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800000003

第3章 祖母之家

很快到了夏天,天鹅洲的油菜籽老了。农人穿着粗布大褂在地里收割。鸟儿在潭边树枝上唧唧鸣叫,水在潭里青绿荡漾;风在农家阳台上吹得凉爽。农家屋旁的桃花开了又谢了,结成手指尖大的桃儿。赤露着臂膀的农妇在桃儿树下剁着树枝。菜地的菜儿青绿的,稀释着夏天的温度。天鹅洲的一切都还是平和温暖的。而多年前洲上如此季候里会是如何情形呢?会有这夏日风中的机器轰隆?会有这宁夏之中的骄阳与烈日?风把潭边的树叶吹得直闪,那绿也随风闪动一股凉。柳树,构树,水杉,红杏,各类树木在洲上尽情生长盛放。而久远前的故河口有这些树木人家么?鸟儿从农家屋后的树尖飞起,在空中摇摆,似被风吹着摇摆的。

多年前,我的祖父就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某户人家里。那时这里不叫天鹅洲,叫故河口。祖父刚从湖南益阳麻河口镇的一大户人家流落至此。麻河口是益阳著名的苎麻之乡。

三曾祖父在麻河口镇开了家纺织作坊,三曾祖母年轻,漂亮,能干,只是一直没有生育。曾祖父就把祖父过继给了三曾祖父。

祖父三岁就过继给了三曾祖父,自小不与他自家的弟兄一起过。三曾祖父是个懦商。与三曾祖母非常相爱,对祖父也极尽疼爱。家里的小作坊,算不得厂,却收入可观,日子过的非常丰裕。由此祖父比起他的几个嫡亲兄弟来,可谓有着天壤之别。长到青年便是中等身材,长相清秀,气质文弱的一书生。就我的另几个祖父自小就自力更生,过着吃亏耐劳的穷苦农人生活。与书生搭不上边。

曾祖父一共养育了八个儿子。祖父是曾祖父的第四个儿子。

就我记忆深刻的有三个,一个是故河口对岸箢子口乡的幺祖父。就是小时候在堤坡上寻菜,总遇见的幺婆婆的男人。幺祖父在记忆中,总撑着一根拐杖,储着一把长长的白胡子,戴着一顶黑色帽子,很清秀而文静。也由着幺婆婆那样的贤惠美貌,温柔能干。所以幺婆婆是不能忘却的,而幺祖父倒记忆模糊。幺婆婆煎的蛋黄糍粑是不能忘却的,因为太香甜了;幺婆婆扎的稻草把子也不能忘却,因为烧过之后还是个把子,多神奇;幺婆婆泡的黄豆芝麻茶,更不能忘却,因为喝着太亲切,亲人的味道。幺婆婆的土墙屋前的大水沟,就如外公门前的大水沟一样,有着高大的扳筝子与绯红的夕阳。更有的是那一脉如夕阳柔和的亲情。幺婆婆在大水沟里捕捉来几条鱼,养着,直等我们来了吃。或做好了几桌豆腐,熬了一桌麻糖,放着,也等我们来了吃。

每年初二,我们都要到幺婆婆家去拜年,搭着村上那条自家的渡船,爬上那个长满了柳树的大堤坡,上了某条乡间小路,寻到小路旁的某户人家。幺婆婆正在门前张望。那道儿真长,那村庄真大。走着走着,快到门前了,却走不动了,踹在那不肯走,等九江叔叔他们来背。每每这时候,九江叔叔或张本叔叔的身影真出现了。于是我们就被叔叔们背到了幺婆婆家。

幺婆婆一共养了五个孩子,除了九江叔与张本叔外,还有一个哑巴小姑,一个七英大姑。一个张文叔叔是单身汉。

待我们到了幺婆婆家,幺婆婆就把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给我们吃。幺婆婆的孙子不多,就三个,所以对我们特别好。而幺祖父在记忆中总是隐藏的,很少出门,也少说话。据说患有肺病。这是他不常出来的原因,素日吃饭也不上桌,就一个躲在房间吃。他独在那囚禁的天地里想什么干什么,是大家不知道的。但我们很小就知道河那边,有户人家跟我们是亲戚,那人家就是幺婆婆家。

另外一个是三祖父。三祖父个头很高,声音洪亮,目光如炷。仿佛武侠小说里描写的英雄。至于三祖父有些什么家人,我是不知的。因为小时候只见他来,没见过他的家人来。晚上放学回家,只要是三祖父来了,在好远的地方,都能听见他说话。一般这个时候,父亲也会罕见的留在家里。

黄昏临近,故河口的狗似乎也听见了三祖父的声音,跑到厨房找母亲要菜汤饭吃,与我家的那只叫来宝的大白狗抢得打架。鹿女说,她也记得,就是玩得很认真,也能感受到里面亲人见面的温暖,犹如母亲厨房的晚饭香。都不知道他们如此涛涛不绝的讲些什么?凑过去听,只是听不懂。三祖父每次来都住一个星期,然后就回去了。每次都是傍晚,我们都不记得他的像了。压根底,我们就没见过他的相,因为他长得实在太高,看不到。想象中,他有些象张飞,那也是我们不敢仰望的原因。所以对于三祖父,就只记得那个洪亮的声音,豪爽而温实。

再有一个,也是个白胡子老头。是几祖父?不记得了。这个白胡子老头与前面那个白胡子的幺祖父完全相反。他是游四方的,一年四季没几天呆家里。说他是老头并不确切。因为那时他才四十岁,只是储了一把白胡子。脸容比起幺祖父还清秀些,算算应该是七祖父。他一年四季到处游走,是个卖麻糖的。

他的麻糖又白又嫩,我可喜欢。每次只要祖母一给麻糖吃,我就知道七祖父来过。他不是专程来的,是卖麻糖来的。挑着一担麻糖从湖南到湖北差不多就卖完了。能赚多少钱,我不知道,他家有多少人,也不知道。我就知道,有个卖麻糖的祖父,真是幸福。

麻糖在那时是很为劲的小吃,一般人家还没钱买。七祖父磕麻糖的小刀又快又漂亮,随便一磕,麻糖就下来了,而且贼准,不会多出一分,也不会少去一厘。都不知是七祖父的小刀好,还是他磕麻糖的水准高,再或是麻糖自己太好。总之,那是我小时候感觉非常神奇的。每每跟在七祖父的担子后面一跑两个村。七祖父也会把人家磕剩了的麻糖沫沫给我吃。就如二叔在别人家里打糍粑,把棒子上剩下的一点点糍粑沫沫,剥下来给我吃一样。那味儿格外香甜。夹着乡村温暖的饭香,或淡淡温暖的夕阳红。

鹿女与我那时太小了,现在亦都记不清七祖父的像了。

这是我祖父及祖父们的大致情况,再交代下我祖母的一些情况。

祖母出生武术世家,姓许,叫七友。家中开有武馆,几个哥哥都是武功高强的人。祖母最小,是家中独女。祖母的幺哥哥如唐伯虎一样文武双全,英俊潇洒,风流成性,玩富贵人家的女人,被人暗算了。幺舅爹性格梗直,人又清爽,招人妒忌,才是真。另两个哥哥抗日战争时期被抓去当了壮丁。一个时期里,曾来信寻祖母这系人,说是到台湾去了。另一个也来过信,说是在中央,当了大官。那时我父亲还小,没读书,也不识字。祖母不敢把信给大家看,祖父虽是个秀才,却已不理会那些尘世的事了。也如幺祖父一样,撑着根拐杖,储着把白胡子,在家不出门,也不上桌子吃饭。不是患了肺病,而是得了气喘。用不得力气干活,活死人般的活着!再说,那时代没有那些是清闲的,有了,兴许还不清闲了。由此到死,祖母也不知道她娘家还有没有人活在世上。

祖父虽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却没能过上几天好日子。情形也如唐伯虎一样,二十四岁家道中落,凄惶后世。三曾祖父死去时,给祖父遗留了一笔财产,只是祖父从小养尊处优,还染上了打牌赌博的恶习,又不会经营,不多日就败光了。三曾祖母还是有远见的,偷着给祖母留了几个金镯子,以备子孙急用。不知怎的被祖父知道了,被逼作了赌注,输个精光。后来,祖母珍藏的唯一一个金镯子,也被拿到她娘家去了。祖母娘家里走人瘟,亲人都死了。祖母将镯子变卖了去给亲人们收尸下葬。祖父知道了,将祖母狠狠的揍了一顿,祖父说,那金镯子若是变卖,家里又可过好长节日子了!从此,祖母就成了孤家寡人,连娘家也没得个了。但为金镯子的事儿,祖母与祖父却交恶了一辈子。

祖母身世凄凉,人却四海,很讨乡亲们喜欢。而祖父套用现在的话说是个浪荡公子。但祖父年少时还是读过许多书的,中了秀才,举人,却没有做官,是当地小镇巷子的说书先生,算得上一介人才。可不知后来怎么沉沦了?

听母亲说起过,祖父年轻时每次出门,都要将祖母打一顿,因为家里能拿走的东西实在太少,他以为祖母把它们藏起来了。家里的孩子也不管,仿佛不是他生的。不回来还好,几个孩子还有得口食吃。一回来,全家人就惶恐。吃的喝的钱啊衣服什么的,一马拉收的拿走了。孩子们得饿上好几天。祖母靠在门边,抚摩着身上被祖父打出的伤痕,仰望青天,欲哭无泪。祖父一开口就骂:许七友个败家的,把金镯子典了,老子就是吃利息,都要吃好久……

祖母对祖父的恨是一辈子不化解。祖父死了,祖母在房间一声都没哭。出嬪时,祖母倒是哭了一声,哭的是,你的命好啊,葬得这么热闹。那时鹿女与我、堂弟建都不过四岁,削着光头去读幼儿园,围着个头巾,真是羞死了。堂弟建也削着光头,还给祖父骑棺。坐在上面被人抬着,吹吹打打,好不威风。他一点都不羞,也不用裹头巾,因为他是男孩子。

祖父生前不怎样,死后确实荣耀。送上坟山的花圈摆了一里路长。追悼会开了好半天,就在我家菜园篱拉外的大路上,黑压压的围了几里路远。看那情状,我好生害怕,都不敢送祖父上山。所以小时候我并不知道祖父葬在哪里?有次睡觉,还梦见祖父藏在菜园边大沟里的树兜里。去菜园摘瓜吃,看见了吓一跳。明明祖父死了,怎么还藏在树兜里呢?他死了成了鬼,倒不寻常了。后来,就病了好些日子。母亲就跟祖父说,叫他保护我好好长大,再不要来亲我了。还给祖父做了一桌子好吃的,叫他吃。然后我就好了。鹿女见了,奇怪的问母亲:“祖父当真吃了那些好吃的,听见了你说的那些话吗?”母亲不知道怎样来回答。就说,小孩子不懂,长大了自然懂得了。

祖母虽对祖父的感觉完全麻木,他的死或许对她来说,还是种解脱。但对孩子们却是上好。祖母在祖父上山时哭那声,完全是妒忌祖父辉煌的葬礼。晚辈们到得齐整。而后来也见证了祖母的先见之明。父亲、小姑、四婶子就先祖母而去的。祖母经历的不仅是年轻时的磨难与伤痛,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惨。但祖母却是伟大的,在那个时期,那样一个男人的情况下,坚守着家,坚守着孩子,直把他们养育成人,成家立业。

祖母自小长得漂亮,且聪慧过人。有个青梅竹马的男人,李歌满。跟祖母的小哥称兄道弟,是地方上有名的戏子,开有自己的戏班,桃李可谓满天下。他一直暗恋祖母,却没有娶祖母。戏子身份不好,人一开口就叫戏子为流氓,不如现今的演员地位高。祖父那时在地方巷子里说书。祖母常去听祖父说书,但并不喜欢他。但看李歌满,风度翩然,心中喜欢。只是婚姻不能自主。一个唱戏的,一个说书的,祖母家当选了说书的。祖父那时也一表人才,脾气温和,有一股醇香的书生气。

其间忘记说了一件事。也许它对祖父的沉沦会有些解释。那是祖父与祖母婚后不久。三曾祖母怀了自己的孩子,就把祖父从家里赶出去了。祖父虽才华洋溢,却也显示出些浪荡公子气象,用钱如流水。家里的钱一到他手,就没出来的,更别说下儿的了。三曾祖父怕他们一日日老去,往后小的没饭吃。祖父一个说书的,还那样浪荡公子气息,能挣钱养家?对于这样一个养子,他们真是伤心得很。所以万不得已……

可三曾祖父赶走祖父不过两年,新生的小祖父却死了。祖父在三曾祖父家一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突被赶出家门,过着饥不裹腹,无处可歇的生活。从未经受这种磨砺的祖父就此沉沦了,还沾染上了赌博。后又被三曾祖父接回去。这种强烈的落差,成了祖父心灵中永久的伤,至死也没能愈合。祖父内心还是很想承担起那份家业,将之发扬光大的。只是自小真没学过那本事,承担不了那个大任。加以难以控制赌博,不几年就败光了家业,就携着一家大小逃到了故河口。

昔日故河口还是一片荒蛮,柴林成山成海,茫茫无垠。就祖父父亲几辈人的开垦,才将那荒芜中开辟出一片天地来。

祖父携着祖母来到故河口时,李歌满也一同来了。

李歌满来故河口后,就住在祖母隔壁,说是隔壁其实也隔得远,主要是人口稀,隔壁三家占有一旺方地。那时居住很简单,就地取柴,编个小屋子,然后住进去,就算安了个家。也由着开垦与水灾,家是不固定的,如草原上的牧民,过着迁徙的生活。听大姑说,那屋子还不如现在的牛屋好,人在里面根本直不起腰。祖母那时就如一片飘零的树叶,没有一个根,也没有一个亲人。李歌满也一样,因为瘟疫已将他们的故土亲人彻底毁灭了,他们就是各自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吧。

李歌满到故河口后,仍干老本行,在湖北收了批弟子。其中有个叫胡香椿的长着满脸麻子。不说这麻子,上过妆,扮小姐最好看,面上平滑的细嫩,一点瑕疵都没有。加以天分加以李歌满本开过戏班,有经验捧角儿。很快,胡麻子就成了地方上的名角,有了梅兰芳美称,戏班也一日日有了气色,在地方上与老戏班有得一拼。由此一段时间里,南戏与北戏竞争的厉害,每每天天都有戏看,可是乐坏了当地老百姓。现在的老人们说起那段时光,还恋恋不忘。李歌满不久就成了地方上的名人,说起来,三岁的小孩子都晓得。

李歌满每次从戏班回来,最先去的一个地方,就是祖母家。看见祖母在那小柴棚子里围着一群孩子转,心情很快活。棚外的有些田地种着庄稼,那是故河口老住户丁地主家的。丁地主在此拥有几百亩田地,家里雇请的长工短工很多。都是外来打工未落户的人。祖母与大姑每天都到丁地主地里去做工,自个的开垦倒放下来了。就是开垦出来的,要耕作也没有本钱。所以好些人自己并不种地,而是找户人家去做工。昏暗的纸灯下,李歌满望着许七友极赋予菱角的脸,乌黑的头发。以往那个清秀修长的女子在他心中一再浮现了。李歌满永远也忘不了,许家六公子从那家大院走出来后,就没再站起来。李歌满从老家搬到此,并不完全只为他心中的许七友小姐,也为着告别一个感伤之地,兑现一段友谊。

六舅爹与李歌满曾经如何要好的,我不知道。只知道他们年龄相当,一个是有名的打师,一个是有名的戏子。李歌满是祖母青梅竹马的人。或祖母对他也青如竹马?那时就李歌满与许七友小姐的事传得满城风雨。也是为了躲避那一段风雨吧。

每次李歌满来,祖母总要停下手中的活,无非为着那一群孩子熬柴粥,粥稀得照得出人影。李歌满望着祖母锅里的稀粥,望着祖母那一群面黄饥瘦的孩子,就给祖母手里塞几个铜板。那是他唱戏得来的。祖母与大姑在丁地主家忙活一天,只得斤大米,够不上孩子熬稀粥喝。加以祖母有月子病,每个月子都要吃大米,否则就下不了床,更下不了地。即使斤半大米还不能全熬粥喝,得跟祖母留着。祖父在这个家是缺场的。那时祖父去了一个山厂挑石头,是现在的五码口山厂。那时故河口有句俗语叫:五码口弯塔市驿,意味着做人做事的迂腐,迂回。可想是个多远的地方,一去几个月不回家。挑石头的工钱不多,加以祖父喜欢赌博,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祖母与大姑在家替人帮工,赚点本钱,打点豆腐生点豆芽菜,做点小买卖。家里一时还有些温暖温饱的气息。孩子们也长得一日日圆润。意思是说,祖父不在家,祖母父亲大姑他们的生活还是幸福的。

李歌满为了多赚些铜板,把戏班扩大了,也不分南戏北戏的唱起来。人称之为唱大戏的。把湖北本来的戏班都抵跨了。声誉一日日高涨,成了当地有名的戏班子。戏分也多得忙不过来。戏班经常招人,越来越大,都成了当时穷人家孩子谋生的一种手段。

父亲以后唱大戏,就是从师于李歌满。

祖父不回来还好,一回来就跟孩子们争吃的。祖母熬了一锅粥,其实也是柴粥,没见几粒米。祖父将没几粒米的稀粥喝得清响,几乎将之喝光了。祖父在外面挑石头,也没有吃的,回家饿坏了,看见稀粥哪有不喝的。可孩子们也饿坏了,望着稀粥慢慢的少去,内心很着急,忍不住对祖父说:“爹,你少喝点,留点我们喝罗。”祖父只顾自己喝,头也不抬起的说:“老子会饿死,老子喝饱了再说,没有老子在了,你们这些小瘟神怎么办?”孩子们站在旁边,噙着泪水不敢吱声。祖母则开始骂祖父不是个人,俗说,虎毒还不食子?你将这粥全部喝了,不是要饿死孩子们么?祖父听了,就不再喝了,抓了套换洗的衣服,在家翻箱倒柜一番,然后就出去了,几个月不回来。若是心情不好,就将祖母打一顿了再走。边打边还骂:老子就是吃那金镯子的利息也够吃一辈子!

很小听小姑说起过,祖父对孩子们还是温和的,大家都只怕祖母,却少有怕祖父。但祖父对祖母的确恶劣。也许由着李歌满?

祖母家即使有李歌满的支助,孩子们还是养不活。父亲是长子,当不能送人。大姑已懂事,能干活了,也不能送人。倒是二姑四五岁,能吃却不会干活。祖母就想把她送人。正好故河口码头来了只船,那船老板没有子女,姓船。船老板跟祖母一般年纪,与祖母说得来,于是祖母就要把二姑送给船老板。

二姑害怕的对祖母说:“娘,我不要去别人家,你不要把我送人啊?以后我不再喝那么多粥了,帮你去做事,好吗?”祖母就说:“二妹子,娘是舍不得你,只是你跟娘没好日子过,迟早会饿死的。再过几天,稀粥都没喝的了。”二姑痛哭着又来求大姑:“大姐姐,你叫娘别把我送人了呢,我会跟你一起去丁地主家干活的……”大姑搀着二姑的手一起给祖母跪下了。大姑说:“娘,不要把二妹子送人,我会努力干活,少喝粥,养活二妹子的。”祖母还是不答应,硬着心肠将二姑送给了船老板。

船老板有条船,没有子女,会对二姑好吧?每次听大姑讲到被送人的二姑,总这样想。送走二姑后,祖母心里并不好受,哭着对大姑说:“长儿,我的长儿,做娘的要不得,只是次儿跟着我,真会饿死,跟着船老板还有一线希望。”大姑听了,便与祖母抱头痛哭。

李歌满正好从自己的柴棚走来,得知祖母将二姑次儿送人的事,心底很不好受。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李歌满向祖母提出,将父亲收为弟子,跟他学唱戏去。

祖母原是不想父亲去学唱戏的,毕竟他是陈家的长子,将来还要靠他出人头地撑门面,怎能去当戏子?在祖母心中,她是想父亲读书做工作,当公家人的。那时父亲也还断断续续读过两年书。没钱了,休学在家干一段活,等积累了些,又去上学。父亲穿着那件掉三寸的破裤子,带着一笔筒子豌豆小麦饭,个头比同年级的孩子高出了很多。因为不断的休学,父亲比他们大了三四岁。太高的站在同学们中间,好不害臊。这不,父亲一听说李歌满叫他去学唱戏。二话没说就答应了。那时,父亲不过十一岁。

父亲学唱戏的感觉非常好,也学得快。父亲学唱戏是自愿的,在他小小心里,唱戏无疑是找到了铁饭碗,还可学本领,一举两得。读书他是很喜欢,只是那样的家庭,他能读很多书吗?但父亲还不知道自己一唱就可红,就此改变今生的命运呢。

从学唱戏那天起,李歌满就给父亲取了个书名:章蓝。

同类推荐
  • 靠山河

    靠山河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每一棵树都很孤独

    每一棵树都很孤独

    每一棵树都很孤独,即使地下的根须暗自交错缠绵。本书以主人公灵香的女友海棠自杀身亡后留下的谜为线索,在解谜的过程中,慢慢展现出两个不同年龄的女人(灵香与彩虹姨妈)各自不同的心路历程,整个故事仿佛一面多棱镜,有时荒唐,有时伤感,有时温柔,有时骇人,有时魔幻,却都无限接近真实,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平凡人性所可能误陷的种种魔怔与梦魇,不仅使人体会到人性中深刻的孤独,也让人触摸到生命中那种令人震惊的情感。虚实交错的奇谲架构,超一流的文字叙事,动人心魄的深情炙爱,直抵每一位渎者的内心、整部小说充满了梦幻与神秘的气息。
  • 金色

    金色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4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4中篇小说卷

    吴义勤主编的这本《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4中篇小说卷》共收中篇小说八篇,包括阎连科的《天宫图》、余华的《战栗》、王小波的《我的阴阳两界》、北村的《最后的艺术家》、刁斗的《作为一种艺术的谋杀》、周大新的《向上的台阶》、李佩甫的《红蚊子》等。每篇小说后都有精短点评。
  • 剩下来的孩子

    剩下来的孩子

    6岁的扎克有一个聪慧异于常人的“天才哥哥”安迪,还有美丽优雅的妈妈和温柔顾家的好爸爸,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羡煞旁人。可这一切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校园枪击案摧毁了,安迪在枪击案中不幸丧生,幸存的扎克成了家里“剩下来的孩子。”所有人都承受着巨大的悲痛:妈妈悲伤过度,燃起复仇之意,一心要找凶手的家庭报仇;爸爸在失去爱子之余,还牵扯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恋情,令整个家庭陷入前所未有的绝望。眼看整个家庭几近分崩离析,劫后余生的扎克决定鼓起勇气找回疗愈的力量,他将如何化解家人心中的悲痛与仇恨,如何带他们走出人生绝望,他一个6岁的孩子,真的可以做到吗?这是一个关于悲痛与疗愈、仇恨与原谅的温情疗愈力作。
热门推荐
  • 六十种曲玉玦记

    六十种曲玉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痕:源

    圣痕:源

    白迦做为神谕者的天选之人,在位面融合所带来的末世危机下,拳打西方联邦,脚踏异世灵族,降蛮夷,战灵王,不服者皆唱征服,傲视群雄怒问:还有谁!书群:252355172
  • 口袋妖怪之基因契约

    口袋妖怪之基因契约

    神奇宝贝or口袋妖怪?作为十二联盟统帅的我要单挑你们裂空座!管你什么神兽,全属性增值秒杀十万个请假王!关东地区,神奥地区,合众地区,只有被碾压的神兽,没有驯服不了的阿尔宙斯!“殷惑千云那个疯子又来了,带着精灵快逃吧……”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它开始曾被人看作是年青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 许氏医案

    许氏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牛潭

    金牛潭

    边民皆知金牛潭深,却从不知其深几许。水深超过四百米的潭下,竟是那样的景象;朱家王朝之圣物除了能预知福祸的翡翠玲珑枕,其实还有一物,便是相传已失窃的浮纹铜盆;几千年来,令人闻风丧胆的苗疆巫蛊,究竟是什么?身中蛊毒又该如何自救?如果你知道,所有的西藏天珠拼起来其实是一幅星际航线图……
  • 王牌冤家,律政首席别乱来

    王牌冤家,律政首席别乱来

    他清俊优雅,却高冷毒舌,跻身国际的高级律师,却不小心惹上号称女王的她……她娇美高贵,却强悍霸道,位列时尚潮流的顶端,却意外碰撞了被称毒舌的他……为朋友抱打不平?因工作被迫交集?还是月老的红线不小心打了个死结……面对她,他搬出了一大堆倒背如流的国际法,面对他,她拿出了大师兄悟空的七十二变。拌嘴,吵架,欢喜冤家?NO,她要玩点新花样。带着三千亿冥钱,毁了他兄弟的婚礼!红酒白酒,灌醉了将其送进夜店的客房!或是偷了他衣服将其困在了游泳池!只是……这新花样好像有副作用……
  • 天才重生:废材女中学生

    天才重生:废材女中学生

    她,一个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金牌教授,却重生在了一个废材初中小女生身上。长得丑?成绩差?被学校的男生女生欺负排挤?不,她堂堂一个金牌教授,岂能被这些打倒?且看一个金牌教授,重活在一个废材初中女生身上的翻身之路。将会如何?敬请期待废材翻身,有你好看!PS:重生、女强、爽文、废材、青春校园、随身空间、平凡生活、家长里短。【喜欢本书请积极投票、收藏、打赏、评论、谢谢,书友群:341548080】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情寄江湖

    情寄江湖

    《诛仙》、《仙剑四》、《剑网三》,最喜欢的三部作品,虽未必能写出那种境界,但却很喜欢那种感觉,那里江湖的感觉!
  • 农家媳妇的古代日常

    农家媳妇的古代日常

    李青暖穿越了,而且穿成了一棵在后娘手下讨生活的小白菜。李青暖嫁人了,嫁给了村里五大三粗,会疼媳妇,能种田,敢打架的憨厚汉子。总被后爹后娘压榨的另一粗壮大白菜。田铁石,憨憨的挠了挠后脑勺,“俺媳妇说啥都是对的。”有力气,蛮汉子,大忠犬,样样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