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4200000014

第14章 鲁班术与第二次占卜(1)

又是两年过去了,退伍的日子近了。

临退伍的前几天,连长和指导员找我谈过一次话,他们希望我能够留在部队,而且明年还可以为我申请一次报考军校的机会。因为他们觉得我的各项军事技能过硬,又有些文化,就这么走了,是部队的损失。

他们真诚的建议却被我拒绝了,因为我已经厌倦了部队里单调的生活,开始怀念与猴爷相处的那段无拘无束的生活了。我知道那才是我向往的生活,即使留下了,我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因为我的心思全在研究《伏羲天机卷》上面。

告别部队的前一天,我去看望了赵大妈和娟子。娟子当时哭得像个泪人,山里人重感情,我知道对于小小年纪的她,“离别”两个字过于沉重了。

看着娟子的样子,弄的我也觉得鼻子发酸,我答应她,以后有时间会回来看她和赵大妈的,娟子这才止住了哭声。临别的时候,我留下了一个用弹壳做成的汽车模型,算是给她们当作纪念,然后就头也不回的走了,因为我怕再回过头时,会掉下泪来。

当天晚上我把这三年攒下来的津贴全都买了酒。指导员让胖班长准备了一桌好菜,算是给我送行。于是我就和战友们大醉了一场。席间有欢笑也有泪水,我告诉战友们,这三年的点点滴滴我都会劳记在心里,明天退伍的时候,谁都不用送我,因为我不想看到离别的眼神。

最后大家都喝多了,连里负责理发的战友,非得再给我理一次发不可。他说,要让我漂漂亮亮的回家,所以在他的盛情邀请之下,我也只好点头同意。不过他喝醉后的手艺却太让我失望了。于是第二天我就以一个大秃子的形象,穿着便装,登上了南下的火车。

当火车载着我使入北京的时候,我像一个阔别故乡多年的游子一样,按捺不住对家的渴望,竟然激动的掉下泪来。但这种情绪,瞬间又被对面的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打断了。

那个中年人看着我秃着脑袋,不停的掉眼泪,便用关怀的口气对我说:“孩子,诚心悔过就行了,社会还是能够接纳你的。”

我抺了一把脸上的泪水,没好气的说:“您该干吗,干吗去成不?别见天的逮着谁都想教育教育,哥们是复员军人,不是劳改犯!”

那时是1980年,我已经二十一岁了。

下火车以后,家乡的亲人并没有用微笑接纳我,甚至于我还和他们打了一架。

事情是这样的,当我出了北京站,就开始四下寻找猴爷,因为我复员的事情已经提前十几天就告诉他了,就在我东张西望的时候,一不小心和几个穿着喇叭裤和花衬衣的小青年发生了碰撞。没想到那个小子张嘴就冲着我骂街:“孙子你丫瞎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退伍时的压抑感正好找到了发泄的渠道。于是当时就把部队这几年的教育忘了个一干二净。

我抡起巴掌,上去就是一个大嘴巴,冲着小青年吼道:“你他妈 的跟谁说话呢?”

我这一巴掌可不轻,经过了三年的部队锻炼,身上有的是劲,这一下就把那人打了一溜滚儿。

“嘿,你丫还敢动手?”那人捂着脸嚷了起来:“哥儿几个有人碴架!”

让我没想到的是,不一会的工夫,就有十几个年轻人窜了过来,一瞬间文革时期的经历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十几个打一个,这种感觉既熟悉又残酷。

就在我拉好架势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谁他妈没事儿找事呢?”

我闻声后浑身一震,马上听出了这个声音的主人是谁,这是我思念了三年的人啊。

我猛得转过身,寻着声音的方向喊道:“猴子!”

猴爷看到我也是微微一愣,但他片刻就喊着“大圣!”激动的冲了过来。

我和猴爷紧紧的抱在了一起,眼泪“哗”就流下来了。

猴爷捶着我的后背骂道:“你丫可想死我了!”

“哥们也想你呀!”我也做着同样的动作。

突变的情况让刚要和我动手的十几个小青年,看得有些发傻。等到我和猴爷分开的时候,那十几个小青年还是呆呆的站在原地,这时猴爷松开我,问那十几个人:“谁刚才挑的事儿?”

被我打了一巴掌的青年怯怯生生的走过来说道:“猴爷,是我。”

这小子的话音刚落,“啪”的一声,又是一个大巴掌抽在了他的脸上。不过这次动手的不是我,而是猴爷。

“我打你个不长眼的!”猴爷指着那十几个小子骂道:“这是我发小!都他妈过来叫圣爷!”

见猴爷发火了,那十几个人竟然都老老实实的站成了一排,满脸惧色的看着我,齐声叫我:“圣爷。”

我被他们叫得愣在了原地。不过我心里却明白,他们虽然是一脸的惧色,但他们怕的并不是我,而是猴爷。我一个刚退伍的老兵凭什么敢称爷?这纯粹是开玩笑嘛,不过他们既然迫于猴爷的威慑叫了我,那我也只好淡淡的应了一声。

看着他们唯唯诺诺的样子,我已经对猴爷现在的地位明白了七,八分。

等猴爷把那十几个小子打发走了,我就笑着问向他:“看不出来呀,这几年你丫成大混子了吧?”

猴爷使出他一惯的动作,搂着我的肩膀,嬉笑着说道:“嘿嘿,瞎混,瞎混。”

我一拳打在猴爷的胸口上,笑骂着:“你丫还跟我装!”

“哪敢跟你装啊,不过这事说来就话长了。”猴爷还是搂着我的肩膀,向广场外走去:“走,先给你接风,一会再慢慢跟你说这几年的事儿。”

路上猴爷告诉我,刚刚那十几个年青人都是些小混子,他们没事儿了,就会在北京站碰瓷儿骗钱,实在骗不着钱了,就会找上一个倒霉蛋儿,打上一架,以此来泄愤。所以这群小子没一个好东西,不过以他们的势力,却没有胆量和猴爷叫板。

来到了北京站外,猴爷推起自行车,向我说了一声:“上车。”然后就带着我,出了北京站。

我问猴爷:“咱这是去哪啊?”

猴爷回头一笑:“老地方呗,工农兵饭店!”说完,就加快了速度,自行车在东长安街上一路飞驰。

我看了看工农兵饭店,还是我离开时的样子,这里发生过的一切都让我如此熟悉。

这时猴爷已经拿过菜单,递给我说:“你点。”

“在这还用菜单?”我笑着点了两浑两素。

猴爷扭过头又对服务员补充道:“还有两瓶二锅头。”

不一会菜就上来了。

猴爷举杯:“来为了你被赶出革命队伍,干一个。”

“扯淡!老子那是不想干了。”我笑骂了一句,然后和猴爷碰杯,一饮而尽。

连喝了几杯,猴爷就向我说起了他这三年的经历。

自从我走后没多久,猴爷就接了他们家老头的班,当了一名锅炉工人,不过猴爷充分的发挥了混子的本色,上班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弄得单位的暖气,冷一天,热一天,让单位的同事前一天冻的要死,第二天就热的要死。后来猴爷被单位领导多次批评教育后,仍然屡教不改,最后光荣的被开除了。从此猴爷正式踏上了混的道路。

再说1976年“文革”结束以后,北京城以前的红卫兵头子大部分都成了大混子,我还没当兵的时候就和猴爷跟他们结下过梁子,我走了以后猴爷成了电线杆子-光棍了,于是那些大混子就对猴爷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不过猴爷也不是个吃干饭的主儿,他充分的领会了我们俩那个“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作战方针,在每次打架中都把这个方针,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还把秋后算帐的精神也发扬光大了,这段时间猴爷的板砖更是使的出神入化,神鬼莫测。北京四九城的大混子,基本上都吃过他的黑砖。而且那些人家里的窗户也经常是大半夜的飞进来几块板砖,弄的那些大混子一宿一宿的睡不好觉,更气人的是,他们早晨出门的时候,经常是推起自行车刚要骑,这才发现车轱辘上就剩下瓦圈了。最后这些大混子不得不承认,实在是惹不起这位爷了,也就放弃了对猴爷的报复。猴爷的生活再次恢复了平静。

自从猴爷被单位开除以后,就没了经济来源,78年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猴爷为了生存,就倒起了服装,而且收入也很可观。于是他的生活水平也开始直线上升。

没过多久猴爷恋爱了,对象是他偶然在西单拍的一个婆子,据猴爷说,那妞儿盘儿倍儿亮,长的跟天仙似的,是个商场的售货员。自从他们确立恋爱关系后,猴爷也就把大部分的收入花那个妞的身上。但是找了个漂亮妞的代价就是竞争对手会很多。不过值得高兴的是,那个妞却对别人的追求,不为所动,一心和猴爷谈朋友。猴爷为此也欣喜了很久。

不过好景不长,没多久就出现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那个人是南城菜刀队的队长。

菜刀队的队长名叫张扬,他也看上了猴爷的女朋友,虽然猴爷的女朋友不理他,不过这小子却没想放弃,而是变本加厉的穷追不舍,所以张扬对猴爷女朋友的骚扰一直没有间断过。

时间一久,脾气再好的人也咽不下这口气呀,就更不用说猴爷了。于是有一天,他就和张扬发生了口脚。虽然两个人没打起来,但是张扬觉得自己的威信受到了挑战。当他知道猴爷是个混子之后,于是就给猴爷下了战书,战书里约好了时间地点,人数不限,他要和猴爷干一场,打输了的一方自动与猴爷的女朋友断绝联系。打伤,打残自己负责,而且还不许让雷子(警察)知道。如果不敢来,就算自动认输。

张扬满以为猴爷看了信就不敢来了,这毕竟是玩命的事,有多少人肯为拍个婆子拼命呀?不过张扬却猜错了,猴爷还真去了。

指定的地点是在一个体育馆里,打架的当天,张扬早早的就带着他那帮菜刀队的弟兄,一人一把菜刀在那里等着猴爷了。眼看着快到约定的时间了,猴爷这才不紧不慢的来了。不过这次猴爷没想跑,他打算拼了。

让张扬吃惊的是,猴爷并没有叫人,而是自己一个人来的。那天猴爷抗着一把枪--气枪。在当时气枪是被当成一种玩具,可以在民间买卖。气枪的大小,外形,和真枪差不多,木头枪托,枪管到压气仓全是铁的,有一米多长。不过气枪上子弹的速度却非常慢,威力也小,没人会用它打架。

看到猴爷抗着把气枪就来了,把张扬和他的弟兄们全乐趴下了。他们认为猴爷的脑子肯定是进水了,拿着这玩意怎么打架?一枪打出去,再装子弹?还没装上子弹呢,猴爷就得让他们砍死了。不过接下来猴爷做的事却把他们惊呆了。

那天猴爷是抗着把气枪,背着个军挎来的。不用说,军挎里肯定是板砖,因为猴爷使它顺手,走哪都忘不了带着它。进了体育馆,猴爷一看对方二十多人。就先把气枪往地上一放,枪管冲上,枪托冲下。冲着张扬说了声:“来吧。”

这一句话就把菜刀队的人震住了,他们没想到猴爷能这么镇定。不过既然来了,要是不动手也说不过去,于是张扬就第一个拔出菜刀冲了上去,剩下的二十多人也拿着菜刀跟着往上冲。

同类推荐
  • D君之墓

    D君之墓

    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篇纪事性题材的小说。因为D君真有其人,她是我的朋友,也是许多人的朋友;她曾是生活在我们当中的一个鲜活的生命。她悄然而悲壮地走了,早早去了那本不该她去的地方。岁月流逝,我常思索以某种方式纪念她,以表达我和很多人对她的哀思。思来想去,还是以文学的方式比较好,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文艺工作者。当然,我不想写成一篇哀悼文章,那样太沉重,太刻板,太故作,她泉下有知也会不乐意。最恰当的方式还是小说。小说可以天马行空,表达起来随心所欲。但我深知,写小说不是我的强项。
  • 把你的脚放我鞋里试试

    把你的脚放我鞋里试试

    年轻时,我与妻子爱争吵,算是一对丁当夫妻。遇见鸡毛蒜皮的、不足挂齿的任何一件小事情,都会丁丁当当地争吵一番。争吵变成解决夫妻之间所有问题的唯一办法。一天三小吵,三天一大吵,是我与妻子年轻时的家庭生活常态。夫妻间争吵,越争吵越起劲,像一对斗红眼的公鸡,不能见面,一见面就争吵,不争吵就无事可干,无话可说。人们说,家庭是一个表达爱的地方,不是一个说理的地方。夫妻争吵时,哪里还能顾及到爱的表述,恨不得一口吞下对方,相互指摘,相互伤害,成了唯一的表达模式。那个时候,闺女小,上幼儿园。我们吵起架来,不会顾及到她的存在,更不会想到对她的伤害。
  • 山水

    山水

    案上,一张六尺宣纸上,烟云酝酿,翠峰崭露,一支羊毫小楷画笔搁在墨盘边上,紧挨墨盘,立了一只剩了残酒的酒瓶。良骏看着宣纸上的水墨画迹,他从不跟父亲谈画,哪怕一句,从来不提。东方无稽也一样,不过问儿子的工作,轻松、劳累,顺心、憋气——从来不问。东方无稽喝慢酒,一口,一口,浅斟,细品。良骏坐在父亲身边。终于,东方无稽酒喝好了,面微醺,眼蒙眬。这时,良骏起身,出门,随手将门拉上。
  • 阿来山珍三部(《河上柏影》《蘑菇圈》《三只虫草》)

    阿来山珍三部(《河上柏影》《蘑菇圈》《三只虫草》)

    “山珍三部”既充满对自然、生态的深切关怀,也充满了温暖、动人的人情之美。“我相信,文学更重要之点在人生况味,在人性的晦暗或明亮,在多变的尘世带给我们的强烈命运之感,在生命的坚韧与情感的深厚。”
  • 我知道你曾经干过什么

    我知道你曾经干过什么

    “我知道你曾经干过什么。”许林从相册上抬起头,目射寒光、杀气腾腾地说。她在保利大厦干物业,负责维护三十层以上的日常运转,活儿很轻松,十点半前清扫完公共区卫生后,就基本上闲着了。所以,她没事儿总往我这里跑,跟我抢电脑打僵尸、花痴各路帅哥明星、八卦楼内住户的隐私,等等。我真的很烦这家伙,但无可奈何,谁叫她是我的房东呢。
热门推荐
  • 一眼芳华

    一眼芳华

    人生中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人,我们悄悄藏住心中那份纯纯的爱,因为我们太单纯了,所以很多年后都会记得曾经的怦然心动。一个女孩从未来回到现在,看到一座石碑,她的心里非常难过,原来从未来回到现在的人,别人都无法看见你存在,为了寻找曾经擦肩而过的男孩,为了见证那次美好的相遇,她经历了一回真正的青春,哭过,心酸过,也绝望过,她看到了男孩的爱情,也看到了男孩的成长,后来终于明白一切,消失在那个晴天,会再相遇吗?还能再看一眼相遇时的情景吗?这是一部记录青春的账本,共十二万字,虽然是穿越回到现在,故事中很少提到穿越,这些故事每个人都曾遇到过,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为什么偏偏每个人都在追求?我们每天都在工作,在忙碌,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吗?最后我们还要去追求什么?为什么而活?欢迎您看完这本书,故事很纯,您一定会相信自己的青春是不是也这样经历过......(不会让您失望!)
  •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一只猎雕的遭遇

    一只猎雕的遭遇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强势领导,强势管理

    强势领导,强势管理

    在激烈的市场丛林中,强者战胜弱者,快者淘汰慢者,这永远是不变的竞争法则。商场竞争不相信眼泪,不相信空泛的口号,相信的是实力,相信的是效益。在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变革越来越新的今天,每天都有公司破产,每天都有公司倒闭,这些企业倒下去的原因千千万,但是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强势管理。
  • 论语通解(二)

    论语通解(二)

    本书是已经出版的《论语通解(一)》一书的姊妹篇,续集,内容包括作者第十四讲至二十四将的内容。本书作者以亲和力的语言和轻松的讲座方式呈现给读者。作者通过自己对《论语》经典著作的深刻地理解和切身地体悟,结合当前读者工作生活中的困惑,进行了通俗地讲解和阐释。
  •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作者的画很有创意,给人一种遍历天下的感觉,在构图上全部突出了背后的特殊旨趣,作品在画面上的整体面貌上,依然传递出一种大山大水的气势,其中所体味到的那种感觉,可能这也是这作吕比较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吧。
  • 妃要出墙:太子今天绿了吗

    妃要出墙:太子今天绿了吗

    太子妃孟云想因太子纳妾,一气之下投湖身溺,21世纪的一缕魂借居其中。从此太子宫中热闹起来。太子娶真爱,她观礼外加评判小妾好不好生养;太子三妻四妾,她就给太子送了顶嫩颜色的帽子。某大臣:“太子,你头顶长草了,而且是嫩绿的,快来拔草。”六皇子景华:“愚蠢,云想是本王的真爱,更是未来的皇后。”太子景容:“孤不是老黄瓜,所以不需要刷嫩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也曾颠沛流离

    我们也曾颠沛流离

    时光荏苒,墨色青春里;也许我们经历过创伤,也许我们体味过幸福;但,终究,我们会失去一切;时间是个残酷的东西;不经意之间,我们就那样错过了;我们不曾携手与老,不曾开颜欢笑;但我们,曾一起颠沛流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旧城喻经

    佛说旧城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联想斯巴达方阵

    联想斯巴达方阵

    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已经不再是处于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一剑走四方”的侠客精神都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团队协作精神。“斯巴达方阵”的制胜精髓和联想集团经营管理理念两者相结合,对于当代企业发展方向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