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9100000009

第9章 学堂关门

英方儒看了孙子给他捎来的马文章的信。他不知道马文章究竟为什么采取这种方式结束在英庄的教书生涯。当然,在那封信中,马文章说是因为身体不适,要在家休养。但是,英方儒知道,这只是一个托词而已。如果是因为身体不适,他不会这么突然地留下一封信,就不再来教书了。在英方儒看来,马文章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他至少应该来当面说明理由的。怎么会这么唐突呢?英方儒心想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事。

英方儒亲自把马文章的束脩送去。他见马文章的确是瘦了许多,憔悴了许多,连眼窝都深陷下去。他只是安慰马文章好好将养身体,并没有往深层里问。他不能勉强马文章,既然人家不愿意说,就一定有自己的苦衷。何必一定要人家把不愿意说的话说出来呢?

没有了教书先生,英冬雨和伙伴们便放了羊。英方儒想着再请一位教书先生。可他在请先生之前,必须要弄清楚马文章为什么突然辞职不干了。是自己做的不好呢?还是孩子们惹了祸?或者是哪个学生的家长得罪了先生?他要找出原因,以免再请一位先生后闹出同样的麻烦。

很快,英方儒就知道了这件事情的真相。虽然,李有财夫妇并没有对外人透露过一星半点,可英方儒还是知道了。不但英方儒知道了,英庄人和三里庄的人几乎都知道了这件事。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是在黄河口一带人们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当事者双方谁都没有透露半个字,可是,人们凭借孩子们的片言只语,加上人们的想象,把这件事进行了还原。甚至,许多细节都比事实真相更具体。

英方儒在了解了马文章辞职的真相之后,他决定另外再请一位教书先生。可是,在大荒洼的这十几个村子里,能与七才子马文章相提并论的就只有八才子马文采了。不巧的是,马文采早就被马家庄的学堂给聘请了。即便他没被马家庄学堂聘请,英庄也不好在聘请他。毕竟他和七才子是兄弟,七才子这件事他肯定也听说了。他咋能来英庄呢?那是一件很令人尴尬的事情。英方儒只能退而求其次,聘请了赵家庄的教书先生赵庆同。

赵庆同也是大荒洼有名的读书人。说他有名,是因为他从七八岁开始入私塾读书,然后开始参加科考,一直到四十多岁,连个秀才也没能考上。所以,他的年龄虽然比七才子、八才子都大,却远没有七才子、八才子的名气大。这么说好像不太对,他的名气好像也不比七才子、八才子的名气小。只不过马文章、马文采的出名是因为有才。他赵庆同的出名则是因为无才。在大荒洼,比赵庆同更无才的人多得是,但别人参加科举考试,几次不中,就会气馁,就会放弃。可赵庆同不是这样,他年复一年的参加科考,别人笑话他屡战屡败,他说自己是屡败屡战。他的出名就出在这儿。

赵家庄和马家庄一样,也在九水河南岸。只不过马家庄在东,赵家庄在西。赵庆同已经五十多岁了,他来英庄教书,也需要走十几里路。这样一来,他和马文章一样,也需要在英庄吃一顿午饭。

有了马文章那件事的教训,英方儒对教书先生的午饭进行了改革。他不再让读书的孩子各家管饭。而是让大家伙凑份子,由他的老婆张氏在家里做好饭,然后送到祠堂里。

虽然刚刚收了新麦,但在平常的日子里,庄户人家是舍不得吃细粮的。白面馒头只有在过节或者老人过生日、孩子满月等重要的日子才能吃到。平常的日子里吃的主要是玉米面窝头、高粱面饼子。给先生做饭不能蒸白面馒头,一顿饭三两个馒头没法蒸。张氏有办法,每天中午,张氏就用一点白面给教书先生赵庆同擀白面饼。孩子们放学回家了,张氏便用一个竹篮子盛了她刚刚烙好的两张饼,还有一小瓦罐咸菜,上面用一块干净的白笼布盖好。亲自送到祠堂里。

赵庆同在西厢房里吃饭,张氏就在院子里等着,等赵庆同吃完饭,她再把竹篮子和瓦罐挎回家。

到英庄当教书先生的第一天,赵庆同就着咸蒜吃了一张饼。还没有吃饱。他拿起第二张饼,刚想张嘴去咬,忽然停住了。他看了看手中的饼。这第二张饼自己是吃不下去的。他想把饼撕开。犹豫了一下,却没有撕。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读书人,一个斯文人,既然吃不下整张饼,还是不要撕开的好。于是他把剩下的那张饼又放回到篮子里。

一连三天,赵庆同都是只吃了一张饼。英方儒对张氏说:“赵先生是个老实人,他大概是觉得吃不了两张饼,就不好意思撕开第二张饼了。赵先生可能吃不饱。”

张氏说:“那咋办呢?”

英方儒说:“好办。明天你把饼擀得稍微大一点就是了。”

第二天,张氏仍然是擀了两张饼,只是把饼擀得大了一圈。

赵庆同依然还是只吃了一张饼。

张氏回到家,把剩下的那张饼拿出来,英方儒撕了半张饼,就着咸菜,一边吃着,一边说:“我猜得不错吧?明天还得再大点。”

一天,两天,三天……

就这样,饼越来越大。

终于有一天,赵庆同吃不下一张饼了。

这一天,赵庆同教完书,让孩子们背书。他自己则走出祠堂,来到了族长英方儒的家。

英方儒一见赵庆同来他家,赶紧让座、上茶。两个人寒暄过后,赵庆同忽然说:“东翁,真的是不好意思,我想辞馆回家。”

大荒洼的这十几个村子之间,由于通婚的关系,几乎都能论起亲戚来。英方儒的一个侄女就嫁到了赵家庄,嫁给了赵庆同的一个堂兄,赵庆同给英方儒的侄女叫嫂子。这么论起来,赵庆同就比英方儒低一辈,得管英方儒叫叔。可他没这么叫,他按照书本上的叫法,称呼英方儒为“东翁”。他也不用当地的土话说“我不想在这儿教书了”,而是按照书本上的说法,说“辞馆”。

英方儒吃了一惊:“教得好好的,怎么要辞馆呢?莫非老朽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还是孩子们惹您生气了?”

英方儒也被赵庆同感染了,不但说了“辞馆”,还把自己称为“老朽”。这让坐在炕沿上的张氏偷偷直笑。

赵庆同有气无力地说:“都不是。是我病了。”

英方儒心想,一顿饭吃一张大饼,饭量都快赶上一个年轻小伙子了,怎么会有病呢?他说:“你看上去身体很好啊?”

赵庆同说:“东翁,您有所不知。刚来的时候,我吃一张饼还不饱,才短短十几天,我却吃不下一张饼了。并且总是有饱胀的感觉。这肯定是有病了,所以要辞馆回家医病。”

听了赵庆同的话,英方儒不禁哑然失笑。他本想把饼已经做得很大的事情告诉赵庆同,又怕赵庆同难堪。他略一沉思,说:“按说我不能耽误你看病。但是急切之间我找不到能代替你的人。这样吧,你再坚持几天,等我找到合适的人之后,你再回家。你看如何?”

赵庆同犹豫了一下,说:“也只好如此了。还请东翁抓紧时间另请贤明。”

第二天中午,英方儒让张氏把饼做得小了许多。下午,他就坐在家里等着赵庆同。因为他知道赵庆同一定会来找他的。果然,下午放学以后,赵庆同就来找英方儒,说是病已经好了。

等赵庆同走后,英方儒叹了一口气,对张氏说:“怪不得他考了几十年,连个秀才也没能考上。他读书读成了呆子。”

张氏说:“让这样的人教孩子们念书,把孩子教傻了咋办?”

英方儒说:“临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书,只能凑合一下。说到这儿,他又叮嘱张氏,你可别把这件事说出去。说出去了,人家就不好做人了。”

张氏答应着。可是她还是说出去了。女人们凑在一起,总是张家长李家短的。她是个接生婆,一次,给本村的一家接生之后,在饭桌上,人家说起了孩子念书的事。那家的大儿子就在祠堂里念书。她终于没能忍住,把赵庆同吃饼的事说出来了。说完了,她又后悔了,再三叮嘱人家别说出去。可是没有几天,英庄人都知道了。

孩子们也知道了先生吃饼的事。不知道是谁,给赵庆同起了一个外号,叫做“吃饼先生”。时间一长,赵庆同也知道了这件事。于是,他真的辞馆回家了。并且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教过私塾。

英庄的学堂不到两年时间,连续有两位教书先生辞馆。虽然事出有因,但是却没有人再愿意到英庄来教书。

英冬雨和他的伙伴们终于结束了他们并不喜欢的读书生涯。

同类推荐
  • 超神雇佣兵王

    超神雇佣兵王

    【火爆畅销】十二年前,少年遭遇绑架,意外跌落悬崖失忆……十二年间,一个叫‘杰克’的人带着他的佣兵团横扫佣兵界!十二年后,传奇雇佣兵王强势回归,只为寻亲!他,就是沈炼!
  • 帝组

    帝组

    今朝传奇不死,明日踏血归来!磨剑三载,利剑出鞘日,便是当年的叛徒受死之时。一个少年,默默地承担起不符合他这个年纪的重任,带领曾经的传奇一步步重登神坛。“我帝殇,回来了!”
  • 漫谈武器与战争

    漫谈武器与战争

    战争和武器,这两个如影随形的狰狞怪物,远在阶级产生之前就已产生,强者恃它而成就霸业,弱者也依仗它得以生存和自强。自古有矛就有盾。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现代,战争规模、武器的更新程度以及谋略者们的战争观念,足以令安于现状的局外人所膛目······
  •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苏德战场上规模空前的决定性会战。苏德战场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 总体战(战争论丛书)

    总体战(战争论丛书)

    《总体战》的主要军事思想包括:一、现代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二、总体战的基础是民族的精神团结。必须控制新闻舆论,利用一切手段进行精神动员;三、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粮食、服装、燃料等重要物资要大量储备;四、军事行动协同、突然、迅猛。要陆海空三军协同,选定X危险的敌人为主攻目标,不宣而战,集中兵力,速战速决;五、建立集中统一的战争指挥体制,以具备卓越才能、坚强品格、充沛精力、敏锐观察力的人为统帅。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对现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希特勒更是将其运用于二战。
热门推荐
  • 职场通鉴录(人间职场浮世绘)

    职场通鉴录(人间职场浮世绘)

    这部小说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历打造的一部职场《资治通鉴》。刚离开校园走向职场的“我”,凭借父亲的关系去一家私营小企业做销售,在这里收获了职场的第一笔阅历。之后“我”辗转供职于各种民营企业、港资企业、台资企业甚至大型集团公司,一次又一次地卷入残酷的商战与复杂的职场争斗的漩涡。 “我”不断被潜伏身旁的阴谋与陷阱所暗算,也不断地设置阴谋和陷阱算计别人。
  • 翰苑易知录:中国古代文学演讲集

    翰苑易知录:中国古代文学演讲集

    这部演讲集,收录了2007年到2012年间,文学研究所古典文学专家给中央领导同志讲课的部分记录。从先秦《诗经》、《楚辞》,到近代文学,论题非常广泛的。这部书稿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古典文学的传统价值和当代意义。
  • 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重生之飞将之子

    重生之飞将之子

    生子当如孙仲谋!很多三国迷都遗憾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没有儿子,若吕布有智勇双全的儿子,局势又会怎样?吕布孤傲,勇冠天下,其子又当如何?一统天下,平定天下,是凭霸道、谋道还是兵道?
  • 梅掌柜

    梅掌柜

    泰丰钱庄,是民国时期上海滩上赫赫有名的钱庄。梅掌柜头戴礼帽,风度翩翩,执掌钱庄,叱咤上海滩金融界,然而,脱去礼帽后的一头青丝垂肩,梅掌柜却是一位千娇百媚的妙龄女孩…..1940年,沪上由中储券而引发的蒋汪金融战,席卷全国,金融危机一触即发。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作为晚清醇亲王载沣的女儿,梅可卿成了国民党,日汪政府及关东军三方面极力拉拢的对象,神秘的金莲绣花党的出现以及国民党抗战的暧昧态度,让可卿毅然决定,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长期潜伏在商界,同时,也在伺机为杀死她亲生父亲载沣的凶手复仇......
  •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是一本抒情的散文和随笔作品集,共7部分,分别是:淡泊,岁月静好;心灵独舞;阳光,温暖时光;榕树,亲情相融;沉思,感悟生命;奏响,生命强;素美,馨香几缕。
  • 第三个人的名字

    第三个人的名字

    浴室很大,中央是凹陷下去的浴池,此刻红色的水散发着血腥的味道。“你终于来了,”警长夏冬看见安宇哲,将记录本递给他,“根据肝温,死亡时间是今天早上9点20左右。死因是失血过多,手腕处有割伤的痕迹,现在还没有找到刀,应该是在浴池里。”———————————————————她本是无忧的人,不想一夜天翻地覆。他本是理智的人,不想遇见她,一步步深陷她善良的眼眸中。案件错综复杂,蛛丝马迹,百般反转,自以为接近真相的时候却是陷入更深的迷局。
  • 夜城旧梦

    夜城旧梦

    她冷漠无情,杀人无数,却在遇见他之后,频频失态,她想,她的报应来了。他装傻充愣了二十年,却在遇见她后放弃所有计划,他想,他要找的人,找到了。
  • 世界上唯一且珍贵的你

    世界上唯一且珍贵的你

    那个人很好,是曾经贫瘠生活中唯一的甘霖,是黑暗中坚定又长远的光芒。
  • 阳秋剩笔

    阳秋剩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