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3400000004

第4章 徐爱录(3)

先生曰,“‘礼’字即是‘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如发见于事亲时,就在事亲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事君时,就在事君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富贵贫贱时,就在处富贵贫贱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患难夷狄时,就在处患难夷狄上学存此天理。至于作止语默,无处不然。随他发见处,即就那上面学个存天理。这便是‘博学之于文’,便是‘约礼’的功夫。‘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62]

译文

徐爱问:“先生认为‘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我经过深思但没能明白,请您开导解释。”

先生说:“‘礼’字就是‘理’字。天理表现出来,被人识见,就是知识。知识隐蔽微小,人不得见的,就是天理。这本是同一件东西。‘约礼’是要使本心纯粹,成为天理。要使心纯粹为天理,必须从天理表现的地方用功。例如表现在侍奉亲人时,就在侍奉亲人这件事上学习存养天理。表现在侍奉君主时,就要在侍奉君主这件事上学习存养天理。表现在身处贵贱时,就要在身处贵贱这件事上学习存养天理。表现在身处患难或外邦时,就要在身处患难或外邦这件事上学习存养天理。至于是践行还是停止,开口还是沉默,都是如此,随时随地表现在行动上,都要在那上面学习存养天理。这就是‘博学之于文’,就是‘约礼’的功夫。广泛学习存养天理,就是为了求得唯一的至精。遵守礼仪,就是为了求得天理的统一。”

徐爱录十

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63]。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译文

徐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根据先生‘精一’的训诫来推论,这句话似乎有弊病。”

先生说:“是。本心只有一个。没有掺杂人的私欲时叫做道心,掺杂了人的私欲伪欲叫做人心。人心能够达到纯正的就是道心,道心失去纯正的就是人心。最开始并没有两颗心的分别。程子说人心就是私欲,道心就是天理。从这句话来分析,主旨实际是正确的。现在朱子说‘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于道心’,这就是有两颗心了。天理和私欲不能并存,怎么能说天理为主宰,人欲听命于天理呢?”

徐爱录十一

爱问文中子、韩退之[64]。

先生曰:“退之,文人之雄耳。文中子,贤儒也。后人徒以文词之故,推尊退之。其实退之去文中子远甚。”

爱问:“何以有拟经[65]之失。”

先生曰:“拟经恐未可尽非。且说后世儒者著述之意,与拟经如何?”

爱曰:“世儒著述,近名之意不无,然期以明道。拟经纯若为名。”

先生曰:“著述以明道,亦何所效法?”

爱曰:“孔子删述《六经》,以明道也。”

先生曰:“然则拟经独非效法孔子乎?”

爱曰:“著述即于道有所发明。拟经似徒拟其迹,恐于道无补。”

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66]于世也?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使道明于天下,则《六经》[67]不必述。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自伏羲画卦[68]至于文王周公,其间言《易》,如《连山》《归藏》之属,[69]纷纷籍籍,不知其几,《易》道大乱。孔子以天下好文之风日盛,知其说之将无纪极,于是取文王周公之说而赞之,以为惟此为得其宗。[70]于是纷纷之说尽废,而天下之言《易》者始一。《书》《诗》《礼》《乐》《春秋》皆然。《书》自《典》《谟》以后,《诗》自二南以降,如《九丘》[71]《八索》,一切淫哇[72]逸荡之词,盖不知其几千百篇。《礼》《乐》之名物度数,至是亦不可胜穷。孔子盖删削而述正之,然后其说始废。如《书》《诗》《礼》《乐》中,孔子何尝加一语?今之《礼记》诸说,皆后儒附会而成,已非孔子之旧。至于《春秋》,虽称孔子作之,其实皆鲁史旧文。所谓笔者,笔其旧,所谓削者,削其繁,是有减无增。[73]孔子述六经,惧繁文之乱天下,惟简之而不得。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非以文教之也。《春秋》以后,繁文益盛,天下益乱。始皇焚书得罪[74],是出于私意,又不合焚六经。若当时志在明道,其诸反经叛理之说,悉取而焚之,亦正暗合删述之意。自秦汉以降,文又日盛,若欲尽去之,断不能去。只宜取法孔子,录其近是者而表章之。则其诸怪悖之说,亦宜渐渐自废。不知文中子当时拟经之意如何,某切深有取于其事。以为圣人复起,不能易也。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启之。”[75]

爱曰:“著述亦有不可缺者。如《春秋》一经,若无《左传》,恐亦难晓。”

先生曰:“《春秋》必待《传》而后明,是歇后[76]谜语[77]矣。圣人何苦为此艰深隐晦之词?《左传》多是鲁史旧文,若《春秋》须此而后明,孔子何必削之?”

爱曰:“伊川亦云,‘《传》是案,《经》是断’。如书弑某君,伐某国,若不明其事,恐亦难断。”

先生曰,“伊川此言,恐亦是相沿世儒之说,未得圣人作经之意。如书弑君,[78]即弑君便是罪。何必更问其弑君之详?征伐当自天子出,书伐国,即伐国便是罪。何必更问其伐国之详?[79]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于存天理去人欲之事,则常言之。或因人请问,各随分量而说。亦不肯多道,恐人专求之言语,故曰‘予欲无言’[80]。若是一切纵人欲灭天理的事,又安肯详以示人?是长乱导奸也。故孟子云,‘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81]。此便是孔门家法。世儒只讲得一个伯者的学问,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的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如何思量得通?”

因叹曰:“此非达天德者,未易与言此也。”

又曰:“孔子云‘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82]孔子删书,于唐虞夏四五百年间,不过数篇。岂更无一事,而所述止此?圣人之意可知矣。圣人只是要删去繁文,后儒却只要添上。”

爱曰:“圣人作经,只是要去人欲,存天理。如五伯[83]以下事,圣人不欲详以示人,则诚然矣。至如尧舜以前事,如何略不少见?”

先生曰:“羲黄之世,其事阔疏,传之者鲜矣,此亦可以想见。其时全是淳庞[84]朴素,略无文采的气象。此便是太古之治,非后世可及。”

爱曰:“如《三坟》[85]之类,亦有传者。孔子何以删之?”

先生曰:“纵有传者,亦于世变渐非所宜。风气益开,文采日胜,至于周末,虽欲变以夏商之俗,已不可挽,况唐虞乎?又况羲黄之世乎?然其治不同,其道则一。孔子于尧舜,则祖述之。于文武,则宪章之。文武之法,即是尧舜之道。[86]但因时致治,其设施政令,已自不同。即夏商事业,施之于周,已有不合。故周公思兼三王,其有不合,仰而思之,夜以继日。[87]况太古之治,岂复能行?斯固圣人之所可略也。”

又曰:“专事无为,不能如三王之因时致治,而必欲行以太古之俗,即是佛老的学术。因时致治,不能如三王之一本于道,而以功利之心行之,即是霸者以下事业。后世儒者许多讲来讲去,只是讲得个霸术。”

译文

徐爱向先生请教王通、韩愈两人的言行。

先生说:“韩愈是文人中的英雄,王通是大贤的儒者。后人只因为文词的原因,推崇尊敬韩愈,其实韩愈比王通要差多了。”

徐爱向先生请教王通为什么会有仿作经书的过错。

先生说:“仿作经书的是非不能一概而论。你认为后世儒者编著经书的主意,跟仿作经书相比怎么样呢?”

徐爱说:“现在儒者的编著,并不是没有追求名誉的意思,然而也有明道的期望。仿作经书就纯粹是为了名利了。”

先生说:“编著经书进而明道,又是效仿的什么呢?”

徐爱说:“孔子删述六经,从而明道。”

先生说:“既然如此,仿作经书,不就是模仿孔子吗?”

徐爱说:“编著经书就是对其中的经道有所阐释。仿作经书,似乎只是仿照经书的形迹,恐怕对于经道没有什么进益。”

同类推荐
  • 十五堂中国哲学课

    十五堂中国哲学课

    聆听东方智慧,启迪当下生活。天与人,古与今;阴与阳,生与克;是与非,真与假;知与行,善与恶;义与利,德与才;和与同,治与乱;民本与任贤,礼与法;小康与大同……听周桂钿教授为你,答疑解惑,点亮人生。
  •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本书分为两部分:《孟子与滕文公》、《孟子与告子》。在这本书里,南先生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论做了令人信服的裁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人应有的立身、处世精神,结合历史上正反两面的实例,进行阐发。读来意味深长,令人警醒怵惕。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 心灵鸡汤(中学版)

    心灵鸡汤(中学版)

    本书收录了几百则短小精悍的故事,从梦想、坚持、自信、心态、处事等不同方面选材。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热门推荐
  • 霄勄问

    霄勄问

    霄勄运气不大好,总能遇到点儿糟心事,作为一个路人,路过都能被当作嫌犯抓起来,完了一句口头上的歉意都没有,她能怎样?只能尽力活着了。有一种人,不是苦头吃多了就能及时避祸的。
  • 老公偏头痛:蜜爱365

    老公偏头痛:蜜爱365

    一个是F市风流不羁的浪荡贵公子,一个是为情复仇的直蠢女人,一个狠,一个倔,即使分开多年,他也依旧狷狂霸气。“要么陪我一辈子,要么被我陪一辈子,你选。”这是个无论怎么选都只对他有利的选择。“你敢!”她低吼出口,愤怒的瞪着他。乔楚冷笑,眼底是恨不得将她碎尸万段的阴鸷:“我会欺负你到,没有我,就会活不下去。”
  • 领导六艺(大全集)

    领导六艺(大全集)

    领导六艺,是领导者的基本功。识人、用人、管人、沟通、决策、创 新六个方面,领导者要想熟练掌握、运用它们,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与 锻炼。本书是对领导科学理论的普及,有助于领导干部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 。它突出领导艺术的方法、技巧,选例力求典型、精彩,是提高领导权威 、增强领导魅力的理想读物。
  • 月满西楼

    月满西楼

    月明如昼,风寒似水,美蘅闯入翡翠的巢恩怨交织的家族史中,她是单纯去应征做秘书的工作?还是不知不觉踏进她命运的轮盘中?十篇悬疑精彩,动人心弦的故事,篇篇让您爱不释手……
  • 绿茵锋芒

    绿茵锋芒

    从青春校园走出,走向欧洲走向世界。在中国足球低迷的年代,韩锋这个高中生带着梦想,用双脚向世界踢出最华美的中国乐章。等到退役之际,他说:在别人眼中的绿茵锋芒,其实仅仅源于我对足球的梦想与热爱。
  • 将军弃妃

    将军弃妃

    本文极度虐身虐心,入坑者请自备纸巾。文文有点慢热,随着剧情的推动,会越来越精彩的~本是伊人红妆,化身百战将军决胜千里,谋划天下王族的争夺,将她卷入其中一朝为妃,只是他增加的胜利筹码,新婚之夜的肃杀,换他储君地位,深情错付,终究只是棋子,卸甲闺门,红颜不悔,是幸还是不幸?当他夺回心爱之人后,他们的关系又该走向何方?废立之间,是否有暗藏的情愫牵动彼此,为了换回爱人,将她送入敌军之手,为奴的岁月,她经历怎样的坎坷?几度来回,心依旧否?且看她情路何归……****************************温馨提醒:没收藏的快收藏,找不到就麻烦了!如果,亲觉得青的文写的还不错,动动你的鼠标,用一分钟注册一下。这样就可以在此书的简介下点击【放入书架】与【投票推荐】。收藏后,亲们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文章是否更新了。靠搜索书名找书,是不保险的哦!若是本书换了书名,你就搜不到了。靠浏览器(网页)放收藏夹的收藏,对作者是起不到任何支持的。因为这种收藏,作者是看不到你的收藏显示的。若是看不到亲们的收藏,青怎么知道有亲在支持我呢?O(∩_∩)O哈哈~,所以亲爱的们,为了多给青点信心,你们快去注册一下下了,投个票,收个藏,留个言吧。你们的支持,是青最大的动力!群么个,muma~青青的扣扣群:四八二三九四一敲门砖是任何一个亲亲喜欢的文文中的人物的名字,只要是青青的两篇文文中的都行********************************************【友情推荐】:好友们的文文,都好好看的,亲们有空可以看一下哦~璃那《裂情》一场背叛换来了家族千年的诅咒。一场惊变唤醒了沉睡千年的魂灵。爱上另一个自己的她,背负这一段裂情回到了那历史上最混乱、最黑暗的五代十国。老树皮《王的野宠》曾经一直深爱着的爹地变成了她的杀亲仇人,被她视为敌人的政坛新秀却将她视为猎宠,未婚夫视她为通往利益最大化的垫脚石,对她一见钟情的男子为了她继承爵位,默默关心着她的男人甘愿为她而死,……..她最终是谁的宠物,谁又能够真正猎取她的心。苏九娘《宫乱》从秀女到宫女,最后成为母仪天下的国母,她演绎了麻雀变凤凰的传奇。当凤冠霞帔加身,她稳坐于西宫首位,看着眼前广袤的宫廷,目光深远。
  • 异界之无上仙威

    异界之无上仙威

    一个修炼阵法的小胖子,因为渡劫失败穿越到了异界,这是一个斗气与魔法的世界,然而受限于附体的身躯无法修炼斗气和魔法,他依然选择修真的道路,通过阵法让大陆的各个强者,误认为他是一个强大的魔法师,更认为他是一个强大的剑圣!其实,他想大声告诉他们:“小爷其实是玩仙法的……”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科技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科技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目的性修炼:人生要做的第1件事

    目的性修炼:人生要做的第1件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笔直的。一个目的性强的人能够看出其中的直中之曲和典中之直,并不失时机地把握事物迂回发展的规律,迂回应变,从而达成既定目的。如果你曾对生活中的种种纷扰不知所措,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或者做事不知从何下手,办事效率迟迟提不上去,不妨阅读本书,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 李家二少爷

    李家二少爷

    21世纪一位姓李的少年正在吹嘘着自家祖先的丰功伟绩,“我家祖上可是唐朝的皇帝李世民”,结果因为一个意外的原因穿越回了唐朝。“怎么回事,我不是李世民的后代吗?怎么成了李靖的儿子”。这是一部轻松,搞笑的小说,作者绝不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