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8200000001

第1章 潘玉良:不拼脸的实力派

邻居家的阿姨又托母亲帮忙给她女儿介绍对象。母亲私下对我说:“不是不想帮忙,实在是没辙了。”

邻居家的姑娘相貌普通,大圆脸、小眼睛,胖胖的身段。虽然说不上丑,但确实和漂亮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相貌普通的女孩子,并非个个最后都成为剩女。大多数的女孩子都能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寻找到人生的另一半。那么这个姑娘为什么一“剩”再“剩”,成了家中的老大难呢?

仔细一问才知道,这姑娘总因为自己的相貌而自卑,而这种自卑最终由自怨自艾演变成了对一切事物的漠然和抵触。

每次相亲失败后,她既不去努力健身减肥,也不肯在整理仪容上多花一点时间。若让她去增加自身的文化知识,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她只会吃更多的垃圾食品、生更多的闷气,让本来就不出众的外表日复一日地变得狰狞起来。

谁不爱赏心悦目的容颜,谁不爱玲珑有致的曲线?天生不美,没有关系。美丽是一种态度,你认真对待它,它便认真地回报你。只要你有心,它不曾亏欠过任何一个努力变美的女子。

记得早年电视上播出《画魂》时候,实在被李嘉欣的美貌惊艳到了。更早之前,巩俐也演过一部关于潘玉良的电影。因此,潜意识中便觉得潘玉良也该是个美人。然而后来看到潘玉良的自画像时,才真正地被震撼了。

画中的女子国字脸,轮廓粗犷。鼻翼宽大,嘴唇厚实,身材壮硕,实在称不上美。再找到她的相片一看,真人其实还稍逊于自画像一些。这时候才知道,观众实实在在被影视剧误导了。

潘玉良是个画家,不是个花瓶。花瓶可以漂亮得没有灵魂般不食人间烟火;画家却不行,她首先要有丰盛而深刻的灵魂,才画得出伟大的画。

这样一个不美的女子,是怎样从孤儿到雏妓,从侍妾到画者,然后进入高等学府做教授,最终成为一代“画魂”的伟大画家的?

潘玉良1895年出生在扬州,原来叫陈玉清,后来又改名叫张玉良。她身世坎坷多蹇,年幼时父母前后离世。在舅舅家过了几年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四岁的时候,小玉良便被嗜赌如命的舅舅卖到了安徽芜湖的一家妓院里。

大约是因为长得不够漂亮,年纪又小,玉良在妓院里做烧火的粗使丫头。

大抵每一个不平凡的女子,都有一个倔强而顽强的灵魂。不管是身陷泥潭,还是被命运逼仄在幽谷,她都有一种不认输的执着、抗争的勇气。

在妓院的四年里,因为拒绝接客,她一次又一次地逃跑。被抓回来后,又毁容、上吊数次。妓院的老板在这样刚烈的女子面前也不得不退步,允许她在妓院里只卖唱不卖身。

她不肯着心打扮,学唱、记词却很用心,因为那是她唯一能接触到诗词的机会。那一日,玉良的歌声打动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时任芜湖海关监督的潘赞化。

潘赞化出身书香门第,早年游学日本,曾加入同盟会。他性格儒雅温厚,是个有新思想又带着旧式文人气息的进步人士。

如泣如诉的歌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玉良言谈举止中不带风尘之气,虽身世飘零又自有一种难得的自爱自尊。眼前的女子一点也不美,却让潘赞化为之触动。

于是潘赞化花重金为玉良赎身,因为他家中已经有妻子,她便成为他的小妾。从此后,她改名为潘玉良,一生以潘赞化的侍妾自称。以我之名,冠你之姓,这是一种对再生之恩的感激,也是昭然于世的爱情誓言。

1913年的一个秋夜,上海法租界渔阳里三号举行了一场婚礼。这一场不被世人看好、理解的婚礼,宾客只有潘赞化的挚友陈独秀一人。

如果说故事的开始不过是一场英雄救美式的言情小说,那么后来,潘玉良以自己人格的魅力将这个故事写成了一场传奇。

生活的内涵有很多,对于女人来说,老公、孩子固然是人生中的重要课题,但是守住丈夫,却不该只是女人唯一的职业。

潘玉良当然明白,潘赞化当初的伸手相救不过是恻隐之心下的一时冲动,纯是义举,无关乎爱情,但她并不计较。她知道自己不美,却并不因此而放任自流。既然没有美貌可以被爱,那么就让他爱上你的灵魂。

古往今来,爱情中的关系从来不曾真正对等过。对付出感情多少的计较,并不会让这段感情真正平衡起来,反而容易将爱情摧毁,将人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让你走向一个与初衷背道而驰的方向。

因为潘赞化受过良好的教育,她钦佩仰慕他的学问,便用心向学。

我们常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其实每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也都有一个同样伟大的男人。因为懂得和尊重一个人,所以不会将她禁锢在方寸之间,让她湮灭在柴米油盐之中,而是给她翅膀,愿她飞向更高、更广阔的天际。

两人到了上海后,潘赞化就为潘玉良请了老师教她读书作画。潘玉良天生有一种不服输的个性,做事就要做到最好,学习就要学到最优。她勤奋好学,对画画更是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天分。

潘赞化被她的勤奋好学所打动,也惊诧于她的艺术天分,于是鼓励她报考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潘玉良从来不是那种小鸟依人的柔软女子,她胸中有丘壑,刚烈而直率。大约品格中这种近乎男子气质的特性,反而给了她一双更能发现女子美的眼睛。她没有画传统婉约写意的中国画,而是主攻了颜色更加丰富跳脱的西洋画。试图融中西画之长,并赋之以自己的个性色彩。

在学校里,人体素描课被政府明令禁止使用模特教学,因此,潘玉良门门功课名列前茅,却在人体写生课上总找不到感觉。有一回在公共浴室洗澡,眼前的洗浴的裸女突然让她眼前一亮。于是潘玉良偷偷躲在一边画到忘我,结果被发现后自然招来了辱骂和责打。

现实的挫折从来不能叫她停止前进的脚步,画不了别人,那么她就画自己!

在青楼里,她为了名节誓死不肯脱去一件衣服,并且想摧毁女子所珍视的容貌。然而在艺术面前,她却能淡扫螓首蛾眉,精心理得云鬟雾鬓,脱得一丝不挂,将女性最原始之美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她性格中的不拘小节,成就了她艺术道路的宽广。她的自画像展出后,在赢得了赞赏的同时,也招致了无休止的谩骂和指责。

当时美专的校长刘海粟十分欣赏她,不希望她的艺术天分被当时的社会环境扼杀,于是便劝说她毕业后去法国深造。

潘赞化这时显示出了一个男人宽广的心胸,他非但没有阻止,还帮助她争取到了公派留学的名额。

去国离家远渡重洋,在陌生的环境里学习、生活,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她一个孤身的女子?但是潘玉良没有选择做温室的花朵,在丈夫的羽翼下平淡地过活。她更像是孤崖边挺立的青松——“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那样耿直坚强。

留学的生活相当艰苦。潘赞化因为丢了官职不能按时寄出潘玉良的生活费,她就省吃节穿,有一回竟然饿晕在课堂上。然而即便生活穷困,她也从未放松过学习,仍旧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

她饿着肚子,贪婪地吸收着艺术的养分。从里昂中法大学到里昂国立美术学院,接着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和意大利罗马国立美术学院学习,她从没停止过追求艺术的脚步。

美丽的外表固然能吸引人一时的瞩目,然而灵魂的美丽才能散发更持久的芬芳。潘玉良在画画中,寻找到了自己的灵魂。

在法国的时候,虽然自己并不富裕,潘玉良却仍有一副热心肠,乐善好施。每次接到潘赞化寄来的生活费的时候,只要旁人有急需,她都会慷慨解囊。

虽然没有精致的五官,她却一直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留着短发,戴着眼镜,大碗喝酒,大声说话。她心胸坦荡,在她的心里除了毕生所爱的艺术,再也没有空间去容纳那些自怨自艾的小情绪,没有时间去纠结那些九曲十八弯的缠绵心事,更没有地方去盛放那些旁人的白眼和轻蔑的诽谤。

因为灵魂的丰硕,可以抵挡人世间最寒冷的风霜。

在异国漂泊九年,潘玉良归国后先被上海美专刘海粟校长聘为西洋画主任,次年又被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聘请为油画教授。

然而,这世界就是如此现实而残酷,再多的光华都不能阻挡处心积虑寻找污点的人们。在她举办的一次画展上,她的《人力壮士》虽然获得极高的评价,但还是被人贴上“妓女对嫖客的颂歌”的纸条。

当一个人有了梦想,就是在同现实做一场厮杀般的决裂。她坦然面对她的出身、她的相貌,她坦然面对世人偏见的眼光。但当有人污蔑她的艺术时,潘玉良却毫不退让,一个耳光打在对方的脸上。

如果说外界的侮辱并不能让她退缩,家庭内部的压力却是她无法面对的。面对潘赞化原配妻子的轻视、挑衅,潘玉良不愿意看见深爱的丈夫夹在两个女人之间为难。恶意的猜测、叫人难堪的流言蜚语,潮水一样试图将她吞噬。潘玉良又一次选择远赴法国。

不可否认,是潘赞化成就了潘玉良。然而在潘玉良的心中,潘赞化始终是她心灵的归属。如果一段婚姻注定不能以长相厮守而存在下去,那么不如天涯相隔,遥望而爱,这也是一种对彼此的成全。

虽然两人之间没有朝朝暮暮的耳鬓厮磨,也少了日夜相对的岁月静好。但从他爱上她的那一刻起,他的爱以一种更深沉的方式进行下去。临行前,潘赞化将当年蔡锷送给自己的怀表送给了潘玉良。这块表和镶着他们结婚照的一串项链,一直陪伴着潘玉良,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

抗日战争爆发后,潘玉良失去了和潘赞化的联系。她收起悲痛,将所有的感情全然地投入到绘画中去。她在法国是出了名的“三不”女人——不谈恋爱、不加入外国籍、不依附画廊拍卖作品,只为了坚持自己人格的独立。

前两个容易做到,不依附画廊却让她的画经常卖不出去,生活一次又一次陷入穷困。

战争中的欧洲大陆,容不下一个独身女子平静的画室。虽有岁月的碾压,但灵魂却在时光的打磨下愈加瑰丽夺目。

潘玉良爱唱京戏,尤其擅长花脸戏。别人叫她唱戏,她从不扭捏。她的声音天生粗犷,唱戏不用假嗓,扮相也不用特意勾脸。一开声、一亮相,就是一个窦尔敦。甚至有人说她披着黑色的大衣,就像个大猩猩。那时候的留学生们总开她玩笑,说没见过比她更难看的女子了。她也并不以为意,这是她的自信。

可谁又会真心觉得她是个丑女人呢?没有一个人不赞叹她的艺术才华,没有一个人不钦佩她对艺术近乎偏执的执着。

我们看到她后来的照片,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历尽千帆的淡雅从容,那是因为灵魂的丰盈而焕发出的一种不动声色的美。

这美丽,也吸引了倾慕的目光。在潘玉良最困难的日子,一个叫王守义的男人用他的柔情陪她度过风雨飘摇的岁月。

王守义是早年来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他在巴黎有一间中餐馆,也因此得以结识了潘玉良。

他为她修理漏雨的画室,他为她购买绘画的颜料,他帮她筹募开画展的资金,他陪她在午后的阳光里散步。在她废寝忘食作画的时候,他为她留下一餐温暖的饭和一杯熨帖到心底的热咖啡……

他不懂画画,也不明白那一团一团的颜料涂抹成的画里,到底有什么叫人奇异的力量,却是那样吸引他。他用最原始的崇拜,仰望着她的天分和高尚的灵魂。不求和她并肩站在一处,只是默默地在她身后,为她遮风挡雨,给她最坚强的支持。而我们现在所见的潘玉良的作品,也都是王守义花重资保存、收藏和运回国的。

她未曾给过他承诺,因为她的灵与爱都给了潘赞化。然而,在那样坏的年代,就算容不下长相厮守的爱情,总容得下一对互相取暖的灵魂。

她也曾想过归国,然而潘赞化却写信隐晦地劝她留在国外。虽然去国离家生活苦楚,总让她避开了另一种风雨,这是一个男人能给她的最后的庇佑。

四十多年海外漂泊,她到死都没再见过潘赞化,也没回过国,但这并不代表遗忘。在天涯的两端遥望而爱,不是爱你靓丽的容颜,不是爱你魅惑的身体,而是爱你的灵魂,所以爱得长远而博大。

舒淇在金马奖的领奖台上说,她要把脱掉的衣服一件一件地穿回来;而潘玉良那被社会世俗的偏见剥落的外衣,也终于用她不懈的努力为她穿上最光华的礼服,昂然站立在世人的面前。

1959年,潘玉良获得了巴黎大学多尔烈奖,这是该校历史上第一位华人获奖者;她也是第一位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的华人;她的画获得了无数的奖章:“法国国家金质奖章”“法国艺术家协会鼓励奖”“比利时布鲁塞尔银奖”,等等。她的雕塑作品也被巴黎尚拿士奇博物馆和法国国立教育学院收藏。

在修炼成女神的路上,每一个有成就的女子,不管怎样的出身、怎样的遭遇,她们都不曾放弃过自己。

相貌是天生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

觉得身材不够苗条,那么就远离垃圾食品、坚持健身。如果连自己的胃都管不住,怎么去管理自己的人生?

觉得五官不够完美,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护肤品总有一件适合你。

不会弹琴,并不影响你去试着感受世界名曲的美妙;不会吟诗作赋,也不妨碍你去读经典的著作;不会跳芭蕾,仍然可以有得体的谈吐、大方的交际;不会画画,只要有心,依然可以把家里布置得典雅温馨。

你所读过的书,走过的千山万水,经历过的人世春秋,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每一个细胞。相信有一天,你的容颜不会辜负你所有的努力;也终有一天,你会遇到那个爱上你灵魂的人。

同类推荐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雪域风华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雪域风华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雪域风华》是作者在西藏工作20年的“老西藏”,她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讴歌党的民族政策英明伟大、老西藏无私奉献、吃大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藏汉人民族团结友爱亲如一家和祖国边疆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等等。通篇洋溢着一个老西藏的革命情怀。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从明清画集如《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古今名家画稿》等书中挑选出与元曲意境相合的画89幅,相互配合。收录了伯颜的《喜春来》、关汉卿的《大德歌》等三百首元曲。
  •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遴选了2011年发表在各类文学报刊上的优秀思想随笔作品,全面展现了2011年的思想随笔创作成绩及美学风貌。
  • 上海因为想念谁

    上海因为想念谁

    《上海因为想念谁》是一本诗集,它包括50多首清丽的小诗,过去与现在、梦想与现实、春风与明月……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化成了一首首诗与歌的爱恋。
  • 校园风尚

    校园风尚

    《校园风尚》是一部精选的中学生作文集,所选的40余篇文章中有记叙文、议论文、叙事、议论、散文等,全部出自90后的学生作者之手。这些单纯、稚嫩的作品,在同龄人来看,立意深远、构思精巧。在有资历的成年人看来,也许不以为然,但这些文字却散发着一代未成年人的青春芳香。
热门推荐
  • 共渡

    共渡

    穿越千年,不过是为了还那凤凰泪的三个许愿。战火四起,正是群雄割据的时代。以为一切都很简单,却犹如那扑火的飞蛾,撞入那人的情网里,自此,再也难以抽身离去。他是秦国第一杀将,却不知,那张面甲之后,藏着如何的情深几许,又是何时相许心意?若不是时光倒流,我们本不该相遇。千山万水,或许便是天意,赴你而来,本不属于自己的命定。这世道,生灵涂炭。而我,只为你,来到这全然不属于自己的时代。一生一世一双人,你可还愿意?阿珩,我又来到了你的身边,你会不会再爱我一回?你,可曾将我忘怀?再看我一眼,簌簌花开,暮暮朝相思,遥遥相望似曾相识。
  • 快穿0l

    快穿0l

    “伯恩长大了呢,都不像小时候那么乖巧了呢。”少年低垂着眉眼不做声“伯恩为什么要悄悄的离开,为什么?”“你给我安分些,小心玩火自焚。”她笑着拨弄着自己的头发不去回答“既然不喜欢那么当初干嘛还招惹。”“诶,好可爱的孩子啊。要不小家伙,从今天起就跟我一起生活吧。”肉嘟嘟的孩子眨了眨眼睛似懂非懂“小家伙,我就不应该把你捡回来,真是养虎为患。”“如果我告诉你,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呢,你还会不会原谅我?”她沉默着“她不可能原谅你,也不可能再回去了,知道吗祁褚宸。”祁储宸望着她似乎是期待她缓缓地抬头看了一眼半跪在地上的人转身离开走的很干脆。“不!!别走,至少别和他一起!”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盛世倾城:独宠小刁妃

    盛世倾城:独宠小刁妃

    叶轻澜,22世纪王牌特工,一朝穿越,却成为人人嘲讽的废柴。太子为了白莲花退婚?切,姐不稀罕,渣男配渣女!美男师傅青睐有加?抱歉师傅,我们不约!师徒恋神马的最讨厌。某大神拦腰一抱,衣玦飘飘,直奔洞房:“小轻澜,你是本座的!”某女挣扎呐喊:“大神,你的节操呢?”大神风轻云淡:“碎了!”某夜,被大神‘压榨’后的某女憋屈着小脸,拽着衣袖商量道:“大神,今夜我们只看星星可好?”大神邪魅而笑,心领会神:“原来小轻澜喜欢这口……唔…既然这样,本座满足你!”
  •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他身上满含着父母对未来的期望,所以,孩子的智力发育问题成了广大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而3~5岁,可以说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启蒙阶段,是决定孩子智力发展走向的基础时期。本书根据3~5岁孩子的智力发育特点,用生动科学的语言,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故事、游戏,为家长提供了全面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许多具体方法,对于快乐有效的提高3~5岁孩子的智力有非常强悍的效用。
  • 山海画妖师

    山海画妖师

    古老时代,山海入侵。人类为生存,求道于古老,后得山公教化,传之于三友,借画定义森罗,以妖概述万千,终留画妖师之不世传承。然而,世人只知山海,却不知还有倒山海。1700年前,天地倾覆,山海逆流,妖力的失衡导致无数世界失去了诞生画妖师的可能,而一些世界,却成了画妖师的天堂,为了更好的生活,先辈放弃了故乡,移居到了新的家园。蓝星,一颗古老的星球,它也曾孕育过画妖师文明,而如今,这里却惨遭遗忘,科技取代了古老的智慧,画妖师与山海兽,反而成了不科学的神话故事。雲石狛犬,帝羲乌,孤山寒姬,三囊蛛魔,造麻竹翁,二心猿,因一次意外,来自蓝星的秦轩,成了一位支配山海兽的画妖师。(普通群:641982934)
  • 辛弃疾文集1

    辛弃疾文集1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穿越星河遇见你

    穿越星河遇见你

    【已完结】珠宝璀璨的闪耀后,一双漆黑如夜的眸子俯瞰大地。景墨灏扯住女人的手腕:“洛溪,我是黑暗帝国未来的继承人,你敢反抗我?”洛溪冷笑一声:“呵呵,我可是未来整个星球的掌门人,屈屈一个澳洲继承人就想来驯服我?你做梦!”景墨灏一把将她堵在墙上:“哦?女人,听起来来头不小,不如我去收服个宇宙,看你还能往哪逃。”洛溪:“...”【带上你的笑点与泪点,跟我走吧~】
  • 黄华集

    黄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全书通篇以日本社会生活中的花道、茶道、俳道、武士道等为切入点,讨论了日本人对美的体会,对生死之道的领悟,作者有意识地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历史,通过对日本人精神底色的探究,为理解日本民族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新颖的视角,让读者感受了日本文化那种“具体入微”的美丽,尝试了那种“花是樱花,人是武士”的“忍恋终极”的落花之美。日本人的内心是紧张的,但情感却是极其认真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做事都讲究“道”,在各自传统的文化道场里,固守日本其本身的社会文明,其修身养性就是通过认真的仪式讲述人生的真谛,又将日常茶饭事升华为“道”,将人生的体验全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