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700000005

第5章 贝多芬传 (5)

1815年,他的兄弟因肺结核逝世,留下了一个儿子。贝多芬将自己心中溢满的温情全部倾注在了这个孩子身上。为此,他又要遭遇到痛苦与折磨了——似乎有一种慈悲的眷顾,在费心地、不断地更新和增加他的苦难,使他的才气不乏营养。——首先,就是他要同那个不配做母亲、又想夺走小卡尔的弟媳争夺这个孩子的监护权。他这样写道:

“啊,上帝,你是我的城墙,我的防卫线,我唯一的避难所!你能看穿我的心灵,你知道在我不得不容忍那些想要与我争夺查理——我的宝贝的时候,我所承受的苦痛![贝多芬在写给斯特莱歇尔夫人的信中说道:“我从来不会报复。当我忍无可忍而采取行动对付别人时,那纯粹是出于自卫,或为了阻止他们作恶。”

]我不知该如何称呼的神明,请听听我的呼唤吧,请接受你最不幸的造物者所发出的热烈祈祷吧!”

“啊,上帝!拯救我吧!你看,我现在已经被全人类抛弃了,只因为我拒绝与不义妥协!接受我的乞求吧,我只求将来能与我的卡尔一起生活!……啊,残酷的、无法改变的命运!不,不,我的不幸将永远不会结束!”

后来,这个被强烈地爱着的侄子,辜负了他伯父对他的信赖。在贝多芬写给他的信中,充满了痛苦和愤懑,就像米开朗基罗写给他兄弟们的信一样,但贝多芬的信更加天真,更加动人:

“难道我还要再一次接受这种卑劣无耻的无情无义吗?好吧,如果我们之间的纽带应该断裂的话,那就随它去吧!当一切有正义感的人知道这些事情后,都会恨你的……如果我们维系我们关系的约束你不堪忍受,我以上帝的名义——但愿一切均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把你交给我至高无上的神明;我已尽了我最大的努力,我敢于站在最高审判者的面前……

“你已经被惯坏了,但学会做个普通和真诚的人是没有害处的;你对我的虚伪让我心痛万分,无法遗忘……上帝为我作证,我只幻想着能离你千里万里,远离这可怜的兄弟,远离这丑恶的家庭……我无法再信任你了。”

然后他签下这样的署名:“你可怜的父亲——或者最好不是你的父亲。”

接下来,他心软了,开始了一番宽恕:

“我亲爱的儿子!——不必再说什么了——回到我的怀抱中来吧,你将听不到一句恶言恶语……我将以同样的爱接受你。对于如何安排你的未来,我们可以友好地商量。——我以我的名誉担保,绝对不会责备你!责备已经毫无意义了。我会给你更多的疼爱与照顾。——来吧,到你父亲贝多芬温暖的怀抱中来吧。——来吧,收到信就马上回家来。”(在信封背面,他还用法文写了一句话:“如果你不来,你必将置我于死地。”)

他哀求地说:“不要撒谎,要永远做我最亲爱的好儿子!如果你像别人那样,用虚伪来回报我的话,那是多么丑陋啊!……别了,不曾生你却抚养过你,并为你的智力发育竭尽心力的人,超越了父爱的情爱,从心底里希望你能走上善良、正直的路。你的忠诚的好父亲。”

侄子是聪慧的,贝多芬原本想把他引上大学之路,但在为他的将来做过各种各样的规划之后,贝多芬不得不答应侄子的要求,同意他去做商人。但卡尔出入赌场,欠了一屁股的债。

奇怪的是,贝多芬的伟大情操不仅没给侄子带来益处,反而有害于他,使他怨恨,促他反抗,如同他自己所说的,体现其可耻灵魂的那句可怕的话:“我变得更坏了,因为伯父要我上进。”

1826年夏天,卡尔竟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但他并没有死,反倒是贝多芬差点儿为此送了命。这个可怕的打击再次重创他早已脆弱的心。[当辛德勒见到贝多芬时,他说贝多芬好像一夜之间变成了七十岁的老人,精神委靡、步履蹒跚、全身乏力,没有一点意志。如果卡尔死了,他也不想活着。——事实上,几个月后,贝多芬便去世了。

]卡尔被治愈了,他的伯父直到临死前都一直饱受折磨。而伯父之死,他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贝多芬临终前,卡尔并没有陪伴在他身边。——几年前,贝多芬在写给侄子的信中说:“上帝没有抛弃我,将来一定有人为我送终。”——遗憾的是,送终的并不是他称作“儿子”的那个人。

即便深陷忧伤之中,贝多芬仍然歌颂欢乐。

这是他毕生的规划。自1793年在波恩时起,他就对此有所考虑。他一辈子都想歌颂欢乐,并以此作为他作品中的一部终曲。他的一生,始终都在思考歌颂的确切形式,以及把它放在哪一部作品中最合适,即使在《第九交响曲》中,他都在犹豫。直到最后一刻,他还准备把《欢乐颂》放到第十或第十一交响曲里去。应该注意的是,《第九交响曲》并非是大家所听到的名为《合唱交响曲》,而是叫《以欢乐颂歌为终曲的合唱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可能有另外一种结尾。1823年7月,贝多芬想在曲子里加入一支用某种器乐演奏的《终曲》,后来,他把这个乐器演奏曲用在了第一百三十二号作品中那个四重奏里去了。切尔尼和森雷特纳肯定地说,在演奏(1824年5月《第九交响乐》)之后,贝多芬都没放弃这一想法。

在一部交响曲中引入合唱是有极大技术难度的,这一点,可以通过贝多芬的稿本看出来。为了在作品的其他段落引进合唱,他作了大量的尝试,甚至还想到用别的方法来代替。在“柔板”第二旋律的稿本上,他这样写道:“也许合唱加在这里会很合适。”可是他下不了决心同忠实的乐队说分手。他说:“当我产生一个灵感时,我就仿佛听见一种乐器正在弹奏它,而不是人演唱的声音。”因此,他总是尽量延后引用人声的部分,甚至用乐器开头,就像《终曲》《欢乐颂》那样,把欢乐的主题全都交给器乐来演奏。

对于这些延后和犹豫,我们必须更深一步地去了解。因为其中还有更深远的原因。这个饱经忧愁折磨的不幸者,始终都渴望着讴歌欢乐之美;而他却年复一年地延后这个任务,因为他不断地被卷入激情的旋涡,为忧愁所苦。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才如愿以偿,并成就了一部多么伟大的杰作啊!

当欢乐的主题即将展现于世人时,乐队突然中止。一时间,寂静一片。这使引入的歌唱带有一种神秘、天堂般的气氛。这个主题确实是个神明。欢乐从天而降,包裹于超自然的平静之中:它用轻柔的气息安抚着人间的痛苦;当它悄悄渗入病痛初愈的心灵之中时,最初的接触是那么温柔,恰如贝多芬的那个朋友所说的,“因看到他那双温柔的眼睛而很想流泪”。当主题随后转入人声演唱时,首先出场的是低音部,一种带有严肃而压抑的情调。渐渐地,欢乐抓住了人的全身。这是一种征服,是对痛苦的战争。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就像浩浩荡荡的大军行进一般,男高音那热烈而急促的歌唱,以及所有那些令人震颤的乐章,我们在其中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呼吸的节奏,发出的呼喊,似乎他创作时正奔驰在田野上,如痴如醉,激动狂放,如同老国王李尔置身于雷雨之中。紧接着战斗的欢乐是宗教般的陶醉。随即又是神圣的狂欢,一种爱的疯狂。整个人类全都向苍穹伸开双臂,发出强烈的欢呼,冲向前去迎接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中。

天才的作品终于征服了平庸的群众。维也纳的轻浮之风也因此受到了动摇与震撼,因为当时正值罗西尼和意大利歌剧一统天下。忧伤受辱的贝多芬想去伦敦定居,并想在那儿演出《第九交响曲》。如同1809年那样,几位高贵的朋友又一次恳求他千万不要离开祖国。他们说:“我们知道,您创作了一部圣乐[这里指的是第一百二十三号作品《D大调弥撒曲》。

],您在其中表达了您深刻的信念所启迪自己的那些情感。超现实、圣洁的光照进了您那伟大的心灵,也照亮了这部作品。另外,我们也知道,您的那些伟大的交响曲的桂冠上又增添了一朵不朽的鲜花……您最近几年的隐遁生活,使所有关心、关注您的人感到怅然。[贝多芬穷困潦倒,为家事、琐事所困扰。从1816—1821年期间,贝多芬只创作了三部钢琴曲。他的敌人说他已经江郎才尽,但1821年,他又开始了创作。

]大家都痛苦地想,当一种外国音乐在设法移植到我们的舞台,企图将德国艺术彻底被人们遗忘时,那位在人们心中地位崇高的天才人物却保持沉默……整个民族都将希望寄托在了您的身上,期待着一种新的生命、新的荣光,不被时尚束缚而创造出一种真与美的时代,只有您才能担起这个重任……但愿我们的这份心愿能尽快实现……但愿仰仗您的天才,未来的春天对于我们,对于整个世界,都会绽放出更多更美的鲜花!”这些恳切的信件内容说明贝多芬在德国的精英们中间,不单是在艺术方面,而且在道德上都享有较大的威望。他的崇拜者们在颂扬他的才华时,想到的第一个词儿既不是学问,也不是艺术,而是信念。

这些话语深深地打动了贝多芬,他决意留下来。1824年5月7日,维也纳举行了《D大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首场演出。演出非常成功,几乎是盛况空前。当贝多芬出现在舞台上时,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而且是连续五次;在这个讲究礼仪的国度,即使是皇族驾临,按惯例也只是行三次鼓掌礼。交响曲可以引起人们狂热的骚动,这种狂热程度竟然惊动了警察。许多人甚至激动得当场哭起来。音乐会结束后,贝多芬因为过于激动而晕了过去。他被抬到辛德勒家,昏昏沉沉地和衣躺着,整夜未吃未喝,直到次日早晨。

胜利只是短暂一瞬,音乐会对贝多芬来说,毫无赢利之处。音乐会没有让他挣到钱,物质生活依然窘迫。他贫病交加,[1824年8月,贝多芬在写给巴赫医生的信中,提到他经常担心自己会猝死。“我同我的祖父实在是有太多相像的地方了。”他胃痛得很厉害。1824年冬天,贝多芬的病情有所好转,但第二年,他开始呕血并且流鼻血。他写信给卡尔:“我已经衰弱到了极点……恐怕要不久人世了。”

]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个战胜者:人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苦痛的战胜者。

“牺牲,永远牺牲人生的愚钝,为了你的艺术——凌驾于一切的上帝!”

他终于抓住了他的终生目标,抓住了欢乐。可是他能在这控制着暴风雨的心灵高峰长期停留吗?——当然,他还会不时地跌落到往日的忧愁与伤痛之中。就像他最后的几部四重奏里,就充满着怪异的阴影。然而,《第九交响曲》所获得的胜利好像已经在他身上印下光荣的痕迹了。他未来的计划是:《第十交响曲》[1827年,贝多芬在写给莫舍勒斯的信中说道:“我已经完成一部交响乐和一首新的序曲,初稿都放在我的书桌上了。”但这份初稿从未被发现。我们根据贝多芬的笔记,发现《终曲》大合唱并没给《第九交响曲》,而是留给了《第十交响曲》。后来,他解释道,想通过《第十交响曲》实现“现代世界和古代世界的和解”,这也正是歌德在《浮士德》的第二部中,试图达到的目的。

]《纪念巴赫的前奏曲》,为克里尔巴策的《曼吕西纳》谱曲,为科尔纳的《奥德赛》和歌德的《浮士德》[贝多芬自1808年起,便有意为《浮士德》谱曲,这是他一生最重视的计划。

]谱写音乐,还有《大卫和扫罗的圣经清唱剧》,这些都显示出他的思想倾向于德国古代的大师们宁静恬适之境,就像巴赫和亨德尔。而且,尤其是倾向于南方的明媚,倾向于法国南部或他梦想游历的那个意大利。

1826年,贝多芬见到施皮勒大夫,施皮勒说他容光焕发。同年,当克里尔巴策最后一次见到他时,反倒是贝多芬鼓励这位颓丧的诗人要振作。克里尔巴策感慨地说:“啊!如果我能有你千分之一的力量和意志就好了!”时事艰难:反动的专制势力压迫着人们的思想。克里尔巴策叹息道:“我已经被审查制度杀害了。如果你想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就得去北美洲了。”但没有任何权势能够束缚住贝多芬的思想。诗人库弗雷在写给他的信中说:“文字被束缚住了,但幸运的是,声音还是自由的。”贝多芬就是伟大的自由之声,也许是当时德国思想界唯一的自由之声。他感受到了这一点。

同类推荐
  • 铁血宰相俾斯麦(下)

    铁血宰相俾斯麦(下)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19世纪欧洲政坛的传奇人物。他不但统一了德意志,更创造了日耳曼民族的特殊性格。他的铁血政策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德国的政治走向,甚至可以说是他改写了欧洲的历史。当时对于俾斯麦的功过得失,人们褒贬不一,因而作者认为要想真正了解他很有必要对他的精神历史作一些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本书里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彩的心理分析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书里作者不仅仅描绘了一个因得胜而神采奕奕的将军形象,而且通过分析俾斯麦身上所特有的三种性格元素——骄傲、勇敢和怨恨——揭示了支配他一生如猛狮般能量不竭的缘由。
  • 地王启示录

    地王启示录

    本书内容包括:撼动世界的民企资本、公共资本的触角、大鳄来自四面八方、术业有专攻、英雄不问出处等。
  • 我的故事:增订版

    我的故事:增订版

    从《窗外》到《还珠格格》,琼瑶的作品深入人心,影响了近半个世纪的人们的价值观与爱情观,可以说“琼瑶现象永不过时”。但读过此书你会发现,你从未真正认识过她,即使她的名字已经无人不知。所以她说:我要写一本书,来介绍真实人生中的我!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从她四岁时讲起。琼瑶生于战乱、长于忧患,童年受尽流离之苦,少年尝尽愁滋味,爱情到访却百转千回,所以写作成为了她生命中的伊甸园、避风港。人到晚年,她的“生死观”再度引起大家的热议。她用细腻又温情的笔触,完整地回忆了自己这传奇的一生。《我的故事:增订版》由琼瑶本人修订,新增五万字内容,书中还新增了数十张珍贵的照片。认识真正的琼瑶,应该从本书开始。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抗战中的蒋介石

    抗战中的蒋介石

    《抗战中的蒋介石》以档案资料为依据,参考了前人有关蒋介石的研究成果,尊重历史,杜绝虚构,凡书内容中有所描述之情节,均有历史事实为依据,仅以纪实题材增加其可读性。主要内容包括:牺牲已到最后关头、诱敌南下、熬过难关、鲁南大捷、蒋介石“唯一的欧洲朋友”、保卫大武汉、背后的暗战、抗战杂音、发生在相持阶段、“盟军统帅”、国事家事乱如麻、最后的战争、光荣与耻辱共十三章内容,并附录抗战时期蒋介石大事记。
热门推荐
  • 碧眼猫

    碧眼猫

    雨,是冰凉的,几乎要把人冻住的雨。她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眼前却只有一片血色。她什么都看不见了,刚才还能听到孩子微弱的哭声,但是现在却只有雨声。她挣扎着动动身体,感到身体里最后一丝热气,也要随着冰雨消失不见了。要哭吗?她捂住自己的脸,却没有泪水。那家伙杀死了她的孩子,就跟杀死她没什么两样。“我想请你帮我找个人。”蔡度手中的剪刀一颤,险些把整根烛芯都铰下来。烛火顿时痉挛地闪动起来。被烛光照耀着的少女面庞,也跟着倏忽明灭,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青白色彩。
  • 混沌剑神

    混沌剑神

    限1000字以内剑尘,江湖中公认的第一高手,一手快剑法出神入化,无人能破,当他与消失百年的绝世高手独孤求败一战之后,身死而亡。死后,剑尘的灵魂转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并且飞快的成长了起来,最后因仇家太多,被仇家打成重伤,在生死关头灵魂发生异变,从此以后,他便踏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剑道修炼之路,最终成为一代剑神。本书实力体系,由低至高——圣者,大圣者,圣师,大圣师,大地圣师,天空圣师,圣王,圣皇,圣帝。。用于介绍本书主要内容,吸引更多读者
  • 魏武侯

    魏武侯

    【本书架空,考据慎入】【新书《锦衣血途》发布,欢迎收藏!】这里不是春秋战国,也不是东汉末年!似曾相识的齐楚秦魏,截然不同的列国争雄!来自现代的灵魂,入主王侯之家,却命悬一线…………君王之路,前狼后虎,他将何去何从!大争之世,群雄并起,谁能主宰沉浮!…………魏无忌:“寡人这辈子只信刀剑说话,管你诸侯还是天子,不服的有种就站出来。”
  • 逍遥邪主

    逍遥邪主

    平静江湖骤起风波,满门血案触目惊心,人人自危。为了换回江湖的平静安乐,更是为了惩恶锄奸,花影楼重出江湖!只是没想到,传说中的花影楼掌门竟然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到底他的出现能否改变邪魔当道的世事,还是,这又是一个惊天的阴谋?
  • 张勇的谜:海底捞的那套办法

    张勇的谜:海底捞的那套办法

    本书旨在通过海底捞的真实案例,辅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诠释,配合其他成功企业的故事,为读者揭示海底捞成功的秘密,展现海底捞的企业文化和品牌特色,并总结出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切实可行的策略,为广大创业者、企业管理人员和渴望成功的有志青年点一盏心灯。
  • 珏印

    珏印

    她有一个名字,叫婉月。是十八世纪顾氏家族里不受待见的四小姐。她逃出古宅,在旧小巷子昏迷,醒来后,竟然成了异世――圣珏大陆的一个女子。她身体的心脏处被“珏”印上代表身份和力量的月牙印。并其他三位王储――掌管北面的斯塔·皓邪,掌管西面的斯塔·辰,以及掌管南面的格·擎苍,有所不同,她的心脏背面,多出一个印子。而这个印子,与亿万年前被珏选出的主――魅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诅咒还在婉月失忆的时候继续祸害平民。奇怪的白面书生,时而出现,守护婉月。他是谁?神秘的龙神男子,虽不是王储,却在婉月和地位间游离不定。斯塔辰,与婉月打闹千年!究竟谁会成为主?婉月究竟是魅月之后,还是魅月转世,她究竟是谁?
  • 银扣之谜

    银扣之谜

    1887年夏末,好友福尔摩斯的身体状况让我越来越揪心。他时刻处于深思状态,无休止地消耗体内的能量,身体就像绷紧的弦,几乎没有放松过,很难恢复。尽管他生就强壮的筋骨,依然是每况愈下,年初的时候,他就曾经不堪重负而病倒。要想得到恢复,最好的办法是离开贝克尔街,远离那些上门求助者,有一天,我正在阅读时下流行的波斯维尔作品——《约翰逊传记》,一段描述约翰逊博士游历苏格兰高地赫布里底群岛的游记,展现出的那种抬头一望,广阔天空的情景,还有那些原始而又荒芜的感觉让我着迷。于是我极力怂恿福尔摩斯仿效18世纪的文人骚客,醉乎于山水之间。福尔摩斯淡淡地回答,要游历的话也要去旱地。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幽默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幽默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早春

    早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痞凤诱君心

    重生之痞凤诱君心

    上一世她是叶氏集团的掌权人,被最亲的人谋杀,魂穿异世,成了西楚国叶太傅家的九小姐。虽有神机鬼算之才却仍旧逃离不了这诛心的城府。他是驰骋沙场嗜血成性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待她却狡猾腹黑而又温润如玉。她被许配给九王爷时,他们方是相识。两人已经熟识到一同逛青楼喝花酒时,她还未倾情于他。他出事,她不顾一切去找他,两人一吻定情。她为他一人放下上一世的怨念,而他只为她一人收起心中城府。两人私奔相守,她欲浪迹江湖,他却为她踏平天下,只为给她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归宿。他说,“我打了一辈子仗,以前我不怕,可如今我怕了,我怕失去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来都不只是说说而已,他用热血洒天下,从此,无人不知他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