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600000002

第2章 人物(1)

作家

张炜与畸零人同行

采写/朱又可(特约)资料供图/张炜

张炜

男,1956年11月生,山东龙口人,原籍山东栖霞,当代著名作家。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发表诗歌、1980年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远河远山》《柏慧》《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半岛哈里哈气》及《你在高原》(十部);散文《融入野地》《夜思》《芳心似火》;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午夜来獾》等。获全国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人民文学奖、“中国最美的书奖”、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年度作家”、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等。

张炜的《你在高原》中的主人公宁伽,无聊时喜欢让街头的人算命,有一次被人用“揣骨法”算过:摸按头部和其他部位,以判断命运。当算命先生按过他的脚时,马上叹息一声:“你长了双流离失所的脚哇!”

“其实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过,当时听了那声长叹真是害怕,看看四周围观的人,赶紧走开了。”张炜说。“我后来故意不出远门,以便躲开那句危险的预言。可是我这人从小走惯了,真的闲不住。”

他回想这几十年来,小时候生在海边林子里,大多数时间在荒野林中奔跑;十几岁时又离家去了山东南部山区,从那时起就常常是一个人了,许多时间都是奔走在旅途上的。特别是近二十多年在东部半岛上来回行走,一方面是为《你在高原》做些实勘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停不下来。

“这些年来我遇到多少有意思的、难忘的人与事,它们都算我一路的酬劳。”

张炜在二十多年间游走半岛,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比如他在小说中有个人物,是一位知识分子,父亲是一个高官,但他抛弃了如花似玉的妻子,跟着一群乞丐去流浪,不知所终。就像意大利亚西西的圣人方济各一样,赤身裸体地离开富商的家庭去当一名贫僧。

张炜在游走中,颇为羡慕那些背井离乡的流浪汉,他有时跟他们籍天席地而卧,当然,游走时,他是带着帐篷和一副地质队员的野外装备的,里面工具齐全,能应付一切不虞之需。他赞赏和怀念那些社会难以理解、极其顽强和乐观的人。他往往在后来条件相当好、有小车接送的情况下,走到半路上,弃车而行,拐进山里,一个人翻山越岭重新体验孤独穿越的况味。张炜说他有这么个癖好。

他爱跟脱离正常生活轨道的流浪汉、畸零人为伍,跟逃离社会的隐士同行。他觉得这些人才属于真正的民间。张炜考察他们大约是这么几个原因形成的:一是逃避计划生育,再就是身上有什么案子;还有的是跟整个家族闹纠纷,因为械斗打散了才跑出来的……反正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与世隔绝了。这一类人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特殊的部落,中间有一个男人或女人像酋长一样管理大家的生活。

他曾经认识一个人,这个人离家几十年,当年是因为一个政治事件,一直跑到了深山老林里。后来社会发生巨变,当年的案件都不成立了,他却一点都不知道。当他胆战心惊摸回老家去,一看家里人全都不在了,就跪在地上哭了。他在外面的几十年多不容易,简直就像鲁滨逊。

为了完成《你在高原》这个艰巨的写作任务,朋友给他找了一个“三线”建设时期的房子——筑在大山深处的一处废弃不用的变电所管理房,它建在山岭的一小块平坦地方,又沿山势修成了一个大大的院落,里面有救火池,有几棵巨树。一溜宽敞的大房子都空了,里面有几张陈旧的办公桌,几件破损的大皮沙发。

这里安静得就像另一个星球。无数的野物一天到晚光顾这个院子,竟然不怕突然住进来的这个客人。兔子和獾,一群群的喜雀,有时会互不相扰地在窗外转悠。一些鸽子飞到窗台上往里看,想知道客人的一些秘密。张炜只有一些书、一叠纸和一支笔,它们歪着头瞅来瞅去,一时不得要领。他向它们打着手势,它们并不害怕。

到了夜里,这里的天空清湛得没法形容,星星又亮又大,仿佛从未有过地逼近了地面。张炜心里充满了感激,不光是感激朋友,还有另一些说不出的东西——它们也许是遥远的神灵之类,是无限远处的什么。他说:“我多年来被纠缠着的一些东西,这会儿都在心中化掉了。我可以安静下来了。”

张炜说,他要避免自己成为腐殖质,而提醒自己从腐殖质中努力长成一棵大树。“占领山河,何如推敲山河。”占领会被占领物腐蚀掉,而在山野间跋涉、推敲,甚至与畸零人为伍,才会不忘一个人的初衷。张炜说,《你在高原》里这方面的内容有60万字删掉了,他打算再版时补上:

“事实上这种痛苦是很沉很沉的一根弦,任何杰出的书里都应该埋一根老弦。中国的弹拨乐有中弦、子弦、老弦——子弦就是最细的弦,老弦就是最粗的那根弦。光有细弦的尖音,拨响了很刺激人,很多人听了以后会振作,很提神很惊讶。但是老弦弹拨一下,会把心底振动,会轰击心灵。所谓的1950年代生人的悲凉、痛苦、绝望、沉沦,让我们站在边上的第三者看起来,都会有一种大痛。删去60万字,影响了这根老弦的鸣响。不过这根老弦仍然在弹拨,它仍然引起那种震耳欲聋的和声。老弦自己会鸣响起来,低低的,有人会在午夜里听到,并且坐起来望着窗外的夜色……”

我经历了几十年的写作之后,很想让作品“回生”

《青年作家》:1980年代初,当时你为写《古船》去跑,和后来写《你在高原》的“跑”,两者有什么不同?

张炜:那时候的跑,着眼社会层面比较多,比如要了解四十年代那些变革的过程,其失误和动荡,惨烈程度等等,要搜集很多资料。再到后来就不完全这么简单和直接,这与个人的文学演变及发展有关。四处游走,到各地去,打捞的不再是单纯的层面,而是全面了,比如说民间文学,天籁自然。这就跟少年和童年的很多感觉接起来了。这跟《古船》时期是不一样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差别也在这里。1980年代是依附和依赖当时的社会气氛,后来经过了跌宕、经过了漫长的所谓“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文化界经历了反思、松弛和进一步的视野开拓,想得就多了。个别人有可能将少年生活、青年奋斗,还有写作和阅读,整个一摊子文学现象和历史源头一下子衔接起来。

写《古船》的时候,去半岛地区搜集材料,直接到胶东的粉丝厂,了解它的收入如何、领导结构如何、一个镇子的政治和经济情形、它的历史。比如具体到土改,死了多少人、重要的事件有哪些、冲在前边的人是哪一部分、这部分人现在到哪里去了。目标明确,而且社会性很强。

今天走到海边或山里,对海浪的声音,迷茫的山雾更加留心。晚上在帐篷里看天空亮着星星,它们像燃烧一样,一颗一颗,这在城里是看不到的,因为灯光污染,不会有这种感受。在旷野里,一下子唤起了少年的记忆。这一切作为文学的因素,显然无比重要。尽管与社会层面的东西拉开了距离,却更有意义了。

《青年作家》:1980年代跑的时候,也看到山林、自然,但对这个留意多吗?

张炜:当年出发的目的过于明确,再加上没有那样的觉悟和情怀,会忽略掉重要的东西。人的情怀决定了许多,过去有一句话:看山则情满青山,说的是人的感情把大山包容了弥漫了。当一个人情怀不够、觉悟不高的时候,同样到一个地方,收获就不会太多。当然后来的走和1980年代的走,也有一个延续性,是更加走向了深入,有了大量重新探索和注意的角落,对于民俗部分、海洋动力学、植物学、考古学,包括造酒,都感兴趣。我把各个门类的学问功课和实地勘察结合起来。而以前行走的趣味性不如后来,包容性不够,大量与当时的写作似乎没有关系的东西,不太注意。

《青年作家》:怎么去想到要写这么一个大的东西?有什么文本参照?

张炜:文本参照没有。尽管阅读中也有像《追忆似水年华》、《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这些作品,但都不是作为范本对待的。当年写完了《古船》,《九月寓言》也基本完成了,暂时不太想去写一般的单行本。心里各种各样的情绪,包括几十年来的行走所积累的,需要有一次大的释放。

我需要极其浓烈的奔放的、更为吸引我的什么——它除非是巨型的创作而不能够完成。人生经验、激情,全部的文学手段的使用,是它们的一次集合。1988年之前就有这种想法。我1975年发表作品,从写诗,那么凝练的形式,最后到散文,再到短篇小说,再到中长篇小说,从篇幅上看是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再往前走就是这样庞大的计划了。一开始我以为十年就可以完成。

《青年作家》:当时设计十卷?

张炜:我知道大约有几百万字,结构起来才知道有多少卷,觉得这个工作可能要干十年——那时候年轻,敢想敢干,同时会把困难想得比较少。但是巨大的劳动量放在那里,具体做起来会发现许多地方需要投入相应的劳动,那是减省不得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两方面在改变,一是个人劳动的速度在减慢,再就是对于各种事情会想得更细更周到。这两个方面的改变就使这个书拖了很长时间,再加上疾病,身体更加不如过去,结果最后写了二十二年。

《青年作家》:那时候有了想法之后,开始动笔写了,还是要跑?

张炜:我从1986年写《古船》、《九月寓言》的时候就在做这部长卷的准备,当时还写过一些片断,一些笔记本积了一大摞,行走的间隙里要写,回到书房里也要写。那都是比较激动人心的片断、一些突如其来的思绪。直到写了很多本笔记以后,就到了1988年下半年,可以正式工作了。第一本是写《家族》,这中间也写了别的东西——因为这个长卷太大了,处理的问题很多,不可能在长达二十二年里其他什么工作都不做。如果有一个新的构思,在故事、气韵和审美方向与正在进行的写作差异很大,那就需要写下来。当然主要精力是写这十部。

《青年作家》:像《柏慧》是单独的长篇小说。

张炜:《柏慧》单纯从故事上看,似乎与《你在高原》有连接,但那种气质、叙述方式二者差得还是比较远,我还是让它独立成书了。还有《刺猬歌》,无论如何不能归到这十部之中。每本书像人一样,有自己的气质。作为单行本来说,《外省书》、《刺猬歌》就我个人来说,可能是技法、思想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数较高的。

《青年作家》:包括它一开始就吸引住人了,比如像主人公说话用的那种独特的语言。

张炜:当然,那些单行本无论怎样,还是替代不了《你在高原》的容纳——尝试了很多表达方式、多种元素、多种的可能性。要看局部的技艺、精妙和凝练,可能是《外省书》、《刺猬歌》等。但是《你在高原》走的是另一条道路,就像一位评论家说的,它全部的缺点也就是全部的优点。它在更开阔更巨大的物质层面,展现自己的精神。

《青年作家》:行走主要接触农民?

张炜:各种人都有,山里看山的老人,海边上打鱼的人,还有逃避计划生育跑到河汊子里住的人……书里写了很多。如果仅仅为了写作去搜集材料,过分注重社会层面的东西,目的性太强,思路就会封闭,就会过滤掉很多重要的东西。这需要完全放开,不要管自己的书用上用不上,只是自然地行走和生活即可。这个过程将接受很多启发,使人想得更多,使心情变得饱满,原来没有预料的,会全部涌进来。

有一次走到了一条大河汊中,那里全是芦苇——书中写到了这个场景。那里遇到的人可能是逃避计划生育的,开始是两个身上涂满了泥巴的小孩,他们走我就跟上,直走到一个隐蔽的住处:利用发大水漩出来的一个小沙洲,顶上搭一个棚子。走进去,见到里面有锅碗瓢盆,一男一女两个人……

一切故事都需要发现,它们并不在城市的窝里,不在网络中。城里的窝既有电脑又有电视,现代化的装修,仿佛很精致——这种现代家居生活是狭窄的,和许多虚拟的东西结合在一起,阻隔了更丰富的存在。而大山里的独居者,就那么住了一辈子,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却是直接连通了大地天籁。那种连接是更大的真实。

我经历了几十年的写作之后,很想让作品“回生”。长期不再做案头工作,在外面跑久了,有一些字和词都忘记了,也就是有了职业上的生疏感。但是一旦投入工作,会很有冲劲,很有力量。《你在高原》这十本书,从结构到文字表述,跟我过去的作品已经有很大的距离了。

同类推荐
  • 百姓话题(2)

    百姓话题(2)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情感故事

    情感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郭敬明,不为所动

    郭敬明,不为所动

    郭敬明说,“我身上的时间是凝固的状态,我面前的年轻人永远都是17岁”。从身高外貌到抄袭拜金,十年来一路被“黑”,面对争议,他从飞扬跋扈变得沉稳淡然,因为他“太知道自己要什么了”。从少年作家到导演和商人,且看这个来自小城自贡的少年如何用自己的逻辑横扫一切。
  • 长投专刊023:金鹅饲养指南

    长投专刊023:金鹅饲养指南

    "存钱”这个事比投资理财要现实的多。首先,虽然你没钱就可以学习理财,但是只有有钱才能够投资。其次,对于现在的小白领和大学生来说,攒钱可真不是什么容易事,“花钱如山倒,攒钱如抽丝”也绝对不为过了。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1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1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6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热门推荐
  • 超级败家学生

    超级败家学生

    每天都在花钱,每天都要花很多的钱,花不完还要受到惩罚。好烦,钱太多,不知道怎么花,谁来给我出出主意?新书:读者爸爸真香,连载中...
  • 亿万萌妻:战少,你太坏

    亿万萌妻:战少,你太坏

    一次意外,他和她有了羁绊。他强势索爱,她躲避不及。他威胁道: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女人!你要是敢爱上别的男人,我就下跪!她冷笑一声:你跪啊!他怒道:跪就跪!噗通一声,双膝跪地,手里举着枚鸽子蛋,他一脸谄笑:老婆,嫁给我吧!她吓得倒退一步,脸色苍白道:神经病!他抱住她的双腿吼道:你要是不嫁给我,我就去跳楼……她双眼一闭沉声道:快去,我绝不拦你!
  • 废柴王妃的修真路

    废柴王妃的修真路

    墨璃伊是废物?墨璃伊:“都怪当初那块儿破石头,我明明是天才!它却没有测出来!”姑奶奶,试灵石做错了什么?它还是个宝宝啊!易瑆尘:“什么,你们说她是废物?她若是废物,那被她追着满森林跑的本王,又是什么?”王爷啊,这种丢脸的事情,就这么说出来,真的好么?“废物?欺我的、害我的、辱我的,从今日起,我要你们百倍偿还!”“你若是想要云游四海,本王就陪你浪迹天涯。你若是想要俾睨众生,本王便替你挡下所有劫难让你羽化成仙!”“我不要荣华富贵,我也不要羽化成仙,我只要你陪在我身边,一间竹屋,一碗清茶,一个你,足矣!”
  • 冷总裁的温柔甜心 (完)

    冷总裁的温柔甜心 (完)

    复婚系列:他和她的相遇平凡无奇;他和他的相恋倍受阻碍;他和她的结合不受祝福。为了和她在一起,他不惜放弃总裁的位子,离家出走,他说他可以为她什么都不要,只要她在他的身边。她原本以为,他们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的生活着,可是她的母亲却出现在他们的身边,说愿意接受她,愿意让她进他的家门。她以为他们真的已经接受她了,天真的以为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可是婆婆对她还是那样的冷淡,小姑子更是处处的陷害她。为了不让他担心,她默默的忍受着。她以为只要忍耐一切都会好起来。直到他的公司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没有任何人愿意帮他,终于有人愿意帮他了,可是条件却是让她离开他。为了他,她选择流着泪伤害他,一个人默默地离开,也带着了他留在她肚子里的宝宝。因为她的离开,她的背叛,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温柔的他了,他变的冷酷无情,他发誓他一定会找到她,他要让她为她的背叛付出代价。终于,在五年后他和她再一次相遇,当再次见到他时,她该进还是该退。面对已经变得陌生的他,她们还可以找回曾今拥有的一切吗?——————————————————————-哈哈!先大笑,然后说正事,小蝶建群了。群号:62691399.不需要敲门砖。唔,这个群是小蝶为各位亲亲建的哦。喜欢小蝶的就进来吧,唔,不喜欢小蝶也可以进来,但是不能打击我!(这个群才建,没什么人的说。)申请vip会员的,呵呵:【1、注册成为红袖用户。2、进入个人管理中心;3、找到功能栏目里的VIP管理,点击,在出现的选项里点VIP读者;4、然后在出现的选项里点VIP会员申请,申请成功后,会出现冲值页面。推荐复婚系列其它文:恶魔总裁诈骗妻http://m.wkkk.net/a/89682/风流总裁的酷辣情http://m.wkkk.net/a/90985/残酷总裁绝爱妻http://m.wkkk.net/a/91003/签约爱人http://m.wkkk.net/a/87197/唔,推荐一篇俺师傅的文:神女孝亲http://m.wkkk.net/a/92415/
  • 打破101个保养迷思

    打破101个保养迷思

    最美丽的皮肤科医师兼畅销书作家廖苑利,针对时下坊间流传的五花八门的保养谣言与迷思,提供皮肤科医师最专业的分析和实用建议,跟你分享贴心的美颜私房秘方。
  • 愿惜余惟安

    愿惜余惟安

    莫安笙没想到在经历过生死边缘之后会遇见唐又熙。第一次见面只是匆匆一眼,第二见面,莫安笙一个人发呆,面对唐又熙的搭讪,莫安笙直接回了个:“我和你熟吗?”……直到最后,唐又熙对莫安笙穷追不舍,莫安笙不耐烦道:“唐又熙,你要是再敢烦我,别怪我不客气!”唐又熙只是轻轻一笑……本文是先虐后甜,喜欢的敬请入坑!
  • 蝙蝠山庄

    蝙蝠山庄

    世界上有些事真的很奇妙,要不是亲眼看见我很难相信仅仅凭几只彩色粉笔就能在大街上画出如此微妙逼真的图画来,就在我看得入谜的时候,电话响了,是短信,蓝色的屏幕上跳跃着一行荧光小字。三月三十日夜,欢迎光临蝙蝠山庄。蝙蝠山庄?我心里默念着,深遂的眸子里泅满疑惑,什么地方?
  • 混沌书

    混沌书

    谛听阁的门,永远向客人敞开。叶引不明白,为什么眼前这个女客人,会踯躅在门口,久久不愿意进入。“客人?”叶引小心地探问。“你是谁?你是叫叶……吗?”她的声音陡然多了急切。“我是……”叶引正准备回答,却想起陈游介曾提醒过的禁忌。他的话锋急忙一转:“ 我是谛听阁的伙计,客人你有什么需要吗?”逆光中依然窈窕的身影终于站定了:“叫陈游介出来见我。”谛听阁接待的名媛贵女不知凡几,可这么大气派的,叶引还是第一次见。
  • 明日之难

    明日之难

    每天醒来世界都发生改变,我又能如何去改变这一切活下去.
  • 魂破诸天

    魂破诸天

    诸天万界,唯我称雄!这是多么豪情的誓言,纵使前方的路途有多么的崎岖、坎坷,也阻挡不了苏辰前进的步伐。人类之间的尔虞我诈、酸甜冷暖,异族之间的攻伐混战、卧薪尝胆,看苏辰如何在这强者才能生存的世道闯出一片天、活出人生的精彩!亲情、友情、爱情,这一切都是苏辰所守护的真挚情感,动之逆鳞者,必诛之!经历风雨者才能见到明天的曙光,不经历磨难困苦者怎能在世间享有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