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24400000002

第2章 生活的意义(1)

人生的意义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体验事物一般不会抽象进行,而是以自身的角度去观察,最初“经验”的产生亦是如此。例如:“木头”的含义与人类有关,而“石头”也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可悲的是,有的人总是排除事物的意义而去思考周围环境,表现为:孤立自己,脱离同类,其所作所为于己于人皆无益处。总而言之,人的存在无法脱离生活的现实本义,自我封闭的行为毫无意义。体验现实的人只有将现实放大到人生和生命存在的高度,来解读其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局限于事物本身。因此结论应当是:这种意义总有遗憾和缺陷,当然也不可能永远正确。因为,这个看似饱含意义的世界的一大特征就是充满了各种谬误和荒诞。

如果你向人问道:“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多半都不知如何回答。多数人都不想自寻烦恼,更不愿探求问题的本源。但是,从古至今,这种问题一直相伴在人类的左右,直至今日,也有人时常提起,无论年长或年幼,有时还会被问道:“人为什么而存在?”“人生的含义是什么?”客观地说,只有在人们遇到某种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才会问诸如此类的问题。相反,那些人生之路平坦顺畅、几乎没有遇到过困难的人,大多不会产生这个念头。但是,这些问题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也必须直面应对。我们发现对人生的某种解读似乎影响着人的行为举止,每个人在言论之外的行动上,都在对“人生意义”进行不同的诠释,而且此意义与其观点、态度、举止、表达、癖好、志向、习惯以及性格特征的表现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先对世界和个人进行总结,然后暗暗贯穿于每个人的行为之中。“我是这样,宇宙是那样”就是思考得出的结果,是对自己和所理解的人生意义的一种判定。

如前所述,对人生意义的解释不一定全部正确,但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种理解。其绝对意义上的“正确真理”是什么则无人知晓,因此只要是相对有效的任何解读,就不能判定是“绝对错误”。其实正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包含了人生意义的全部内容。然而,我们可以分辨这一区间中的不同点位哪些有效,哪些次之;哪些是小错,哪些是大错。从中可以发现,较好的解读是大同小异、不约而同的,相反那些不尽如人意的解读则总是难掩其伪。如果能从中得出普遍的标准和意义,则对揭开有关人类问题的现实之谜很有帮助。同时,必须牢记这个真理的标准是相对人类目的而言,是相对真理。此外,无其他绝对真理存在,即便还有,也与人类无关。因为我们根本无从了解掌握绝对真理,所以它对人类而言,也没有现实意义。

人生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

人生所面临的所有困难或问题,都源自于在生活中受到的三大制约。因为这三种制约构成了人生和现实的内容,并且经常使人们遭受困扰,还迫使人们作出应答和处理,所以每个人都必须予以重视。我们可以从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中,看出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解读。

第一种制约:我们必须生活在这个小小的星球(地球)上,除此别无选择。人类与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必须共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善待地球。身心健康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因为这是延续地球生命的重要因素,同样也能使人类得以延续。这是我们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人人都需要迎接其挑战。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解答,我们可以从中知道哪些是必需的、适当的、可能的或希望的。但是不管何种回答都必须考虑到一个事实——我们是人类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这就如同我们不能对一道数学题妄加猜测,而必须全力以赴地求出答案一样,我们为了全人类的美好未来,也要对人生的问题重新做出回答,其中重要的是使观点既富有远见又相互关联。这是从人类自身的弱点及其可能造成的潜在危机来考虑的。当然,我们的答案不会完美,但是必须尽我所能地找到最佳答案。此外,所有的答案都必须考虑到人类正在为地球所困扰,我们的生存质量必然与地球带给我们的福祸紧密相连。

接下来是第二种制约: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与周围其他人相互关联,任何人都是人类体系中的唯一成员。一个人无法单独达成目标,这是由人类个体的弱点和局限所决定的。一个人如果独自孤单地生活,自己面对一切,最终只会走向灭亡。他不但不能继续自己的生活,还无法使生命得以延续。正是因为人类所共存的弱点、缺点和局限性,所以总要与他人团结在一起。我们如果想继续生存,对人类和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就必须与人联合,共同发展。要想寻求人生的答案就不得不考虑这一约束,我们必须想到:我们和他人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只剩下一个人,将无法继续生活。如果想延续自己的生命,我们就必须让自己的情感和这个问题的目标相适应。

第三种制约是:人类有男有女。这同样是个人和社会得以维系必须考虑的问题。人一生中谁都无法绕开爱情和婚姻这个问题,不管男女。当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诠释。遇到问题,人们想象的方法往往多种多样,但是却总以为自己采用的具体措施才是最佳方法。

由此三种约束出发,又引申出三个问题:第一,既然我们的星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那么我们到底怎样做才能让人类获得永存;第二,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应该怎样给自己定位,才能达到与人合作、共同发展的目的;第三,如何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人类两种性别”和“人类的延续依赖于两性关系”这一生存要求。

个体心理学发现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归于三类: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每个人对生活意义作出各自的理解时,都精准地揭示出人们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应。举例如下:假设一个人完全没有爱情生活或遭受了挫折,并且在工作上也表现得很平庸,还不喜欢结交朋友,感觉人际交往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造成交往范围十分狭小,从他在现实生活中作出的自我定位和约束,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是为活着而活着,所以要让自己免受伤害,以保证平安无恙,因此,自我封闭以减少社会交往成为首选。”看得出,他把活着视为一件艰难且危险的事情,最后只有现实失败接连不断,而且生存机会越来越少。

不妨再假设另外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一个人交友广泛,人脉极强,左右逢源,事业有成,而且爱情生活和睦甜蜜。我们则可以定义为,此类人视“活着”为一个创造的过程,于是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机遇,其间出现的困难反而使他具有了超凡的勇气,因为在他眼中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这就说明:“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积极地为人类的福祉作贡献。”

社会情感

由上文可见,对人生意义的解读不论正确还是错误,都可从中找到一些共同点。精神病人、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妓女等人之所以容易失败,是因为他们在处理职业、社交和两性问题时,从不寻求他人的帮助,他们对社会生活没有兴趣并缺乏安全感。在他们心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个人理想其他人根本无法从中共享。他们如果取得了所谓的成功或实现了某种理想,实际上也只是一种虚无的优越感,这种自我满足和陶醉,也只有对他们自己才有意义。

例如,手中拥有武器的罪犯感觉自己很强势,无人能敌,显而易见,他们在利用武器为自己壮胆。但是对我们而言,一件武器并不能让此人的身价得以提高,所以不免有些可笑。其实,自我意义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真正的意义是从与人交往中体现出来的,一个人的意义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每个人都在力争与众不同,但如果并不明白自己的成功和卓越是建立在为他人作贡献的基础之上,那么错误就难以避免。人生的理想和行为与此同理,其唯一的意义就在于对他人是否存在意义。

再讲一个关于某小教派教主的故事。有一天,教主将所有的信徒都聚到一起,说下周三就是世界末日。信徒们都对此信以为真,于是赶紧变卖家产,然后抛开所有世俗和牵挂,在莫名的情绪中等待灾难来临。可是星期三悄悄过去了,却没有发生任何异常。信徒们在星期四一大早便找到教主,向他讨要一个说法。人们都说:“看看你把我们愚弄到什么地步了!我们放弃了所有的生存保障,逢人便说周三是世界末日,我们从未在意别人那轻蔑的目光,而是反复强调信息的真实性。如今星期三已经过去了,这个世界不是依然如故吗?”这个所谓的预言家却以个人的理由逃避着他人的谴责,他狡辩说:“可是,我所说的星期三与你们想到的星期三并非一回事呀。”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认为的事实并不能成为真理。

所有“人生意义”的真正标志是具有普遍性的,即可以与他人共享、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共同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从中看出所发生之事具有的共性。大众口中的天才虽然是极少数,但是只有他们被大众认为与众不同时,才会被冠以这样的称呼。由此可见,人生的意义即“对整体作出贡献”。在此,我们并非说说而已,而是看重其最后结果。每一个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人,其意识中好像都明白人生的真谛在于对他人产生兴趣并与他人合作。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他人所关注,即使遇到困难,他也从来不将解决的办法建立在伤害他人的基础上。

如果我们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并与他人不断合作,也许有人会对此产生疑问。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他们不禁会问:“如果一个人总是以他人利益为重,让自己向他人贡献,那么我们的损失会有多严重?我们自己的事又该如何去做?难道不应该有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的发展而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吗?我们保护别人的前提不应该是先保护好自己吗?”

这样的观点大错特错,此类问题也不能称为问题。如果一个人以他对人生意义的认知和理想,并且加上他的全部情感,向他的人生目标努力,他必然会沿着最能体现其人生价值的道路发展。同时,他还会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改变自我,逐渐形成一种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实践中让这种感情逐步迈向成熟。人的目标一旦建立,随后便会开始自我管理。只有此时,他才会意识到要解决怎样的人生问题,才会不断使自己得到提高和发展。比如在爱情和婚姻中,如果我们想让对方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就会极力表现自我,将全部关心投入到对方身上。如果我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性情去发展,而不顾对方的感受,那么所得的结果一定是:我们变得趾高气扬,让人厌恶。

我们还可以从中悟出一点,即人生的真谛就在于奉献与合作。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祖先给我们遗留下来的东西,会发现什么?那些都是他们对人类的贡献。除了我们所能目睹的有形资产——土地、道路和建筑,还有很多无形的资产,即他们以哲学、科学、艺术的形式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以及传达给我们的各种生活技能。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为人类作出的贡献,然后让我们代代相承。

那么,另外那些拒绝与他人合作,对人生意义另有理解的人,那些总想着“我应怎样逃避生活”的人呢?他们留下了什么?他们没有给人类留下任何有益的东西。他们不但人已经死去,就是人生价值也没有得到任何体现。对于那些认为自己一生从不需要与人合作的人来说,就好像地球早就对他们有所安排,给出他们最终的判语:“你一无是处,在这里,你的憧憬、你的奋斗、你所崇尚的价值观,还有你的思想和灵魂都没有用处。人类不需要你,任何东西都不需要你。你不配活着,没有人希望你在这里,滚开吧!快点去死,从此消失吧!”在现代文化中这种自我观念已有所淡化,但我们还是会找出许多欠缺之处,所以也必须以为人类谋取更多福利为前提,去继续改变它。

千百年来,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因为他们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在于对全人类的贡献,所以他们开始让自己关心和帮助他人。特别是那些有着宗教信仰的人,我们都可从中看到一种普度众生的思想。世上所有的重大运动都想增加人们的利益,而宗教正是朝此方向发展的主流之一。但是,人们却常常误解了宗教,因为人们认为他们除了做一些普通的事外,根本没有作出其他任何有益的事。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个体心理学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但是我想它还会继续向前迈进。科学在提高人们对人类的贡献方面,会起到更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方法所不能及的。我们入手的角度虽然不同,但是目的却一样:为人类取得更大更有益的贡献。

我们对于人生利益的理解似乎已经成型:它不是我们的福神,就是一个催命鬼。所以,我们亟须了解人生的意义形成的原因和其划分的依据,并及时纠正这种错误的方法。这些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其与生理学、生物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它能利用我们对意义的理解,来影响人类的活动以及人类的发展趋向,从而让人类更幸福。

同类推荐
  • 我们都有忧郁症

    我们都有忧郁症

    本书详细讲解忧郁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冲动的萌芽和成长,发现并探讨每个人性困惑中的关键心理因素。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

    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

    从小,被大人教导的我们都深信:“乖巧”就有理,“听从”便无罪。长大以后恍然发现,童年时期关于被表扬的经历,居然都只与满足了大人的期待有关——而不是你本来就很好。一直在压抑真实的自己,灵魂深处的不安感要如何摆脱?哈佛心理导师加藤谛三在本书中深层剖析了“乖孩子”在长大以后自我认同度低、迷茫、委曲求全、不敢走出舒适区等种种负面心理背后的深层心理成因,追溯到童年成长过程中抽丝剥茧,分析了家庭环境、父母的态度对成年后的你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找回自信、实现自我价值的处世智慧,鼓励读者摆脱父母和他人的期待,接受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喜欢上自己,勇敢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 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

    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

    意识是一个明确的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它是最困惑人类智力的现象之一。当代“意识研究”涉及了三个基本层次的问题:即意识的现象学问题、意识的实证科学问题和意识的形而上学问题。
热门推荐
  • 凤经年

    凤经年

    她,是闻名南陵云都之国,质雅楼头牌琴姬,是一身素衣,芳华万千,惹得看客尽数折腰的女子。他,是南陵之国的保护神,是令人头疼的对手,是皇帝的亲手足,更是天下无数女子梦寐以求的夫君。他以为她是家道中落,才不得已登台抚琴,而她也有意隐瞒自己的身份不曾诉说。她欺瞒他,他包容她。直到返身时,才发现...戏已开场,由不得己。
  • 明末之无限兑换系统

    明末之无限兑换系统

    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破京,满清扣关,一不小心重生为崇祯皇帝,随身携带着无限兑换系统,朕能怎么办?兑换武器就是干。大明的坦克,航母,战机,潜艇将纵横在地球之上,大明的宇宙飞船,星际战舰,将纵横宇宙!
  • 一夜恩宠:晚安,总裁大人

    一夜恩宠:晚安,总裁大人

    “如果你觉得你能逃过我的手掌心,那你就试试。”她误打误撞救了他,结果换来的就是新婚之夜被他掳走!一夜之间从小小外科医生到东方家的少奶奶!每天除了“伺候”好体力绝佳的丈夫,就是研究怎么才能离婚……闯祸,装失忆,烧别墅……所有的办法冷唯一都用过了,可某人依旧能笑颜如花,“老婆,还有新的招数吗?”可当她发现自己怀孕打算缴械投降的时候,他却一纸离婚协议扔到她面前。“从今天起,你自由了。”五年后的某天,软萌儿子突然领回家一个男人。冷唯一错愕,以为他要来抢孩子,“你来干什么?!”“一加一乘二。”“你什么意思?”“我来求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爱墨一生

    重生之爱墨一生

    云浅月经历了两年的植物人生活才彻底认清了身边人的真实面目。一朝回到三年前,最爱的爷爷还没有因为她的任性而去世,哥哥没有和他决裂,最爱她的人没有被她彻底推开,云氏还在,一切都还来得及。这一世看她如何守住家人,守住爱情,拆穿渣男和白莲花的计谋,改写上一世的结局。
  • 离固执远一点,离幸福近一点

    离固执远一点,离幸福近一点

    在成长中,妥协是等待与忍耐,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在爱情中,妥协是理解与牺牲,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温暖;在交往中,妥协是宽容与谦逊,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洒脱;在对抗中,妥协是和谐与从容,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 唐朝名画录

    唐朝名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魅魔尊的复仇妻

    邪魅魔尊的复仇妻

    五岁之前的沐子言天真快乐,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孩。然而,当利刃划伤面庞,面皮被扒,看着庶姐换脸成功,变成了自己,整个世界轰然坍塌。如果,那刀刃没有剔出她胸中的骨,她不会知道胸口被撕裂的疼痛,亦不知道亲情可以淡漠到绝情。五岁时,她徒手挖出自己的心脏,‘重生’而来,只为仇恨而活。沐子晴,就算是同样扒了你的皮,剔了你的骨,挖了你的心,也仍然填埋不了那刻骨的仇恨!十年囚禁,亲人宠爱,死寂的心,你如何能还?夺你所爱,助你所恨,灭你前程,一点点,终究都要讨回来。
  • 郁达夫文学奖得主陈河老师文集

    郁达夫文学奖得主陈河老师文集

    《米罗山营地》《沙捞越战事》《红百黑》《女孩和三文鱼》《黑白电影里的城市》《西尼罗症》由“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倾力推荐!这本《女孩和三文鱼》收录了《夜巡》、《水边的舞鞋》、《怡保之夜》、《南方兵营》和《猹》五部小说。《去斯可比之路》为陈河中短篇小说集。收集了包括:《去斯可比之路小鸟》《沉浮》《西雁河》《爷爷有条魔幻船》《寒冬停电夜》等陈河近期颇具影响力的中短篇以及近作。
  • 秦少今天又腹黑了吗

    秦少今天又腹黑了吗

    【宠虐适度】“爹地,我知道怎么哄妈咪开心。”某小包子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iPadMini刷着微博,无意间翻到了撩妻宝典。“爹地,我一个人害怕,我要跟妈咪一起睡。”某小包子装作一副怯懦懦的样子,穿着睡衣,双腿一蹬直接你上了他跟白思思所睡的大床,还硬生生的挤在两人中间,闭眼偷笑。秦晋霆满脸黑线,委屈的向老婆大人求助,结果是老婆大人一句:“去沙发吧,傲天他从小怕黑。”要不是怕在老婆大人面前有损自己高大霸道的形象,秦晋霆真的忍不住朝天嗷嗷大叫,道出事实真相:这小兔崽子哪里是怕黑,是故意要破坏他爹我的春宵一刻啊。
  • 王者荣耀之极限进化系统

    王者荣耀之极限进化系统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一剑霜寒十九州的李白!潇洒游弋于战场之上的韩信!以一人之力穷尽天象的诸葛亮!王道与柔情并存的千古女帝武则天!乾坤一棒,便可叫诸天神佛齐噤声的孙悟空!萧远寒在一个雷雨夜,穿越到了王者荣耀各路英雄争锋的九州大陆……身负极限进化系统,金刚狼血统不死不灭,武装色霸气颠倒乾坤,以写轮眼破万法,以雷霆淬体炼苍穹,我要这世间,再无我萧远寒战不胜之人!我要这天上地下,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