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2300000004

第4章 什么束缚了女人的拳脚(3)

生活中有很多女人,就像故事中的那个习惯于按“乞丐思维”思考问题的乞丐一般,习惯了“从属”的地位,甘心做别人观念里的“弱者”。即便她们其实可以是一棵大树,但她们放弃了长成一棵大树的机会,依照世俗的标准,把自己捆绑在了男人这棵大树的身后,最终终于变成了一棵没有个性的藤萝。

那么,女人们为什么要甘心当“弱者”呢?原因很简单,她们误解了成功的意义,对成功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她们认为女性要成大事就必须保持一副冷冰冰的面孔,会失去女性特有的柔情似水;认为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就会失去丈夫的爱,影响家庭和睦与温馨等。在这些心理作用下,很多女性心甘情愿地主动撤出,去固守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悠然自得,把事业上的辉煌“完全地、彻底地”留给男人,自己成了一名为他人喝彩的观众。正因为心中怕做强人,所以这些女人注定就是弱者。这是大多数女人的悲哀所在。

小青是地地道道的怨妇。刚刚35岁的女人,成天祥林嫂似的絮絮叨叨她的花心丈夫的诸多出轨事迹。

与她一起的姐妹们早已拍案而起,告诉她,你那个畜生老公早就应该把他踢的远远的,你还能容忍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你?然而,每每说到离婚的时候,小青就犹豫了,因为孩子那么大了,不想让孩子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自己的经济能力不行,多少还需要倚仗她的财大气粗的老公……

姐妹们火了:“你的意思就是没有了他,你们娘俩就活不了了?”

“不是活不了,你也知道我自从结婚到现在都没有工作过,你让我离了婚以后靠谁去?”

时间久了,小青的那些朋友也就懒得搭理她了。

生活中,像小青这样的女人并不鲜见,由于对自我认识的局限性,更因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她们很容易把自己定义为“弱者”。一个自认为是“弱者”的女人她的人生就是一种悲哀。

还有一些女人,即便有机会不必依附他人,但她们同样缺乏当“强者”的勇气,缺乏成功者的心态,因此,她的人生同样是碌碌无为,缺乏精彩。

晓林医科大学毕业以后曾为自己的将来烦恼了一阵:像自己这样学医学专业的人,一年有好几千,残酷的择业竞争,我该怎么办?争取到一个好的医院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上加难。而且即便进了一家好医院,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人际纷扰,还不如在一家小医院呆得自在。

因为害怕失败,不喜欢麻烦,晓林主动放弃了竞争,选择到一家效益不怎么好的医院。晓林每天该上班的时候上班,该下班的时候下班,时间一晃而过,晓林也结婚生子,日子过得不好也不坏。在与昔日的同学联系的时候,晓林发现曾经那些在学校里学习不如自己的同学都在一些大医院混出了名堂来,有的还当了专家。

晓林的心开始隐隐有些失落了。

俗话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事实也是如此,故事中的晓林害怕竞争,害怕挑战,安于现状,所以她的人生波澜不惊,生活过得不好也不好。这种不好不坏的生活状态是大多数女人的生活常态。因为没有成功的渴望,没有追求,因此,这些女人永远不可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感。只有那些有自信,永远保持积极心态的女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活出自己人生的辉煌。

中国前国家足球队教练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我想做事,而且我能做好它!”——这就是女人们需要的态度。

对于那些不停地抱怨现实恶劣的女人来说,不能称心如意的现实,就如同牢笼,既束缚手脚,又束缚思想,因此常屈从于现实的压力。而那些真正成大事的女人,则敢于用积极的行动去挑战现实,在现实中磨炼自己的生存能力。对于女人来说,选择了自信,就等于站在了成功的起跑线上。而倘若自甘为弱者,就永远没有成为强者的可能。

怯懦让女人失去成功的良机

生活中,大多数妇女的心里都多少有一点恐惧权力,所以她们一旦掌握权力,其行动总是显得苍白无力。女人的怯懦的行为导致她们最终失去机遇,并且一错再错。只有行动果断,敢于抓住机遇的手的女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然而,现实生活中,女人们缺乏的还是强悍的内心和果断的行动力。她们总时时担心自己还不够强,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面对挑战。因此,总想隐藏自己,躲在幕后。

云是一位女性主管,管理着部下,她总有些力不从心。她说:“在我下面做事的有6个人,都是男性。因为我比他们都清楚工作的内容、性质,所以受他们尊重。可是,如果他们有人出了错,我批评指正的时候还是得小心翼翼。我只能说:‘我们这儿出了点小问题……’而不能说‘你这儿出了点小问题。’他们会认为这种话说得太重了,会觉得面子上不好看。总之,我甚至连下命令都不敢。可是我希望我管辖的部门有突出的成绩,最终,我只有半哄半劝,有时候别人犯了错我也去担一份,以免他们认为我太苛刻。”

云从世俗的观念中认识到,女人展示能力通常都会吃亏。被管辖的男人会报复,有时候报复方式非常幼稚无聊。

她说:“我一向很谨慎,不敢表现自己的才能。我明白自己比他们都强,却不能公然有这种表示,甚至表示与他们一样都不行。”

云之所以恐惧表现能力,那是因为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这样做会被孤立。她又说:“其他女同事的反应得一样。女职员很难信任位置高于她们自己的女人,由于找升到主管,对她们构成一种压力。她们觉得有一个女人升上主管之后,她们就再也不可能有升迁的机会了。”

这位女主管的遭遇并不特殊。不只是在商业方面,在学术、政治等方面也是一样。女人要想获得机会和进步是不容易的,因为她不容易得到一般人的认同。

从小,父亲和兄弟就会处处给女孩子一些限制,造成她的恐惧心理。如果日后能够克服这种恐惧,克服造成恐惧的环境压力,女人会发现她对权力的需求和男人其实是一样的。

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有一位女人在事业上成功了,一般人总会认为她在根本上已经丧失了某种气质。自青少年时代,男性受的教诲是:拿出男子气概来对抗难题;女人听到的训示却是:不要那么女孩子气地对抗难题。我们的所有文学、民俗、习惯,都把女人塑造成被动、软弱,需要保护。所谓女人气质是要求女性依附男性而生存,不论在家中,在工作环境里,都要服从男性。

因此,一般女性在遇到机遇时便会表现出畏缩不前和犹豫不决。可是,机遇和财富是不会等人的。它稍纵即逝,就像天边滑过的流星。

女人,你还在等什么?马上勇敢起来,抛开面对机遇时的罪恶感——机遇是公平的,它决不会因为你抓住了它而降罪于你,它是上帝赐与每个人最珍贵的礼物,只有具备行动果断,敢于抓住机遇的人,才能够成为强者,才能够超出男人,成就伟大的事业。

怯懦的行动只会使女人丧失自己,找不到成功的快乐。

无谓的纷扰消耗了能量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却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落在野马头上,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

细想一下,这与现实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能把一个人的意志彻底击垮的,有时并不是什么重大的灾难。相反的是,它们往往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普遍比较敏感,心思比较细腻,也比较情绪化、爱较真。因此,她们往往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更喜欢生一些无所谓得闲气。因为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是琐碎、杂乱,没有头绪的,很容易牵扯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女人一旦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放进去,就很容易被牵绊了手脚,以至于损耗了自己的能量,没有时间致力于自身的“建设”,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毛素素没有什么人生理想,没有确切的人生目标。但是,她很忙,忙孩子,忙老公,忙家务,忙家长里短,忙着跟邻居打火热。毛素素的老公很不喜欢毛素素这样,经常数落她没有进取心,档次太低。

毛素素心里发虚,但到底还是不甘心,就猜测老公是因为外面有人了才嫌弃自己的,就成天跟老公闹,有事没事盘查老公,甚至于跟踪她的老公。她老公跟别的女人,哪怕是电梯里的阿姨多说一句话,她都要问,你跟人家打的那么热乎干什么?

就这样,好端端的一个家,被毛素素闹的分崩离析。

在毛素素与老公离婚之时,她问老公,为什么他们的婚姻无法维持了?她的老公疲倦地说:“不是其他,而是因为你真的太琐碎了!”

毛素素一听这话,哭得排山倒海。因为琐碎,她失去太多了。

毛素素的失败是她的无知、不思进取所致。一个聪明的女人,是不会一天到晚关注别人的情绪,关注他人的闲事的。她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的生命品质,用心经营自己的婚姻。比如,她会不时制造一点浪漫,她会努力学习点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比如,做一盘像样的菜,学手工,学插花,学绘画等。总是,她不会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谓的纷扰之中。只有这样,她才有生活的底气,生命的尊严。

谢婷自从有了孩子以后,就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怨妇。她每天都很忙,忙着孩子,忙着家务,忙着与婆婆较劲,忙着生闷气。谢婷觉得自己都快疯了。

她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倾诉自己的心事。好朋友耐心地开导她:“你觉得一天忙忙碌碌的,哪些事情是可以不忙的呢?比如,生气是不是可以不忙?较劲可不可以不忙?”

谢婷觉得朋友说的有理,回到家里后,她不再动不动就生气,每当婆婆说了什么不自己不愿意听的话,她就走开去。婆婆说多了觉得无趣也就不再说了。谢婷觉得自己的处境似乎好了一点。但她还是很空虚呀,除了带孩子,做家务,她的生活缺乏意义。这该怎么办呢?

朋友又建议她:“那你就打扮打扮自己,多出去走走,玩一玩,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呀!”

谢婷又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她开始给自己买了漂亮的衣服,每天把自己弄得清清爽爽的,看着镜子中依然年轻漂亮的自己,谢婷心里的阴霾也随着一空。她不再把自己关在家里,而是经常带着孩子到公园散步,找朋友聊天。孩子休息了,她还会写写文章,画画,生活逐渐充实了起来。她的气顺了,生活也随之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谢婷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时,她发现在家当主妇的几年时间里,自己不但没有退步,在心智上还成熟了很多,而且接受能力更强了。这让谢婷生活、工作更加称心如意。刚回去工作半年,谢婷就被提升为公司主管。

同类推荐
  • 20岁开始,30岁成功

    20岁开始,30岁成功

    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20岁,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是我们精心设计人生的地方;20岁,我们又站在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起跑若能领先一小步,人生必将领先一大步,甚至在而立之年就开垦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黄金宝地,戴上成功的光环。那么,在这至关重要的十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清楚些什么呢?我们有没有清楚的目标去为之努力奋斗,有没有设计好人生?我们缺少什么,要学习什么?我们的时间在哪里,要取得的成就在哪里?我们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我们30岁以前,能不能掌握财富的密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又在哪里?我们现在最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才对整个人生有价值?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防骗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防骗术

    本书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人们。具体包括:洞悉商场骗局、预防贼骗手段、谨防色骗婚骗、最佳反骗技巧等内容。
  • 做最好的银行职员

    做最好的银行职员

    许多银行职员活没少干,班没少加,累没少受,可是离优秀却越来越远,如无头苍蝇,在职场中撞得满头是血,最终身心疲惫却两手空空……本书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针对困扰银行职员的“职业疾病”问题,展开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讨论,为银行职员开出“治疗药方”。让银行职员能够跳出思想束缚、热情拥抱理想、努力拼搏事业、尽力挖掘资源、巧妙筑起阶梯,描绘自己的银行蓝图,成为不多事、会做事、能成事、领导倚重的优秀员工。
  •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人生准则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人生准则

    本书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揭示了这位“伟大人生导师”的教育真谛:指导你正确运用大脑的潜力,将带给你真正的心灵和平;以心换心,相互沟通,在人与人之间架设一座爱的桥梁;帮助你获得自尊、自重、勇气和信心,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挥人性的优点。 
  • 拯救工作

    拯救工作

    本书以幸福为切入点,从如何得到幸福的各个方面展开叙述,从直面的询问:你工作幸福么,到深入的剖析为什么不幸福,怎么才幸福。从当今职场打工者的心理出发,针对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和启发,帮助人们走出迷茫和困境。旨在打开职场人士的思维陷阱——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的苦役;工作不是放置抱怨和烦恼的垃圾堆,工作才是人生幸福所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塑造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才获得,当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热情、专注、勇敢、并有了管理自己的理想以及时间的能力的时候,幸福自然会飘然而至!
热门推荐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全书共分为七篇,从日常生括、生产经营、生存竞争、投资理财、国计民生、宏观政策、对外交往等不同侧面全面系统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经济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经济学的全貌,轻轻松松地获得经济学的知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 绯闻男友之我们试试

    绯闻男友之我们试试

    女生和男生之间就不能产生纯洁的友谊吗?鹿悦嘟真的搞不懂,为什么她和叶幻凛关系好就会被八卦呢?那么世界上真的没有纯洁的异性朋友吗?那么她和叶幻凛又算是什么呢?叶幻凛和柳逸楠的导火索回来了,她又该怎么办……
  • 叛逆骑士终将为王

    叛逆骑士终将为王

    诸位!为王的诞生献上礼炮!好吧,其实只是一只永远不会成为王的人的历程……
  • 黛玉露华浓

    黛玉露华浓

    池塘冷风曳动,池水深幽,她被藕节绊倒,眼睛一黑,瞬间没在池子里。生死恍惚中,似乎有人唤她的名字,但她已经不能睁眼了。来不及想推的人是谁,她已在凄冷的水底。红楼遗梦,黛玉重生。未想这一世心中良人竟是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故事

    我的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三国之东汉风云

    三国之东汉风云

    萧雨穿越至名臣武将辈出的东汉末年成为刘备之子,金戈铁马,收文臣武将为己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乱世纷争,谁主沉浮?
  • 温氏母训

    温氏母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王将相论时事

    帝王将相论时事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风流一时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功过是非与政治智慧却投有因时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们对这些帝王将相的一些精辟言论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谋略才倍加折服。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将相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国家的安定,而这前提就是要对其统治下的国家,当时的时事要具有深刻的认识,这关乎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论断往往准确而又精辟。
  • 缱绻仙凡间:报君恩

    缱绻仙凡间:报君恩

    她原只是佛祖坐下一盏青灯,为得道升仙,在佛前许下誓言,必做三千功德。就在她完成了两千九百九十九件功德之时,却宿命一般的遇上了那个白衣如雪的少年。他为她续上断了的灯芯,她为他将仙路放弃。共同谱写了一段旷世仙凡恋。
  •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墨翟曾提出过物质微粒说,他称物质的微粒为“端”,意思是不能再被分割的质点。但在战国时代,有一本著作《庄子·天下篇》中却提到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个短棍今天是一尺,明天取一半,余二分之一尺,后天取一半,余四分之一尺,以此类推,永远没有尽头。当然,这里并没有提出,也不可能提出用什么方法分割的问题。但在那个时代,我国古代学者就能用思辩的方法来这样提出问题,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