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2500000062

第62章 风雪

万里彤云低压苍穹,天地间昏蒙蒙一片,北风凛冽的呼啸着,冰寒刺入骨髓,令人无法睁眼,鹅毛大的雪花片片飞落,山河一片苍茫,行人飞鸟绝迹。

数百里邙山已被大雪积封,宽阔的小平津渡口,积雪足有半尺之厚,放眼四望,白茫茫一片,大河之上,更是冰冻三尺。

此时,就在远处大河冰面之上,却有两个人影在风雪中腾跃厮杀,隐隐约约可见一杆长戟,一把长刀,在风雪中纵横交击,铿锵声急促而猛烈,散发出的凌厉气势逼得风雪倒卷。

彤云越压越低,狂风越刮越急,雪片越下越大,冰面上两道人影的厮杀得也越来越激烈!刀戟交击的铿锵声也越来越急促,越来越高亢!

长戟破空,势如龙飞九天!

长刀横断,凶若虎啸万山!

冰面上极为光滑,寻常人连站立都难,二人却各有手段,厮杀中将冰滑之势利用到了极致,宽阔的冰面成了最好的战场,不过半个时辰,二人从南杀到北,从东杀到西,方圆三四里之内的冰雪之上,留下了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深痕。

铿!

一声尖锐的撞击声穿透风雪,戟刀交错,戟尖的月刃小枝锁住了刀背,同样,刀背上弯出的钩镰也反锁住了画戟。

“哈哈哈哈……痛快!痛快!与文远一战,真是酣畅淋漓,胜过苦练三个月!”风雪之中传来一个大笑声,正是吕布。

“呵呵,奉先兄,今日便到此为止吧,小弟已经手脚发软,无力再战了。”另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正是张辽。

吕布大笑道:“好,今日就到此为止,为兄还要赶回雒阳,来日你我兄弟再战!”

“好!”张辽哈哈大笑:“三子已经温了酒,且先去喝杯酒再走不迟!”

风雪中,二人以刀戟点动冰面,在大笑声中飞速滑向小平津渡口。

吕布手中的长戟正是方天画戟,长有丈许,两侧月刃,而张辽手中是一把长刀,类似偃月刀,但刀柄略短,刀身更长,刀背上突出的尖刃更长且回弯,如同勾回的小镰,在打斗中可以钩锁敌手兵器,十足一个大杀器,正是他向董卓讨要的钩镰刀。

钩镰刀本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张辽当日向董卓描述后,没想到考工令居然真的按照他的描述做了出来,着实令张辽欢喜不已。

此时已是中平六年的十二月,距离张辽到小平津上任已近三个月过去了,这三个月期间,张辽蛰伏在小平津,除了每日操练士兵、拍拍贾诩马屁和邀请李儒等人小酌一番外,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苦练武艺。

他身边有个最好的武术老师,就是左慈。左慈出身道门,本就精通武艺,又见多识广,懂得很多练武奇术,眼力极强,能看出张辽武艺的不足之处,因材施教。

左慈先教了张辽一门打熬力气的拳法,是模仿熊、虎、豹、鹰、鹤,锻炼熊的力气、虎的凶悍、豹的速度、鹰的突袭、鹤的灵敏,强化筋骨和反应能力,类似于五禽戏,却更高明一些,被张辽戏称为“禽兽拳”,打熬磨练体质极为有效,张辽坚持每日练习,无论是力气和反应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兵器方面,左慈先让张辽练了一个月枪法,用左慈的话说,要打败敌人,首先要了解敌人,十将九枪,大多数将领都用的是枪矛类的兵器,所以张辽要先熟悉最基础的枪矛类兵器。

到了第二个月,张辽才开始练刀法,张辽力气大,黄龙钩镰刀又是重型长刀,所以刀法以大开大合为主,先是练习步战用刀,练了一个月,又开始练习骑战用枪用刀。

只是枪法还好,可以通过刺木桩和草人练习精准度,刀法却更需要实战练习,张辽在练习了一段时间后,遇到吕布来访,正好二人切磋了一番,张辽自是大败,他靠的全是力气,但吕布的力气也不差,招式更是炉火纯青,用力技巧极高,能三两拨千斤,完全抵消了张辽的力气优势,令张辽再一次感到了差距,让他明白了,力气不足恃。

左慈的洞察能力强,通过观察张辽和吕布切磋,他很快发现了张辽的弱点,攻击和气势虽强,但招式粗浅,灵巧敏捷和躲避能力更是短板。

只是武艺要真正练出来,绝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但董卓已经分封关东守牧,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关东诸侯起兵在即,留给张辽的时间实在是不多了,正在张辽无可奈何时,左慈疯狂了一把,他居然从山里赶出了两头恶狼,与张辽搏斗!

狼是最为敏捷的动物之一,而冬天的狼更是凶残,但左慈仍嫌不够,在张辽适应了与狼的搏杀后,他又让张辽手脚带上了铁砂袋,束缚力气,锻炼肢体灵活度,经历几番凶险厮杀,几次生死边缘,张辽几次受伤,被狼抓咬的鲜血淋漓,但武艺终于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在随后几次与吕布的切磋中,张辽坚持的回合越来越多,令吕布也惊叹不已。

小平津外的大河结冰后,左慈又想出一个妙招,他让张辽在冰面上练武,冰面极为光滑,不易使力,最是锻炼巧劲和平衡能力,张辽刚上冰面时连站都站不稳,但他这人天生就有一股虎气,不甘服输,白天时间不够晚上练,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来,在冰面上摔磕了无数次,舞起刀来自伤了好几次,也毫不放弃,反而更激发了他性格里的坚韧和好战因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况张辽本身的资质和基础就不差,又有名师指导,历经磨砺,时至如今他已经能够在冰面上如履平地,在地面上更是战斗力激增,彻底摆脱了三个月前只靠力气唬人的花架子,底气也足了很多。

这次接连三日大雪,董卓在家中休息,吕布前来寻张辽切磋,张辽便将他拉到了冰面上切磋。

不得不承认,吕布天生就是一个战将,虽然是第一次在冰面上战斗,却很快适应了,并与张辽打得风风火火,酣畅淋漓,一些独特的战斗技巧,也让张辽大感受益匪浅,虽然已经过度战斗以致手脚发软,但沉浸其中,只觉美妙至极,恨不能每日与吕布切磋一番。

张辽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如此的好战。

同类推荐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 立宋

    立宋

    新书《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已发布,请各位书友继续捧场啊(声嘶力竭)争锋忽必烈、吊打贾似道,挽狂澜于既倒,只手擎天,除了我长孙弘,还有谁能做到?
  • 三国如烟

    三国如烟

    那胜利之酒,芳香扑鼻、清冽甘醇,不知用多少鲜血酿就。孤高王座,累累白骨,留名者又有几何?功名利禄、酒色财气、仁义礼信、一生一愿,何为?
  • 三国之季汉崛起

    三国之季汉崛起

    穿越到汉末三国成为刘虞之子,不甘于历史上的碌碌无闻,刘和拜名师、召强将、揽能臣,平定天下大乱,威震四海诸夷。继西汉、东汉两大帝国之后,季汉帝国强势崛起,“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中国的民族复兴与文艺复兴

    中国的民族复兴与文艺复兴

    《中国的民族复兴与文艺复兴》是中国固有的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与雕刻,为中国固有文化精神的表现,自成一个系列。今日中国文化在新生中,今日中国的艺术自亦在新生中。舍短取长,是今日中国艺术家们应具的态度,中国固有艺术如此,对西方艺术亦如此。以两者之长融而会之,恢成浑然一体而仍不失民族精神者,便是中国文艺的复兴。
热门推荐
  • 洪荒逍遥侯

    洪荒逍遥侯

    就算穿越成狗,我也要做一个无心无愧的狗。就算被人说三道四,我也要做一只逍遥的狗。不一样的洪荒,不一样的修士,不一样的梦想。不为一切,只为本心!
  • 吃出一片天

    吃出一片天

    【检测到B级能量,可食用】吴凡的脑中这时传出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
  • 三姐的婚事(中国好小说)

    三姐的婚事(中国好小说)

    小说以第三人称讲述了尹三结婚的故事,通过写农村生活里,家长里短的故事,塑造了一群群爱恨鲜明却心底善良的人,他们爱着,活着,最终却都逃不开宿命。小说语言朴实,读来令人心酸。
  • 重生之娇妻在上

    重生之娇妻在上

    母亲早逝,父亲遭诬陷入狱,慕子念发现心上人和后妈在一起了。当她得知一切真相时,却被后妈和心上人联手杀害。没想到她重生了,千金归来,被某男逼至墙角......
  • 万剑至尊

    万剑至尊

    元界散修楚离重生为世俗少年,开启一场逆天修武之路,道通神,剑为尊,万界诸天,尽在万剑至尊!
  • 气场:气场决定成败 气场改变人生

    气场:气场决定成败 气场改变人生

    本书内容包括:做你自己,才能有自己的气场;王者心态诞生王者气场;让气场步步飙升的心灵拓展术;气场圈决定人脉圈;气场力等于影响力、气场富了,你就富了;,拥抱成功人生等。
  • 霸气农女之神秘相公不好欺负

    霸气农女之神秘相公不好欺负

    女特种兵林一诺在执行任务中光荣牺牲了,她的灵魂穿越到古代的一个贫穷农家少女身上。真是悲催啊!没父没母,极品多多,只有两个年幼的弟弟,一间烂茅屋,两亩薄田,叫她一个十三岁的瘦弱女孩怎么活啊?不用担心,她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种田,斗极品,发家致富样样在行………咦!这个是谁呀?在这里拦路打劫?不管你劫财还是劫色,本姑奶奶都不是你要找的人!龙浩宇看着眼前对他不肖一顾的黄毛丫头,突然恶作剧地说道:做我的媳妇,我给你良田万亩、还有用不完的银子!林一诺一个飞毛腿过去把他踢得哇哇叫。
  • 我家少爷超凶哒

    我家少爷超凶哒

    笑容恶劣的少年却有着天使般的容颜。他的眼睛像……
  • 阳秋剩笔

    阳秋剩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现代散文分册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现代散文分册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是一套系列丛书,本书是第六册。本册分为 “梦回故乡”“读书之美”“人在旅途”“思萦亲友”“公民生活”五个部分,选入胡适、梁启超、郁达夫、戴望舒、朱自清、徐志摩、弘一法师、陶行知、萧红、林徽因等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本册打破教材里多选用游记散文和抒情散文的局限,继续扩大散文的外缘,将知识类散文、历史类散文、社会政治类散文都囊括其中,大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的阅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