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2700000014

第14章 初兴(13)

夜幕降临时,战斗结束。罗马人几乎全军覆没,5.4万人阵亡,1.8万人被俘,执政官、元老、贵族和成千上万罗马最优秀的市民都倒在血泊之中。这是一场罗马军队曾遭受过的流血最多、死亡最惨重的失败。罗马城家家户户陷入失掉亲人的巨大悲痛之中。只有罗马骑士才可佩戴的作为职位象征的金戒指,汉尼拔就收集了一大木桶送回迦太基。汉尼拔为取得这场大胜利损失了6000人。代价之小,令人惊叹!坎尼战役成了古代军事史上以少数包围多数并全歼敌人的前所未有的光辉范例,它提供了一套完美结合的战术,以至后来凡是包围并全歼敌军的大会战都被称为“坎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将军冯·施里芬还在模仿这套战术,可见汉尼拔战术的不朽魅力。

坎尼战役后,汉尼拔的原定计划似乎接近成功了,胜利女神正在向他招手,彻底打败罗马人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了。汉尼拔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军事上,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仅用4场战斗便给予罗马人空前的重创,消灭了与他作战的三支罗马大军。政治上,包括希腊城邦在内的南意大利以及西西里的叙拉古人都背弃罗马,投靠了他。意大利南部只有几个拉丁城邦还在与他对抗。汉尼拔还派信使到马其顿,和马其顿国王结成反罗马的同盟。

5.反败为胜:梅托拉斯河谷战役

坎尼之战的失败并没有打倒不屈的罗马人,却激发了罗马人更顽强的斗志。罗马军队的士气仍然高涨。南部的许多城市虽离罗马而去,卡普亚、塔林敦、叙拉古等也都先后投向了汉尼拔,中部意大利对罗马的忠诚却并没有因罗马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有丝毫的动摇,罗马组织的坚固性、民族的团结性经受住了坎尼失败的考验。更重要的是,罗马从坎尼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费边的战略得到了正确的评价而被重新采用了。罗马重新征召起一支新的大军。这支军队人数上仍然多于迦太基人。这支新的大军,吸取了以前的经验教训,尽量避免和汉尼拔决战,并分成一些较小的战斗单位,牵制和骚扰迦太基人,同时,逐个围困反叛的盟邦。罗马人的战略战术是正确的、有效的。在外交上,罗马人显示了成熟老练的一面,他们和希腊人结盟,导致希腊出现了反马其顿的暴动,从而阻碍了汉尼拔的盟友、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向汉尼拔提供援助。

在投靠汉尼拔的卡普亚、叙拉古和塔林敦诸城市遭罗马围攻时,汉尼拔没有分兵救援,而是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进军罗马。他的尖刀兵甚至爬上了罗马的城门,他自己也骑在马上,绕着罗马人时刻警戒守卫着的罗马城墙,寻找攻城的良策,但最终他还是无法攻下这座骄傲的、不屈的伟大城市,无功而返。而被罗马人围攻的诸城市却因得不到汉尼拔的支援,一个接一个地被罗马人又夺回去了。叙拉古在公元前212年被罗马人攻占,阿基米德发明的优良装备也没能阻挡住罗马人。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卡普亚,一度是汉尼拔的重要军事据点,也在公元前211年被罗马人收复。塔林敦则在公元前209年被罗马人攻占。

汉尼拔开始意识到,靠他个人的力量无法获得最后的胜利,与他对抗的是动员起来了的整个罗马。没有强大的外援,他有限的兵力不可能实现在意大利消灭罗马的愿望。可是,令他失望的是,最可能给他援助的马其顿已无力给他实质性的援助了。如果他真能得到地中海另一强国马其顿的强有力的援助,彻底打败罗马不是不可能的,不过,那样,世界历史就要重写了。没有罗马帝国的地中海不知会是什么样子。亚历山大大帝的后继者们并没有看到迦太基与罗马争雄的世界意义,也不知这场战争实际上也在决定着他们将来的命运。

汉尼拔也很少能得到来自非洲本国的有力援助,这是汉尼拔的不幸。迦太基并不像罗马那样团结一致,迦太基内部两派争权夺利的斗争十分激烈。当权的一派根本不支持汉尼拔。汉尼拔基本上是孤军作战,他唯一可以寄予希望的援兵来自西班牙,来自昔日由他统治而今由他弟弟哈兹德鲁珀尔·巴卡统治的西班牙。这唯一的希望最后也破灭了。

第二次布匿战争从一开始就有两个战场,主战场在意大利,是由汉尼拔入侵而形成的。另一战场在西班牙。罗马从战争一开始就派了一支军队进攻迦太基人控制的西班牙。罗马人在本土虽屡战屡败,但在西班牙却有胜有负。开始时,罗马人取得了一些胜利,并占领了萨贡坦。罗马人的胜利不仅牵制了哈兹德鲁珀尔,使他无力支援他哥哥,也使迦太基在北非本土征集的新兵没能派到意大利去补充汉尼拔的军队,而是输送到西班牙,增援他弟弟。由于得到本国的援兵,公元前211年,哈兹德鲁珀尔取得了一些胜利。罗马军队的指挥官斯奇比奥兄弟俩相继阵亡。但罗马人并没退出西班牙战场,他们仍在那里坚持战斗。公元前210年,罗马森图里亚大会让元老院任命只有25岁的普布利乌斯·斯奇比奥(约公元前235—前183年)为西班牙罗马军团的统帅。他是战死在西班牙的斯奇比奥兄弟的儿子和侄子。这位年轻人将是罗马历史上第一位堪称伟大的统帅,后来被冠以阿非利加征服者的称号。

斯奇比奥一到西班牙便一举攻克了迦太基在西班牙的主要基地新迦太基。哈兹德鲁珀尔见势不妙,同时,考虑到在意大利孤军奋战的哥哥汉尼拔正在急切等待着他的援兵,便率领集结起来的一支大军,避开斯奇比奥,取道一条出人意料的陆路,绕过比利牛斯山西端向意大利进军。哈兹德鲁珀尔撤离西班牙,对罗马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罗马人在西班牙战场取得了最后胜利。哈兹德鲁珀尔撤离不久,西班牙便落入罗马人手中,成了罗马的两个新行省:近西班牙行省和远西班牙行省。不利的是哈兹德鲁珀尔进军意大利,可能使汉尼拔得到他所希望的援兵。这引起了意大利的一片惊慌,因为罗马人虽在南部意大利成功地收复了诸城市,却也几乎耗尽了所有的人力、物力,差不多到了油干灯灭的地步了。尚存的30个拉丁殖民地有12个已在公元前209年声称,他们已不能提供任何军队和粮饷了,他们被榨干了,无力继续打仗了。哈兹德鲁珀尔比他哥哥当年顺利得多地越过了阿尔卑斯山,下到波河河谷。他在这里征召了一些高卢人参加他的队伍,他的军队人数增加到3万人。汉尼拔得知他兄弟来到意大利,开始率兵向北运动,而哈兹德鲁珀尔则向南运动,力图使两支部队尽快会合。

罗马人又一次面临危急关头,并又一次表现出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尽管人力、财力都消耗殆尽,罗马仍迅速征召起一支军队,来还击哈兹德鲁珀尔。幸运女神开始眷顾顽强的罗马人了。罗马人从抓获的哈兹德鲁珀尔的信使身上,获得了哈兹德鲁珀尔要和汉尼拔在翁布利亚地区会合的绝密消息。罗马南军司令官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除留下一支军队监视汉尼拔外,率领其余部队以急行军的速度经6天6夜赶到亚得里亚海岸翁布利亚的梅托拉斯河,和在这里阻击哈兹德鲁珀尔的北军会合。哈兹德鲁珀尔得知罗马两支大军会合,人数远远超过自己的军队时,便想避开敌人,悄悄去和哥哥会师。他在夜色掩护下,向梅托拉斯河河谷移动,结果迷了路,在河谷和陡滑的山岩之间遭到罗马人的袭击,几乎全军覆没。

梅托拉斯河谷战役(公元前207年)的胜利,是罗马人在本土获得的对迦太基人的第一场激战的胜利。这次胜利意味着罗马人最终将打赢这场战争。汉尼拔获得巨大援助的唯一希望在可能成功之际破灭了,在他弟弟的头颅被掷到他的兵营里时,他的伤心和失望都达到了极点。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他退回到意大利脚趾处的山区,在这里驻扎了四年,没有出动。罗马人迫于他的威名,也没能把他从这里赶出去。

6.斯奇比奥:汉尼拔的克星

公元前205年,在西班牙取得巨大胜利的斯奇比奥当选执政官。他没有率兵去进攻汉尼拔,而是要求元老院派他率兵入侵非洲,直接攻击迦太基。这正是当年汉尼拔所采取的策略。但斯奇比奥的这一要求,遭到许多罗马人的反对。

同类推荐
  • 送君去

    送君去

    一个少年,一觉醒来,就要面对那无情的沙场。为了活下去,少年平生第一次杀了人 为了能有尊严的活下去,少年舍弃了尊严,一步一步,朝那吃人的权力走去。
  • 水浒逐鹿传

    水浒逐鹿传

    穿越水浒,逐鹿天下!交流群:294684407(需要粉丝认证,老新书均可)。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 明末之巨宼逆袭

    明末之巨宼逆袭

    新书《我本炼炁士》已经上传,求支持!清顺治八年,东虏已占中原大半壁江山,孙可望在云贵欲图收复湖广,郑成功也在闽浙高举明旗。然而,在夔东的深山老林里,还有一支少为人知的部队在坚持抗清,他们就是以李来亨等人为主的夔东十三家义军!清廷所称的“巨寇小李贼”,百姓口中的“小闯王”李来亨,在夔东抗清长达二十年之久!当南明军和义军都先后降清或被剿灭后,只有他仍在用生命守护中原最后一方汉土!他穿越到了李来亨身上,面对的却是内忧外患:忠贞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鞑子攻城掠地,处处紧逼!南明朝廷覆亡在即,却仍然对忠贞营将士时时猜忌、处处排挤!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在康熙三年的鞑子大围剿中,弹尽粮绝投火而亡!面对如此困境,他该如何力挽狂澜,重整我汉人衣冠?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一寸河山一寸血1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1册,主要讲述了1928年到1933年,发生在东北的历史。
热门推荐
  • 黄河边墙(之一)

    黄河边墙(之一)

    《黄河边墙》是山西文学院第四届签约作家岳占东的签约作品。从2005年开始,作者就先后深入明长城所在的北京、内蒙、河北、陕西、山西等地的十几个县(旗),考察走访了多处明长城遗址,了解和掌握了明长城野外第一手原始资料。又对大量有关的图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以山西偏关县老牛湾到河曲县石梯子全长140里的黄河边墙为线索,对明朝276年修筑长城的历史和形成的边塞文化做了考察和细化,构建了由“营堡”写长城,由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凸显历史背景,由作者感受抒写边塞文化的创作框架。经过两年多的创作,《黄河边墙》得以完成,本刊从这期开始选载,以飨读者。
  • 天出血

    天出血

    本书收《沙狼》、《沙葬》、《苍鹰》、《狼的家族》、《沙狐》、《沙獾》、《苦沙》7篇中短篇小说。
  • 滥情老公

    滥情老公

    第二部:《婚后也风流》一段婚姻不在于“忠诚”,也不关乎物质以外的“感情”!而是在乎于经济上、物质上的……一种独特享受!她,项紫晴,拥有三层身份;宫家长媳妇: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网络、出版写手:编出一部部精彩的网络文;还有,LN酒吧的幕后老板娘;冷艳是她的个人特色;淡漠是她的保护色;冷血是她的个人写照!……他,宫天阙,有妇之夫,宫氏跨国企业集团的龙头老大因为孩子,奉子成婚;因为孩子,把捆绑在身边三年的女人扶为正室;婚后,夫妻之间不受任何束缚花心,是他的个人写照;滥情,是他的座右铭;风流,是他的无情;留情,是他的无心!第一部《滥情坏男人》他,滥情的男人,对女人处处留情但从不会付出真心面对养在家的女人,只有淡漠的溺爱她,言情小说的网络写手,是一个处事淡漠的女人对养她的男人,她从不把情放在他身上因为她懂得两人之间需要的是什么面对对女人处处留情的滥情、花心情夫,她从不为所动,永远只有一个情绪,就是——漠然!以为可以一直漠视下去然而,她却……
  • 电视剧世界

    电视剧世界

    某视频网站一UP主上传了这样一条视频:“那些年80、90后曾经看过的电视剧!”闲极无聊的宋明镜点入观看,“嗖”的穿越了!少年包青天、天下第一、侠女闯天关、如来神掌……玄心奥妙诀、镜花缘、天地争霸美猴王、西游后传……一步一步,由武侠走入神话,成为传说。
  •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别人家的穿越要么是言情剧,要么是励志剧。李宪发现自己的穿越很别致......是伦理剧!新书《高龄巨星》已发布,敬请支持。
  • 菜鸟甄姬遇到爱

    菜鸟甄姬遇到爱

    新文《命里终需你》开始连载啦!他从不嫌弃她段位低,不嫌弃她的笨手笨脚,不嫌弃她是一只小菜鸟。是谁让国服大神彻底沦陷,让他破天荒地主动加好友,让他不顾一切地去扛伤害。峡谷中遇到了最真挚的爱情,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网恋。国服大神遇上国服菜鸟,最强王者与倔强小青铜的邂逅。是她让他的生活完整了。
  • 经济法(第二版)

    经济法(第二版)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法》于2006年修订,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扩大了合伙人的范围,允许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合伙企业,并扩大了合伙企业的种类,分为普通合伙企业、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
  • 艺绝天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艺绝天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丛书》以感悟的方式发掘浅显故事中蕴涵的有关哲理,来帮助青少年朋友修心养性,提升智慧,做一个生活中的智者,拥有快乐的人生。
  • 我不是哈士奇

    我不是哈士奇

    我,为了救一只狗狗,一不小心就给死了!我的灵魂被大风无情的吹走,它无视我的拼命挣扎,竟然直接将我吹晕了!当我醒来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我惊呆了!随后,我哭了!最后!我又笑了!悲催的人生已经断片儿,崭新的狗生已然现世!作为一只帅气的哈士奇,我没有理由不活出这一世的精彩!
  • 聚散两依依

    聚散两依依

    1979年,经过了八年的爱情长跑后,琼瑶终于和相识了十六年的平鑫涛结婚,同年,她创作了小说《聚散两依依》,故事中男女主人公之间魂梦相依、聚散缱绻的心路历程,显然也正是她和平鑫涛之间爱情的真实写照。盼云嫁入钟家没多久,先生便过世,在宠物店里买狗,遇见了风流倜傥的高寒。而后一次同学聚会上,高寒认识了清纯可爱的可慧。在一次到访钟家时,再次见到了盼云,对盼云心生爱慕。虽然盼云心里也爱着高寒,但顾虑到可慧也爱高寒,这令盼云陷入了迷茫纠结中……命运里的缘浅情深,聚也依依,散也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