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9100000004

第4章 带你出大山(下)

3、

部队在村里住了三个月,挖好沟,埋好那电缆,就走了。老支书说:他们又到大山东边东边的山村,继续挖沟埋电缆。

这些兵在这,郑玉珍觉虽一时半会到不了山外,但还可见到这些山外的兵,也就见了山外的人。听他们不同的口音,讲不同地方的事,也就同见了山外的景致。

这些兵一走,她心里空落了,没抓没捞的,在队里干活歇着时,她坐在地头,眼看着望不到边的大山,时常发呆。

部队撤离时,在村西头,还盖了两间不大的平房。平房在这大山里是少见的,大家就猜是做啥用。部队走了十多天后,两个当兵的,又来到山村,在老支书家喝酒吃饭。吃完后,一个走了,一个留了下来。老支书帮着那留下的战士,收拾那平房,说:这解放军在这看护那段从咱这穿过埋在地下的电缆,防止阶级敌人搞破坏,要保证北京毛主席的电话白天黑夜都通呢。

那兵带来了吃住的全套家什,锅碗瓢盆都有。还有个煤气罐,煤气炉。用根橡皮管子连着,这边拧开,那边用火柴一点,“呼!”炉上升起蓝蓝的火焰,烧水,炒菜,蒸馒头,引来全村人瞧希奇。那兵说:这是城里人用的,城里人家家都有,用这个,不用柴草,方便,干净,卫生。城里人还有啥?村人问。城里人住高楼,照电灯,用自来水。那电灯,夜晚开关一位,照得地上头发丝都看得见。沙龙头一拧,水就哗哗流,不用到井上挑,还尽管用。说的村人满脸茫然立在那,想像着用这些是啥样。

没几天,村人就和这兵熟络了,知道这兵是河北的,是这大山外好远好远的地方,他名叫李正刚。这李正刚每天的活就是,上午顺那埋电缆的线路,向西巡看。下午顺那线路向东巡看。据他说,西头东头也都有巡看的,他每天都要与他们见面交接的。

现在,这李正刚是郑玉珍觉和山外唯一一根连线。她多想有机会,单独仔细问问李正刚,那山外的一切,那山外的大姑娘小媳妇,长的啥样,都穿啥衣裳。那山外的姑娘,是不是也和这山里人一样,和她一样,长大了,就由爹娘做主给找婆家,找了婆家就嫁去,给人家当儿媳,当婆娘,生孩子。可她一个年轻媳妇,怎好不顾头脸跑去问人家个大小伙子这些?

机会终于来了。这天,队里种的半亩甜瓜,收第一茬熟的瓜。老支书拿出两个,交给正站在一旁的郑玉珍:给李正刚送去,咱不能忘了拥军支援部队啊。

正是傍晚时候,李正刚在用煤气炉做饭。郑玉珍就学老支书样,叫他“小李”,说一个男人做饭,没见过,我帮你吧。李正刚说不用的,来部队我都学会了。

郑玉珍放下那甜瓜,站在平房的门口不走,她想问李正刚更多的事。想了好一会,就问:你们那河北在哪?李正刚手里忙活着,回答:在这里的北方。那离北京远不?不远,北京就在河北省呢。就在河北省?那你去过北京?见过天安门?见过毛主席吗?我还真没去过,中学毕业就来当兵,不过,我们那去北京很方便的,有火车,也有公共汽车。

到年底探亲假时,我就上北京,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看看天安门。李正刚说。

这让郑玉珍羡慕死了:唉,我啥时也能到北京,去看看天安门,去看看山外是个啥模样。这辈子,是没指望了!郑玉珍深深叹口气。

有机会的。我认你个姐,你到我家走亲戚,我带你上北京!李正刚说。

认我做姐?这哪成?这行吗?郑玉珍愣在那。

社员们收工了,正从山坡小道上朝这平房走来,朝村庄走来。郑玉珍不能再待在这了,忙收拾工具朝村里走去。走时,她没忘说一句:这事,让我想想。

这事就让郑玉珍,好几夜没有睡好觉。

正是夏天,村里的姑娘小媳妇们,就商议着,也学那些走了的兵们样,每天都要洗澡。可在家里,有老人有孩子,男男女女,总不方便。大家就几个人轧合一起,夜晚到那井台上洗。

洗了第一次,大家就觉身上,从没有过的清爽,也从没有过的没有了汗味,锼味,酸味,打过肥皂,闻去还有些淡淡的清香呢。

这让郑玉珍洗上了瘾。她想天天晚上都去洗。可孩子小,家里还有一大堆活要干,天天去是不成的。已经有好几天没洗了,这天傍晚,她约村里要好的几个姑娘小媳妇,晚上去井台上洗澡。可不是这个说身上不利索,就是那个说娘要她搓麻线纳鞋底,都没空。郑玉珍头一梗:没空,算了,我自个去,我一个媳妇了,有啥怕的?

伺候一家人吃过晚饭,刷好锅,洗好碗,喂上猪,关好鸡,郑玉珍挑起铁筲,拿上大盆,来到村东的井上。正是月底,月亮要到后半夜才升起来,只有星星在遥远的天空闪着微弱的光。快到井台了,郑玉珍才变过眼来,影影绰绰看清小道,看清井台,看清周围的景物。离井台还有十几步,她就看到有个人正坐在井台旁的青石上。那青石,是村里女人平日来洗衣裳用的,都已经磨得光光滑滑。会是谁呢?是个男的,今晚这澡可就洗不成了。还没走到跟前,那人站了起来:姐,这么晚了,你还来挑水?郑玉珍没想到,这人是李正刚,更没想到,他真叫自己姐。

是你?这黑灯瞎火的,你来做啥?郑玉珍有些迟疑,低声问。人家叫姐了,自己该叫人家弟,可郑玉珍张张嘴,还是觉叫不出来。

我来洗澡呢。来,我帮你提水。李正刚说,过后就取那担杖和筲。

我也要洗澡呢。郑玉珍说。

那,我这就走。李正刚帮从井里提上两筲满满的水,就去收拾自己的东西。

忽然,郑玉珍一把拉住李正刚的胳膊,往自己跟前一拉:我不让你走!

李正刚身上,散放着刚用清凉的井水洗过澡的清新味,还有浓浓的肥皂香味。

这一刻,谁也想不到的是,郑玉珍脑中突然冒出的念头是:你叫我姐,总觉不明不白,虚空空的,不实落。我现在把身子都给你,你就总有办法,有理由,带我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北京看天安门!

4、

没成想,郑玉珍的这梦想,一个月后,就被击得粉碎。

自第一次与李正刚井台相遇后,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月,郑玉珍担心的,还是发生了:身上该来的,没来!

丈夫被大队派到山下公社的水利工地,吃住在那,已有四十天了。

郑玉珍心里有些慌。

这天下午,她向队长请假,说身上不舒服,没出工。她挎个篮子,和婆婆说是到自留地去看看。

走到村西头那平房前,她一下愣在了那:老支书从那平房里走出来!

跟着,又走出了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和一个新的兵。

那小李呢?郑玉珍一顾不得别的,问老支书。

在屋里收拾东西呢,他要调走了。这不,部队上的吴教导员,带这新的来替小李呢。老支书说。

郑玉珍一下空落得心里没了底。愣一会,回过神来,她知不该站在这的,就磨磨蹭蹭,走到平房后的棒子地里,偷偷往外瞅。好不容易瞅到李正刚来到屋后的厕所,就急忙向他招手。李正刚回头看看,急速钻进来,脸是雪样煞白,他身后平房前还传来老支书和吴教导员说话的声音。郑玉珍只低声对他说一句:我怀上了你的孩子!转身,走了。

思量一夜,第二天一早,郑玉珍对公公婆婆说:她要去给闺女的爹,她的男人送饭。

村里有五个人被抽去到公社的水利工地干活,公社里每人每天补助一斤半粮食。但对这些干体力活的社员来说,这是不够的。队里的会计便毎十天收集各家给在那工地干活的人做的饭,送去。这次会计才送去了五天,公公就说:送去的还该够吃的。婆婆白公爹一眼:媳妇想去送,就去。

郑玉珍就摊好煎饼,蒸上窝头,包上咸菜,下山了。

还在那工地上,住了两宿。

半月后的一天傍晚,老支书急匆匆走进郑玉珍家,给她,和公婆,带来了不幸的消息:郑玉珍的丈夫,在那工地上开山石,被石窝里滚落下来块大石头,砸死了!

转过年,春上,郑玉珍生下个儿子。婆婆哭着:俺那可怜的儿,你终于还是留下了根,还多亏你媳妇那次去给你送饭来。公公说:孩子爹是修水利没的,这孩子起名就叫水利吧。

郑玉珍紧紧抱着水利,一言不发。

那在平房里看护地下电缆的新来的兵,没待两月,也被调走了,部队也再没派新的人来。老支书说:部队首长说了,这埋电缆挖的沟,填的土,这些时日过去,已长出了新的草,看不出,不用看护了。郑玉珍到坡里看看,从这山坡,看到那山坡,从这山岭,看到那山岭,还真是野草一片,看不出曾经挖的沟,曾经填的土了。

她觉得,自己的心,也和这山坡上曾经挖开的沟,现在又恢复原样了。她的心上,也长了漫漫的草。

5、

但时局的变化,让郑玉珍怎么也没有想到,她还是走出了大山。

上世纪九十年代,郑玉珍已经过了五十岁,送走了公婆,闺女出了嫁,儿子水利,也已经结婚娶了媳妇。

但这年,上边的政府来人说:为了使岳王庄彻底脱贫,让山区农民和山外平原城区的农民一样,走上富裕的路,岳王庄整体搬迁到县城城郊的一个村里。

这下可在全村象捅开了马蜂窝,嗡嗡的,说啥的都有。有些老年人,不愿搬到那山外,不愿到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还说,这下,咱岳王庄不就没有了?哪咋对得起祖宗?

郑玉珍不这样想,这整体搬迁,还是到那大山外,到那县城边上,这燃起了她年轻时的梦,掀起了她深埋心底的波澜。

她痛痛快快地和儿子儿媳,执行了政府的决定。

她这才第一次走出大山,见到了山外的平原,来到了县城,知道了“城”是个啥模样。

刚搬到那县城边上的村里时,住着村里给提供的房子,村里也给分上了地,虽然是在平原,种地不再光靠肩挑爬山迈岭了,种的庄稼有水浇着,不象山上那样靠天吃饭,打的粮食也吃不了了,但其它还和在山上的日子差不多。

但几年过去,不一样了,那县城在不断向外延伸,郑玉珍和岳王庄搬来的村,也开始在那种庄稼的地上,拆旧房,建工厂,盖楼房,也划到那县城里去了。旧房拆了住楼房,但搬迁来的岳王庄的人,得拿钱买。那钱哪是一万两万就能够的?郑玉珍没办法,就和儿子水利到处借。楼住上了,债拉下了一堆。楼房住上了,确实是比平房好,比那在山上住的房好几千倍,也确实象她当年听说的那样,电灯电话,沙龙头一拧,水哗哗淌。可这电灯电话,哗哗淌的水,都得花钱。水利没技术没特长,靠在那乡镇企业上打工,工作不稳定,工资也不高,儿媳呢,则需在家看孩子,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孙子那幼儿园,上小学,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郑玉珍看看,就自己在家吃闲饭,儿子下班回来,愁眉苦脸。儿媳呢,整天摔摔打打,给脸色看。同村来的几个老年人,遭遇和郑玉珍差不多,在一起说起话来,几个人一合计:走,咱再回那山上的岳王庄,那有地种着,山高坡广,也不象在这住这楼窝憋着,还是那自由清静呢。

儿子儿媳也没拦挡,就这样,郑玉珍和原先村里的几个老人,又搬回到山上已经撤销没有了的岳王庄,收拾收拾那破败快要倒塌的房子,住下了,又过起了那山里人的日子。

几年过去,同来的那几个老年人,得病去世的,年老走不动又被儿女接到山外的,最后,就剩下郑玉珍自个了。村里的老房子,已经都倒塌了,只有郑玉珍家在这住,她时常修补着,还立在那。村西头的那平房呢,还是部队建的牢固,也还在那。村东的井,现在就郑玉珍一个人来挑水吃,井里的水就总是满满的,井台四周,也长满了蒿草,秋后一片枯黄,春上又发出一片蓬勃的绿色。

人说,人老了,就总爱回想过去的人,过去的事。郑玉珍现在也是这样。自己一个人,走到那井上,站在那井台上,走过那平房,站在那平房前,她不再象过去那些年那样,不愿回想过去,不象过去那些年那样,面对儿子,面对公婆,心中有块大石头坠着样,让人喘不过气来,不再有说不出口的羞耻,和愧疚,而是更多地回想着那时的细细节节,点点滴滴,在那一站就是大半天。

有天夜里,睡不着,那往事又幕幕浮现在眼前。郑玉珍忽然想到,现在也已经是老年的李正刚,不知过的怎样?是不是也象自己这样爱回忆起在这的这些事,回想起她,还有他在这还有个亲身骨肉的儿子?她想一定会的,说不定,有一天,他会来这里找她,来找他的儿子呢,人,最亲,刀切不断,斧砍不断的,还是骨肉相连啊。

这年春节前,儿子来接郑玉珍下山,一家人要在一起过团圆年。儿子还说:现在家庭的日子也好多了,让娘下山后,就不用再回这山上了。郑玉珍说:下山过年行,过完年,我还回这山上。

我在这过惯了。好一会,郑玉珍又对儿说。

就这样,郑玉珍一直自己在山上住着,成了岳王寨下岳王庄的最后守望者。

同类推荐
  • 蜃楼志

    蜃楼志

    全书以广东洋行经纪苏万魁之子苏吉士(乳名笑官)的活动为线索,描写了他周围形形色色的人,曲尽人情世态。《蜃楼志》一方面将目光投向了清朝中后期中国南部沿海开放口岸,着眼点较为独特。另一方面充分暴露了官场的黑暗腐朽。
  • 心灵痛苦

    心灵痛苦

    自杀的灵魂没有资格被轮回接纳,因为他们破坏了世间的运行规律。他们的下场只有一个,就是坠入无边的地狱。而我,就是将它们带入地狱的人。可是,相信一切都已经注定的我,却卷入了一场意外。一旦不好的事情轮到自己头上,我们就很难再去相信什么命中注定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反抗。可是我成功了吗?
  • 英雄纪

    英雄纪

    中国首部以彝族奴隶社会、摩梭母系社会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大西南少数民族异域风情之旅,您将领略到一幅古老的彝族奴隶社会和神秘的摩梭女儿王国画卷。
  • 沽上遗调(中篇小说)

    沽上遗调(中篇小说)

    丰臣初来天津时感到有些意外,没料到在中国北方竟还有一个如此繁华的所在。一路上,已听船家说了很多关于天津的事情。船家是一个爱饶舌的中年汉子,又喜欢谝见识。他建议丰臣不要进城,更不用去南市“三不管儿”,男人如果真想花钱快活只要去逛城西的西花街,说是那里虽不比“三不管儿”的名气大,却也有另一番热闹。不过,船家又特意提醒丰臣,来这里逍遥也不要忘乎所以,天津可不是等闲地界儿,藏龙卧虎水深得很,所以说话办事连后脑勺儿都要长眼,稍不留神哪只脚踩空了就得吃亏,等再转过向来,就一切都为时晚矣。
  • 嫌疑人X的指纹

    嫌疑人X的指纹

    性感尤物,外号“金丝雀”的纽约交际花玛格丽特o欧黛儿,以美艳动人的脸蛋和曼妙趣迷人的歌喉,倾倒众生,成为城中最耀眼的明星,俨然是这个虚幻的、物欲横流的艳俗时代的代表人物。就在她人生炙手可热的巅峰时刻,一天深夜,被人勒死在自家公寓,香消玉殒。罪犯杀人手法残忍,手段高超,屋内被洗劫一空。案件中充满许多矛盾的、令人困惑的疑点,有着丰富办案经验的检察官和刑警们也感到束手无策。幸运的是,桌子上和衣橱内留下了嫌犯的指纹。
热门推荐
  • 南村诗集

    南村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邪子

    圣邪子

    龙星生活在一个叫做圣邪大陆的世界,他在挫折中成长,突破一个又一个的瓶颈,最终走向巅峰!圣邪十族、魔界生物、圣天学院,无数强者、势力围绕在龙星身边,这是为何?无数的谜团等待着他去解开!所有的一切,就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中,拉开序幕.....
  • 妃嫁不可

    妃嫁不可

    她传闻是天煞孤星,刑夫克子,被亲生爹爹所害,怨气冲天!机缘巧合,一百年孤魂因此重生,原主的种种因果加之于她。复仇之事,本以为手到擒来,谁知却深中剧毒,锒铛入狱!就在她奄奄一息之际,他勃然大怒,找到了她。那夜,二人意乱情迷,醒后却不知该如何面对对方。两人情投意合,奈何小人当道,情敌作祟。逼婚、刺杀、被绑······复仇之路步步为营,有情之事芳心已许!
  • 人一生要懂得的心理健康(全集)

    人一生要懂得的心理健康(全集)

    本书让人们明白如何才能在当今社会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去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相信读者一定会从中受益,把书中的指导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获得心灵的洗涤与升华!
  • 潮汕商人赚钱全凭真本事

    潮汕商人赚钱全凭真本事

    潮汕人以敢拼敢闯、勤劳、聪明、善于经营闻名于世,先于温州人享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美誉。潮商赚钱全凭真本事——◎潮商奉行“商者无域”——走到哪里就把生意做到哪里,他们是商场上的“世界公民”◎潮商既善于创富,又懂得持家——他们富过三代◎潮商百炼成钢,百炼成金——他们从底层历练,经历了从打工到老板的过程……◎海外潮商传承了祖辈的经营哲学——成功后不衣锦还乡,继续投资产业《世界潮商》杂志总编辑、北京潮人商会会长张善德说:“潮商是继晋商、徽商之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著名商帮。有人说潮商退潮,辉煌不再,那是不了解潮商的历史,也不了解潮商的真实现状。”本书全景展现潮商起家、兴盛及发展的过程,全面解读全球潮商赚钱的绝招。研究潮商,洞悉他们把经商延续500年的生意经;学习潮商,掌握他们把生意做到世界各地的独家秘籍!
  • 我竟然在守望先锋

    我竟然在守望先锋

    暴雪爸爸……我为毛突然穿越到了守望先锋世界里?还带着这个坑人的系统??还跟着黑爪混了??一切,都从守望先锋开始。书友群:955215586(求求你们加群吧,可以讨论一下私设人物与剧情)(主世界为守望先锋世界)
  • 极品女将

    极品女将

    【女强文,一文包揽现代版古代版的女强,兼具古装言情和现代言情!】她,本是现代的一名杀手,因右眼眉侧一枚莲形胎记,她代号:莲一次泰国的任务之中,被同门师姐设计害她。一个降头,让她从变为莲晟家的新生女婴一个降头,让她一半的容颜尽毁,丑胜无盐。莲晟未央,她新生之名。莲晟家族,西夏国的将门之族,家族中所有子女,保卫疆土。莲晟未央,家族此辈中唯一的女子,纵使丑胜无盐,却可坐拥天下女子最羡之位。一个建朝史上,最丑的皇后,嫔妃不服,又如何?她依旧可以顶着后冠,霸坐凤位,冷眼相看,后宫之争的一场场闹剧!一个莲晟族史上,最强的将领她干戈铁马,驰骋沙场。雪虎为宠,惯看生死。战场上,人说:宁去阎罗殿,但求不见未央令。冷酷如她,只要泛着她底线的人,管你是谁,都要承受她的怒气!护短如她,只要是她所在意的,即使是一只畜生,亦是珍宝!淡漠如她,有着属于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一张丑颜,一身风华,一抹淡笑,一世逍遥!尘埃落尽之时,她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莲晟未央,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也要将你找回!”他双拳握紧,俊颜满是神伤,少了她的相陪,这帝君之位有何乐趣可言!于是,天地色变,风云骤起,她的穿越,他的反穿越……------------------------------------------------------------------------------------推荐好文【名门呆女】她,是道上赫赫有名的“阴将军”,统领麾下鬼将鬼兵,叱咤妖鬼魔道。奉家百年奇才,却敌不过“阴将军”的宿命——短命。英年早逝,遗愿未了,死不瞑目。这一世,她叫奉绯,是太和国古传世家奉家的小女儿。天生呆子。十七年来,呆得没心没肺,呆得无情无欲,呆得不喜不怒。十七年来,奉家呆女顽固地坚持着如出生时的最高静默状态。十七年来,惜字如金,一句话都未说过。(丫的,体内只有一个魂让她想不呆点也不可能啊!)当其余六魂六魄,六情六欲再度归来,“阴将军”觉醒,必将风华万丈。很好,很劲,很强大!于是乎——啥?奉家呆女笑了?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笑得死人诈尸,葬礼都举行不下去了。啥?奉家呆女哭了?梨花带雨惹人怜,玉容挂泪让人惜,哭得鸡飞狗跳,哭得鬼泣神愁,这喜宴……看来是举行不下去了。
  • 狐灵杂谈

    狐灵杂谈

    尘封在地底秘密被人打破,带来的却是无尽的厄运。八十年代,村子改建,掘了我家的祖坟,挖出了棺材。这种事情在那个年代并不少见,可我家这事惊动了十里八乡的人,因为挖出来的棺材里面不是尸骨,而是一只只流着血的狐狸。
  • 隐世

    隐世

    物理学家罗亚在寻找平行世界的时候,被失控的强子对撞机乱流击碎身体。可是罗亚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出现在了战国末年。强悍的大秦帝国。试图复国的周朝后裔,隐世家族的诛神计划,诸子百家对这个世界的掌控,还有来自遥远大西国的后代……这些拥有庞大势力的国家和组织,无不围绕罗亚展开了行动。这个世界,因为罗亚的到来,产生什么样的剧变?
  • 烈焰纹章

    烈焰纹章

    身负血海身仇的蛮部少年,被人族法师收养。在这个疯狂、杀戮的年代,誓要让烈焰战旗插满敌人的位面。又名:符文法师、法坦之名;关于魔法、位面。q群48201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