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90300000002

第2章 少年时代(1)

1 瑞云楼内 阳明诞生

一般女人,怀胎十月,即可分娩产子。可郑氏已经挺着个大肚子安然过了十个月、十一个月、十二个月、十三个月,眼看着第十四个月又要过完了,她的肚子竟然还是没有丝毫动静。家里人再沉得住气,也急了。郑氏的丈夫王华天天盯着妻子的肚子,生怕有一点风吹草动被自己错过。最急的,当然还是郑氏的婆婆岑氏,她也是女人,女人走过的路她都已经走过来了,哪里见过这般光景。一小胎儿,竟然在娘肚里揣了十四个月还不肯出来。她无计可施,唯日日在佛前焚香祷告,求佛保佑,让郑氏他们母子平安,让那个未见面的小孙子或者小孙女早一点来到这个世界上。

那一天,是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九月十二日,岑氏如往常一样焚香,在佛前祷告,然后如往常一样进屋休息。夜色渐深,岑氏也困了,闭上眼睛,不消片刻就有些迷糊。人老了,觉少,梦多。但岑氏从来没有做过那样一个梦,那分明不是梦,而是真的。她刚闭上眼睛不久,就觉得一片明艳的阳光破空而来,晃得她的双眼眼睑都飞快地颤动起来。紧随那片明媚阳光而来的是一朵又一朵的五彩祥云,飘悠悠地从天外而来。祥云之上,站着许多身着绯红衣服的男女神仙,他们击鼓吹箫,喜气洋洋。岑氏被那一幕给惊呆了,她眼看着其中一位仙人,怀抱一名小婴儿,自空中徐徐而降,朝他们王家院子走来。那位仙人径直走到她面前,把怀里的婴儿送到她的手上,开口道:“此子授汝。”

岑氏的脸一热,她都多大年纪了,已经儿女成群了。转念想起自己那个还一直挺着大肚子不见动静的儿媳妇郑氏,岑氏又乐了:“吾已有子。儿媳终日孝敬公婆,请将此子授伊。”

“可。”仙人抱着婴儿,转身往旁边郑氏住的房间走去……

岑氏醒了。

她推醒身边的丈夫竹轩公王伦,把方才自己做的那个奇怪的梦告诉给他听。竹轩公饱读诗书、见多识广,对这样奇怪的梦颇不以为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想孙子想迷了吧。”

说话间,外面天色已渐明。老两口儿正在那里争论着夜里那一幕是梦还是真,就听窗外儿子王华喜滋滋的声音扬进来:“生了。她生了。是个男孩儿。”

是的,王家人期待了整整十四个月的小婴儿,就在那一天降生了。这个婴儿就是日后写下一个个传奇的明代大儒圣贤——王阳明。

那一天,是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十三日(即公历1472年10月31日)。

那个盼儿盼红了眼睛的王家,即为浙江省余姚县王家。

在余姚,王家是响当当的大户。要是追根溯源从王家远祖说起来,还要回到东晋时代去。写下《兰亭序》的书法家王羲之即为王阳明的远祖。王家始祖原居山东琅玡县(今山东临沂日照一带),到王羲之时,王家举家迁至浙江会稽山阴县,到第二十三代王寿时,又迁到余姚县。

对于王羲之,想来世人都不陌生。他是东晋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被后人誉为“书圣”,因其曾出任右军将军和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羲之不仅草书和隶书冠绝古今,文章也写得精美绝伦。他的书法作品中,《兰亭序》享誉世界。这个踩着祥云降生的男孩儿长大后也擅长书法,从其书风中也可窥见其远祖王羲之的书法风韵。

王纲是王寿的五世孙,也是王阳明的六世祖,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忠臣,也因文学造诣闻名于世。王纲早年无意仕途,晚年却受朋友力荐入朝为官,最终在任上为贼人所害。王阳明的第五世祖为王彦达,即王纲的儿子,他亲眼看见父亲王纲的惨痛经历,誓不为官,耕田种粮,侍奉母亲到终老。王彦达的儿子王与准也承袭父亲遗传下来的家风,闭门读书,高隐遁世。到了王阳明的祖父王伦这一代,王家这种埋头学问不慕仕途的家风依然盛行。

王伦(1421—1490),字天叙,王阳明祖父。王伦生而好竹,在他家房前屋后遍植绿竹;他则每日啸吟于林间竹下,弹琴吟诗,好不洒脱风流,人称“竹轩先生”,也称竹轩公。王伦早年秉承父训,一心读书,钻研学问,淡泊名利。他二十岁时,浙江当地的一些富贾大商,慕他才华、品德超群,争相把自家子弟送到其门下,求他教育点拨。而凡经过他教育点拨的学生,德行学业都大有长进。

而今,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终于迎来了自己最小的一位弟子——他最为钟爱的孙子。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1446—1522),字德辉,号实庵,晚年又号“海日翁”;因他曾在龙泉山的寺庙中读书,所以后人又尊称其为“龙山先生”。自王阳明的五世祖王彦达以来,王家世代隐遁,只知耕读,无意仕途,家境越来越贫困;这种现状到了王华这一代才有了改观。

王华自小生得聪敏,刚学会说话,其祖父王杰就常常抱他在怀,教他吟诵诗歌,而王华每次听完即能背诵出来。等到了读书年纪,他不但酷爱读书,还能过目不忘。对这个聪敏的儿子,其父王伦自然寄予无限厚望,而王华终不负众望,最终考中状元走向仕途,一改王家的贫寒家世,这还是后话。

听儿子王华急匆匆、喜滋滋来报,王伦这才信了老妻岑氏的梦——它不是凭空想象而来,它真的有一种寄予。那个小婴儿,他在母胎中整整待了十四个月,已经非同寻常——传说尧的母亲就是怀胎十四个月才生下尧的;他又是踩着祥云被仙人送来的,那更是一种吉祥之兆啊。想到此,王伦乐了,他对家人道:“就给这孩子取名云儿吧。”

云儿出生的那座小楼,就叫瑞云楼。

这座瑞云楼,历经五百余年风雨磨洗,数次整饬翻新,如今,仍静立在余姚县王阳明故居内。不过,它已变成清代的建筑样式了。

2云儿语迟 守仁聪慧

云儿在全家人的热切期待中,脚踩五彩祥云翩然而来。其祖父王伦喜得合不拢嘴,他亲自为他取名云儿,意思自然极清楚,为一份纪念,也为一份美好的期待,期待他日后依然如初临人世时一样,身畔时刻有祥云缭绕。

王伦把这个宝贝孙子当成了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天天把他抱在怀里,又是逗弄,又是之乎者也、长吟短诵,手把手地教他。在王伦看来,出生时即与众不同的孩子一定是个天才。可随着这个小天才一天天长大,家里的空气越来越沉闷了。这是什么天才啊,他分明就是一个小白痴。普通孩子到两三岁就满地乱跑、满嘴爹亲娘亲喊得人心酥软了;这个云儿,面对身边的亲人无动于衷,他不喊爹也不喊娘,他连最简单的音节也不会发,那张小嘴儿好像被什么胶住了一样,就那么终日闭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他五岁那年。

五岁的孩子还不会开口说话,这在自幼聪慧的王华看来简直无法忍受。母亲郑氏也急了,她怀了这孩子整整十四个月才生下他来,原指望他为她争光露脸,却是小呆瓜一个。家里人中,只有祖父王伦,一如既往。孩子不开口说话,他也着急,但他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这孩子是天才”的梦想。云儿不开口,他依旧喜欢他,天天把他抱怀里,教他读教他念。每每在祖父摇头晃脑地吟诵之时,云儿总是显得特别安静,他瞪着一双大眼睛直盯着祖父的脸,这让王伦更加确信,这孩子不是一块凡材。云儿的那双眼睛会说话。

就这样,云儿在祖父及家人的呵护关爱中,不声不响地就长到了五岁。五岁的孩子,可以独自跑到门外去玩儿一会儿了。那一日,云儿正在门外和小伙伴们玩耍,从远处走来一身材高大、宝相庄严的僧人。只见他径直走到云儿面前,伸出手在他的小脑袋上摸了两下,叹息道:“好个孩儿,可惜道破!”说完,转身扬长而去。

说来也巧,那位过路僧人的话,刚好被旁边不远处的王伦听到。当他想追上去问个究竟时,僧人已经转过墙角看不见了。“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王伦一路重复着这一句往回走,百思不得其解。可惜道破,可惜道破……王伦的大脑飞速旋转,猛然间眼前一亮:云儿,是云儿这个名字呵。这孩子踏着祥云而来,原本是多么好的事情,可他多么糊涂,偏偏就给他取了“云儿”这个名字。一份天机被道破了,难怪他到五岁还不会开口讲话。

思虑再三,王伦决定为云儿改一个名字,他为他取名“守仁”。

《论语·卫灵公》载:“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智慧,他的智慧是足以使他达到某种境界的;但是如果他不能以“仁”去保守那种境界,那么即使他获得了那种境界,也必定会丧失那种境界。“守仁”意为希望孩子能以“仁”去保守住他的天赋智慧。守住仁爱之心,也就守住天赋智慧,以至仁充沛,使爱遍满天下。祖父希望孙子日后能成一德才兼备的圣贤,从“守仁”这一个名字里,也足见出竹轩公对孙子的一片殷切期望。

不知真的是因为名字的缘故,还是到了小王阳明该开口说话的年纪,祖父为他改名为“守仁”后不久,他果真开口了。那一开口,真是不得了了。伶牙俐齿,思路清晰,常常是妙语迭出,让大人们惊奇万分。

某一天,小阳明在书房陪祖父念书,在祖父犹豫思索的间隙,他“哗哗哗”,把祖父以前念给他听过的书都流利地背诵出来了。那下可把王伦给惊到了,他忙问他是何时学会。“闻祖父读时已默记矣。”小阳明拱手回答,一脸的正经相,把祖父乐得胡子乱翘。祖父把小阳明抱过来放膝盖上,好好用胡子扎了孙子一番。

王阳明和祖父及家人一直生活在余姚老家,整个童年可谓是在家人的无尽呵护中度过。尤其祖父,对他更是疼爱有加。

成化十七年(1481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中状元,被朝廷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这一职务相当于天子的顾问或秘书,唯状元才能担任。第二年,成化十八年(1482年),为尽孝道,王华将王伦接到京城,小阳明随祖父一起进京。这一年王阳明十一岁。带着小阳明一路上可排遣旅途寂寞,也可让孩子见识山川风光、民情物态,增长见识;京城繁华之地亦是人文荟萃地,可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到了京城还能享受天伦之乐。王伦的打算着实不错。一路北上,小阳明就是他的一颗开心果。

是日,他们行至镇江金山寺,见天色已晚,便下榻此处。王伦为人侠肝义胆,朋友遍天下。在此地的一些朋友听说他们祖孙进京路过此地,便纷纷前来,在江边设宴赏月招待。

镇江位于长江南岸,和扬州隔江相望,金山顶上妙高台,自古就是文人雅客的观景之所。是夜皓月当空,夜风习习,放眼望去,江面上银光粼粼,波光闪烁,好不让人畅快。席间,各路朋友纷纷吟诗助兴,竹轩公也诗兴大发,却拈须苦思,良久无语——一向诗情沛然的竹轩公在那样的好风良月夜竟然找不到佳句,实在让人扫兴。这时,十一岁的阳明开口了,他随口吟一首: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微醉之际,披着月光倚在金山最高处的妙高台上远眺伸入到江水中的金山,这时的金山看起来仅有拳头大小,长江好像都被它刺破了。远处传来箫声,山洞里的龙也在这雅韵月色中醉了,沉沉地睡去。仙境一般的清幽境地啊!

此诗文字简朴,却气势非凡,境界宏大,意态潇洒。这样的诗竟出自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少年之口,难怪小阳明一诗吟罢,举座皆惊,在座者纷纷夸赞竹轩公有一神童孙子。座中一人,想试一下小阳明的诗才,他对王阳明说:“少年人真是才思敏捷啊,我等自愧不如。你看啊,金山含月,月影婆娑,山房蔽月,水天空阔,能否以‘蔽月山房’再吟诗一首?”

王阳明丝毫不含糊,随即又吟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山近”而“月远”,便觉得月亮是小的,山是大的,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如果人们能有“大如天”的双眼,便自然能够突破山大而月小这种常识的局限与谬误,从而得以全面而客观地了解事物。这诗歌的境界已超越世俗,充满禅诗的意趣,实在让人惊叹不已。给阳明出题的老者更是赞不绝口:“令孙声口,俱不落凡,想他日定当以文章名天下。”小阳明听罢,并不以为喜,倒反驳说:“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狂人儿。小阳明此语一出,满座人都面面相觑,竟然不知如何作答。

王阳明的“狂”与“才”在少年时代已显端倪。

3 顽皮少年出语不凡

和祖父到达京城后,在父亲王华的安排下,王阳明入私塾读书,开始接受儒家经典的系统训练。

在祖父王伦的眼里,王阳明是一个聪敏可爱的天才;在父亲王华的眼中,他却是一个调皮顽劣不听话的“坏学生”,天生不守规矩,又天生会玩儿。王华不知道在儿子那个小脑袋瓜里到底装了多少玩儿的花招儿。

对于父亲安排给他读的书目,小阳明似乎没有多少兴趣,他常偷偷从家里跑出来和外面的孩子们一起玩“战争游戏”。他自制了大大小小的旗子,让小伙伴们举着,侍立四周;他是大将,坐在中间,指挥着大家忽左忽右,排兵布阵,俨然一副大将军的样子。

王华知道后大怒,呵斥道:“吾家世以读书显。安用是为。”

小阳明一点也不示弱,反问父亲:“读书有何用处?”

倒把王华问了个愣怔,想了半天,他才讪讪道:“读书则为大官。如汝父中状元,皆读书力也。”这个答案,连王华自己也觉得俗不可耐。可细想,读书人,最终不就为博得一个功名,显亲扬名、光宗耀祖吗?

同类推荐
  • 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互联网行业、通讯行业、媒体行业的从业者和创业者的必读书!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这个网站的创始人却是一位从大学辍学的80后。一个沉默寡言、言行举止都令人琢磨不透的“社交障碍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网络帝国的王者》是一本全方位解密Facebook商业秘密及马克·扎克伯格成功幕后的书,看他怎样实现从0到百亿元的疯狂。
  •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朱丹红编著的《李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 讲述了: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由于一 直处于“牛李党争”之中,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但 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 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 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李 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即是以小说体的形式, 来写李商隐郁郁悲苦的一生。
  • 张勋(北洋风云人物)

    张勋(北洋风云人物)

    本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用较为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张勋波澜壮阔的一生。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愚忠,也写他的心狠手辣,既写他的政治权术,也写他的人格品位……同时本书也真实再现了近代中国的政治风云。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郭守敬。
  • 朴槿惠新传:在苦难中微笑成长

    朴槿惠新传:在苦难中微笑成长

    对于韩国民众来说,2013年3月25日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因为在这一天韩国人民迎来了他们的新总统——朴槿惠,韩国也将迈进崭新的朴槿惠时代。这一天,全球媒体的焦点都凝聚在这位花甲之年的亚洲女性身上。朴槿惠,韩国第一位女总统,第一位第二代的总统(父亲也是总统),第一位至今未婚的总统,第一位得票率超过半数的总统,第一位主修工程学出身的总统。她是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韩国的“三无女人”。
热门推荐
  • 百草良方(家庭健康生活)

    百草良方(家庭健康生活)

    本书汇集《本草纲目》养生之智慧精粹,是您健康生活的必备之书,使您一书在手,百病不愁!
  • 我的老婆是猫妖

    我的老婆是猫妖

    我养了一只猫,它长得很可爱很漂亮,但却是个哑巴,直到有一天,我梦到了它变成了一个大美女,而且,还成了我老婆……
  • 20年后,孩子靠什么养活自己

    20年后,孩子靠什么养活自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财商教育应该从小培养。《20年后,孩子靠什么养活自己》针对如何培养青少年“财商”的管理培训,通过评述+案例+训练,指导每个家长如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把财商教育渗透其中。书中案例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家长共鸣;书中的很多方法可以拿来就用,可操作性强,使得本书更适合于中国家庭的父母使用。相信书中很多教育观点和知识会给家长们带来极大的触动和帮助。父母留给孩子真正的遗产不能是钱,而是要教会他们赚钱的方法。
  • 心如明镜爱如城

    心如明镜爱如城

    她爱他入骨,卑微如蝼蚁,他却不屑一顾。惨遭陷害,他见死不救,抱着另一个女人离开。而她和肚子里的宝宝被活活烧死。“封墨城,如果有来生,我不会爱上你!”重生归来,曾经的软弱包子,脱胎换骨。第一件事,就是远离他。她率先出手,拿出照片:“我昨晚跟别的男人在一起,这是我背叛你的证据,后会无期!”男人漫不经心地摁灭手中的烟,拿起照片,淡定优雅:“嗯,把我拍的不错。”
  • 神乱界

    神乱界

    在西游,秦慕凡:“如来,我们打个赌吧!就赌猴子能不能从你手心逃走。”如来:“…………”孙悟空:“…………”在遮天,秦慕凡:“道长,此宝与我有缘。”段德:“…………”秦慕凡:“大帝,你在我这奈何桥闲着也是闲着,不然帮我煮一碗孟婆汤呗!”狠人:“…………”在完美世界,秦慕凡:“我这一拳下去,你会化为灰烬。”黑暗仙帝:“…………”然而在地球,秦慕凡:“好端端的,怎么就玩起了生化危机啊!”将臣:“…………”鬼族:“…………”饕餮:“…………”人类:“…………”
  • 魔帝的综漫生活

    魔帝的综漫生活

    世间六大魔帝之首的司华玥,在被勇者击杀后,莫名重生到一个世界……司华玥“来人,屠城”众人:……司华玥“等等,这样还是有点浪费。以后这是我的地盘了。”【主角无敌流,新人写作,不喜勿喷】(乱入世界:约战、从零开始…、Fate)后续会有添加如有想要添加的角色,可评论发言
  • 日月天罗

    日月天罗

    玄德年间,局势动荡,江湖之中以凌夜宫为首的邪派妄图扰乱朝纲,搅浑武林江湖。衡山派,立世五百余年,最大的责任便是平定江湖邪恶势力,守护朝廷安定。平稳了数年的武林江湖,再次被凌夜宫打乱,衡山派临危受命,携同其他武林正派共同平定江湖邪恶,正邪不明的慕麟阁又扮演什么角色?贼人对衡山派的夜袭中,却无意间唤醒了李子枫沉睡了十年的记忆,逐步揭开了他的身世之谜。上一代的恩怨他将如何面对?他又该如何协助欧阳泽平定凌夜宫之乱?既然无法选择身世,那便选择自己可以选择的,守护自己应该守护的,哪怕这条路的尽头是死亡。天作棋盘,日月为子。纵横交错中,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布局者?谁又是最后的赢家?
  • 火影之木叶叛忍

    火影之木叶叛忍

    我叫水木,我要做灭世大魔王!(忘了本大爷的童鞋,请自觉打开《火影忍者》第一集,没错,我才是第一个出场的“大”反派!)
  • 商女王妃的发家史

    商女王妃的发家史

    “苏诺公子是女人!”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天启国上上下下顿时炸开了锅,女人掩面哭泣,男人心花怒放,一瞬间万人空巷,竟是统统朝着苏家庄园涌去。始作俑者闻名天下的苏诺公子此时正靠在贵妃椅上,一口喷出了嘴中的葡萄籽:“什么?让我嫁给三王爷?你去告诉他凌墨宇,坐拥天下哪有万贯家财来的可靠,本公子哦不……本小姐宁死不去皇宫那牢笼。“哦?那我陪诺儿去赚进天下财富怎么样?”突然出现的声音让她顿时浑身紧绷:“不要不要,天下财富尽在我手,你是来我这里分一杯羹的吧?”(天下财富滚滚来,美男公子环环绕,这是一部乞丐的发家敛财史,看她苏若锦怎么在古代点石成金、赚得桃花朵朵开。)
  • 荷花深处

    荷花深处

    谁是幕后主谋?谁策划了惨案?谁是武功天下第一?谁得了天下第一剑?谁是亲生父母?谁最终掌握了皇权?究竟是兄妹之情,还是有夫妻之缘?阅尽了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终知道荷花深处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