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3200000004

第4章 禅修,让生活回归简单

像我们今天禅修的地方,白色的墙,软软的地毯,走进来就很舒服,有一种很细心的温馨。我经常跟学员讲,你们想躺着就躺着,想坐着就坐着,想歪着就歪着,找到一个你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就行。但唯一的要求是你躺着不要打呼噜,因为打呼噜会把别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你身上来。如果要求大家工工整整坐着的话,会有一种压力感。当身体放松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身体和其它的不舒服而分散了你的专注力,思想就能集中在更重要的东西上面。所以我们身上少一点束缚,内心就能多一份快乐。

禅修并不脱离生活,而是让我们通过生活去感悟人生真谛,通过禅修,让生命更自在、更快乐、更从容。因为人的痛苦,恰恰是人生跟现实脱离了,人就活在游离的状态里。

很多时候发现我们缺的不是钙,而是爱。

饿是一种病,治好就放下

生活其实是很简单的,简单到什么程度呢?有一个地方可以住下来,冬天可以暖和,三餐饭能吃饱,简单到仅此而已。但是很多人还是感到不快乐,衣服要穿名牌;有房子住还不够,要住别墅;别墅一栋还不够,还要天南地北到处都有。

大家知道吗?当你真正有一个家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他的房子都是多余的。实际上我们拥有的越多,心就被瓜分得越支离破碎。

简单地生活,就是用减法减去生活当中繁多的事情,减去生命的重负,学会用简单的心态去面对那些看起来很复杂的事。问题可以复杂,但是我们的心态要简单,不要纠结挂碍。

想想看,挂碍的事情那么多,还能快乐得起来吗?就像我们到某个地方去吃饭,有时候路上就要耽误两三个小时,你说这一天有几个两三个小时?所以我经常就在饭店里面叫一碗面条,很简单地把肚子填饱。佛教说“饿是一种病”,通过饮食把它填饱,把这个病治掉。那我们为什么要去折腾那么多无谓的东西?因为这样,很多事就生出来了,堵车就抱怨,约了某某到时间还没到,心里就开始着急。本来吃饭是很开心的事情,而因为路上的烦恼,快乐就没了。

我们要通过禅修去转变,让自己的心跟自己的工作、生活、身体时刻处于和谐的状态。就像慧文师父刚才带领大家去出坡,这么冷的天气,手脚冻得僵硬,一到室外就不舒服,可能有人就会抱怨和排斥,这就是我们内在烦恼的起因。如果这件事非做不可,而且无法逃避的时候,我经常教大家用一种方法,就是接受它,你能接受,就能走出消极的情绪。

实际上生活当中很多东西都不是我们情愿的,排斥和抱怨只能增加不良的情绪。反过来讲,你可以把烦恼变成快乐,把黑暗变成光明,把染污变成清净,完全就在你的一念之间。佛教讲六道轮回,六道中间是一个心,你起哪一个心就会跟哪一道相呼应。所以一念可以上天,一念也会让你入地。

大家想想看自己是不是经常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我们一生当中就会经历无数轮回,或者今天很快乐在天道,明天愤怒就在修罗道。你贪婪、憎恨、愚昧的时候,就处于下三道;当你清净、宽容、喜悦的时候就在上三道。

什么叫修行?就是时刻地把握自己的念头,时刻把握自己情绪的变化。轻的东西往上升,重的东西往下沉。轻安、喜悦、光明、清净,这些就是轻的、愉悦的东西;憎恨、恐惧、愚昧之类的东西在我们心中就很沉重。修行就是往轻的方面去努力。你们看股票上涨的时候弧线往上扬,往下坠的时候你的钱就赔掉了,心也沉重了。

成功总是跟正面的东西相呼应;而失败总是跟负面的东西相呼应。既然知道一个念头就能决定上天堂或下地狱,就应该好好地把握那个念头。

心想事成不是天降的恩赐,而是由自己内心良善的念头发散到言行举止,于是积累善缘,最终成就的。我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追求幸福人生的人,首先要战胜自己内在的不足。”每天都要学会自我反省、自我觉察,最后超越自己。

如果内心达不到自己善的期待,做事真的就会举步维艰。因为你的内心是负面的,那正面的人就不愿意跟你来往,而和负面的人相处,只会把你拖下水,久而久之你整个身心也会变成负面的。你想想,如果你泡在染缸里面能不黑不臭吗?

如果想让自己升华,就要把火焰点燃起来。

阿赖耶识

万法的种子,都藏在你的心间

大家每天早上要念《日颂警策文》,让你们的家人也和你一起去念,尽可能地鼓励更多的人一起来接受这样的思想。刚开始的时候只是让他们种下种子,等到种子开花结果的时候,就会产生无数个种子,那个种子又会不断地种到别人的心中。

一棵树和一片树林产生的效应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我们心中有爱就不要吝啬,尽自己的能力把爱种到别人的心里去。那样我们就能改变一个团体,改变一群人,甚至改变一个世界,同时也会有无尽的福缘会反馈到自己的身上来。所以不要吝啬自己的“爱”和“付出”,要学会把爱传播给别人,我们要做光明和爱的传播使者。

唯识讲“种子生现行”。第八阿赖耶识就像一个大仓库,所有的种子都存在里面,当种子碰到外缘的时候,就会生根、发芽、结果。别人骂你,你会愤怒,就是你内在的干柴刚好被点燃了。人家骂你是个穷光蛋,你肯定很不高兴;如果你是一个亿万富翁,别人骂你还会生气吗?情绪所以被别人的一两句话点燃,就说明你很在乎这件事情,对这个问题特别敏感。

内心不够丰足,就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所以当一个人内心贫穷的时候,就会极力地想依赖外在的东西去包装自己,穿好的品牌,开好的车,住好的别墅,不断地想在别人面前炫耀。而那些真正富有的人,简简单单的生活就觉得是最快乐的,不在乎穿什么样的衣服,也不在乎怎么打扮自己。

外表很粗暴的人,内心都很脆弱;外表看起来弱不禁风的人,内心往往却很强韧——我就是这种人,什么风都吹不倒我。所以要快乐,首先要修正内心。

禅,就是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让内心丰足。心念一改变,所有的状态都会改变。觉察真的很重要,内心有烦恼的时候,如果你反思自己、觉察自己,就会发现烦恼跑得无影无踪了。

去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我到西安法门寺,从三门殿去舍利塔,要走很长时间。那天的温度是三十多度,地上的水泥板被烤得非常烫,旁边没有树,我也没戴帽子,因为是光头,感觉头皮都要被烤焦了。当我觉察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就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转变心态,去感受阳光照耀身心的感觉呢?学会去接纳它。我一接纳,排斥和抵触的心就没了,身心有着一种沐浴在大光明中的喜悦。

我为什么不能把太阳下的行走当做日光浴呢?还有一些人跑去桑拿,花钱感受被蒸烤的滋味。人就是这样,花钱去蒸,即使那个环境再让你不舒服,你还是很高兴地去接受它,反而不能接受大自然免费的恩赐。

真的,一念的转变就有天壤之别。所有的烦恼都是自己的心造成的,只要你的心田里没有那个种子,别人就没办法把你点燃。所以我们要反思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所以佛教讲,内心有一种什么样的观念,你眼前所展现的就是什么样的。大家记住这句话——“眼前的这个世界,就是我们内心的反射。”

我一个金华的朋友,企业做得很大,他任命总经理全权负责,自己天天去爬山、钓鱼,还到寺院里面去住上一段时间。人对快乐的诠释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认为回到自然当中是最快乐的、有的人通过刺激的音乐、酒精来麻痹自己的神经以获取快乐,这都是内心当中的念头在左右着我们。

如果我们对内心不足的一面没有产生警觉的时候,那接下来人生道路就会越走越坎坷。你想得到幸福,却总是擦肩而过;你想事业成功,却总是不断地遭遇挫折。这不能怪别人,不能怪这个国家,也不能怪这个世界,要怪只有怪自己,怪自己内心的那个世界。

佛教在这方面讲的很透彻,“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要碰到结果的时候才会害怕。而菩萨知道这个因会产生什么结果,那么在因地,菩萨就会警觉自己,既然想吃西瓜就种西瓜,想吃南瓜就种南瓜。这个因你种得正确,果自然而然地就会达成。

菩萨戒就是修举心动念,每个心念起来,都会去审查它。大家到这里来禅修,是有福报的。幸福人生不是别人给我们的,不是上帝给我们的,更不是佛陀给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什么样的人生。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规划自己,规划的前提,就是在内心中种下你的愿望。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是必然的。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念头,把因调整过来,接下来所有的果就能实现。当你内心不改变的时候,你永远得不到那个结果。

中国有句俗话“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福是什么呢?就是你的善念和积极向上的心。人生当中就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各种各样的诱惑,人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要做出抉择。不能自我掌控,就是因为方向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要让自己有一颗非常宁静的心,告诉自己想要什么。

大家以后每天要坚持禅修,你跟别人谈话、坐公交车、写文章,任何时候都要专注一境。你的思想跟身体一定要走在一起。告诉自己身心要放松,用一种喜悦的心面对每一天。要把对生活的排斥转变成积极的接受,在接受的过程中找到快乐。

大家回去以后要把《日诵警策文》背下来,每天早上洗完脸以后大声地念给自己听,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自己开始新的一天。还有就是每天做十件善事,给别人一个微笑,给别人一句赞美。以前在家里从来不拖地板的,回去以后给家里拖拖地;从来不进厨房的,现在也进去尝试一下,即使做得再难吃也告诉对方:虽然不好吃,你也赞美我一句好吗?

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快乐,要自己去寻找。你没有这颗心的时候,在生活当中就很难找到快乐。看到绿树觉得它很美,看到枯树一样会觉得它有意境。有一个画家专画“残荷”,残荷就是荷花被霜打了以后枯萎的样子,他觉得这是一种美。

所以,美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颗发现的心。

答疑

学员:我分享几点。

第一,法师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简单,有吃、有穿、有一个住的地方就好了。这样人生即使有太大的变化,自己也不会失去什么,这是快乐的根本。

第二点,法师告诉我们人不可能永远善,永远恶。

第三点,法师说到自己在法门寺遭到暴晒的经历,我也体会到人要学会转变思维,外面的世界不可能改变,能变的只有自己的心。

最后,我要学会怎么样去种一个善因,最后得到一个善果。

问:人如果去世了,灵魂会到哪里去?怎么帮助身边的亲人、朋友免除痛苦?

师: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业力,这种业力就会铸造人的性格,性格就会影响他的生活。作为朋友,唯一能关心的就是通过自身的言行去感化对方。

人死了灵魂到哪里去了呢?实际上他前生表现出来的状态就决定了未来灵魂的走向。如果他一生都生活在非常偏激的思想里,他未来的人生肯定是下三道(地狱、饿鬼、畜生)。你们要反省自己,如果自己的身心经常很沉重,那就敲响警钟了,因为你死掉以后肯定不可能上升到上三道(天、人、阿修罗)。因为我们现在活着种下的因,就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结果。

问:算命、算卦、看风水这样的东西,到底在我们人生当中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师:很神秘的东西我就不说了。我打个简单的比喻。你的床跟门对着的时候,晚上睡觉肯定会心神不安,总是担心那个门会不会被人打开,会不会有什么东西进来站在我后面看着我。长期睡在这样的床上,肯定睡不安稳。时间长了肯定会生病,这就是风水。

所以,生活当中很多东西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不要听一些人跟你乱描述。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直觉。

问:那所谓磁场的东西,有吗?

师:有啊,你到太平间的感觉好吗?阴森森的,走在那里全身的毛孔都会竖起来,如果让你住在那种地方感觉自己能好起来吗?虽然那个地方可能没鬼,但是你自己会疑神疑鬼啊。

所以,住的地方要有阳光,适合自己的审美,那就是最好的。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静,都不一样。所以,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问:法师,我为了实现一个目标选择了现在的工作,但是发现这个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了,我还去坚持这个目标吗?

师:我经常告诉学员怎样去思考,就像我来到香海禅寺,没来之前听说濮院多么好,香海禅寺的未来肯定也很好。来到这里之后,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濮院这边信佛的人很少。所以,在这里所做的一切事情,几乎都是靠外缘做起来的。

不理想是不是就要放弃呢?是不是选择离开呢?实际上这是可以通过我的努力而改变的,努力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达到我的目标,那我就要坚持。只有坚持,最后的那个结果就会是你所期待的。

如果你所在的工作群体、生活方式及公司宗旨跟你想象的不一样,你也可以试试看通过这个不一样的平台,能对自己有多大的提升和改变,然后慢慢地在适应和磨合中产生新的力量。

所以在生活中抱怨是没用的,只有接受,在接受的前提下你才有改变的可能性。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有更大的平台去展现自己,那你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放弃目前的工作,然后去选择它。但是在这个可能性没有出现的时候,你放弃现在的工作,又去抱怨现在没有更好的平台,那有什么用呢?

我们头脑当中期待的东西都是很美好的,然而现实却不是那么回事。当你幻想太多的时候,现实跟自己的期待永远是脱离的,这样就很难得到快乐。

所以,我们的期待要少一点,在现实中的付出要多一点。

讲于永坤集团香海禅修班

同类推荐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字字珠玑,启悟世人的大德讲演录——他是个才气横溢的艺术家,更是一代名僧。在人们心目中,他就像一个“谜”,一个难以琢磨的谜。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热门推荐
  • 船山思问录

    船山思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生还是侦探

    医生还是侦探

    作为一名医生,却总是离不开命案的发生,被当作侦探使用的医生,到底是医生还是侦探……
  • 在聊天中发现机会

    在聊天中发现机会

    本书精心策划,言简意赅,从实例分析了聊天对事业的积极性,以及在社交场合中怎样去与别人聊天的方法,让读者从中有所得,为事业加分。
  • 鬼面神医帝尊请放手

    鬼面神医帝尊请放手

    她……前世为21世纪医药世家的王牌杀手,却因为一次意外重生到这片大陆。废物?丑八怪?看她带着曼陀罗归来,上古神兽求抱大腿,一身锋芒闪瞎众人双眼。他……是受千万人敬仰的帝尊,却因她而心动,成为宠妻狂魔。看他们如何携手,笑看天下!
  •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内容简介:每一天,人们都在尝试着说服别人:想让爱人温柔宽容,想让孩子听话懂事,想让邻居通情达理。每一天,我们都在面对说服的挑战。这种挑战,既针对一个人的口才,更针对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和博弈手段。怎样才能让别人听从我们的意见?这一问题的答案在《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中得到揭晓。《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为你揭示说服他人的策略,给你掌控人心的力量。
  • 表姐夫的人鬼情

    表姐夫的人鬼情

    在雪城边的地包小市这个俗称“偏脸子”的烂巴地儿,出了我表姐这么个貌似天仙的美人。“偏脸子”地包小市,常有流动小商小贩摆摊撂地儿,游手好闲的混混成帮结伙的勾搭连环,惹事生非的痞子小流氓一抓一大把。他们的看家本事就是招猫逗狗、蹭吃混喝、抢东西、截姑娘,说打就捞,玩命!这些个地痞流氓臭无赖浪荡鬼谁也不敢招惹我表姐。
  • 舍之有道,得之有方

    舍之有道,得之有方

    人生充满了各种选择,而不同的选择也决定了我们不同的人生。选择其实也就是一个舍弃与得到的对比。我们不可能得到想要的一切,在选择一个事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个事物。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虽然很多东西是我们不愿舍弃的,不过我们最终还是要舍弃掉。
  • Alcestis

    Alcest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父母新知: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父母新知: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家庭教育畅销书《我家小孩不拖拉》作者闻少聪最新力作。本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着手,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用一些实用的心理学小技巧、小训练,教孩子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让家长学会理解孩子,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 来璩

    来璩

    来璩是我的儿子。来璩不是我的亲生儿子。这有点儿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明白。四年多了,渐渐地已让我忘了他不是我儿子的时候,他的父亲来学斌——我的堂弟出现了,这让我再一次清醒,来璩终归不是我的亲生儿子。这让我懊恼,我想不明白,那个小时候尾巴一样跟在我后面的小屁孩,长大后怎么变成这样一个不守信用的东西,我恨不能立刻见到他,左右开弓,如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在他脸上开个油酱铺,以解心头之恨。这么说你肯定一头雾水,可我没法慢条斯理给你娓娓道来。此刻我正在拥堵不堪的硬座车厢,犹如关在笼中的困兽,焦躁不安,心里像有团火烧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