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86200000002

第2章 要点精解(2)

1.1999年秋,英国广播公司(BBC)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评选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经过反复斟酌,最后选定排在第一位的是()。

A.牛顿

B.达尔文

C.马克思

D.爱因斯坦

2.作为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3.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的是()。

A.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经济的飞跃发展

B.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

C.资本主义国家频繁遭受经济危机的冲击

D.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A.社会条件

B.客观条件

C.经济基础

D.阶级基础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天文学和物理学

B.地质学和胚胎学

C.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7.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8.在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把设想的未来社会称为“和谐制度”的是()。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莫尔

9.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之所以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

A.马克思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

B.马克思有着不同寻常的深刻洞见

C.马克思对理论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

D.马克思完成了全部理论的最后阐发

10.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和()。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人类学笔记》

D.《自然辩证法》

1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反杜林论》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不仅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也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

A.时代性

B.阶级性

C.超阶级性

D.科学性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14.理想是人的奋斗目标。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15.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

A.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

B.推翻剥削制度,消灭社会不平等

C.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1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

B.从社会实践学习的方法

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D.历史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17.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

A.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

B.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C.本本主义和虚无主义

D.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18.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两种倾向都是()。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主观主义

D.客观主义

二、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5.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6.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三、论述题

1.试述联系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2.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3.试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结构分析

第一章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本章的内容结构是:

第一节阐述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统一的物质世界。

第二节系统介绍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以及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环节。

第三节阐述规律的特点以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第四节阐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知识要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有一个形成的历史过程,它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阶段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阶段。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提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但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提出,在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物质和运动,物质和时间、空间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的统一。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的特点是持续性和顺序性,是一维的;空间的特点是广延性和伸张性,是三维的。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时间和空间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三、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的物质性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具有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点。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基本形式是三种。

2.科学实践观的提出,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物质性。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唯物辩证法的运动发展的观点。发展是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五、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1.联系的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变化的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性质,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的,它们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不同。

(2)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统一的,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3)在认识和实践中,要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联系起来,学会在斗争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斗争。只讲同一排斥斗争或只讲斗争不讲同一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第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矛盾无处不在;第二,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对立的。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一般,是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个别,是相对的。

第二,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统一的。首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其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八、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有两种情形: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次要矛盾也影响、反作用于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解决,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着矛盾的主要方面。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旦矛盾双方的主次地位发生了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九、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

1.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的。量变是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它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不显著的、连续的变化,也叫渐变。质变是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它突破了事物的度,是显著的、非连续性的变化,也叫渐进过程的中断。

2.量变和质变又是统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4.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观点:一是庸俗进化论以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改良主义,这种观点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二是激变论以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冒险主义,这种观点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

十、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1.辩证的否定观。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和肯定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通过否定实现,不否定旧事物,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第三,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全盘抛弃,而是保留其中积极的因素,因而新旧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第四,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保留旧事物中积极的成果。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2.坚持辩证否定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克服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的错误。在实践上,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复古主义;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反对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十一、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的片面性,保留了这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从而使自己更完善,体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同类推荐
  •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经济法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经济法

    本书全面收录了目前复习司法考试必读的刑事诉讼法科目的法律法规。编排上采取关键标注、考频提示、考点对照、关联索引、对比注释、真题演练、出题点自测的方式进行合理编排。同时,本书对司法考试中重要的涉及修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也及时做了更新。
  •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分册(专硕版)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分册(专硕版)

    比邻学堂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系列是针对心理学考研进行编写的标准的教辅书。本书对知识进行了深度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覆盖全部核心考点,同时在347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完善、充实,对自主命题的考生也同样适用。全书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能帮助考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学习。
  • 播音主持高考攻略

    播音主持高考攻略

    这是一本凝聚了众人智慧的播音主持专业考前参考书。围绕专业考试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七个攻略,攻略一播音主持专业分析,攻略二播音主持考场探秘,攻略三走近播音主持考官,攻略四走近播音主持学长,攻略五播音主持院校辑录,攻略六艺术高考政策解读,攻略七播音主持真题选登,满足考生对相关各方面信息的需要。其中攻略二详细介绍了自我介绍、指定稿件、作品朗诵、模拟主持、主题讨论、即兴评述、才艺展示、化妆造型等各个考试环节的训练和应试技巧。
  •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商法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商法

    本书全面收录了目前复习司法考试必读的商法科目的法律法规。编排上采取关键标注、考频提示、考点对照、关联索引、对比注释、真题演练、出题点自测的方式进行合理编排。同时,本书对司法考试中重要的涉及修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也及时做了更新。
  •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刑事诉讼法

    2015司法考试分类法规随身查刑事诉讼法

    本书全面收录了目前复习司法考试必读的刑事诉讼法科目的法律法规。编排上采取关键标注、考频提示、考点对照、关联索引、对比注释、真题演练、出题点自测的方式进行合理编排。同时,本书对司法考试中重要的涉及修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也及时做了更新。
热门推荐
  • 艾利的世界

    艾利的世界

    叶梅的奶奶和养了多年的宠物狗艾利,突然有一天全国地震艾利走丢了,奶奶也失去了联系,叶梅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她的狗,就在有一天她回到老家去找奶奶发现奶奶也不见了,她从陌生的老太太那里收到了一个盒子放在她的房间里,睡觉总能发现自己能梦见奇怪的事情......
  • 廿一史弹词

    廿一史弹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1944年1月19日,一个男孩出生在了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帅首府波士顿。这个男孩就是以后被华尔街投资者称为“股圣”的彼得·林奇。波士顿始建于1630年,它濒临大西洋,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距今已有380年的历史了,被公认为“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最有价值的城市之一。它是由一群受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建立的。由于这些人大部分都来自英国林肯郡的波士顿镇,所以为了表达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便把这个定居点叫做波士顿镇。
  • 美手

    美手

    一个残疾人眼里的一段青春往事,通过当下的不断追求,反衬出过往岁月的悲剧是多么荒诞而真切。女知青最正常的爱情,在特定的年代被特殊的历史背景放大,成为一桩罪孽。
  • 神国乱

    神国乱

    穿越现实与虚拟的平行世界,穿梭于过去与未来,徘徊在人性的天使与魔鬼之间。一个是魔神附体的半精灵先祖,一个是病毒感染的异能后代。两个世界,两种笔风,纷乱争霸的乱世中,谁能主宰一切?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英勇无比的大卫王,所罗门王的七十二魔柱。特洛伊中的战神阿喀琉斯,斯巴达的勇士,堕落天使们的哀嚎,权倾天下的朗基努斯之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情心理学

    爱情心理学

    健康的爱情心理仿佛是爱情的坚固小舟,经得起风吹浪打。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爱情的失意,婚烟的失败,虽然有各种外在的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缺乏健全的爱情心理。只有不断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爱情才能完善。
  •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收藏故事

    收藏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风吹过的,夏天

    风吹过的,夏天

    林皓泽:”你再说一遍“叶小艇:”从今天起,不,是从现在起,我叶小艇跟你林皓泽再无半点关系“记得相识那年,她四岁,他十岁;十三年的朝夕相处,最终却是如此落幕;那年她离开,心里却再无他;心中那方城池满满的都是易浅两字!
  • 复仇宝宝

    复仇宝宝

    凤儿死了?她怎么会死?孩子呢?应该还没出世吧?为什么凤儿死了也不肯见我,她是一直不肯原谅我吗?不要以为婴儿体小、不会说话就可以任你处置,要知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他们有一天也会幻化成复仇天使索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