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2100000010

第10章 无为才是大有可为(4)

苛责不若清静无为

中国古代的许多王侯将相无不祈求长生,不少皇帝为了长生不老而求仙拜佛,甚至让人高呼“万岁”。但最终不是送掉了自己的性命,就是残害了他人的性命。其实,人的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从出生那天开始,就注定了死亡,就像黑夜过后白昼必将到来一样,每个人都逃不掉,又何必苛责生死之无情、恐怖呢?

在老子看来,事事不过一个道字,万事都有“道”可循,苛责、强求是没用的。所以老子说:“不如守中”,意思就是说不如坚守大道,万事莫苛责,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

李白曾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说的是“千古一帝”秦始皇。面对这样的赞誉,秦始皇可以说是当之无愧,他的确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秦始皇心中的远大抱负自此才刚刚开始实施。很快,秦始皇开始设立郡县制,三公九卿,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焚书、坑儒、抓壮丁、修万里长城、建阿房宫、北攻匈奴、南击百越等。

这一切使得一个伟大的帝国迅速崛起,屹立于东方的最高峰。然而,这也加速了这个摩天帝国的倾倒。

大面积的开凿,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大量地抓丁,让百姓家破人亡;沉重的苛捐杂税,使百姓苦不堪言。加之残酷的刑罚,秦始皇崇尚暴力,习惯了鞭笞百姓,因为触犯刑法,而被割下的鼻子会将筐装满,砍下来的手脚会将车子装满,连年的征战,更是尸横遍野。终于,百姓忍无可忍,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四方纷纷响应,一时间,战火燃遍了长城内外。

强大的大秦王朝仅仅持续了15年的时间,正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其实,在秦朝刚刚一统天下之时、百废待兴之际,秦王也完成了一系列的相关建设。然而,秦王对于万事太过苛责了,他迫不及待地想建功立业,将秦国发扬光大,以至于他忘记了顺“道”,想凭一己之力迅速改变天下万物,使天下事物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行,最终造成了老子所说的“多言数穷”的悲惨结局。

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个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苛责着自己和他人,又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惜牺牲他人幸福,他们终日的抱怨、仇恨社会、埋怨命运、嫉妒他人,似乎天下万物都对不起他们,不断地苛责万物,最终又如何呢?

无为才是真“道”

黄河之水不可逆流,万物何曾因我们的苛责而改变过?可见,万事莫苛责,顺其自然,才是最明智的行为,才能行得端,坐得稳。如何才能做到万物莫苛责呢?不妨按照下面的建议试一下。

(1)该顺则顺。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识时务者为俊杰。做事情一定要顺应大局,识时务,不要过于苛责自己,坚守某些不合时宜的大道理。

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伊索寓言》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

芦苇和橡树为了自己的力量和耐力争执不下,谁也不服谁。橡树嘲笑芦苇没有力量,风往哪吹就往哪倒。芦苇没有说话。这时过来了一阵强风,芦苇迅速地弯下了腰,顺风而卧,最后安然无恙;而橡树却挺直着身躯,面无畏色地迎风而立,结果被强风连根拔起。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不要与比自己强大的人和事物硬拼,该顺就顺,才能保全自身。

其实,承认自己错了、适当地放低姿态、该顺则顺并不丢脸。永远记住,用强硬的手段并不一定能取得满意的结果,相反,适当的退让,软弱一些,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用宽容代替苛责。

宽容代表着一种淡泊的人生观,一种无为的思想。如果你能宽容地对待世事,你会得到真诚的祝福,百倍的尊重,出乎意料的结局。

有的人喜欢不断地苛责,苛责遇人不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命运不公……久而久之,便为自己营造了一个“灰色”的世界,开始不断地嫉妒别人,谴责自己和他人,最终自暴自弃,逃避、麻痹自己。

俗话说:“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记住:苛责难以服众,宽容才能事事顺心。

(3)正确认识自己。

老子说:“能认识自己的,才算高明;能克制自己的,才算刚强。知道满足,就是富有,能坚持,才算有志。不失去根基的,就能长久;身死而不被遗忘,才算真正的长寿。”

鲁国的颜阖生性倔强,才学一般。有一次,他被任命为卫国太子太傅,由于颜阖从来不曾担当过如此重要的职位,加之又是给太子、未来的皇帝做老师,内心的惶恐可想而知。于是颜阖前去请教卫国的重臣伯玉大夫。伯玉大夫为他讲了一个螳臂挡车的故事,暗示他就是那只螳螂,奋起臂膀去阻挡滚动的车轮,不明白自己的力量全然不能胜任,还自以为才高智盛,想去做太子的老师。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己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许多庸人常以天才自居,狂妄自大,争强好胜,事事苛责,反而自轻。因此,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才算高明。

不一样的道家思维

现在的世界不是远古时代那个“不是偏执狂便无法生存”的世界了,那样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要顺其自然地生活,万事莫苛责,即使不能声名赫赫、成就一番霸业,也能顺顺当当地平安终老,这难道不是大多数人的心愿吗?

切记:不要拿着鸡蛋碰石头,因为:即便把全天下的鸡蛋都碰光了,石头也不会有任何损伤的。

7.把无为当作最大的作为

庄子记载了一段关于如何养虎和爱马的故事,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养虎的人,从来不用活物去喂养老虎。有人怀疑养虎人懒惰,怕辛苦,不愿每日为老虎捕捉活物,于是便指责养虎人。养虎人感到很委屈,说道:“我并不是因为懒惰,不愿喂老虎活物,是担心活物会激起老虎捕杀猎物的天性,诱发老虎暴力凶残的秉性。”正是因为养虎的人知晓老虎的秉性,并在老虎饥饿的时候,给它食物,所以老虎才能对其摇尾乞怜,异常温顺。

爱马的人,爱马到了痴迷的境界,他用精致的筐去拾马粪,看到有蚊虫叮咬马身,便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扑打蚊虫,结果马受惊,咬断绳索,撕毁笼头和马槽。本来是处于爱意,却没想到受了损失。

用自己的好恶去对待一个人、一件事物就一定对吗?

我们经常能看很多家长对孩子不是管得太严使孩子离家出走,就是太过溺爱导致孩子无法无天,总之家庭问题有史以来就层出不穷。看着一个个劳心劳神的父母,看着一个个无辜的孩子,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悲剧,难道是父母不够爱孩子吗,不为孩子好吗?当然不是,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甚至为孩子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很多时候,父母为孩子做得越多,对孩子越不好。亲情如此,爱情亦如此,世间万物皆如此。真正应了老子的那句:“多言数穷”。

无为之下的盛

反观春秋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各路思想争鸣,然而在如此激烈的时代,流传下来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思想精髓,那便是道家的无为思想。

老子认为,无为才是最大的为,因为无为就是顺道。这种说法早在汉初就被历史上有名的两位皇帝证实了。

汉初,把持朝政15年的吕后死后,经过了一番内斗,汉文帝刘恒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汉文帝为人宽厚,登基后广施仁政。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汉文帝登基后,勤俭节约,皇宫车骑衣服未曾添加过,他还下诏禁止郡国进献奇珍异宝。

皇亲贵戚们见此也都不敢奢侈了,因此,国家每年的开支大规模减少,百姓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不仅如此,汉文帝还对秦代遗留下来的刑罚进行了改革,废除了秦代留下来的多套酷刑,改用笞刑。各地的官员受文帝的影响,对案犯也都从轻发落,以教化为主。在对待周边民族关系上,汉文帝也以和为贵,尽量与他们和平相处,避免为百姓带来战祸。文帝所实施的政策正是老子提倡的“无为”政策,后来其子汉景帝即位后,继承了父亲的这种“无为”的政策。

在两代皇帝“无为”政策的影响下,汉朝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经济文化一片繁荣昌盛。可以说“文景之治”证明了老子提倡的“无为才是大有可为”。

因此,无为不是真的不为,而是最大的作为。文景二帝顺应百姓的需要,尽量不去打扰他们,不去强迫他们,最终出现了国富民强的理想局面。这难道不是做大的作为么?

“文景之治”证明了无为才是做大的作为,赵国名将廉颇之后廉范也证实了无为的妙处。

廉范曾任蜀郡太守,由于蜀郡地处成都平原,白天炎热,夜里凉爽,所以百姓们喜欢夜里做工。无奈,前太守为了避免火灾,禁止百姓在夜间点灯做工,为此,百姓们只好偷偷地做工,甚至还要把灯火用东西遮住,这样一来火灾就更容易发生了,几乎每天都有火灾发生。廉范到任之后,了解情况后,废除了原来的法令,准许百姓在夜间做工,但是要求家家准备一些水,以备不时之需。果然,百姓们欢喜万分,火灾也减少了。

在这里,廉范同样运用了老子的“无为”思想,顺应百姓的需求,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古时如此,现在也如此,文章开头提到了家庭教育问题,难道不是父母太有作为的缘故吗?事事都有自己的规律可循,顺应这些规律便是无为思想的真谛。今天儿女们的抱怨、逆反心理;明天所谓神童们的夭折;后天更有留学生刺母事件的发生,这难道不是父母和学校“太有作为”的结果吗?早在100年前,鲁迅先生就曾大声疾呼:“救救孩子。”而今天孩子们所承受的较百年前有过之而无比及。

同类推荐
  • 释然的修行

    释然的修行

    释然是个刚刚经过了成人礼的小和尚,对他来说,佛法和尘世全部一股脑儿摆在了尚未准备充足的自己面前。于是,烦恼氆就接踵而至。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热门推荐
  • 安塔拉传奇(第七部)

    安塔拉传奇(第七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王后的项链(下)

    王后的项链(下)

    《王后的项链》是大仲马在1849年和1850年发表的小说。故事取材于路易十六宫廷中的一个真实事件,以一条项链为线索,情节涉及欺诈和王室丑闻。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国大革命前夕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路易十六王朝的真实写照。
  • 盛世娇宠:牧少劫个婚

    盛世娇宠:牧少劫个婚

    楚希媛,一个踩着玻璃渣也能华丽亮相的女人,在这个不相信眼泪的时代,她把自己武装的像是钢铁侠,然而在他面前,她却可以哭的像个孩子;牧宇琛,一个在别人眼里严肃,严谨,又冷酷无情的男人,然而在她面前,他却可以像个大猫一样撒娇卖萌求抱抱;总之,这是一个甜到你想shi,也虐到你想shi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饥荒进行曲

    饥荒进行曲

    甄梓,女,原本是xx大学准备毕业的学生一枚。没有男朋友,喜欢玩游戏。可是,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她穿越了!像很多小说情节里的那样,她穿越到了一个完全架空的时代。没有什么主角玛丽苏光环,她只有她穿越时玩的一个游戏系统……
  • 施设论卷

    施设论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有一个装逼打脸系统

    我有一个装逼打脸系统

    【都市仙侠系统文,万人追更!】被雷劈?不存在!获得坑爹系统,从此再也不怕装逼遭雷劈!都市侠客系列开启!简介无力,请看正文!ps;欢迎大家入坑!!!
  • 遮天之长生路

    遮天之长生路

    我有仙心一颗,久被尘埃封锁,何时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一场遮天之梦,一段全新的旅程,这是属于楚轩的长生路。
  • 柴门

    柴门

    本书为散文集。本书以一个酒泉人写酒泉事,有大西北的苍凉往事,如哭灵、打柴、闹社火,也有北方独具一格的乡趣,如抢媳妇、乡骂、酒令,自然也有中国文化侵染下各地均有的农家人、农家事,如二月踏青、端午划船等。作者笔法苍劲,将大半生对故乡的复杂情感诉诸文字,从一个酒泉本土作家的视角展现了酒泉的乡间往事。
  • 星空下的眷恋

    星空下的眷恋

    我说这些只是想说这样的人为什么还会一直呆着我们班,而没有掉下去呢,原因就是原来他是有后台的人,怪不得这么的有恃无恐呢,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 迷离档案

    迷离档案

    一个精于行为心理分析的心理咨询师,遇到离奇凶杀案件,每一个案件都仿佛与他相关,这是一场心理的博弈,离奇,诡异……最后,当走近真相才发现所有的一切包藏着一个惊天的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