来,这种社会心理,使广大基层民众在生活中产生了互相依存与共同防御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地趋向依靠群体的力量。而帮会组织正是适应了基层民众的这种需求,为分散的、缺乏依靠的、以及缺乏安全保障的这一社会人群,提供了人际间彼此沟通、彼此依赖的生活空间。也正是在互助互济的口号下,彼此邀约,帮会组织才得以形成。帮会组织所行的歃血誓盟、焚表结拜的仪式,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一种结盟的作法。他们对天盟誓,信仰天地能主宰一切。认为凡是违盟的人,就是欺天,就当受到上天的惩罚。这种作法,也带有一定信仰特征,是将人世间生活上之所需,采取超人间的形式,作为规范约束人们的准则,是民间社团中的习惯方式。帮会组织即通过宗法师承的组织模式和结盟互济的纽带,将人们组织在一个新的群体中。

同类推荐
  • 横刀立马闯三国

    横刀立马闯三国

    道不完的三国,数不尽的风流。一部三国演义,多少风流人物,且看立马横刀,何人一战
  • 重生大唐做可汗

    重生大唐做可汗

    某铁杆唐粉重生来到了大唐贞观年间,本来他还以为能成为权高位重之人,能跟李二称兄弟,与魏征在朝堂争锋,和那些大唐纨绔们同饮葡萄美酒夜光杯,还可以结识下一代女皇武媚娘,他还想......可是,可是,尼玛成了极北地区的某原始部落小酋长的儿子,这可咋办啊?
  • 红楼名侦探

    红楼名侦探

    非贾府人物开局,以推理能力名震官场,以纯爷们视角解读红楼!
  • 三国封神系统

    三国封神系统

    东汉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天下豪杰起于黄巾,盛于三国,终于一晋。历史记住了三国,记住了两晋,唯独把黄巾扫落尘埃。这是一个从黄巾开始的封神故事,纷乱的东汉终将变成黄色的海洋,而我则将成为至高神的使者,推动历史开向不可测的远方。
  • 明朝时代 上卷

    明朝时代 上卷

    明朝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王朝,这里有成熟完备的政治体制——内阁,这里有颠覆农业文明的商业文明,这里有空前繁华的市井文化,这里有意志决绝的士大夫,这里有激烈辩论开放式的儒学思想,这里有孤独无助的君主,这里有为了命运抗争的底层人物。
热门推荐
  • 风起北邙·萌妃传

    风起北邙·萌妃传

    一个是自小在战俘营里长大的前朝遗孤;一个是意气风发的新朝王爷,身份显贵。初次见面,从未离开过战俘营的她,已经具备一切生存技能,会训恶犬会杀鸡。而他却高高在上杀伐决断,自始至终只会强取豪夺。他欺她,辱她,未曾正眼看她;她厌他,恨他,幻想离开他。他只想当个彻底的坏人,不想做个优柔寡断的好人,但这条孤清的路上,如果有她作伴,似乎也不错……
  • 快穿女配:七爷,宠翻天

    快穿女配:七爷,宠翻天

    (新书《国师你娘子又跑了》求支持,撒花!) #男女主1V1,绝对宠!#“系统能给我解释一下这男人哪里来的吗?怎么阴魂不散的?”系统表示,本宝宝什么都不知道。#本是孤魂野鬼的她莫名其妙被强制性绑定了一个反派逆袭系统,做着各种伪打脸任务,抢主角的光环值,但总有人想崩朕的人设,简直不能忍!“你手往哪放呢?”顾影眼角抽搐着。“媳妇儿,我掐指一算今日要刮大风,怕把你给吹走了。”某男一本正经。顾影:我能怎么办,当然是好好的爱回去啊!
  • 蛤蟆镜

    蛤蟆镜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提高儿童免疫力的6大方法

    提高儿童免疫力的6大方法

    孩子自从降生到世上后,就被父母的爱所包围,同时,他也被种类繁多的致病细菌、病毒及微生物所包围。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但致病的细菌,病毒及微生物,则丝毫不理会父母爱子的拳拳之心,无孔不入地攻击与破坏着孩子健康的肌体。本书就有关儿童机体免疫力的基本知识,以及一些儿童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的免疫性疾病作了简要介绍;并就怎样促使儿童的免疫系统完善,增强其机体免疫力,预防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生,提出了相关的看法与建议,相信这些知识,对那些孩子健康操尽了心的年轻家长们有一定的帮助。
  • 物质极简: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物质极简: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对自身的再认识,对自由的再定义——这就是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极简主义,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生活中黑白地带远多过灰色地带,那些无数交织和循环的灰色地带便是生活复杂的源泉。
  • 网游之幻化成神

    网游之幻化成神

    二年前的不辞而别,今天我回来了。身怀超神兽血狼王的皇室血脉,肩上坐着万器至尊的千古灵器,各大超级魔宠层出不穷的相继出现,天下还不任我驰骋。时而忽明的记忆,让我那尘封的记忆慢慢浮出水面,我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答案就在不远处。而这这一切的一切就从灵舞这款游戏开始。现在就出发...
  • 末世求生法则

    末世求生法则

    重生之后,暮雨只想跟父母好好地活下去。可是总会有麻烦找上门。
  • 梦神之境

    梦神之境

    我叫雷少武,大二学生,性别男,年龄保密,爱好是女生和“做梦”。什么?你不知道什么是“做梦?”切,土包子,“做梦”就是玩超仿真虚拟现实网络游戏“梦神之境”,我在那里面可是整个拥有1亿2千万玩家的“梦神之境”中配名第三十二位的高手啊,游戏ID“流浪者雷神”,职业:剑士类东方剑仙,职业等级69……
  • 做人就做聪明人

    做人就做聪明人

    本书包含了成为聪明人所必须具备的各大素质,并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阐述如何变得更聪明的智慧和要诀。拥有了聪明的秘诀,哪怕是再迷茫的求索者,也如同掌握了聪明的魔咒.能一改以前平凡的形象,变得睿智和聪明。智商也许是天生的,但是聪明却不是与生俱来的,想要成为一个聪明人,是需要后天不断的思考、努力和探索的。本书给读者指出了一条通往智慧之门的钥匙,通过各种基本素质的养成,让读者成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