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2200000007

第7章 一体与乐 心乐观人生得坦然(1)

王阳明的思想精髓就在于“万物一体”,其实世间万物与我们的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只有拥有一颗乐观的心,才能表现出悠悠而乐的姿态。只要心态乐观,即使遭遇大风大浪,我们的生活依然是春光明媚。

1.尽心拥有快乐心

如何追求人生的解脱和快乐,是每一个人毕生都在追问的课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每一个人都在给出各不相同的答案。在穷困中,人们认为只要能有一顿饱饭就是最值得高兴的事了;在寒冷中,很多人会想,“给我一堆篝火,我就满足了”;对于父母来说,孩子能健康地长大比什么都重要;在一个小职员看来,能获得一次领导的青睐,就可以充满信心,拥有生活的勇气……

人生百态,大部分人都在追求着自己的需求,然后是需要,最后是享受和精神上其他的满足感。追求更高标准的生活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很多人在拥有了温饱、财富甚至声誉、地位的时候,仍然感觉不到精神上的满足,心里反而对欲望、奢靡的生活方式等更加饥渴。

于是,这些人看不到他们拥有的东西,总把眼光放在更远、更不切实际的地方,而事实上他们也并不需要这些东西。有了可口的饭菜,却觊觎别人桌上的那道美味;有了快乐的家庭,却感受不到亲情和爱情的美好;有了好的工作待遇,却仍然嫉妒更高的权势。

很可笑吧,有什么比幸福的生活、健康的身体更值得让人羡慕呢?房子再大,死后也只需要那么一小块地方来埋葬凋零的身躯,失去了享受生活的一颗快乐心,又有什么能让你品尝满足的味道呢?

王阳明对这种社会现象也很遗憾。他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心和思想是决定着人们怎样生活、生活得怎样的最终决定因素。我们对外界的一切看法、观点都是出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放着眼前所拥有的快乐和幸福不顾,只为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浪费了自己的时光和精力,是多么不值得啊!

王阳明年轻的时候,遵从父亲的意愿考取功名。可是,在看尽了官场的黑暗之后,他开始寻找能够使自己快乐、为百姓谋利益的路子。“种德者必养其心”,他的心学处处都能看到他的豁达和快乐心。虽然起起伏伏,但他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仍然为人所称赞。可见,想要拥有快乐,就要给自己一颗快乐心。

最近,小燕的情绪总是非常低落,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似乎所有的事情都不顺心。而她不好的情绪也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工作,以至于她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有一天,小燕在路上碰到了一个朋友。朋友见她神情很沮丧,就追问她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果然,小燕告诉她因为自己跟多年的男友分手了,让她痛不欲生,工作也受到影响,老板说她整天心不在焉,没有工作热情。

“唉,生活真的是一点意思也没有了,再见了,我的朋友……”小燕绝望地叹息着,眼中再也没有以往的活力。她已经不愿意再对朋友说什么了,道别之后,慢慢地走开了。在她话语和神情中,朋友猜想小燕这一次一定做出了某种可怕的决定。

朋友心中非常不安,可是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开解看起来万念俱灰的小燕。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追上了小燕,并对小燕说:“如果你真的想轻生的话,我不拦你。只是,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希望你能等一个月再去自杀。”

小燕感觉很惊讶:“既然你看出来我不想活了,那么一个月之后和现在又有什么分别呢?我知道了,你这是缓兵之计,想让我过些日子就把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忘了,然后放弃自杀的念头,对吗?别傻了,我实在是不想活了,多活一天也是遭罪,你既然是我的朋友,就尊重我的意愿吧。”

谁知朋友的回答更让她意外:“不,你想错了,我并没有劝你的意思。这一个月的时间不是要留给你,而是要留给我,我需要这一个月时间来让你的死更有意义。既然你已经不想活了,那你总要给亲人、朋友留点什么吧。那么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四处留意帮你找买家了。”

看着朋友认真的样子,小燕更疑惑了:“买家?给我找什么买家啊?”

朋友说:“有买家的,一定有呢。你的视力一向很好,那么你就可以把眼角膜移植给需要的人;你的皮肤十分细腻,可以卖给那些需要植皮的人;你的身体那么健康,内脏器官肯定可以给很多需要它们的人带来福音。这样,即使你死了,你拥有的那些好东西也不会浪费。这些东西对你可能没什么,可是对很多人来说,那都是千金难求的无价之宝啊!这样算起来,你不但造福了很多病人,也能给家人留下些遗产呢。”

小燕听了朋友的话惊呆了,她从来没有想过朋友说的这些话。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恍然大悟,哭了出来:“是啊,我拥有这么多东西,健康的身体、大把的岁月,我怎么从来就没有想过珍惜呢?谢谢你让我明白这一切,我想,以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抱怨生活、灰心丧气的了。”

有句话说得很好:“人们在年轻时用身体换钱,在年老的时候却用钱买身体。”在拥有好的身体之后,竟然无视这种珍贵,只在自己老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没有珍惜那些东西。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但是,人一定要常想一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并且转瞬即逝,究竟该如何把握生活,找到自己所追求的快乐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能在你叹息命运对自己不公平的时候,你已经拥有别人没有,甚至羡慕的东西。就像一块钻石,人们握在自己手里的时候,常常显得暗淡无光,而只有把它放在阳光下,你才能欣赏到它的熠熠光彩。

凡事都有利有弊。王阳明如果没被奸人所害、贬到龙场,又怎么会脱离喧嚣,让自己的心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徜徉,最终奏响了自己的思想乐章,并成为一代哲学大师,扬名后世?他并没有被生活所带来的失望摧残了那颗渴望快乐和安逸的心,只是尽心寻找着能让自己过得更好、更快乐的办法。难道没有高官厚禄,就没有定国安邦的路子吗?绝对不是。不管一个人能力有多小,也都可以有自己力所能及的作为。

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能认识自己的人,是最聪明的人。在想尽办法追求那些没有的东西的同时,请一定放慢脚步,看看自己手里已经拥有的那些东西。也许快乐的方法或者方向有很多,但是只有最适合自己、最能让自己的心感到快乐的,才是最好的。

2.心情好坏源自本体

人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情绪、心境都是外物“惹的祸”:遇见了值得高兴的事我们才会高兴,遇见了不顺心的事,我们就会自然地被这些事影响,以至于情绪不佳、灰心丧气。实际上,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没有人会否认这个道理。可是,细究起来,我们又如何把事情定位为“好”和“不好”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好”和“不好”的评判标准。对你而言是好事的,对别人而言可能就是伤心难受的事。所以一件事的发生,经常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总有对立的两个面的存在。因此,我们对外物的判断和理解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和意愿出发,而无法考虑和顾及全部人的立场和心情。那么,同样的道理,你以为的一件事给你带来的“好心情”和“坏心情”也是从你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判断的。由此可见,心情的好坏都是源于本体,与外界因素的因果并不成正比。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因为王阳明一直把人心放在一个高尚神圣的位置,认为人心是内心在外界的显露与表现,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世界的本源,是万物的造物主,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心所派生出来的。虽然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样的“心”有一些唯心的方面,但是这确实是一种真实的思想和现实的写照。

王阳明曾在他的著作《传习录》中记录了一件非常生动有趣的事情。

有一天,阳明同友人一起去野外游玩,两人看见在远处岩石间长着一株高耸入云的大树,树上开满了娇嫩可爱、清香扑鼻的花朵。

同来的友人想考考王阳明,就问他:“你不是说天底下一切事物皆由心而生吗?那你看这株花树,它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中自开自落,它和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

本想难住王阳明,不料王阳明仅在思索片刻后便开始侃侃而谈起来:“你还没有看到这株花树的时候,这些花和我的心一样静寂无声,没人知道它的存在,这和我的心一样,一切归于虚无;但是当你看到了这一树花时,这花的颜色便如同人的心境一样,豁然明亮,真正证明了它的存在,这难道跟我的心没有关系吗?”这一番话驳得友人哑口无言,也开始认真思考王阳明的话。

正如那句话说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事物、评价事物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可是我们的心情真的就是与外物一体的吗?相信很多人还是会否定这句话。对我们自身有不良影响的事情的确会影响我们的心情。但是,倘若我们将这件事淡忘了,我们的心也就会慢慢淡然、释然起来。对每一件事都能够抱着这样的平常心和淡定的态度、想法,那么就没有一件事可以影响到我们的心情。一切都在于我们自己要怎么想,好坏之分也就可以在放下和理解的一念间臻于湮灭。

从前,有一位非常受人敬仰的有智慧的老人。他每天都坐在镇子街头的树荫下,向每一个经过镇上的人打招呼。

这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和孙女坐在街头,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不断走过自己的面前。一位身影消瘦的男人走了过来,他是路过的一位旅人,想在这里找个地方住下来。

男人问老人:“这里是个怎么样的城镇?”

老人慢慢地抬起头反问道:“那你来的地方,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城镇?”

男人回答说:“在我原来居住的地方,每个人都很喜欢去批评别人,邻居之间还经常会说对方的闲话,总之是个不好的地方。我很高兴我能离开那个地方,那里真是让人不愉快,我可不愿意再在那里待下去了。”

坐在摇椅上的老人听到男人的回答后说:“那我得告诉你,这里和你原先住的城镇差不多。”男人听后悻悻地离开了。

又过了几个小时,一辆载着一家人的大卡车又在街头停了下来,显然他们也是要搬到这里来的人。

这家人的父亲下了车,恭敬地问老人:“你好,老先生,请问一下,这个镇子怎么样啊?”

老人仍然像之前回答那位旅人那样,反问道:“你原先住的地方怎么样?”

这位父亲说:“我原先住的那个城镇每个人都很亲切,人人都互相帮忙。无论你走到哪里,他们都会热情地和你打招呼,那可真是一个好地方,我真是不舍得离开呢!”

听到这里,老人转过头看了看这位父亲,露出了和蔼、亲切的笑容,说:“那么,这个城镇和你原来住的地方差不多。”这位父亲听了很高兴,说了句谢谢,就跑去告诉家人,兴冲冲地开车走了。

等到那家人走远,一旁的小孙女抬起头问老人:“爷爷,为什么你告诉第一个人这里是个很可怕的城镇,却告诉这一家人,说这里又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呢?”

祖父慈祥地看着孙女那清纯、晶莹的眼睛,解答了她的疑惑:“每个人都是一面可以照出自己的镜子。他的言行投射在自己的这面镜子上,能看出他对待他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观念。一个人不管看到的是可怕的还是可爱的事物,反应的都是他的内心。一切都源于一个人自己的心啊!”

这个故事很发人深省。不一样的心境和态度,让每个人对相同的事物产生了各不相同的体会。你自己是怎样的,世界在你的眼里就呈现出怎么样的风景,一切都在于你自己。

智慧的老人看到了两个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心态,也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老人没有撒谎,也没有美化一切,因为老人知道,假若一个人眼里只看到不好的事物,那你即使告诉他这是个美好的地方,他也体会不到,也不会相信;但假若是一个有着美好的心灵和抱着积极态度生活着的人,那么你不告诉他这个地方有多好,他也会发现美好的东西,也会活得很快乐。所以,这都是每个人自己选择的路。

也许我们有时候的确活得很累,总有解决不完的烦心事。可是,在我们抱怨的时候,一定不能将一切都否定了,以至于让曾经善于发现快乐和美好的眼睛蒙上灰尘。在失望和悲伤的时候,我们要努力摆脱不良情绪。好和不好其实就在一念之间,福祸也难免相依,在失望中找到希望,在悲伤中发现快乐,这才是坦然、愉快、有意义的人生。

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王阳明的这种心态是一门有着现实意义的处世哲学。烦恼终会过去,生活总要继续,那么请选择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命,选择让自己快乐地生活。

3.意动则痛苦快乐皆生

现在的人们总是把自己看成世界的主宰,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在天地的亘古长存中,我们人类的存在和繁衍对于这个世界也只是弹指一瞬而已。人类是渺小的,每个人都在自然万物的哺育和滋养中守着自己的生活。

王阳明在一生中,无数次地思考着人的生命和万物之间的关系。他并不像朱熹那样,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人欲也是天理,只是需要人的“良知”来克制欲望的泛滥和规范行为。他的哲学思想是将人的生命与万物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又将人类思想的主观能动性和领悟力、创造力发挥出来。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不能违背自然,但是人却可以用自己的意念来选择面对自然、面对世界的态度。这就是王阳明所理解的人和世界万物的关系。

同类推荐
  • 一生成就悟《论语》

    一生成就悟《论语》

    《论语》是一部古老的哲学经典,同时也是一部现实生活的指导书,它的许多思想和原則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从古至今,很多人通过研读《论语》获得成功的智慧和方法,宋代开国宰相赵普就曾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本书目的正在于解析《论语》智慧对人们在当今社会成就人生的重要意义。书中以生动的事例和精到的点评,对《论语》中有关如何自我修养、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把《论语》的智慧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帮助读者更透彻地领悟《论语》,用《论语》的智慧成就事业和人生。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全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商场等领域比较多,主要讲述有关游说、辩论、韬略的理论,另外,还讲述了如何修炼自身、养神蓄锐;其中修炼自身、养精蓄锐部分,是全书其他部分内容的基础。
  •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此书著于宋徽宗政和年间,以雪窦禅师精选的一百则佛家公案作为底本,由当时的佛家名宿圆悟禅师加以点评而成。《碧岩录》运用垂示、本则、颂古、着语、评唱等形式将公案故事讲解得通俗易懂,帮助研习者荡涤心中杂念,启悟潜藏已久的智慧,对于参禅悟道与明心见性极具启发功用。因此,《碧岩录》被禅林弟子称为“雾海之南针,夜途之北斗”。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热门推荐
  • 首席独宠逮捕甜妻

    首席独宠逮捕甜妻

    十三年前她救了他,就一只竹蜻蜓寄托了对他所有的思念。而他也因为当时在他们一起逃亡的时候,送的一个水晶座,成了他唯一的牵挂。八岁时候的在逃亡路上,他们两个被无情地拆散。又在史家里知道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从此在他的心里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十年后他被预谋算计与史家小姐结婚,然后在婚礼上当众悔婚,他为的不仅仅是复仇,更是因为藏在他心里面的那个人......
  • 君笙有风才无忧

    君笙有风才无忧

    因为灵女之争,君卿笙自断情根,此生不会爱上任何人,面对那人一如既往的深情,君卿笙非但给不了回应,还一再伤害。后来,君卿笙逃到异世,却又被人拉了回来,这一次,情根未断,可续缘否?(1v1,身心干净)女主:君卿笙男主:琼锦风书名:君笙有风才无忧作者:抒怀·灵宝
  • 变身魔法世界的修真萝莉

    变身魔法世界的修真萝莉

    白羽作为一名修真界的顶尖强者,却意外穿越到了只有剑与魔法的异世界,更加可怕的是,穿越到异世界后的他竟然还法力全失,身体更是变成了一副幼女的样子。面对这悲惨的现实,白羽唯有从零开始,一步步重回巅峰!
  • 何宦无妻

    何宦无妻

    傅明娴无比纠结的看着那人群中众星捧月的大奸臣。样貌堂堂,身材凛凛,位高权重,一表人才……可惜为什么要是督主呢呢呢……— 霸气型简介:大太监何宦无妻!!!— 某浪:周自衡
  • 逆流而上:默克尔送给女人的人生修炼课

    逆流而上:默克尔送给女人的人生修炼课

    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处理危机的冷静,从联邦部长到党派领袖,默克尔不断强大自身,逆流而上,不屈不挠,最终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本书融合了默克尔值得女人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点,再与现代职场、生活相结合,有效地帮助女人们树立自信、敢于面对问题、解决困难、重塑魅力等,摒弃说理式的枯燥乏味,让读者得到一种潜在的力量。看完本书后,也许我们没办法做到很好,成为“默克尔第二”,但我们可以变得更好,愿意变得更好,这就是进步。
  • 浮尘事

    浮尘事

    “你不解释一下?”“没什么好解释的。”某人拿起了砍刀......“那个,你听我解释.......”某人摇头摇头:“我不听我不听!”她扑倒在地抱大腿:“你不能自相残杀啊~”“我以为他是你~”某人一脸青黑:“所以,你就脱他裤子?”辛粒:......深夜,某人’吃饱喝足‘后惊坐起,撑着手肘子得出一个结论,他,绿了他自己?
  • 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人格教育

    本书可以让家长和教师更重视儿童的人格教育,让他们学会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从中获益,以寻求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具有良好人格的孩子,一定也是勇敢、自信、独立的孩子。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 至尊星宿师

    至尊星宿师

    她是一个爱吃喝玩乐的女屌丝,结果被人强行拉进异世,从此她就以‘谈一场刻骨铭心的跨时空恋爱’为己任,拐了一个美男做相公。某晚,夜空中繁星点点,而某人的房中却是……“小狼儿,他们都说你是兔子?”“胡说,不就是吃了一下窝边草吗?怎么就成兔子了?你不是说我的性子是狼吗?”“对!娘子是狼,为夫也是狼,那咱们正好凑成一对儿?”于是‘1+1=3’的序幕,就此拉开!……翌日,受尽宠爱的某女,忍不住仰天长啸:谁能把这个色狼,赶紧收走?
  • The Complete Writings

    The Complete Writin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