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3800000003

第3章 不愿进重点班的学生

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出来以后,高一年级组长向潘校长汇报说:“普通班的一个学生考进了年级的前三名。”这个年级是潘校长亲自抓的,他听了有些不太相信,打开电脑,调出考试成绩统计表,果然,高一六班学生王鹏,排在年级的第三名。

这是一所重点高中,但为了培养考一流大学的学生,学校又按入学时的成绩,分出两个重点班,重点班里虽然有不少是靠关系进来的,但尖子生基本都在里面,不应该有漏网之鱼的,普通班的学生怎么会考进前三名呢?

潘校长问:“这个学生的成绩是否真实?”年级组长回答:“各科老师都把试卷又复查了一遍,没有差错,也没有作弊的可能,班主任说这个学生你叫他作弊他也不会作弊的。”

“哦,这倒是个好学生,看来还真有漏网之鱼,可能是他中考发挥得不好,这样吧,高二把他转入重点班。”潘校长吩咐道。

学校是有滚动制度的,每学期考试成绩出来后,成绩特别突出的普通班学生可以进入重点班,换下重点班考试不好的学生,当然有关系有后门的学生是下不来的。每到这时,下来的学生备受打击,不光哭闹,可能还会从此一蹶不振,而普通班的老师送走了自己的好学生,教学热情也会一落千丈。想到此,年级组长忧心忡忡,不过还是叫班主任时老师通知王鹏,准备下学期进重点班。谁知时老师回道:“王鹏不愿进重点班,就在我们班上直到毕业。”年级组长不相信:“你叫他来。”

时老师把王鹏找来了,果然,这个学生向年级组长决然地表示不进重点班。年级组长感到奇怪,哪有学生不愿进重点班的,他问:“为什么?”王鹏低着头,半晌才说:“现在班上的老师同学都熟悉了,我不想离开。”说完转身离去。

年级组长愣住了,当这么多年老师,这种事情还是头一回发生。他打电话告诉校长,校长也感到意外,想了想说:“那就让他先留在原班吧,看以后成绩如何。”

转眼高二第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又到了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出来后,没想到王鹏竟在全年级遥遥领先。这一来重点班的老师都不愿意了,纷纷跟校长说,第一名的学生不放在重点班,重点班还叫重点班吗,对外影响也不好。校长解释说:“不是学校不叫王鹏进重点班,是他自己不愿意,真不明白是为什么。”有老师猜测:“会不会是班主任起的作用?”潘校长想起年级组长也曾这样怀疑过,便道:“那不行,小局要服从大局,我来找他。”

校长叫来了王鹏的班主任小时。时老师年轻,能力强,有个性,他一直认为重点中学就不应该再分重点班、普通班。他很委屈,向校长表示从没对王鹏做过任何工作,只是觉着这个学生素质好,喜欢他,对他特别关心罢了。最后,时老师对校长说:“好学生在哪儿都好,为什么普通班的老师就不能带好学生?”

校长无法回答小时的话,只是说:“还是小局服从大局吧,尖子生都应该集中到重点班,否则无论是对重点班的工作,还是对社会影响都不好。”校长叫小时再做做王鹏的工作,把他送进重点班。时老师很不情愿地答应了。

时老师找到王鹏,可王鹏死活不愿进重点班,时老师没办法,只好向校长汇报,校长不相信,找来了王鹏。

潘校长一见到王鹏,就感觉这个学生面熟,好像是在哪儿见过,却又想不起来。他问王鹏为什么不愿进重点班,王鹏还是那些理由,什么老师同学都熟悉了,怕到了重点班不适应。潘校长说:“你肯定还有别的原因。”王鹏不说话了,校长无论再怎么做工作,他就是不答应。潘校长也没辙了,只好以后再说。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说什么的都有。六班的任课老师,听说王鹏不愿离开,都非常感动,教学更加投入,班里的同学在王鹏的带动下,形成了一股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成绩突飞猛进,重点班竟有学生想转到六班去,这叫重点班老师感到了空前的压力。

高二学期结束后,王鹏的成绩不但在本年级名列前茅,在全市同年级中也遥遥领先。整个学校都轰动了,重点班不少学生提出要转到六班去,还有当领导的家长,竟给潘校长打电话,问他到底哪个班是重点班。

校长感到问题严重了,学校对外宣传重点班配备的是最好的教师,编入的是一流学生,凡有点来头的家长,都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挤进重点班,分数不够的学生进重点班,除关系外是要另交一笔赞助费的,学校也因此创收不少。现在好,成绩最好的学生不在重点班,不光重点班的工作难做,整个学校的工作也被动了,今后还如何向社会宣传,如何向重点班的家长交代。潘校长决定,高三年级,无论如何也要叫王鹏转入重点班,他准备亲自去找王鹏的家长,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叫家长做做孩子的工作。

暑假的时候,潘校长叫上班主任小时,找到王鹏同学的家。一见到王鹏的家长,潘校长愣住了,王鹏的爸爸竟是他多年不见的高中班主任,难怪见到王鹏感觉那么面熟。潘校长紧紧拉着老师的手,说他当年回母校看望,听说他已经调走了,他问老师现在的情况,老师说他还在农村的一所中学教书。潘校长道:“调我们学校来吧,我来给你办。”王老师笑笑:“再有几年就退休了,就这样吧。”

潘校长很想帮恩师点忙,因为他现在有这个能力,可老师的话叫他很失望,稍显尴尬,忽然想起来的目的,便问:“王鹏为什么不愿进重点班?”王老师看看儿子:“王鹏,你跟校长说吧。”王鹏坐在班主任身边,低着头,不吭声,时老师在一旁劝他:“王鹏,有什么就说什么,把你的真实想法跟校长说说。”王鹏终于向校长道出了他不愿进重点班的实情。

王鹏在初中的时候,一直是学校里的尖子生,老师们都说他将来一定会进重点学校的重点班。中考的那几天,母亲突然有病住院,父亲的学生面临高考不能回来,王鹏边照顾母亲,边参加考试,临场发挥得不好,没有考出应有的水平。不过,就是按王鹏的成绩,也是应该进重点班的,但这届学生关系户太多,他被挤了下来。王鹏有一个同学,成绩比他差几十分,还进了重点班,就因为他爸爸是局长。王鹏受了很大刺激,大哭一场,埋怨父母没有关系。爸爸回家后,给王鹏擦去眼泪,讲了自己一个学生的故事,这个学生在条件极差的农村学校,凭着自己的刻苦勤奋,考上了全国一流的重点大学。最后爸爸叫他记住一句话:好学生在哪儿都能学好,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王鹏记住了爸爸的话,吃口馒头赌口气,非要取得优异的成绩,跟重点班的学生比比。当学校要他进重点班的时候,他赌气地想,当初不让我进,现在我偏不进,我的成绩是在普通班取得的,干吗非要进你重点班。

其实王鹏的这点想法,时老师早就猜到了,只是潘校长到现在才明白,他不无歉意地对恩师道:“老师,难道你不知道我在这个学校吗?”王老师一笑说:“怎么不知道,我还在电视上看过你讲话呢。”

“那你当初为何不来找我?”

老师表情复杂地注视着这个当年的学生,沉吟片刻:“你知道我给王鹏讲的是谁的故事吗?”不等潘校长回答,“就是你。”

“啊……”往事像潮水一般涌来。

十五年前,潘校长因考试失误,仅一分之差没有考上县重点。当时他感到整个天都塌了。他从小就是个学习尖子,老师同学包括村里的乡亲,都认定他会考上大学,可现在他认为自己再也没有前途了,因为当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考上大学的人极少,在那个条件极差的农村中学,是从没出过大学生的。他家里如果有关系,是完全可以上重点的,或者说若是没有那些关系生挤占了学校的名额,他也是可以上重点的,可是他的父母只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哭得天昏地暗,甚至不想活了。后来他遇上了自己的班主任王鹏的父亲,叫他明白了学习靠的是内因,好学生在哪儿都能学好,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他重又恢复了以前的学习劲头,最终考上了一所全国重点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回了一趟母校,可恩师已经调走,调到一个更加偏远的地方,他一直没再见到他。渐渐地,往事已淡去,特别是做了全市重点中学的校长后,他更是淡忘了这一切,刚才王鹏提到父亲那个学生的故事时,他都没意识到会是自己。

这时,老师才正面回答了他的话:“我是当老师的,我去找你,就会把人家的孩子挤下来,这还叫为人师表么?”

潘校长感觉老师的话,像鞭子一样抽在他心上,他惭愧地低下头。他没再劝说王鹏进重点班,只是对自己的恩师道:“老师你说得对,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的。”随后,又对时老师说,“王鹏我就不给你挑走了,等这届学生高考毕业后,你好好总结一下,为学校提供一个普通班的典型材料。”时老师高兴地说:“谢谢校长,我一定把这个班带好,考出好的成绩来。”

一年后,高考成绩下来,王鹏成了全市的高考状元,他所在班级的高考平均成绩,也超过了重点班。

在新学年的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潘校长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从新一届高一开始,学校将取消重点班,他说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调动全体老师和同学的积极性,公平竞争,共同进步;二是也可以叫我们学校领导,在这四个字面前不那么惭愧了。潘校长指着大厅一侧的墙壁,老师们转脸看去,那里挂着一个条幅,上书四个大字——为人师表。

这第二点好处,潘校长虽没有作明确的解释,但老师们都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同类推荐
  • 白话夜雨秋灯录3

    白话夜雨秋灯录3

    本书是《夜雨秋灯录》与《夜雨秋灯续录》的合集本。本书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古代世界,充满了想象力。本书中的故事情节曲折,文笔丽而不绮。
  • 爸爸爸

    爸爸爸

    《爸爸爸》为韩少功中短篇小说精读,也是他创作三十余年的名篇汇粹。其小说中鲜活的人物、奇幻的情节、历史真相的揭示、直指人心的追问。多种元素构成了他作品凌厉而温厚的风格。韩少功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寓言、象征等艺术手段,重新复活了神秘瑰奇的楚文化,使文本涂抹上浪漫谲异的色彩,重新展开了神境与人间的对话。
  • 毒败

    毒败

    她死了。三秒钟前还跳动着的心脏,此刻静止。大家犹如一尊尊冰冷的雕像,视线交汇于尸体。目瞪口呆,时间也仿佛凝住不动。陈天瑜鼻尖上细细的汗珠,是寂静里唯一的活跃。她悄然扫了一遍众人。叹息,轻声、隐蔽。身边的李笑薇把头埋进她的背后,好深,生怕抬起头,又见这恐怖的画面。屋子里唯一的男生面无血色,男子汉的样子半点无存。鑫蕾垂着头,手里的纸牌随同她的手指一起哆嗦,“咔咔”作响。四下无声,天旋地暗。
  • 被禁锢的头脑

    被禁锢的头脑

    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其阐释力度依然强劲,甚至更富潜力与空间。中文世界对本书期盼不已,中文版从波兰文直接译出,同时汇集了德文版、英文版序,并请著名批评家崔卫平女士作导读,可谓善本。
  • 内战风云:东北烽火(续四)

    内战风云:东北烽火(续四)

    寂寞的鸭绿江1947年2月下旬,北线吉林、长春地区战事正酣,南线相对平静,我到安东去采访,主要是想看看久闻大名的鸭绿江。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天然水界,历史上,就是长白山脉所产木材外运的重要水道航路。据说每到伐木季节,大批木排由上游顺流而下,连绵不断,蔚为壮观。但在国防意义上,鸭绿江却因国势衰微,始终没有成为防卫屏障。中日甲午战争时,日军就是从鸭绿江打过来,入侵东北的,中国失去了江南屏障朝鲜。日俄战争时,日军再次渡江北上,打败俄国,朝鲜完全变成日本的侵华基地,鸭绿江就是其直趋东北的桥梁。“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国境一缩千余里,山海关成了“国境线”。
热门推荐
  • 凤逆天:妖娆庶女

    凤逆天:妖娆庶女

    一场传说引一番风云变化,手握龙脉秘密的她九死一生,被最爱的人所骗,被嫡姐亲手掐死自己的孩子,她生不如死万劫不复,最终被一场大火结束生命。一场意外的重生,她步步为营誓要将所有负她害她的人都一网打尽,斗疯嫡亲姐姐,整跨大夫人,谋害逸王爷,使两大帝国两败俱伤!
  • 这样用人最好:高效的用人之道

    这样用人最好:高效的用人之道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迫切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企业领导应始终把吸收优秀人才作为己任;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应努力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资源制度和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人才提拔到能够发挥其才能的重要岗位上来,从而提高人才的战斗力。
  • 也是山人医案

    也是山人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战天王

    再战天王

    在好多年前,有一个像神一样的组织。但是这个组织经历了一次神秘的战斗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 九堡

    九堡

    在作者笔底的世界,那些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心灵,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譬如,在《九堡》这部中篇里,所展示的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令人震惊。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物质是那样匮乏,精神是那样卑微;生命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却揭示了城乡交界地区百姓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无所适从又必须融入的两难困境。
  • 黑暗竞技场

    黑暗竞技场

    《教父》作者的处女作。在写出赢得国际声誉的《教父》和一系列黑帮小说之前,普佐已经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二战结束后,伤痕累累的美国士兵莫斯卡回到美国后,发现自己已经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权衡之下,他只身回到德国,找寻战争时期的情人。此时的德国正处于战争失败的风暴中心,黑帮组织、占领军、犹太人、黑市小贩、妓女、骗子……每个人为了活下去都在拼命挣扎。在这样黑暗的时刻,莫斯卡面临着种种选择,爱情与野心,激情和贪欲,生活和死亡,救赎与重建……
  • 愿学集

    愿学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口与姓名(和谐教育丛书)

    人口与姓名(和谐教育丛书)

    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有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有自身遗传、变异以及全部生理机能。实现生命活动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本书介绍了与人口科学及人口发展历史相关的之时,也技术了姓名发展的过程。
  • 狂少极宠国民校草是女生

    狂少极宠国民校草是女生

    一朝,顶尖黑客杀手“凰S”重生于一个男扮女装的中学生身体里。可却偏偏不巧,遇上了个大神,更奇葩的是,大神似乎对他这个“兄弟”有种莫名的情绪……
  • 邪魔狂尊

    邪魔狂尊

    一个农村小子,因为前世姻缘竟然同时拥有灵根和魔根,不幸少年时父母却忽然去世,未知原因,为此,农村小子踏上求仙求魔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