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96300000007

第7章 吃一口家乡饭

田光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工作,乡下就他老母亲一个人,种着一亩三分责任田。

田光心里记挂着老母亲,工作不久就把她接到城里,把乡下的责任田租给了同村的张六叔,说好租金是每年三百斤大米。

开头两年,张六叔总是把当年收下的上好大米送进城来。用这米煮出的饭又软又香,吃着香甜可口的饭,母亲总忍不住在田光面前夸六叔,说他人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

可两年后,事情就起了变化,张六叔送来的米差了很多,煮出的饭粗糙无味,实在是难以下咽,田光自己不吃,也劝母亲不要吃。可是他母亲照吃不误,还说吃着张六叔送来的米,就像回到了乡下。

这天,张六叔又进城送米来了,母亲从袋里抓起一撮米捏了捏,又凑近看看、闻闻,疑惑着问:“老六,这是我田里出的米?”

张六叔脸“腾”地红了,不好意思地说:“说句老实话,这米是在城里买的。嫂子,现在种田不容易啊!”

母亲想了想,说:“我知道种田难,这样吧,我那田租减一半,你以后每年就送一百五十斤大米给我好了,不过一定得是我那田里种出的米。”说完,母亲就去厨房为张六叔做饭。

张六叔吃饱喝足了,立即把糙米拉走,第二天就送来了好米。

这样大约过去了二三年。

到了又一年的年底,张六叔来田光家,可是却空着两只手,他对田光母亲说:“老嫂子,乡下的田是越来越难种了,你的田租是不是再减点?”

母亲一听笑了,说:“老六,我不跟你说田租了,我那田你照种,送多少米给我随你。吃一点自家那田里的米,我心里舒坦哇!”

听母亲这么说,此后张六叔真就每年只送几斤大米来。

田光不由感慨万分:“人真是变化得快啊,六叔也太吝啬了!”

母亲却同情地说:“种田苦,你看,他头发都快白完了,老得多快!”

可谁知以后,这个张六叔还不知足。

这年冬天,张六叔进城来,正赶上田光休息在家,他对田光说:“大侄子,种田实在太难了,你要贴补百把块钱给我,我才敢种你家的田了。”

母亲在一旁听了没说话,脸色却十分难看。

田光忍不住说:“六叔,你不要得寸进尺,天下哪有贴钱出租的道理?这田你不种就算了,我们另找主儿。”

张六叔见田光母子俩生了气,饭也没敢吃就走了。

这一天母亲没过好,晚上,她对田光说,好些年没回乡下了,想回去看看。田光知道母亲心里惦着那一亩三分地,就答应陪她回趟老家。

母子俩说回就回,第二天就动身上了路。

好多年没回去了,还没进村呢,田光和母亲远远地就发现村里新添了许多小洋房。

他们在村口碰见刘二叔,刘二叔拉住他们非要进屋坐坐不可。刘二叔原来在村里最穷,没想到现在也住上了砖瓦房。

母亲悄悄对田光说:“二叔心眼好,请菩萨不如撞菩萨,我们把田租给他好了。”

田光笑着点点头,转过身就把租田的事跟刘二叔比划着说了。

可谁知话没说完,刘二叔就急得直摇头。

田光母亲觉得很奇怪,说:“老二,我是送田给你种,不收田租。我一年只要你两斤米,让我吃一口家乡饭就行。”

可刘二叔却回答母亲说:“老嫂子,要米你就拿,你的田我可不敢种。别说白送田,你就是倒贴钱,我也不会去种。”

母亲愣住了:“这是为什么?”

刘二叔说:“你不知道,现在种田不赚钱,一年苦到头,连小孩的学费都交不起。我两年前就跑生意不种田了,不信你看,河对面野草长得最高的那块地,原先就是我家的。”

田光以为刘二叔在打诳,就跨出门去看,果然如此。

他退回屋里,不解地问:“二叔,你这块地不种,为什么不退给政府,也可以免了交公粮呀?”

刘二叔叹了口气,说:“不准呀!说是政策三十年不变,等满三十年再说吧,现在这田就是不种,公粮、水费还是照交不误的。”

刘二叔这么一说,田光和母亲就再也不敢提租田的事了。

第二年夏天,这天田光下班回家,突然发现母亲不见了人影,他急坏了,转念一想,自打去年返乡回城后,母亲的心情一直有点闷闷不乐,母亲一定是思乡心切,自个儿回了老家。田光一点不敢怠慢,赶紧坐车追去。

赶回老家,已是第二天正午,当时正是收稻时节,地里的打谷机响个不停。田光问清自家责任田的位置,跑去一看,果然,烈日下母亲正弯着腰,在地里割野草。

田光站在地头,大声地喊:“妈,你这是何苦呢?”

他母亲头也不抬,说:“这么肥的田,不种稻真是作孽哟!”

母亲一边说,一边手里颤巍巍地忙着。

不知怎么,田光心头猛地一热,他一步一步走下田去,接过了母亲手里的镰刀……

(杨汉光)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5年1月上)

    故事会(2015年1月上)

    朋友看了这期杂志的样刊,说她最喜欢《喊夜》这个故事。我问为什么,朋友说,她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因为那种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她也感受过。
  • 四川文学(2015年第10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10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5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奇幻故事

    奇幻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7年11月下)

    故事会(2017年11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热门推荐
  • 阴阳鬼传

    阴阳鬼传

    一个妖姬成了他的保镖,一个老头成了他的师傅,一个少女成了他的挚爱。
  • 那年那夜天正蓝

    那年那夜天正蓝

    看平凡小警察的不平凡人生。
  • 前夫有毒:1000万夺子契约

    前夫有毒:1000万夺子契约

    他潇洒开口:“一个月一百万,留在我身边!”她挑眉一笑:“先付百分之三十的订金,不赊账!”人前他是严谨刻板的大总裁,背后则对她毫不留情。契约到期她潇洒转身,他追上去时,却发现她身边早已有个人小鬼大的小屁孩……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大千长歌

    大千长歌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你于这纷繁的世界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若你在本书中遇见一个与自己相似的人,别怀疑,那就是你……
  • 奇异风云传

    奇异风云传

    贪心神器却不料放出了上古凶兽,为了弥补因为自己的过错,少年禾义衷带着神器七玄,前往云浮山,欲凭一己之力整压七只凶兽,路途遥遥,一路上会有多少奇遇等待着渐行渐远的少年……
  • 刁蛮娇妻:腹黑总裁太高冷

    刁蛮娇妻:腹黑总裁太高冷

    苏晚认命的抱着一堆碎纸走进总裁办公室。一个长相完美的男人盯着面前这一堆废纸,老乡站在一旁的助理。“这是什么?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咋回事吗?这个白痴哪里来的。”白痴?说谁白痴呢,于是愤愤不平的看着那个男子。“喂,说谁白痴呢我只不过是不太懂你们那个高档玩意儿罢了。”那个男子凌厉的眼神扫过苏晚。“你不是白痴吗?你知道这一堆纸多少钱吗?”苏晚心虚的问道。“不就是一堆废纸么?”男子气急败坏的看着苏晚。“废纸……你知道这一堆废纸值多少钱吗?三百亿。”苏晚心想这下完了自己连三百万都拿不出来。还三百亿,这不是要自己的命吗?要是让老妈知道了不得打死我。于是……苏晚的还债生活就此展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魅狂妃

    妖魅狂妃

    十二岁他成为她的师傅,不负责任却又在背后为她提心掉胆。十五岁立下誓言要娶她为妻,三年后却等来他与别人的婚讯。她本是二十三世纪的杀手女王,被人算计!一朝穿越,成为废柴小姐。但她没能想到会动情,她天资傲人,灵兽、修炼、炼药师都有,修炼速度完全碾压天才,药魔为她炼制一大半药。可是,听到他的婚讯,心中犹如千刀万剐般,到他大婚那日,当众抢亲,却换来一句“我不认识你”登上万人瞩目的圣君之位,他来求药救他的妻子,给就是了。三年后他来提亲,直接叫人轰出去……赴汤蹈火爱恨纠葛我从不信天命,天挡我,我就逆天!
  •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

    李师江1974年生于福建宁德,199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目前居住北京,专职写作。在台湾出版《比爱情更假》《她们都挺棒的》等四部作品,内地出版长篇小说《逍遥游》,获得2006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推出长篇力作《福寿春》,获得《新快报》“年度十大好书”。短篇《廊桥遗梦之民工版》入选德语版《二十一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精选》参展法兰克福书展。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日等语言行畅海外。另著有历史传记《像曹操一样活着》。《三坊七巷》为其第一部虚构类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