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2000000006

第6章 “王”不是谁都可以当的(5)

在古代,“王”是一国君主的象征,“王天下”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为了这理想,数以万计的人牺牲自己的生命,其中有一些人成功了,威风八面;但失败的是更多的人,他们甚至至今仍被冠以“贼”的名号。自古至今,没有任何一种职业或是理想比“王”的风险更大:一旦失败,往往失去生存的权力。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前仆后继,如飞蛾扑火,更如过江之鲫,虽前途未卜,却义无反顾。为什么呢?一旦为王,则可睥睨天下,号令万民,统领全局,好处数之不尽。称王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可是好处越多,风险自然也越大。福祸二者如跗骨之蛆,始终相随。聪明者大多会暂时隐藏心中梦想,以各种方法制造迷雾规避风险,比如刘邦、朱元璋等,以“缓称王”为方法,安稳度过一段缓冲时期,之后又在条件成熟后终于称王。

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仓促称王的,江山还是坐不稳的。比如李自成,只做了18天的皇帝,闹出千古大笑话。如此称“王”,有何意义?

曹操之子曹丕、刘备之子刘禅,他们虽然子承父业,也算得上是皇帝,可他们也只能在自己的国土上耍威风,如今看来,谁会觉得他们有王者的风范?没有真本事,称王,别想了。

秦朝末年发生了一个令世人赞叹不已的故事:陈婴的母亲因劝解儿子放弃称王的想法而挽救了儿子的性命,并让儿子一生与高官厚禄相伴。

那是在秦朝末年,当政的正是历史上因荒淫无道而出名的的秦二世。当时,沉重的苛捐杂税和战争弄得百姓苦不堪言,彼时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他们带领一众勇士起义。而陈婴当时在东阳县做狱吏,因为人正直,在东阳县非常有威信,当地的老百姓很尊敬他。受陈胜吴广的鼓励,当地老百姓很快将东阳县令杀死,然后拥戴陈婴为王。听说陈婴担任首领的消息后,更多的民众开始加入进来。到最后,光是东阳的起义军已经有了两万多人。

陈婴的母亲是一位非常有头脑的女性,她知道陈婴被拥戴为王后,表示出了极大的反对。她苦心口婆地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们陈家在东阳县虽是望族,但做高官的人却没有,现在突然做什么王,名声太大了,容易招来灾祸。更何况,现在形势并不稳定,时局动荡不堪,若你称王,树大招风,恐怕会招致很大的祸害。不如你挑选一名能力超群的人当做首领,若有一天你们被镇压,你还不至于被杀头;若你们赢了,手下也会顾念恩情,封赏一定少不了。”

经过慎重考虑,陈婴认定母亲的建议是非常有道理的。后来,正像母亲预料的那样,在陈婴带领两万多名手下投奔项梁后,项梁大为感动,在起义胜利后将陈婴封为上柱国,封五县。

在项梁死后,陈婴再一次为自己寻找了一棵便于乘凉的大树——大名鼎鼎的楚霸王项羽。在项羽自刎乌江后,陈婴降于大汉,汉高祖封他为堂邑侯。在大汉所封的功臣中排行倒数第二,封地600户。直到后来,陈婴做了丞相,封地1800户,此时的排行仍不过是第86位。

18年来,像母亲所希望的那样,陈婴一直做着堂邑侯。在得到功名利禄、留名青史的大背景下,最重要的是他保全了自己。

在你还没有降服野兽的能力时,就不要轻易向它挑衅,否则必然会徒劳无功,甚至会被野兽所伤害,真正的聪明人会明智地避开自己暂时还不能战胜的敌人,以免招惹灾祸。人们行事也是这个道理:自己有能力去做的事情,自然可以放宽心去做;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就算有金山银山摆在面前,也不能去做。如果只贪图一时的荣华富贵,不计后果地硬要去做,那么就只能给自己引来灾祸!

据《明史·朱升传》记载,当年朱元璋与群雄逐鹿天下时,时局非常混乱,虽然有称王的机会,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称霸中原,于是就召集部下集思广益。朱升建议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于是,朱元璋采纳了这一建议,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下,并没有急于称王。

当朱升提出“缓称王”的战略方针时,当时还有几个较大的诸侯割据势力和几路起义军在相互征战。其中除了四川的明玉珍、浙东的方国珍没有称王外,其他的势力都已经宣布称王称帝了。最早称王的是徐寿辉,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他在彭莹玉等人的拥立下称帝,将国号定为天完;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张士诚也自称诚王,定国号为大周;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死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定国号为大汉。一时间,全国各地称“王”称“帝”者到处都是。

在这个“人人皆称王”的大环境下,朱元璋却依然保持着冷静,因为他明白“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这个千古不变的道理。所以,他依然坚定地执行了“缓称王”的策略。朱元璋虽然是起义军的领袖,可是在其他势力纷纷称王、称帝的情况下,他始终没有称“王”称“帝”。直到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看时机已经成熟,才封自己为吴王。之后,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才正式称帝。当时,天下局势已经十分明朗,也就是说,就算朱元璋不去称帝,事实上也是“帝”了。

相对于其他各路势力迫不及待地称王称帝的作法,朱元璋所采用的“缓称王”的策略,可以说是非常明智的,因为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单方面反抗元军的政治色彩,使元朝大大降低了对己方的关注程度,从而尽量避免了与元军主力之间的决战,与此同时也降低了其他势力对己方的警惕和忌惮之心,让自己可以保存实力。“缓称王”的策略有利于朱元璋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从而得以稳步地发展。

在乱军四起的封建朝代,起兵、割据并不意味着与中央朝廷共分天下、不共戴天。但是,一旦有起义军打出国号,称王称帝,那就意味着与当时的中央政权彻底决裂了,朝廷必定会派大军镇压。在徐寿辉称帝之后的第二年,其建立的政权就遭到了元朝大军的镇压。同样的道理,之后称王称帝的张士诚、刘福通等人,也无法避免被元军围攻的命运。在其他势力与元军对峙期间,朱元璋因为尚未称王,所以在未北伐南征之前,元军主力都未曾“惠顾”过朱元璋的军队。

元末局势虽乱,无论是哪一个割据政权去竞争皇权,到最后站在最高处的只能有一个。朱元璋“缓称王”的策略无疑没有对那些比较强大的割据政权造成影响。因此,割据政权在与朝廷有矛盾和相互厮杀这种情况下逐渐走向失败。而朱元璋避开了这种残杀,保全了自己的实力。

在“缓称王”这个策略中,最关键的一个字就是“缓”。“缓”称王,不是“不”称王,是时机成熟之后,才会称王。何为时机成熟?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当时的军事形势对朱元璋非常有利:北面的宋政权在各种军事混战中已经变得奄奄一息,不足为虑;东面的张士诚已经成不了什么大的气候,也变成了昨日黄花;四川的明玉珍没有什么远大目标,只知道安于现状,也威胁不到朱元璋;当时的元军由于内战频频,已经伤及元气,尚且自顾不暇,更是无力南进了。面对这种有利形势,朱元璋感到时机已经来临,他很快抓住机遇自立为王,公开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且有广阔的地盘和强大的军队作为自己的根基和后盾,这便促使他展开了统一中原的战争。

所以,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明白,称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冷静,称王就不要去想了,无论别人说什么做什么,无论别人怎么折腾,我们都只要认真踏实地“积粮”“筑墙”,做最好的自己,等待最好的时机,笑到最后成为真的赢家。

同类推荐
  • 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职场无小事,可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毫不起眼的细节,也许正是你职场生涯中的转折点。一个细节完全可以改变你的前途和命运,忽视细节将等同于忽视你自己的命运。反之,假如你抓住了每一个细节,关注到了每一个细节,也许是现在,或者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使你价值百万。
  • 学好关系学 事半功倍效

    学好关系学 事半功倍效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 品读梁漱溟的人生智慧

    品读梁漱溟的人生智慧

    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现代新儒家早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还是一位国学大师。通过他,人们可以了解融西洋哲学、佛学与儒学为一体的学术,能找到成就自我与打造成功人生的大智慧,他就是梁漱溟。梁先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风雨近百年,其入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做人、处世、为学、修身等各个方面的心得,无不体现在梁漱溟先生的人生历程中。他的思想已化为智慧的光芒,指导我们与幸福接近,与成功携手。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梁先生人生智慧的平台,站在这个平台上,人们会豁然开朗,看到无尽的希望,进而走向成功。
  • 我最想要的智慧成功书

    我最想要的智慧成功书

    希拉里是世界上少数极为成功的女人之一。从州长夫人到第一夫人,到国会参议员,到总统候选人,到国务卿,她走过的成功之路给予女人们很多启示。本书从塑造形象、调节心态、经营婚姻、成就事业、重视社交、珍惜亲情等方面,全面传达了希拉里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的智慧成功箴言,告诉女人们如何用希拉里的方式去生活、走向成功。通过阅读此书,你会找到一条成为魅力与智慧并举、勇敢和幸运同兼的成功女性的捷径。
  • 道歉的力量

    道歉的力量

    学会道歉重要么?答案是肯定的。学会道歉,是高手化解危机的第一堂必修课。善于说“Sorry”,不仅不会降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反而会因此被冠上大度、负责的美誉,并且获得谅解。这就是道歉的力量!人的一生,许多打不开的结在终点回望时才赫然发现,不过是个芝麻粒罢了。唯有懂得自省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道歉的力量,解开那些看似无解的结,化危机为转机,甚至商机!作者除了深入的剖析道歉的作用外,更从心理、文化等层面,精辟地分析人们抗拒道歉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正确态度,运用大量的实际案例,论理清晰,让你轻易的掌握道歉学细腻的学问,成为最有智慧的职场高手。
热门推荐
  • 入阿毗达磨论

    入阿毗达磨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内容简介为:巴菲特的投资才能让无数的投资人拍案叫绝,投资方法和投资理念成为全球各地的股票玩家竞相追逐的金科玉律。任何职业投资家都会仔细分析巴菲特的投资案例和投资技巧,深入解剖其投资方法,希望能够从中找到投资的捷径。巴菲特在证券投资领域是怎样演绎这段从平民到世界巨富的不朽传奇的昵?巴菲特究竟拥有怎样独特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技巧呢?《向巴菲特学投资》在系统收集整理巴菲特本人论述的基础上,选择投资对象、投资技巧、投资策略、投资原则、投资忠告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了他的投资理论。
  • 孔雀西南飞

    孔雀西南飞

    1981年我去攀钢,首先激起我创作激情的,是很有大将风度的“好一个黎明”!第二篇报告文学,专写赵忠玉。题目叫:《得人心者》。今天我读别人写攀钢、写赵忠玉的文章,仍禁不住叹日: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啊,又见攀钢,又见攀钢。
  • 荣谋天下

    荣谋天下

    七岁之前记忆散失,他第一个闯入她的境地,留下深深的印记。小心试探到后来的全心全意,司夜陌像是在带着凰奺领略世间所有,他也几乎付出了所有。他说过,全天下,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永远陪着她,无论生死……他说过,即便手中沾满了鲜血,背负罪孽。他也必定维持那个诺言。就算堕魔也心甘情愿。…………即便错过了无数次,我也依然找寻到了你。即便记忆全失,我也依然记得要爱你。婆娑世界,变化万千。唯有你亘古不变。
  •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其间的精妙故事,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离婚365次

    离婚365次

    【完结】结婚前一个月,她和一个陌生男人有了纠缠。几天后,她被逼在昏暗逼仄的电梯一角,男人英俊不凡的面容噙着意味不明的笑。她屏住呼吸,“我马上就要结婚了,到底要怎么做你才能放过我!”“你有两个选择。”男人竖起两根修长的手指,桃花眼中闪过一丝邪气的笑容,“一是不结婚,光明正大跟我在一起,二是结婚以后,背着你老公跟我在一起!”
  • 如果不能够永远走在一起

    如果不能够永远走在一起

    年少时不经事的私奔,一场意外的背叛,命中注定的重逢。他和她,兜转一生,只为那滚滚红尘中,你到底能否知道,我有多爱你。假若缘分有天意,爱终有结局。言良生自小母亲离家出走,相依为命的父亲突然病发身亡,十七岁的他跟随父亲的好友来到了落落家。两人在天长日久的相处中情愫渐生,却被落落的父母察觉并严加阻止,少不更事的一对男女选择了在一个夜里携手私奔出逃。短暂的新鲜感过后,落落倍加思念母亲,偷偷与母亲联系,在母亲的动员下,丢下良生跟随母亲回了家。从此与言良生天各一方,音讯全无。
  • 无出路咖啡馆

    无出路咖啡馆

    一个独自在芝加哥读书的中国女孩,生活拮据,靠打工和微薄的奖学金勉强维持生活,一次偶然她与美国外交官安德烈一见钟情,两人迅速陷入热恋当中。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的爱情并不一帆风顺,而是阻力重重。这都源于她中国军人的背景,使得这场恋爱成为美国安全部眼中潜在的政治隐患。FBI不厌其烦的调查让她丢掉了中餐馆的工作,迫于窘困,她开始质疑自己对安德烈的感情动机。此时,艺术瘪三里昂的出现为她带来一抹中国式的慰藉,她开始摇摆于两个男人之间,背叛与留恋,迷惘与痛苦,她该如何寻找自己的出路?
  • 美容女医师

    美容女医师

    (本文纯属虚构)“【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她一个堂堂医界最权威的美容医生,居然为了救自己的病人而舍生,好吧,舍就舍了,干嘛让她的尸体那么难看,可是为什么阎王说她阳寿未尽?好吧,咱也试试穿越吧,为咋那么丑?好吧她可以治疗,那为咋到了一个已婚的?还是个冷宫伺候的弃妇?好吧,接受了,这样她也可以自由出去玩了,还能发挥她的专业技术,看倾城女医师如何玩转古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