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8000000006

第6章 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穷兵黩武,用暴力迫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严重摧毁了生产力,社会生产被破坏,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大业五年(609),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有“狂寇”数万。六年,北方的雁门(今山西代县)和东都洛阳,先后发生暴动。虽不久都被镇压,但却是全国性农民起义的先兆。黄河南北一带,在营建东都、修缮长城、开凿运河的过程中,遭受的祸害最为严重。大业七年(611),炀帝下令进攻高丽,在全国征兵百余万人向涿郡(今北京)集中,又强征上百万的民夫转运粮械。车牛往者不返,士卒死亡过半,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给人民带来巨大灾祸,这一带农民纷纷起义反抗。

同年,邹平(今山东邹平北)民王薄聚集农民据长白山起义,自称“知世郎”,作《毋向辽东浪死歌》反对辽东之役,以发动民众。逃避征役的广大农民纷纷参加到王薄起义军中。随后,平原(今山东陵县)刘霸道、鄃县(今山东夏津)张金称、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孙安祖和窦建德、渤海(今河北阳信西南)高士达、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翟让、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杜伏威等相继起兵。其余反隋小股武装不可胜数。这一年起义军主要起于今山东、河北、河南间,聚保山林川泽,主力则是逃避征役的贫苦农民。

炀帝无视人民的愤怒与反抗,大业八年(612)悍然发兵攻打高丽,促使起义进一步发展。这一年,见诸史籍记载的新的起义军有21支,其中,山东14支,江淮4支,河南、关中和河西各1支。起义的地区扩大,重点仍在河北、山东。起义的群众基础也扩大了,大多数是贫苦农民,也有牧子(身份不自由的牧民)和下层僧侣。

在起义队伍迅速扩大的同时,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大业九年(613),炀帝发动第二次对高丽战争。大贵族杨素之子礼部尚书杨玄感,乘炀帝在辽东之机,联合一批贵族子弟起兵黎阳(今河南浚县北),进逼东都。炀帝与玄感之间的厮杀,抵消了统治阶级的实力,义军乘机发展。到大业十年(614)第三次对高丽战争时,义军处处皆是,道路隔绝,官军已经无法按期集中。

大业十一年(615)以后,隋统治阶级开始把大部分军队用于镇压农民起义军。炀帝还命令在郡县城郭、驿站、村庄的周围修筑城堡,强迫农民到城堡里居住,以隔断义军与民众的联系。统治者对起义军和一般农民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隋将樊子盖镇压起义军时,将汾水以北村庄全部烧光,俘虏的起义军全部被屠杀。王世充打败江南刘元进起义军时,把诱降来的三万人也全部屠杀。

统治者的残酷镇压迫使更多的农民起来反抗,到大业十二年(616),先后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百余支,义众达数百万。起义军攻陷许多郡县,消灭大量隋兵。隋炀帝调杨义臣率辽东还兵镇压河北起义军,自率禁军到江都,镇压南下江淮的起义军。在和隋军主力作战的过程中,起义军败而复聚,由分散走向集中,逐步形成了瓦岗军、河北夏军和江淮吴军三支主力。

瓦岗军的创始人是翟让。大业十二年(616),曾参预杨玄感反隋的贵族李密也来参加瓦岗军。他说服附近小股起义军聚集到瓦岗军周围。瓦岗军攻破要塞金堤关,打下荥阳(今河南郑州)诸县。炀帝以张须陀为荥阳通守,率兵两万前来镇压。李密说服翟让还击。翟让率兵列阵以待,李密统骁勇常何等游骑千人埋伏于荥阳大海寺北,大败隋军,阵斩张须陀。这是起义军在河南境内的第一次大胜仗,为起义军在中原地区的胜利发展奠定了基础。大业十三年(617)二月,瓦岗军攻破兴洛(后改洛口)仓,开仓赈济饥民。留守东都的越王侗急派刘长恭和裴仁基分兵两路,准备在兴洛仓合击瓦岗军。瓦岗军先击溃了刘长恭所率的两万五千步骑,不久又招降了裴仁基。翟让推李密为瓦岗军首领,号魏公。赵魏以南(今河北中部及南部)、江淮以北的各路起义军皆归瓦岗军,众至数十万,几乎控制了河南全境。瓦岗军成为河北、山东各路起义军的盟主。四月,瓦岗军围迫东都,将20余万隋军困于孤城。

在河北地区,大业十二年(616),张金称、高士达先后被隋军镇压,窦建德收合两部余众,军势复振,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隋在河北地方上的武装力量基本上已被消灭,起义军兵锋所至,隋朝官吏“稍以城降之”。次年正月,窦建德在乐寿县(今河北献县)郊建立政权,自称长乐王,署置百官,改元丁丑。

在江淮一带,大业十二年(616)七月,炀帝至江都(今江苏扬州)时,李子通据海陵(今江苏泰州),左才相在淮北,杜伏威屯六合,从三面威胁江都。炀帝遣陈棱率宿卫精兵八千进行讨伐,互有胜负。次年正月,又遣陈棱征讨江淮一带起义军中力量最强大的杜伏威。隋军大败,起义军乘胜攻破高邮(今江苏高邮北),占历阳(今安徽和县),杜伏威自称总管,以辅公柘为长史,很快控制了淮南各县,江淮间小股反隋武装多来归附,形成了江淮间巨大的起义力量。

从大业十三(617)年三四月瓦岗军围逼东都开始,以瓦岗军为中坚,以窦建德、杜伏威为两翼的农民起义军,对隋王朝进行了摧毁性的打击。六月,瓦岗军大败隋军,东都危急。七月,炀帝抽调“江淮劲卒”和“燕地精兵”奔赴东都,涿郡留守薛世雄统率燕地精兵三万南下攻瓦岗军,兵至河间(今属河北),营于七里井,准备会合河间诸县兵先行镇压窦建德起义军。窦建德指挥部队从各城中撤出,向南转移,然后乘薛世雄不加防备,选精兵数千人为伏兵,亲率敢死之士280人夜袭。三万隋军溃散,薛世雄带数十骑逃回涿郡。窦建德起义军又重新控制了河北的大部分地区。

八月,瓦岗军占领黎阳仓,开仓赈济饥民,扩大起义队伍数十万人。炀帝又命江都通守王世充统率洛阳附近诸郡兵与东都留守兵共十余万人,在洛水两岸同瓦岗军展开激战。王世充屡战屡败,有些隋将投降李密。这时洛阳城内缺粮,饿死的人很多。河北、山东、河南和江淮流域都被起义军占领,隋的军事力量也大部被起义军消灭,隋王朝直接控制的地方越来越狭小。形势对瓦岗军非常有利。但由于瓦岗军内部矛盾日益加深,李密始终不肯改变在洛阳城下与隋军主力长期鏖战的错误战略,所以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农民起义军从各条战线向隋王朝发起全面进攻的同时,朔方(今内蒙古白城子)梁师都、马邑(今山西朔县)刘武周、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等地主官僚也纷纷起兵,割据地方。大业十三年(617)五月,隋太原留守李渊也从太原起兵。七月,趁隋军与瓦岗军大战之机,进入关中。十一月,攻克长安。

大业十四年(618)三月,在江都的隋禁军将领利用关中士兵思归的情绪,推宇文化及为主,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领兵西归。五月,李渊在长安即皇帝位,建立唐朝。留守东都的隋越王侗也在洛阳即皇帝位,改元皇泰,史称皇泰主。

炀帝死后,阶级关系发生很大变化。杜伏威上表于洛阳小朝廷,皇泰主拜伏威为东道大总管,封楚王。李密也在宇文化及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向皇泰主称臣。李密大破宇文化及的军队,但自己的兵力损失也很大,于九月被实际控制东都的王世充乘虚打败,投降李渊。只有窦建德的夏政权在河北仍保持独立。武德四年(622)三月,唐兵进攻洛阳王世充,窦建德亲自统兵十余万援助王世充,和唐军相持于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一带。谋士凌敬建议全军渡河,攻占河阳,越过太行山,进军汾水流域,威胁关中,迫唐军从洛阳撤退。建德不听。五月初,李世民袭击得手,夏军溃散,建德被俘。之后,建德留守祏州诸将士或散尽,或降唐。七月,窦建德于长安被杀。夏亡。

窦建德被唐军镇压后,余部在刘黑闼领导下,复于武德四年(622)、五年(623)两次起义于河北,六年(624)被消灭。杜伏威于武德二年降唐,五年(623)入朝长安,以辅公祏留守。唐以杜伏威为太子太保,仍兼行台尚书令,留长安。六年(624),这支义军又在辅公祏领导下起义反唐,次年三月被消灭。

同类推荐
  •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

    1856年是中国近代上极其关键性的一年,也是中外关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清朝和太平天国间的内战达到高潮,先后发生了天京—镇江战役和天京事变两件决定性的大事件。前者以太平天国的完胜告终,而后者则是导致太平天国权力核心崩溃、政治理念和信仰涣散的内讧。两者在短时间内接踵而至,令中国政治轨迹出现戏剧性的“测不准”,双方都有胜利的机会和失败的可能,中国前途走到决定性的十字路口。
  • 奋斗在大汉

    奋斗在大汉

    大汉高祖十二年冬,一介布衣天子高皇帝崩于长乐宫,享年六十二岁。葬于长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不过,高皇帝生前,太子已逝,这大汉帝国的君位将由谁来承继,一下间就成为整个天下人人所关心的事情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再活一次,就是为这八个字而来的……(ps:架空文,考究党勿较真。)
  • 玄幻三国之龙耀天下

    玄幻三国之龙耀天下

    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三国,带你体验不一样的热血······
  • 永世帝唐

    永世帝唐

    唐朝,一个胡风犹存的时代。唐朝,一个玄学、佛学、儒学并行的时代。唐朝,一个华夏文明重新崛起的时代。唐朝,一个令后人又爱又恨的时代。.......唐朝多了一个现代的灵魂,开始进入帝国的时代。
  • 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通过对宋朝十八帝性格和命运的描绘,勾勒出宋代三百多年的风云变幻、慷慨悲歌。整个宋代在赵氏政权统治下,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现象十分突出。但这却大大削弱了国家的军事实力,使得宋廷在面对西夏、金等外来强敌时既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任凭外虏欺凌。宋代没有宦官之祸,没有宗室之祸,没有外戚之祸,没有强藩之祸,从治理国家来说,赵氏家族确是人才辈出、科技文化发展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如此强大而且得到良好治理的一个国家却因昌文偃武而变得孱弱,以致被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北方游牧民族打得无还手之力。《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为读者描述了赵氏家族历代君主是如何处理家族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矛盾,以实现家族的长久统治的故事。书中全面刻画了宋十八帝的性格、命运,从中勾勒出了宋代320年的风云变幻、喜剧悲歌。
热门推荐
  • 九眸狐神传

    九眸狐神传

    青玄大陆,群星荟萃,英才辈出,七大势力分天下。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江山如此多娇,且看谁主沉浮。
  • 我的师妹是圣女

    我的师妹是圣女

    作为圣门的大师兄,文诺希望自己是个伟大的人。于是伟大的人回到圣门后第一天,就把圣女师妹心中的形象摧毁,轰塌成废墟。看上去像是主角的人,历经千辛万苦走上大雪山。本应脚踩圣门大师兄,手牵圣门圣女,立于大陆巅峰……
  • 天啦我喜欢上了那个坏蛋

    天啦我喜欢上了那个坏蛋

    才女加美女王可在一次群聊上得罪了学校里又帅又可怕的校草欧阳晓昕,从此恶梦不断~~~~。而她连是谁加害于她都不清楚。通过多次调查仍没结果,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知道了真相。开始了复仇计划~~!!!可是却发生了好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 The Gentle Grafter

    The Gentle Graf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妃狠狂野:殿下休想进门

    嫡妃狠狂野:殿下休想进门

    不休我,我就给你戴绿帽子!“为什么要娶我?”“因为你八字够硬。”他是整个大陆里让人闻风丧胆的鬼刹王,做他嫡妃?不稀罕,成亲前逃不了,那她就成亲后逃。”你不休我,我就给你戴绿帽子,很多很多的绿帽子!!!”她是东方家族的大小姐,不小心穿越至异世大陆,成为身怀异能的将门千金,还被冠上鬼刹王妃头衔,大陆烽火狼烟四起,天赋异能却被压制,离家出走,各路追杀抢她,异能觉醒,她命由她不由人.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本书打破以往教育类书籍的枯燥说教方式,运用丰富详实的案例,提出可操作性极强的建议和意见,充分调动家长、孩子、学校三方的积极互动性,在短时间内就可培养使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如何使您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他”和“她”?相信您一定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内容简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在有意或无意问发现一些确实行之有效的教子技巧,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把这些偶然发现的教子技巧强化成自己的教子习惯,那么父母们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也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至尊妖娆之绝命毒仙

    至尊妖娆之绝命毒仙

    叶依云,生活在苗疆的小小少女,因为端午那日献出的毒蛊一不小心把五毒教圣物金蚕给毒死了,于是怀揣着呆呆的小蛇青青和一个不会响的铃铛开始跑路。机缘巧合之下叶依云解开银坠的秘密,发现自己身怀两系灵根,生母另有其人,过往的一切都被颠覆,然而却在水深火热中毅然踏上了修真之路。●﹏●初出江湖,五毒少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救到正太白笙一枚,据说出自杏林世家。可是你一小小嫩娃为什么每天都在愁娶不到老婆的人生大事。“小白,你不要跟着我了,去找你妈妈去。”“不行,我不能留老婆大人一个人在这种危险的地方。”叶依云满头黑线“我是毒女,你是医师,我们生下来就是为了互相战斗的!”“才不是,你生下来是为了给不顺眼的人下毒,而我,生下来就是为了让你下毒然后自己治好然后你再下我再治好的…”“可是我比你大。”“我就喜欢年纪大的,懂事儿!”“可是你是木系灵根纯净天生青木元罡的天才,而我只是水土参杂的破败灵根。”“没关系,男人是应该厉害一点的,不然怎么保护自己老婆。”叶依云“我说这话的原因是我觉得木系很差劲,打架的时候不好用。”白笙“…”●﹏●“青青上,咬它!”少女躲在大树后替自己的小蛇加油助威,只听得咯噔一声,牙崩了。“青青你太没用了!”绿油油的小蛇伏在她的手腕上做镯子状。“喂喂喂,你皮这么厚,你妈妈知道么?”粉红色的蝎子尾巴摇啊摇。“喂喂喂,你别过来啊。”尖利的声音传来,惊起了满林的虫鸟。少女对着阳光看向手中的小鼎,一只缩小无数倍的粉红小蝎在里面打转“说了让你不要过来了,你就是不听。”崩了门牙的青青发出漏气的笑声。●﹏●五毒聚首,少女悍然突破灵根极限,强势跨入修真人士梦寐以求的炼虚之境。炼气甲“我会水火两系法术。”叶依云“我能毒死你。”筑基乙“我有本命飞剑,可千里之外取人首级。”叶依云“我能毒死你。”金丹丙“我有宝印曰九曲,能移山填海。”叶依云“我有一个不会响的小铃铛,里面可以养虫子,然后,毒死你。”“…”且看昔日苗疆少女如何成长为一代毒仙,她以毒入道,以毒成仙,却始终保持着善良的本心。从小分离的母亲将最好的祝愿留给她——我一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的萌宠带她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你以真心待我,我以生命偿之少年用稚嫩的肩膀陪她走过荆棘与坎坷——爱情,与年龄无关最后,叶依云是从了还是从了白笙?那就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