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27700000008

第8章 回眸(4)

梁漱溟这位有“最后一位儒家”之誉的践行型知识分子,他自称“问题中人”,前半生一直都在为寻找解决老中国问题的答案而苦苦求索。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中国。“虽有人来请我去香港,但我主意已定,不论国共两党胜负如何,我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并自问为中国的前途操过心、出过力的炎黄子孙,有什么理由跑到香港去呢?”[29]他不相信武力能实现统一中国的愿望,所以一再地呼吁和平,直到1949年上半年,他还几次撰文敬告国共双方。在《敬告中国共产党》文中他指出:

我再恳切地说两句要审慎的话:第一我要说,如果用武力打下去,我不否认有在一年内外统一全中国之可能。但到那时却既没有“联合”,也没有“民主”。虽然中共在主观亦许无意于不要联合,不要民主,而其事实结果则必致如此。武力与民主,其性不相容;武力统一之下,不会有民主的。第二我更进一层说,不要联合,不要民主,而真能统一稳定下去,如像布尔什维克之在苏联那样,我并不不欢迎——我欢迎。不过我担保不会稳定,即统一必不久。[30]

但当他目睹共产党以武力完成了大一统的结局后,他是由衷地佩服。他本来准备在重庆隐居不出,可禁不住毛泽东、周恩来他们的盛情相邀,也终于束装北上了。他对共产党的钦服是真诚的,这不仅从他解放之初写的《中国建国之路》可以看出,他首先列举了共产党的三大贡献:一是全国统一,国权树立;二是引入了几千来所缺乏的团体生活;三是“透出了人心”。从他1951年写给林伯渠的信中也可以看出:“今后政治上将一切听从中共领导,并且听从中共朋友对我个人的安排。”[31]

这位极为自信的“问题中人”前半生致力于乡村建设事业,为国事奔走呼号,耿耿以中国文化续命为念。1951年10月5日他在《光明日报》发表《两年来我有了哪些转变?》,袒露心迹:“我过去虽对于共产党的朋友有好感,乃至在政治上行动有配合,但在思想见解上却一直有很大距离,就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我还是自信我的对。等待最近亲眼看到共产党在建国上种种成功,夙昔我的见解多已站不住,乃始生极大惭愧心,检讨自己错误所在,而后恍然于中共之所以对。”[32]

在经历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四分五裂之后,一个具有民族主义情怀的读书人见到几乎不可能出现的统一局面,岂有不心悦诚服的。无论是张元济的自挽联中的“及身已见太平来”,还是梁漱溟1951年在政协会议发言中声明的“今后在政治上我将信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完全是由衷之言。

(未完待续)

注释

[1]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中册第117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胡适书信集》中册第1181页。

[3]《胡适书信集》中册第1187页。

[4]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第450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5]转引自张紫葛著《心香泪酒祭吴宓》第218-219页,广州:广州出版社,1997年。

[6]《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四辑第175-17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

[7]《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四辑第239-240页。

[8]《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四辑第275-276页。

[9]《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四辑第272-273页。

[10]《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四辑第323-324页。

[11]《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四辑第358页。

[12]《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三辑第41-42页。

[13]《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三辑第43页。

[14]《东方杂志》1933年1月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15]《温故》[之一]第96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第203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1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六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18]《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19]《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11页。

[20]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第394页。

[21]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第396页。

[22]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第404页。

[23]凌宇《沈从文传》第340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

[24]王芝琛《一代报人王芸生》第181-182页,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25]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第275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26]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第274页。

[27]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第275-276页。

[28]《张元济书札》(增订本)第26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9]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第110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30]《梁漱溟全集》第六卷第80506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

[31]《梁漱溟全集》第八卷第77页。

[32]《梁漱溟全集》第六卷第857页。

1926年胡适的“越界旅行”

邵建

1926年7月中旬,胡适作为中国代表赴英国开中英庚款会议,他是从北京到哈尔滨,然后乘火车经西伯利亚到莫斯科,在莫斯科逗留三天,再由波、德继续向西,最后渡英吉利海峡到英国。近半个月的洲际旅行,莫斯科三天,不过是胡适西行中的一个驿站,可正是这短短三天,胡适的思想“出轨”了,他的“苏俄认知”使他由英美自由主义向斯大林领导下的苏俄式社会主义左倾。

根据胡适日记,他是7月29日下午两点到达莫斯科的,8月1日下午3点上车离开。这三天,他先后参观了苏俄的“革命博物馆”和莫斯科的“第一监狱”,自认为“很受感动”,也“很满意”。在这三天中,他接触了国民党方面的于右任、共产党方面的蔡和森和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两位左派教授梅里姆、哈珀斯。从胡适日记,看不出他和于右任谈些什么,但和中国共产党的蔡和森却在于右任的寓所不仅“纵谈甚快”,甚至于右任回来,两人“仍继续辩论”。胡适8月1日离开那天,蔡和森还和刘伯坚特地来谈,希望胡适在苏俄多考察一些日子。应该说,和蔡和森的谈话,对胡适形成了一些刺激,他甚至想因此组党。另外,那两位美国教授对胡适在莫斯科时的思想变化,更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胡适对苏俄的判断。

莫斯科的最后一个晚上,和来自美国的梅里姆长谈后,胡适写信给北大朋友张慰慈,信中说:

“此间的人正是我前日信中所说的理想主义的政治家;他们的理想也许有我们爱自由的人不能完全赞同的,但他们的意志的专笃,却是我们不能不十分顶礼佩服的。他们在此做一个空前的伟大的政治试验;他们有理想,有计划,有绝对的信心,只此三项已足使我们愧死。”[1]

胡适在这里赞同的是苏俄的政治试验。这试验具有乌托邦性,胡适却给予一而再的肯定:

“在世界政治史上,从不曾有过这样大规模的‘乌托邦’计划居然有实地试验的机会。……我们的朋友们,尤其是研究政治思想与制度的朋友们,至少应该承认苏俄有做这种政治试验的权利。我们应该承认这种试验正与我们试作白话诗……有同样的正当。这是最低限度的实验主义的态度。”[2]

除了对政治试验的赞赏外,胡适不只一次地认同苏俄教育,认为“苏俄的教育政策,确是采取世界最新的教育学说,做大规模的试验”。[3]另外,在给徐志摩的信中,针对苏俄教育的有关质疑,再度为其辩护,“我们只看见了他们‘主义教育’的一方面,却忽略了他们的生活教育的方面,苏俄的教育制度……是‘遍地的公民教育,遍地的职业教育’。他的方法完全探用欧、美最新教育学说,如道而顿之类……”[4]

针对自由主义最敏感的问题,即苏俄的“专政”,胡适也表现了很大程度的“容忍”。当然,这直接是受美国教授梅里姆的影响。也是在即将离去的晚上,胡适曾以一连串问题请教此人,比如,请他以一个政治学的专家视角看苏俄,感想如何。一党专政而不容反对党存在,于自由关系又如何。再,所谓“专政”的时期何时可以终了。不许反对党的存在,那么,训政时期(此乃孙中山语汇,美国人未必懂)岂不是无期的延长吗?这些问题显然出自自由主义,提出它们,既是一种担心,也表现胡适在这些问题上的疑惑。

那位美国教授是如何回答胡适的呢?

“此间做此绝大的、空前的政治试验,自不容没有保障,故摧毁一切所谓‘反革命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向来作Dictator(独裁者)的,总想愚民以自固权力。此间一切设施,尤其是教育的设施,都注意在实地造成一辈新国民……此一辈新国民造成之日,即是Dictatorship(即“专政”,音译“狄克推多”——笔者注)可以终止之时。”[5]

胡适听了后,评价却是“此论甚公允”,并当晚就把这席话“学舌”给张慰慈:

“狄克推多向来是不肯放弃已得之权力的,故其下的政体总是趋向愚民政策。苏俄虽是狄克推多,但他们却真是用力办教育,努力想造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依此趋势认真做去,将来可以由狄克推多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民治制度。”[6]

莫斯科三天,是胡适的自由主义被考验的三天,这三天,他其实是顺着美国学者的思路走,不仅认同了苏俄的政治试验,正面评价了苏俄的新式“愚民”教育,而且对最为要害的“狄克推多”,也作出了他一生中的最大程度的保留。在莫斯科期间和离开莫斯科后,胡适一共给张慰慈写了三封信,这三封信寄回国内就被编为一组发在当时的《晨报·副镌》上,并题名为“一个态度”。胡适的态度早为世人所知,此次用这个题目,意在表示胡适的态度现在发生了变化。

追索胡适的变化,其实并不在于他到不到莫斯科。莫斯科三日,他只不过看到了一些自己希望看到的东西。关键在于,胡适到莫斯科前,思想已经发生变化。1926年6月,到莫斯科的前一个多月,胡适写下了《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这篇文章是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角度对比中西文化的不同。可是在这个框架内,胡适却并不适当地偏斜到社会政治问题,他说:“十八世纪的新宗教信条是自由、平等、博爱。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新宗教信条是社会主义。这是西洋近代的精神文明,这是东方民族不曾有过的精神文明。”[7]社会主义问题与精神文明无关,胡适是在淆题。值得注意的是,胡适这时分明已经把“社会主义”视为“自由主义”的一种更高的进化形态。这是胡适以前不曾有过的观点,正是有了这样的理念,才会有后来的莫斯科三日。

在胡适看来,19世纪以来,个人主义的弊病日益暴露,资本主义之下的苦痛也渐渐明了。有远见的人知道自由竞争是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平等、博爱了。于是,产生两种救济方法。一是国家利用权力,制裁资本家,保障被压迫阶级。一是被压迫阶级团结起来,直接抵抗资本家的压迫与掠夺。就这两种方法,胡适各有其例,一是英国工党,一是苏俄。在说到苏俄时,胡适这样说:“俄国的劳农阶级竟做了全国的专政阶级。这个社会主义的大运动现在还正在进行的时期。但它的成绩已很可观了。”(引同上)这两个例子在胡适那里是不分轩轾的,而且他还直接称赞了苏俄所取得的成绩。尤其在说到“专政”时,胡适不仅没有反感,揣其语气,“竟”竟有惊讶和默认的意思。

胡适和鲁迅不同,鲁迅爱自由,但没有接受过自由主义的教育,胡适因留学之便,年轻时就受到自由主义的濡染;所以,就对苏俄态度而言,鲁迅拥苏不奇怪,奇怪的是胡适。他这一步是怎么迈出去的,他的问题出在哪里。

同类推荐
  • 如意俏郎君

    如意俏郎君

    穿越到不一样的大宋,身为宅男的李叶忽然发现,属于他的春天来临了!如花似玉美娇娘,香车软榻温柔乡!千倾良田产五谷,万贯家财霸一方!综上所述,皆是李叶幻想而来,如今的他,家徒四壁,日子过的极为贫困。最主要的是,家中还有一个俏丽的童养媳在陪着吃苦受罪。这让李叶不能忍受,他发誓,必须要富裕起来,将娇滴滴的小媳妇养的白白胖胖,这样才好开枝散叶。
  •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唐诺读《左传》,一样的唐诺,不一样的历史散文书写。唐诺反复出入《左传》的世界,一次次试图走入子产、赵武、申公巫臣乃至孔子、左丘明等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春秋时代最杰出的头脑在其时其地究竟看到、想到了什么,他们某一言行究竟有着何种深远的积淀与思考,从而认出藏在历史缝隙里最好的人最好的事,也让春秋时代呈现出一个更为复杂深邃、立体可感的世界。情欲之事、鬼神之说、弭兵之会、小国家的大灵魂、两千多年前的梦、春秋战国的繁花般思维……由此出发,作者旁征博引,以文学的视角,围绕八个问题进行叩问和延伸,令人惊叹地将实然历史变成哲学思索的场域,陈旧的千年文本开始荡漾进此时此刻,是为《眼前》。
  • 三国之争锋乱世

    三国之争锋乱世

    华夏意志的苏醒,各国意志的交锋,秦始皇与亚力山大大帝到底谁强谁弱,历史又该如何变化。。。新书剑吟太虚,有兴趣的可以看下支持洋芋,谢谢!
  • 战国之平手物语

    战国之平手物语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是——老套的穿越故事,尾张,桶狭间,上洛,天下人;一个战国爱好者的私货大放送;起点式历史文;腹黑青年成长史。QQ群:125180638,平手家本城。作者长期居住,欢迎加入围观
  • 明朝好女婿

    明朝好女婿

    这里是大明弘治末年,宽厚的弘治皇帝,飞扬跳脱的正德,精彩纷呈的官场现形记,看一个普通现代人如何玩转情场官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人生中有许多得与失,都需要选择与放弃,要想拥有辉煌的人生,就必须拿得起,放得下,解决好人生的困惑,生活才会更加亮丽多彩。“观钱塘潮者,赏其潮头也;著奇文者,一波三折也;伟大在世羡煞后生者,三起三落也!”没有坎坷不必走,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也许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败的打击,抱头哀叹,早已说过“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还会遇到,那就当它是横亘于面前的一块石头吧。摆正它,蹬上去!也许视野会更开阔、心胸会更豁达呢!有所得必有所失,要想拥有一个好的人生,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好的去享受人生,而不是去批判生活,因为失意也是一种收获。总之,失意在所难免,权且把心放宽。
  • THE PLANET MARS AND ITS INHABITANTS

    THE PLANET MARS AND ITS INHABITAN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贾如能重来

    贾如能重来

    一直认为——早晚有一天周公瑾会像爱小乔一样爱上我。可是当站在民政局门口时,才明白,以往的二十年周公瑾都没彻底爱上我,婚姻又能改变什么呢?周公瑾,我们离婚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情少女:我不会爱你

    冷情少女:我不会爱你

    她冷漠,她冷淡,她做事不留情面,进入夏英的第一次,被冷酷帅气的景爷牵走,引起全校女生的惊呼。扬言说要保护她。却让她成为全校女生的公敌。她不需要任何的的保护,她冷漠的回绝他,无视他。她与他家族联手合作,她却慢慢地习惯他的存在,但她,不会爱他。
  • 基因中的人类简史

    基因中的人类简史

    本书是一本通过基因解读人类历史的社会科学书籍。澳大利亚畅销书作家克里斯廷·肯奈利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讲述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历史。这是一本关于基因科学的书,同时也是集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遗传学、医学、人类学以及商业、科学领域的趣闻逸事和许多魅力人物的生活经历于一身的妙趣横生的书,展示了基因传承给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带来的影响,并逐一解开一个个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团。本书描绘了一幅人类进化的宏大图景,涉及神秘的尼安德特人、北欧海盗、美国国父杰斐逊、澳洲囚犯流放、人类走出非洲、孟德尔式遗传疾病等大众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者利用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这些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既幽默风趣,又富有见地。
  • 重生之拳台杀手

    重生之拳台杀手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那么,天生就拥有强悍体质的高远该如何选择呢?还用问?来吧!来征战拳台吧!去聆听那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呐喊吧!去迎接那一道道此起彼伏的闪光灯吧!去征服那一个个桀骜不驯的凶悍对手吧!去收获那一张张簇新的支票和亮瞎眼的金腰带吧!拳台上唯有热血!好男儿唯有向前!谨以此书,献给曾经百花齐放、最辉煌的世界重量级拳坛,献给远去的泰森、刘易斯、霍利菲尔德、福尔曼时代……PS:本书无国术,纯以身体天赋和艰苦训练打天下,静待诸位拳迷朋友们支持、点击、收藏、推荐……
  • 斗罗绝世时代

    斗罗绝世时代

    这是一个在斗罗大陆重生为霍雨浩的魔法师的传奇,故事,面对这个没有魔法的世界,这位重生者应该怎样用它,毕生所学改造这个世界。然而他发现,老天派自己重生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变成龙傲天,更大的意图是在揭露这个世界的秘密,因为这个斗罗大陆有点不一样。
  • 素刃雍刀

    素刃雍刀

    五年前,神女降世。接踵而至的,却是连绵的战火。西方的骑士与东方的玄师,你死我活,百折不挠。人们都以为那会是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却没想到,它却因为一名玄师的背叛,而草草地落下了帷幕。五年后,少年归来。新安之下的战火伤痕,能否被平静的生活所淡忘?赤子之心的复仇烈焰,又可否找回自身的初衷?超能力系战斗轻小说,素刃雍刀,值得一看。
  • 逆袭之呆萌小师爷

    逆袭之呆萌小师爷

    将军府的傻儿贺安月,从小不与人来往,原本生活无忧,却被卷入巨大的阴谋中,只能被逼着渐渐成长,在这其中,遇到的人,究竟哪一个是真心的,究竟最后,相逢的是谁与谁…
  • 铁屋与青色马

    铁屋与青色马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