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96300000001

第1章 回到马兰峪

俗语里有“福祸无不自求之”这么一说。一念清净,一心赤诚,是福是祸,至少问心无愧吧。

这件事说起来有些年头了。

王家民的老家在河北一个叫“王家村”的地方,抗日战争时候,有一天,鬼子突然把王家村包围了,把村里的男女老少统统赶到山坳坳里,架起十几挺机枪,黑洞洞的枪口全对着手无寸铁的村民。只见一个鬼子军官抽出雪亮的指挥刀大喝一声,于是鬼子们手中的枪就立刻开了火,“乒乒乓乓”枪声响成一片。

鬼子这是要把全村人斩尽杀绝呀!

乡亲们中就有人高喊:“咱们跟鬼子拼了!”青壮年带头往外冲,王家民那时才二十来岁,自然跟着跑。可是,乡亲们的血肉之躯如何拼得过鬼子的枪弹?在魔鬼的火网下,全村几百号人顷刻间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王家民当时身中数枪,但幸好没有伤到要害地方,神志还很清楚,而且因为好几个乡亲倒在他身上,所以当枪声停了之后,鬼子们到处翻动尸体,寻找没死的人补枪时,王家民竟然没有被他们发现。

这些禽兽用刺刀刺杀妇女和小孩,他们手里的刺刀和脚上的皮靴一直在王家民眼前晃来晃去,好几次都走到王家民身边来了,王家民用牙死死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发出声音来。他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大气也不敢出一口,鬼子兵闹腾了一阵,最后总算走了。

因为惊吓,再加上饥寒交迫,王家民昏昏沉沉地迷糊过去了。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醒来一看,天已经全黑了,看天上的星星,王家民估摸着该是后半夜二三点钟的样子,他想爬起来,正在这时,忽然一阵阴冷的风吹来,风中夹着隐隐的说话声,好像突然来了好多人,王家民吓得赶紧闭上眼睛,不敢动弹。

只听到有个声音在喊:“集合啦,集合啦,一起走啊,找鬼子算账去!”又听见有人在点名:“王二虎,王老七,王刘氏,王三丫,刘阿贵……”这些叫到名的,都是王家民村里的乡亲们。

叫着叫着,就叫到王家民的名字了:“王家民,王家民……”

王家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正不知所措,忽然有个声音说:“别叫了,他好像还没到时候,地方也不对,他应该是在马兰峪,别等他了,走吧走吧……”

王家民多么想跟他们一起走啊,可这时候他浑身没一点力气,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离王家村二十多里有个田家村,村里一户姓田的农家,当家的前些年病死了,剩下他女人带着一儿一女,儿子叫栓柱,十七岁,女儿叫妮子,十六岁。栓柱这天早上到山上砍柴,发现草丛里趴着个小伙子,衣服破烂,浑身是血,摸摸鼻子还有些气,就把他背下山来。这个小伙子,就是王家民!

从此,王家民就在田家住了下来,慢慢地养好了伤。王家民认田大娘做妈,叫栓柱为哥,称妮子为妹。每天,他和栓柱一起上山砍柴,下地干活,妮子就给他们送水送饭。后来,王家民和妮子成了亲,虽说日子苦,但总算是有了一个家,而且一年后,他们还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取名东阳。

日子虽说渐渐平静了下来,可王家民总忘不了那个血雨腥风的恐怖夜晚:十几挺机枪吐出的火舌,小山一般的乡亲们的尸体,还有惨惨阴风中的点名,和那句王家民直到现在都没有弄明白是什么意思的话:“他应该是在马兰峪……”

马兰峪在哪里?王家民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呀!

过了几年,鬼子投降了,可国民党又来了,老百姓还是喘不过气来。

这天夜里,村子里的狗突然叫起来,王家民一骨碌从被窝里跳出来,对妮子说:“狗叫得这么凶,一定是出什么事了!”

正说着,小屋的门被砸开了,一群国民党的兵冲进来,二话没说就把王家民抓走了。

这一夜,村里几乎所有男人都被抓了壮丁,国民党在前方吃了败仗,他们急需补充兵员。栓柱睡在另一个屋,听到动静后跑得快,总算没被一起抓走。

王家民被抓走后,田大娘朝思暮想,加上身子骨本来就不大好,没多久生了一场大病,死了。栓柱为了照顾妹妹和小外甥东阳,一直没有成家,兄妹俩苦苦支撑着,终于熬到了解放。

解放后,日子好过多了,东阳渐渐长大,从学校毕业后就在县上工作,栓柱和妮子此时都已步入老年,不过身体还好,还都能干些农活,一家三口有吃有穿,日子安定,一晃过去了几十年……

这一天,栓柱老汉从承包的果树园回来,刚进家门,就见东阳喜气洋洋地迎上来,手里还拿着封信:“舅,我爹来信啦,他在台湾,要回来探亲!”

栓柱老汉听到这个天大的喜讯,顿时就惊呆了。自从那天夜里王家民被抓了壮丁之后,这几十年来一点音讯也没有哇,栓柱老汉急着问东阳:“你爹他……他还活着?他什么时候回来?”

东阳喜滋滋地说:“我爹在信上说,他下个月和他们国民党老兵回乡探亲团一起回来……”

“快,快,你快给他写封信,就说我和妮子,还有你,全盼着他快回来呀!”

妮子听到这消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哭。

从这天开始,一家人就张罗着打扫屋子,准备猪羊鸡鸭和各种山货水果,他们要好好接待王家民这个从远方归来的亲人。

过了一个月,这天傍晚,栓柱老汉听到门外响起了汽车声,接着就看到东阳急匆匆地走进门来,栓柱老汉惊喜地问:“你爹回来了?”

东阳摇摇头,说:“县上来消息,说我爹他们已经到了,先在北京参观,然后就分头到各自家乡探亲。可他们到了清东陵那地方,我爹却突然病倒了,被送进当地一家医院。他托人带信来,让我们去那里见面。”

栓柱老汉一听,急得团团转;妮子知道后,差一点晕过去。于是三个人赶紧打点上路,直奔清东陵。

这情景真是急如星火,一家人赶到清东陵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到了医院,值班医生说:“那个台湾老人一直在等你们呀,劝他休息,他怎么也不肯。来,我带你们去。”

医生带他们三人来到病房,一进门,只见床上躺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栓柱老汉一步奔过去,颤抖着伸出双手:“你……你是家民老弟?”

床上的老人也挣扎着伸出手来:“你……你是栓柱老哥?”

栓柱老汉顿时涕泪横流:“家民老弟呀,可把你盼回来了!来来来,这是你媳妇妮子,这是你儿子东阳……”

妮子和东阳泪水涟涟地扑了上去,一家三口抱作一团。

分别几十年了,真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四个人聊啊聊,一直聊到了清晨。

这时,只听见窗外“哗哗哗”地下起了雨,又刮起了风,那风好大,“呜呜呜”地响着,就像几百号人在哭。

突然,天上电光闪闪,“噼啪”一声炸雷,连病房的窗子都被震得“啪啪”作响。病床上的王家民猛地打了个冷战,冷不丁往窗前一扑。

东阳急忙上前把他扶住,喊着:“爹,爹,你怎么啦?”

王家民转过身来,眼睛直直地盯着妮子,微微一笑,说:“妮子啊,我……我在那边一直是一个人过的呀……”说着,他又望望儿子东阳和栓柱老汉,喃喃道,“出门几十年了,总算回家了,我……我该走了……”

王家民就这么真的去了,如同熟睡一般,享年七十二岁。

谁都没有想到,这清东陵,就在马兰峪。

(杨立伟)

同类推荐
  • 快乐故事

    快乐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四川文学(2016年第2期)

    四川文学(2016年第2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故事会(2017年12月下)

    故事会(2017年12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故事会(2015年6月上)

    故事会(2015年6月上)

    在美国,有个叫约翰的孤老去世了,留下一幢无人接手的小房子。房产经纪人过来清扫老屋,惊讶地发现,屋子里堆满了约翰的收藏品—破旧的地图。他不清楚这些地图是否还有用,在一般人看来,地图有时效性,过期了,就没有用了吧?不过,房产经纪人还是找到了市立图书馆,请管理员科里森过来看看。科里森进到屋子里,瞬间惊呆,他预估了一下地图数量,至少得有十万份!
  • 故事会(2015年7月下)

    故事会(2015年7月下)

    最近读到一个故事,故事虽短小,却令我久久咂摸,反复玩味。一名专栏作家同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会面,喝到微醺时,两人聊起了从前的学校生活。老同学呷了一口酒,红着脸说起了一个秘密。他说,那一年,同班的一个女孩,偷偷给他送过一封情书。这事儿,他没和任何人讲过。他记得,女孩把情书夹在了他数学课本的第15页和第16页之间。因为前一天的数学课,老师讲到第14页,而第15页,正好是第二天要学的。
热门推荐
  • 心态的力量

    心态的力量

    成功其实就是心态能量的获取、运用,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能量,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他们的最大秘密就在于心态能量的获取与运用,这也正是《心态的力量》(作者:马银春)要和每一位读者分享的神奇力量。《心态的力量》意在帮助人们发现、开拓和利用潜伏在心中的能量,唤醒心态的正能量,激发内心的强大力量。一旦你的内心沉睡的巨人被唤醒,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
  • 做有志气的男孩

    做有志气的男孩

    《做有志气的男孩》讲述了:有志气的人不会被利益所诱惑,他有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失败后不颓废、逆境中压不垮、贫穷下不卑微。
  •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

    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两位教授合写了一本关于美国股权结构的书。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最终也把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化解掉,使成本变成财富。这个转便很重要,这是“公司治理”这一伟大课题的开始。公司治理的目的就是探讨如何监督职业经理人以图利小股东。为了确保经理人能按小股民的意愿办事,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经理人与小股民在事先签订一份“激励合同”。但目前它也几乎只存在于美国及英国,激励合同在欧洲大陆以及亚洲还是不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 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2009年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股市上涨、楼市热销、车市火暴,这是否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回暖?郎咸平教授对萧条时期的各种独特现场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市场回暖背后的真相与亮点,指出我国经济的真正危机并非金融危机,而是制造业危机。在此基础上,郎咸平教授指出,萧条时期并不意味着毫无机会。通过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各领域的逐一解读,为读者找出投资机会。并最终得出结论,只有“第四驾马车”——产业链高效整合才能真正拉动中国经济。
  • 娘子不要跑,妖孽殿下来我家

    娘子不要跑,妖孽殿下来我家

    回想自己的不堪前世,18岁的莲烟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对宋天昀是没有怨恨,哪怕她的爱情从头到尾是场算计,她也不会怨恨宋天昀,可是26岁时候的莲烟,已经把这份爱情埋在了墓地里,面对躺在自己怀里姐姐的死,还有在战场上哥哥无故的战死,那时候的莲烟对于宋天昀恨不得把他大卸八块。重生之后的莲烟,她倒要看看,那个不是嫡出的宋天昀没有她和应府的帮助到底有什么本领让四皇子登上皇位,名满天下,这一世的莲烟,她要扭转乾坤,帮太子煜登上属于他的皇位
  • 步步为谋:皇妃倾天下!

    步步为谋:皇妃倾天下!

    新嫁夜,宫倾玉碎,血染皇城。国破家亡,亲人同族尽死于她的眼前。幸福一夕之间破灭,那身披金盔银甲的男子将她救下。而她嫁与的夫君,冷眼看她受辱,血泪相和流。沦为恶魔的禁锢,是她复仇的唯一选择。那一夜,是她永生永世不忘的梦魇。红颜无辜,倾城有罪。男人们的野心宏图,天命皇后,注定了卷入其中的她一生悲凉。一段帝妃间的虐恋传奇:倾宫倾天下,道是情深,原来缘浅。
  • 瀚宇洪荒

    瀚宇洪荒

    时间与生命交织,预言与毁灭相随;冰心与烈焰相伴,光明与黑暗并存;阵法隔绝一切,灵魂永生不灭;修炼到极致,遨游天地间。洪荒大陆,本源诞生的地方,一切从这里开始,也会从这里结束。
  • 造谣学校

    造谣学校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造谣学校》是谢里丹最著名的喜剧,也是英国喜剧的优秀典范。在这部喜剧里,谢里丹以“自然状态”的宗法道德和“文明的”上流社会道德败坏相对比,描写狄泽尔爵士,娶了一个梦想进入上流社会的穷乡绅的女儿为妻,她到伦敦后渐渐沾染上社交圈中的一些恶习,挥霍无度,搬弄是非,致使自己差点失身,最后终于悔悟与丈夫重新和好。
  • 敲响人头鼓(修订版)

    敲响人头鼓(修订版)

    吐蕃墓群出土的镇墓之宝——七颗无敌法王石真言人头鼓神秘失踪了,作者与一群一直关注、保护吐蕃墓群的挚友从四面八方聚集西宁,踏上了追寻稀世珍宝的漫漫长途。寻找人头鼓的过程既是探秘的寻访,又是对西藏宗教世界的寻访,作者以自已的亲身经历写就的视秘小说,悬念如《达·芬奇密码》,神秘悠远如古老之青藏高原。在《敲响人头鼓》中,杨志军描写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独特文化、历史,还涉及到藏传佛教的宗教文化。
  •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五个兄弟姐妹到乡下度假,在那里,他们碰到了一位能帮助他们实现所有愿望的沙地精灵,孩子们这下高兴坏了……沙精作法他们变得漂亮无比,可保姆却不认识他们了,还把他们赶出家门;沙精给他们变出很多钱,可这些钱不但不能用,还害得他们差点被警察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