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2000000007

第7章 依法治国离不开担当(3)

执政为民过程中面对着国家利益与公民利益的关系问题。在多数情况下,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国家利益与公民利益相矛盾的少数情况。执政为民就是在努力兼顾国家与公民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坚持向公民利益倾斜。社会主义法治要求执法者必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法者的社会身份具有双重性,他们一方面是执法者,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另一方面他们本身也是公民,必然具有个人的利益追求。执法者在执法活动中经常面对自身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矛盾关系,只有正确处理这种矛盾,坚持克己奉公,才能公正执法,否则,就会发生权力滥用和以权谋私。执法为民就是要求我们的执法者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执法行为的唯一目的,不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个人利益。

权力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所谓权力,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并施加于别人的控制力。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一种职权,是由于其在某一职位上所获得的权力。当一个人被授予某种职权,在该职责范围内,就具有了相应的权力,并成为具有一定权威的领导者。领导者的职权是由职位派生出来的,职权与职位相称,也就是说有职就有权。从理论上说,职权和个人因素无关,只要是在同一个职位上,不论谁掌握,都应该具有相同的权力。

领导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行使领导权力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置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不顾,用公共权力去满足私人欲望的现象。一些人在“权力崇拜”的意识支配下,为追求权力而角逐,不择手段往上爬,把职权特权化。种种权力变异的现象背后说到底是缺乏对权力的敬畏。

权力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与责任紧紧相连,有一分权力就有一份责任,有一份责任就有一份担当。只有权力而没有责任、没有担当是不可能的,人民群众在赋予领导干部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责任。领导干部首先要在其位而谋其政,尽应尽的义务、干该干的事情、承担应有的使命;其次,要为自己的行为过失承担后果。手中的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领导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权力仅仅是事物的表面,权力的背后,掌握权力的人需要对权力心存敬畏。

对权力心存敬畏就要敬畏权力的神圣性,把握权力行使的正确方向,时刻警惕权力的滥用。

2012年2月17日,德国总统克里斯蒂安·武尔夫在首都柏林总统府发表声明,宣布辞去总统职务。他表示自己已经失去民众对他的信任,因此不能再担任代表着全民道德模范的总统职位。

这位德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统,辞职下台的直接原因是“房贷丑闻”:他在2008年担任下萨克森州州长期间利用职权便利获得一大笔低息购房贷款。2011年12月,德国《图片报》率先披露了德国总统武尔夫在担任下萨克森州州长时,曾从企业家格尔根斯的妻子手里获得一笔50万欧元的私人贷款。紧接着该媒体又爆料称,一位著名电影制片人为给自己经营不善的公司换取更多的“特殊照顾”,而自掏腰包为武尔夫夫妇的套房升级。2012年1月1日,多家德国媒体又进一步报道,《图片报》在刊出头篇文章前,曾接到武尔夫给总编辑的留言警告,如刊发这一消息,他将与该报所属的出版集团“彻底决裂”。消息被报道后,舆论顿时一片哗然,德国社会各界纷纷要求武尔夫“双膝下跪乞求人们的原谅”。尽管武尔夫曾一度表示拒绝辞去总统职务,但在巨大的压力下,最终还是被迫辞职。

武尔夫总统辞职事件表明,无论是身为国家元首的领导人,还是处在一般政府岗位的公务员,都要敬畏权力,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不能滥用职权,不能利用职权为自己谋私利。

对权力心存敬畏就要敬畏国家法律,做到遵纪守法,时刻恪守权力的边界。法制是一个国家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更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必需条件。社会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敬畏法律,尤其是领导干部,更应该做敬畏法律的表率。领导干部敬畏国家法律,要在平时的言行中知法守法,办事公开公正。20世纪6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领导干部要按照党纪国法高标准要求自己,依法行政,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

领导干部敬畏国家法律,还要善于维护自己治下一方土地上的法制环境和发展环境,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营造公平正义、执法为民的法制环境,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体系,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严格实施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对典型案件要及时公开曝光、严厉查处,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影响发展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还要引导人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开展普法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对权力心存敬畏就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为广大群众谋福祉。干部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必须心里时刻装着人民,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深怀爱惜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坚持权为民用,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处理好权和法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将成为国家治理的新常态。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之所以再次把依法治国摆在了如此重要的位置去重视和推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治理自身队伍中出现“懂法不守法、知法仍犯法”等问题的策略选择。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因违法乱纪而纷纷落马,究其原因,除了自身党性堕落、服务宗旨意识淡漠外,重要原因是法治观念淡薄——忽视、漠视和蔑视党纪国法;守法行为缺失——依法行政能力欠缺、遵法守法自制力不够。党员干部知法不守法、违法乱纪,既损害了党的形象和执政权威,又败坏了社会风气、伤害了人民群众感情,所以下大力气对党员干部进行法治教育迫在眉睫。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领导干部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模范,重在付诸实践、做到知行合一。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无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还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无论从严管党治党,还是深化作风建设,都要坚持依法依规办事,把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进程中,无数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表率践行,维护的是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的是社会公平正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动力支持。公平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必须始终牢记法律的天平任何时候都不能倾斜,切实做到不因私利抛公义、不因私谊废公事。公开才有公平,透明才会清明,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习惯于在“聚光灯”下开展工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处理好权和法的关系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最经常、最直接的考验。因此,要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准确把握权力边界,按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按照权力清单行使权力,坚决防止不作为、乱作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以实际行动凝聚起法治中国建设的强大力量。

任何情况下,依法行政的底线不能突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也是历次党代会报告中首次要求干部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执政。这对于建设法治中国、推进依法办事、真正实现我们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法治思维是人类多种思维中的一种思维,而不是全部思维。它与其他思维各有特点,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各种思维因社会历史阶段和所处境地的不同,其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不能说,只有“法治思维”是“合法思维”,其他思维都是“违法思维”。因为思维不存在是否合法问题,只有由思维支配下的行为才发生“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区分。同样不能说,只有“法治思维”是“正确思维”,其他思维都是“错误思维”。不同的思维有不同的特点,思维模式本身不存在“对”与“错”,只有思维的应用才会发生“对”与“错”。思维如同电脑中的软件,不同软件有不同的用处。法治方式是在法治思维支配下的行为方式,它是法治思维外化为行为方式的结果。简而言之,法治方式就是符合法治精神的行为方式。法治行为方式的特点与法治思维的特点相一致,并且由后者所决定。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执政骨干,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贯彻者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者,也是依法行政的主体,理应成为自觉树立法治思维、主动运用法治思维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者,成为坚持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的表率和模范。然而,在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忽视法律,决策不依法、遇事不讲法、办事不懂法、自己不守法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是特权思想严重,认为权大于法,对法律缺少敬畏,甚至自认为位高权重,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不守法,也无人敢于追究,因而时常突破法律底线。二是以权压法、以权乱法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矛盾激化、干群关系恶化。三是把法律法规置于脑后,在工作过程中常出现有悖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甚至任意在法外扩权,将一些“霸王条款”和“土政策”披上法律的外衣,有失社会公平。四是有的领导干部虽然也懂法,也知道违法犯法的后果,但总是心存侥幸,以为背地里干点违法之事无人知晓,因而恣意妄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注意学法知法,法治观念淡薄,不依法办事,习惯把有限的权力扩大化;另一方面是不敬畏法律,不遵守法律,习惯靠“拍脑子”、搞个人说了算。而所有这些,实质上都是缺乏法治思维的表现。

当前中国的改革正步入深水区、进入攻坚期,矛盾凸显如何妥善处理?利益多元如何实现公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法治思维认识和分析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领导干部的素质将更加体现在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上。因此,亟需培养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提升运用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一是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治意识,培养积极的法治情感、法治信仰,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高度自觉。二是要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坚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与对法律负责的高度一致性。三是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依法行政的底线不能突破。要多为群众发展经济保驾护航,让经济行为真正成为法制行为;要多放权于民、让利于民,让群众在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中受到法律保护;要依法保障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合法利益,最大程度地规避公权力施政的风险。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所谓权,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以权谋私,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据文献记载,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或为金钱,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腐败导致灭亡,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 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 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 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
  •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党好作风是最好的营养剂。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5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名画,49个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故事…… 讲述共产党五大好作风的中国故事,图文从苦难到辉煌的伟大历程; 用历史成就未来,为青少年的“大脑补钙”,坚定中国梦的理想和信念。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本书的中心思想是: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社会契约论》立论的观点虽然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但在18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夜提出,终究起过进步的历史作用。社会契约的理论集中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针对封建制度和等级特权,提出了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战斗口号,并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 悦读文谈:福州市党员干部读书征文作品选(2014)

    悦读文谈:福州市党员干部读书征文作品选(2014)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感悟辉煌——《苦难辉煌》读后感;有错必纠,知错必改——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读《不速之客》有感而发;读好“无字书”——读《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有感;领导干部要“好学”,还要“善学”等。
热门推荐
  • 路魂

    路魂

    这是一首中国高速公路事业发展的颂歌,凡曾经抑或正在参与者,必然引起共鸣而与之唱和。
  • 剖开成功的洋葱

    剖开成功的洋葱

    策划的现实要求是我们需要发展,我们要做得更好;策划的理论基础是对社会及其构成因素的发展规律或逻辑的充分了解或掌握。如果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不要犹豫,开始策划吧——一个新的世界会在策划中诞生!
  • 余生与你共终老

    余生与你共终老

    回到老家,她立马听说横刀夺爱的小三惨死,前男友再一次纠缠自己,柔情攻势,甜蜜陷阱,破镜能否重圆?上司的追求,前男友的执念,她该如何取舍?好友的惨死,无端的车祸,私生女的身份被曝光,厄运再一次降临在她身上。当闺蜜变成了情敌,她是斩断孽缘,还是让闺蜜知难而退?
  • 江街八号

    江街八号

    一生一生又一生,无论经历过什么,我都在找你九百年,
  • 天行之诫

    天行之诫

    赫舍里灵菲,二百年前雍正皇帝座下血滴子高手的后人,为家族规矩与祖先恶业而挣扎彷徨。陈半觉,平常人家出身的武人,为求武道极致,于真武大帝前,立下大愿,为求圣人之心,行先贤之路,历尽牢狱之灾。赫舍里灵菲为求得更强的武技,拜陈半觉为师,内心深处所求,却是心灵的慰藉。陈半觉收灵菲为徒,本为将其引上武人正道,却因灵菲的孽缘,将自己逼上了武道更高远的境界。男师女徒,皆是孤独之人,日久生情而相恋,如互相舔舐伤口的苍狼。赫舍里灵菲,于爱别离、求而不得中,了悟“人间之缺,乃天道之本”,慷慨赴死,却险死还生。陈半觉在生死磨练中,了悟佛祖的三法印,虽向死而生,却生无可恋。
  • 闽海纪要

    闽海纪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周恩来是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他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领导的经济建设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周恩来的经济思想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不仅可以深刻地懂得新中国经济的奠基、创业和发展是来之不易的,而且,能够从中获得许多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 那里有只猫

    那里有只猫

    思念变成一根尖锐的针,捅破薄如月色的夜。明天一片落叶飘下来,把我的记忆埋葬。
  • 兵经百言

    兵经百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妻之权少请自重

    宠妻之权少请自重

    一个十足的大灰狼,一个十足的小骨朵。小骨朵扑入大灰狼的怀里,开启了狂洒狗粮的外挂。“饭你烧,菜你做,地你拖,对了,衣服也你洗嘛!”小骨朵掰着手指,无比认真的商量。“好,顺便喂饭。”“……喂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