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22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这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由很多具体的制度、思想、器物和科技所共同筑成的。如果想深入地了解中国及其过去的历史,那就必须从具体的“东西”入手,而不是想当然地高谈所谓的“文明古国”和“历史悠久”。正如某些历史学家研究的结论,中国古代是一个过于成熟或早熟的社会。很明显,古代中国社会即便不是过于早熟,也相较于西方等“中土”之外的国家和民族来说,可算是“少年老成”。而少年老成是需要制度来支撑的。没有制度,社会就不会存在;制度愈健全、愈完善,则社会愈显文明和发达。

中国古代就是这样一种状况。

记得差不多十年前,我在读研究生时,研究方向就是中国古代制度文化,可我当初心高气傲,刚入门便总是梦想能够写出诸如古代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军事制度的“千古名著”,而对于所谓的古代养老制度,从来不曾有所“染指”,也自然对研究它没有任何远大的理想抱负。现在想起来,归根到底,还是贪大厌小所造成的,总以为政治等制度才是大制度,才能展现中华文明的宏大与高超,而其他的是小儿科,不足以堪称中华文明的内涵与大义。而且当时,我心目中不值一提的“小制度”中,甚至连“养老”二字都不曾存在过。古代的养老在我狂傲的学术愿景中,根本就从来未曾“制度”化过。

直到十年之后,当我接到出版社的约稿,才开始系统地接触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诚然,古代养老制度的确只是“小制度”,不是能够在各类史书上大书特书、影响历史进程的大制度。但在我潜心阅读与写作的近半年中,才深刻领悟到,所谓的“大义”,其实正是那些“微言”所细细柔柔地集结在一块组成的。就好比古代养老制度是中国制度史上的“微言”,却能够以小见大、管窥蠡测中华文明的成熟与超前。

中华文明被世人所铭记的往往是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学者和大诗人等,而在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发展与流变中,没有什么大人物,也没有什么大事件,基本都是小人物、小事件与“小制度”。但正如此,养老制度才非常的细致与贴近百姓,是了解古代普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这往往比起某些宏大的叙述,能更为有效地指引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步丧失,人口老龄化和养老的大难题开始摆在国人的眼中。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猛然发现,中国已然无可挽回地“未富先老”了,养老便成了燃眉之急。如果说仅仅从古代的养老制度中就可以完全找到解决今人养老难题的办法,那无异于痴人说梦。毕竟,古代主要以“孝”为核心的家庭养老模式,在今天早就已经土崩瓦解了。今天,如果依然固执地把“孝”作为养老的核心价值观,那就相当于是拿菜刀做手术,完全不顾现代社会养老多元化和多渠道的“残酷现实”了。

而且,这仅仅只是古代不同于今天的一个方面而已,还有完全不同的整体社会氛围与经济结构等等。这是否就意味着本书根本就没有多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呢?

非也。本书原本就不是学术专著,研究写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今人在古人养老的智慧中,领悟到一些东西,借鉴到一些东西,接着试图去改变一些东西。哪怕只有一句话和一个小的养老举措能够得到重视,而给今人带来一丝养老的福利与改进,都堪称善莫大焉。毕竟,我国的养老问题太过于严重了,在可预见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它都是中国人身上的一座新的“大山”。

本书第一章重点在谈古代中国的国家养老战略,即中央政府如何重视和提倡养老。虽然现代家庭不同于古代大家族和大家庭的群居模式,但我们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儒家传统的社会,即便多代同堂的大家庭不再是主流的家庭组织形式,也不能完全阻挡政府对“尽孝”的提倡与褒扬。正所谓上行下效,与古代一样,现代政府对养老的宣传与奖励,依然会对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养老机构是家庭之外的一个重要养老场所,古代虽重视家庭养老,但早在宋代,我国的养老机构建设就达到了一个令今人都刮目相看的高度。为此,第二章就针对古代的养老机构而展开。家庭养老无疑是古代养老的主流,尤其是“色养”作为家庭养老的最高境界被提出和实践,对于我们现代人业已“瓦解”的尊老敬老态度,无疑是一剂良药,这姑且算作第三章的目的。第四章对较为特殊人群——古代退休官员——的养老做了全面分析。退休官员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他们的退休金都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待遇过高,则会引发社会其他群体的强烈不满,因为官员不能大搞特权;待遇过低,则会严重影响全体官员的“公仆”热情,毕竟国家的正常运行和稳定,主要是依靠最终要退休的现任官员。

最后一章是讲养老的法律保障,总的来看,古代立法与司法过程中,对于养老总是存在某种程度的倾斜,有些甚至与今天的基本法律规范完全不相融,譬如老人若因养老无着而自杀,其儿子要以过失杀人罪论处;还有儿子可以代替年老的父亲受刑等等。

即便古代的法律对于养老的保障有着近乎偏执的态度,也因其强烈的价值取向,对今天的养老法律等相关制度建设,构成了一座又一座无法绕过的历史参照物。总之,古代的养老制度,是值得我们今人去深思的。虽然当前社会还不至于到了“礼崩乐坏”的程度,但传统养老中的好东西,的确已不知不觉地从我们的手指缝中溜走。如何重新找回它,古为今用,并合情合理合法地融入到现代人的观念意识中,这是一个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同类推荐
  • 阿黑西尼摩: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黑西尼摩: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彝族创世史《阿黑西尼摩》是现存彝文典籍中一部罕见的巨著,它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创世神阿黑西尼摩的形象,展现了彝族先民对远古时代的思考与阐释。此版本译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乡水卜龙村公所小新寨施文科毕摩和其徒弟李亮文共同收藏的抄本,包括序歌、西尼摩生万物、人类的起源、分天分地、叽依定历法、旱灾、洪水泛滥、天地的生日、长寿和死亡、婚嫁的起源和演变、祭奠的兴起等篇章。
  • 帕尔哈德与西琳:维吾尔族爱情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帕尔哈德与西琳:维吾尔族爱情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这是我国维吾尔族优秀的古典诗人阿不都热依木·那札尔(1770~1848)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叙事长诗,是我国多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作品通过古代王子帕尔哈德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及其和美丽的西琳公主的恋爱故事,歌颂了劳动,歌颂了勇敢、忠诚、不贪富贵、不畏强暴的高贵品德,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追求,也寄托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的不满。
  • 美德的种子

    美德的种子

    作者融合传统文化的内涵,引用清代《弟子规》的精华,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撰写了这部便于诵读和修习的美德书。全书分“美德三字经”原文、“美德三字经”义解等三部分。文字凝炼,意蕴深厚。在义解部分,作者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与读者分享美德种子如何生根、发芽、壮大、结果,寄意于每个青少年朋友都能崇德向善,增智生慧,“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而拥有美好的未来。本书是一部有益身心健康和人生幸福、弘扬传统文化和当代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美德读本。
  • 世界文化博览3

    世界文化博览3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这里,坐拥七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热门推荐
  • 校花的极品白痴

    校花的极品白痴

    逆天改命的医术,战无不胜的武功,大唐的一代天之骄子,穿越到现代,他却显得格格不入。空有一身武艺他又如何横扫都市,俯瞰天下?
  • 小仙是好仙

    小仙是好仙

    “娘,我能不能换个名字”“狗蛋多好”“那我姓什么?我总是要加个姓的吧,李狗蛋,王狗蛋什么的。”…… 作为修仙界一个功德加身的好人,桃花放弃了逆天改命的想法。 这年头,做乌龟比找道侣还难。
  • 希望来世有你

    希望来世有你

    高冷学霸和文艺女青年的日常调戏记录。惊!某高中学霸高冷人设不复存在,原因竟是一同班文艺逗比女子!!到底是社会的黑暗还是人性的泯灭?具体情况请收看今日甜文。
  • 连环妙计

    连环妙计

    通天千年叹,妙计十年间。英雄百战死,气概万年长。修行一事,无非入凡尘,识人心,混江湖。出道既巅峰,害人不偿命的害人果如是说。平平凡凡,唠唠家常。嘻嘻哈哈,遍地笑话。
  • 陈氏幼科秘诀

    陈氏幼科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演论

    天演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宁宋

    宁宋

    穿越而来,当代大学生岳霖成功成为南宋岳飞三子,却不幸身陷囹圄。牢狱冷酷中,他笑对酷刑,坚强不屈;淑女倾慕时,他侠骨柔情,海誓山盟;朝堂权谋间,他机智多变,从容不迫;异族铁蹄下,他挺身而出,蹈锋饮血。穿越无悔,潇洒人生,一个凄惨、垂危的南宋正在悄然崛起……
  • 谁许你爱我

    谁许你爱我

    因为一场车祸,我失忆了。我不知道,我应不应该,爱上那个高大,帅气,冷酷,且脾气奇丑,老和我作对的富家子弟赵子浩……最后,我记忆渐渐复苏,明白了自己身份。
  • 修罗杀神

    修罗杀神

    千年前仙魔战争延续至今,大战起时,有狂魔乱舞仙人出洞。一本修罗诀隐入少年手中,承修罗一脉,筑杀神之路!菩提树下,许木望着她平静俏脸,流下了泪,“这一路走来我期待着不凡,可是,自己却总妄想着不可能的可能……”“也许你看清了道,但,你却是永久迷茫了心。”
  • 家藏春秋

    家藏春秋

    岁月若水,走过才知深浅;人生如梦,只有心灯一盏。历史再清,也难书家族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