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4300000002

第2章 引言

重建古典帝国的失败

德意志民族的国家形态出现于大约距今一千多年以前。此前,这个民族曾作为欧洲各民族统一发展进程中的组成部分,经历了由原始的日耳曼部落融合为地方性王国,最后达于帝国的发展过程。

8世纪末形成的查理曼帝国,是在罗马奴隶制帝国解体后,日耳曼文明与罗马文明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在全欧范围内重建古典帝国的一次尝试。但由于封建制度在地方一级的分散发展和长期反复发生的蛮族入侵浪潮的冲击,缺乏统一基础的帝国昙花一现,很快走向政治分裂。在帝国解体后的混乱中,以帝国东部疆土为核心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为早期德意志国家的雏形。“德意志”(Deutsch)原指流行在莱茵河右岸、与罗曼语相对的一种民间方言,9世纪中叶泛指这一语言的使用者日耳曼人,11世纪后开始被用以特指德意志国家和人民。德意志国家最初由五大部族公国(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士瓦本、巴伐利亚和洛林)发展而来,10世纪中叶,随着统一王权的肇兴,开始演变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家实体。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936—973)在罗马加冕称帝,从此名义上包括北意大利在内的德意志国家就被称作“神圣罗马帝国”(The Holy Roman Empire)。但是这个帝国从一开始就有名无实,取得罗马帝号并没有赋予德王统治意大利的实际权力,相反却因为维持帝冕所承担的义务,分散了统治德国的力量。从奥托一世起,历代德意志国王都围绕加冕或谋求对意大利的统治,同罗马教皇发生程度不同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在11世纪中期以后曾以争夺“主教叙任权”的斗争达到高潮;在12、13世纪又演变为控制北意大利城市和夺取南部西西里世俗统治权的斗争。斗争的结局导致了德国王权的全面崩溃,建立统一帝国的希望也随之破灭。从1254年起,德国历史处于无国王的“大空位时期”(1254—1273)。持续性的混乱维持了19年,直至1273年,在教皇赞助下,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1273—1292)登上王位,极度衰弱的神圣罗马帝国才再度出现。鲁道夫试图重建帝国的统一基石,但为时已晚。在德国地方贵族的强烈反对下,德意志不可逆转地逐渐趋向于散漫的公国联盟和一种不健全的君主选举政体。这一趋势在1356年查理四世(1347—1378)时期颁布的《黄金诏书》中得到法律上的确认。依照这个诏书,德国皇位将由七位大诸侯通过选举的方式来确定。选侯拥有对自己领地的最高统治权,不得分割并实行长子继承制,皇帝不得干涉。皇帝赐给城市或任何人的权利,如有损选侯的利益,均属无效。

《黄金诏书》是对中世纪德国政治分裂局面在法律上的确认,是帝国统一悲剧性失败的总结,注定了德意志未来六百余年中不得统一的命运。它以有利于教皇,有益于诸侯,不利于王权和损害城市的方式,成为维持德国永久分裂的根本法。这个诏书的法律效力一直延续至1648年,并作为一种制度性遗产,深深影响了德国统一以前的发展历程。

德国政治分裂是皇权与教权长期斗争的产物,但是教皇并非这场斗争的真正胜利者。作为最高精神权威,教皇权势在格列高利七世(1073—1085)和英诺森三世(1198—1216)时期曾达到最高峰。他们为教权至上的理论所鼓舞,以极端不妥协的方式,把意志强加于欧洲各主要君主,用圆通的手法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使教廷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威力。然而,当教皇过度地卷入欧洲强权政治的漩涡,使教权发挥出空前的政治化功能的时候,他们所肩负的拯救灵魂的精神使命便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当他们像世俗封建主一样,为财富和权力所累,充满对维护自身利益的渴望时,他们对普通信众的精神感召力不免黯然失色。随着他们与普通教徒之间的精神鸿沟日渐宽阔,在叙任权之争以后,享有250年政治优势的教皇权位,开始处于江河日下的衰微之中。

到16世纪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巨大涌流和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流行于全欧的教会制度开始受到宗教改革者的猛烈抨击,教皇及其属下的各级神职人员成为这场批判风暴的直接对象。德国是这一运动的引爆中心。自马丁·路德(1483—1546)率先发起对教会的反叛以来,不到10年时间就不可阻挡地粉碎了教皇在基督教世界的一统天下。在德意志,新的信仰不胫而走,迅速掀起一场反教权主义的政治动乱。不愿放弃罗马天主教精神遗产的皇帝,未能利用这一民族复兴的形势重振统一王权,而是与过去的对手携手合作,分享了教权主义衰落的命运。皇权不再是统一的象征,而成为德国一个教派的领袖。从1546年起,以“施马尔卡登同盟”著称的新教诸侯与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同盟之间的矛盾迅速发展,很快演变为局部战争。皇帝查理五世(1519—1556)倾其全力镇压新教的叛乱,力图恢复天主教的传统地位,但在内外反对势力的干预下,天主教同盟最终为新教邦国所败。1555年,双方签订《奥格斯堡宗教和约》,以确认“教随国定”的原则,达成暂时妥协。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是皇帝对诸侯的巨大让步,它标志着路德教的事业和诸侯国的权利获得完全胜利。由于帝国的每一邦国可依据“教随国定”的原则选择自己的信仰,路德新教就获得与天主教平等的合法地位,新教诸侯也借此赢得与皇帝分庭抗礼的法律依据。自此德意志正式裂变为相互对峙、充满矛盾的两大世界,皇帝重建天主教统一帝国的愿望以完全的失败而告终。新的妥协未能从根本上消除双方的矛盾,敌对阵营的紧张关系持续加剧。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对抗冲突,至17世纪初,因波希米亚的纠纷演变为灾难性的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在德意志土地上发生的欧战,它具有德国内战和国际混战的双重性质。战争以宗教纷争为爆破口,但以世俗利益和国际范围内的权力和领土分配为主要动机。受新教诸侯支持的捷克同以哈布斯堡家族为代表的皇权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的冲突首先拉开战争的序幕,接着因外部势力的插手演变为争夺欧洲霸权的国际战争。法国是反哈布斯堡家族的国际力量的真正组织者。法国首相、红衣主教黎世留(1586—1642)奉行传统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政策。他以历代法王所标榜的“尊重德意志自古以来的自由”为号召,在国际范围内组成广泛的反哈布斯堡同盟,并在德国新教诸侯初战失利的形势下,先后在幕后策动丹麦和瑞典发动两次大规模入侵德国的战争。能征惯战的瑞典军曾以横扫北德意志的凌厉攻势,对德皇构成重大威胁。皇帝被迫起用捷克名将瓦伦斯坦(1583—1634)与之周旋,并通过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与新教各邦达成妥协,孤立了入侵的瑞典军。瑞典人的辉煌胜利很快因国王古斯塔夫二世(1611—1632)在吕岑战役中的阵亡受到削弱。军纪日渐松弛的瑞典军最终在皇帝与西班牙联军的夹击下走向失败。此后,法国从后台走向前台,联合瑞典向皇帝和西班牙发动了新的攻势。旷日持久的战争又持续了13年,直至1648年10月,精疲力竭的双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才正式落下帷幕。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解体的重要里程碑。它以满足战胜国的领土要求,确保德国诸侯独立的国家地位,并进一步削弱德国皇权为内容,在事实上葬送了神圣罗马帝国。作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者,法国从德意志西部割去了若干战略要地和最富饶的地区;瑞典在波罗的海南岸取得大片土地,控制了流向波罗的海的奥得河、易北河和威悉河河口;荷兰人不再从属于帝国,并控制了莱茵河和斯凯尔特河下游两岸地区;瑞士的永久中立获得国际承认。这些都从法律上缩小了帝国的边界。但是对帝国最沉重的打击并非领土的变更,而是和约所规定的帝国新结构。三百多个小邦和一千多处骑士领地,超越皇帝的权威成为独立的、半独立的政治实体,其中诸侯邦国已拥有实施外交和缔结国际条约的独立权利。没有三百多个诸侯、教士和自由城市代表组成的帝国议会的同意,皇帝不能立法、征税、征兵、宣战或媾和。由于在诸多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帝国议会也同皇帝一样毫无权威,冗长的辩论、无益的空谈,使它变得声名狼藉。自1663年在累根斯堡讨论反土耳其人进军多瑙河的措施以来,这个议会既未解散,也未重新召开,成为“永恒的帝国议会”,直至1806年同帝国一道不光彩地终结。帝国的涣散状态还因许多邦国君主身兼外国国王而加剧。勃兰登堡选侯在1701年成为普鲁士国王,汉诺威选侯在1714年继承了英国王位,波兰王位曾为两代萨克森选侯所继承,身为皇帝的哈布斯堡家族从三十年战争后就是波希米亚的世袭国王。这样,来自邦国的、外国的、宗教的、世俗的各种利益冲突,使得任何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帝国政府的愿望都成为不可能。在此后大约150年里,残存的帝国逐步蜕变为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无权的皇帝成为德意志人和非德意志人共同玩弄的政治足球;分裂的德意志,由于长期在欧洲不能发挥国家作用,已由一个政治概念演变为地理名词。到了19世纪中期,一个在中部德意志乘火车旅行的人,常会发现,每隔一两个钟头,士兵的制服和铁道栅栏上的条纹颜色就会改变,实际上他已从一个小邦进入另外一个国度。至此,帝国的存在已不复为臣民所记忆。

随着统一的政治生活的消失,德意志人的心理开始为许多新的感情所支配,邦国爱国主义、地方主义的发展,使统一的民族情感几近冬眠状态。在文化领域,由于封闭落后,德国逐渐落伍于西欧邻国。面对英国、荷兰、法国日新月异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长期萧条不振的德意志,相形见绌,变成了一个缄默的国家。与其西邻灿烂高雅的文化成就相比,德意志成为欧洲较高文明中一个相对落后的部分。

然而,中欧这种政治真空和文化真空的局面是不会长久地维持下去的。随着大西洋沿岸人民率先进行的变革的影响,沉潜在德意志人心灵深处的统一愿望和民族情感必将再度复苏;在摆脱古典帝国单一结构的僵化外壳之后,德意志多元文明结构所蕴含的社会变异潜力,也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发挥。不过,新的变化不是起源于传统帝国的核心地区,而是不自觉地开始于一个前途无望的地区。在帝国东北边陲一片平坦多沙的贫瘠土地上,一支活跃的、适应性强的变革力量正在缓慢地兴起。它所处的边缘地位及其与周边环境长期斗争形成的竞争活力,使之易于突破传统帝国僵化模式的限制,率先走上变革之路。这支力量就是在三十年战争后刚刚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普鲁士军事国家。普鲁士,特别是易北河以东的普鲁士地区,是德意志乡土中德意志特点最少的地方。它较少受传统因素的束缚,易于产生变革要求,是德意志文明系统中异变因素的汇聚中心。它诞生于一片混乱之中,并在远离帝国有效控制的边缘地带默默地发展起来。由于这个邦国的出现,人们在旧帝国的残垣断壁中,看到了一个与帝国旧体制迥然不同的国家结构和走向民族君主国的新类型。从此,伴随着帝国古老形态的解体,德意志进入向民族统一体迈进的新的历史时期。

同类推荐
  • 独掌乾坤的历代帝王(上)

    独掌乾坤的历代帝王(上)

    在中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历史中固然不乏一些英才明主,但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暴君、昏君,还出现了不少娃娃皇帝、白痴皇帝、荒诞怪癖的皇帝等等。本书为你讲述中国历代帝王的故事。
  • 秦汉之建国路

    秦汉之建国路

    萧何、曹参已经缒墙而出。穿越到秦末乱世,成为了刘邦的侄儿刘辟非,马上却要面临被逮捕的命运。他巧舌如簧,他胆大坚毅,他用兵如神,热烈拥抱乱世的到来!刘邦:辟非,吾之左膀,汉之右臂。郦食其:小刘将军虽然没有我会说,但胆子比我大。韩信:吾善用水,独羡慕小刘将军火攻之术。
  • 武侯称霸记

    武侯称霸记

    诸葛武侯苦修奇门神功,正当关键时刻,却被司马懿破坏,虽未被打下地狱,却荒唐转世成黑老大!令他更惊讶的是好多历史上的高手都还活于世上……美女随行,豪杰尽归,武侯逍遥至极,经过一番苦修和恶战,终于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 新四军抗战秘档全公开

    新四军抗战秘档全公开

    这是一段中国人民用鲜血与泪水写就的历史。本书以生动之笔和丰富史料,真实再现了新四军一幕幕空前英勇的抗战场面,揭露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中华民族以她特有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血雨腥风中与日寇英勇奋战,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
  •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聆听亲历者讲述——香港回归路上的风云自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日起,香港就踏上了回归之路。香港《大公报》原副社长、第一副总编辑梁新春讲述香港后过渡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英方一意孤行,步步为营,在政制、法律与经济方面不断挑起对抗,末代港督彭定康称之为“与中国最血腥的一场决战”。中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坚持“以我为主”,依靠港人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确保平稳过渡。本书精选的160多篇社评、观察员文章,记录、评述了香港后过渡期重大事件的始末,反映了中央政府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决心和智慧,表现了港人在回归途中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力量。本书对中华民族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热门推荐
  • 史上最牛道观

    史上最牛道观

    “恭喜宿主,获得道观经营系统,若十年内没达到限定规模,则扌...”“吧唧...这系统真香。”
  • 傻王爷的毒医狂妃

    傻王爷的毒医狂妃

    某日,漓风看着她家王爷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大发雷霆。“小睿,这到底是谁干的?”南宫睿渊天真可爱一般的看着她,哇的哭出了声:“漓漓,他们全都欺负我。”“那个太子让下人打我的脸,那个王爷在一旁那些人欺负我哈哈大笑,还有你认识的那个商人朋友骂我是傻子白痴配不上你,娘子,他们全都看不起我。”某个外表天真善良可爱的男人,想要将糊涂的某女身边的桃花一扫而光。
  • 劝报亲恩篇

    劝报亲恩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品天王

    绝品天王

    一次意外,让普通大学生林晖融合了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 随着灵魂记忆碎片逐步融合,各种本领技能相继展现出来,身手、易容、暗器、赌术……这只是那些记忆中的一部分而已。 而且林晖发现,原本那些看似困难的事情突然变的简单了起来。 从此,他的人生注定将不再平凡,金钱?美女?权势? 妖孽般的学习能力,逆天的神器,林晖的美好生活就此展开。
  • 嫌妻当家

    嫌妻当家

    魂穿异世,已婚已育有夫有女? 娘家屋漏,父病母弱弟妹还多? 夫家无情,婆母凶悍妯娌各怀鬼胎? 坑爹的,这是穿到哪里? 寒窑苦守,夫婿欲琵琶别抱另娶新妇, 是放任现状妻妾和睦夫婿共享还是果断抽身另觅良缘? 谁说女人一定要依附男人而活? 看她左手挣银子右手养包子, 且看嫌妻断尾重生华丽归来! ******************************** 新书《贵婿》上线,欢迎围观。
  • 带只神龟去修仙

    带只神龟去修仙

    急急如律令,随我入意境:此刻看简介的你,突然被神秘力量吸入本书。再次睁眼你已变成七岁孩童,正被一群妖兽包围!穿兽皮的狂野女神驭狮而来,冲你‘叽里咕噜’说着听不懂的鸟语!你会疑惑?惊喜?还是蓝瘦香菇?突然一条任务短信惊醒了迷茫的你“亲:莫慌,恭喜您成为本书万中无一的幸运体验师,你只要完成五字任务“点、藏、论、荐、赏、”不仅能脱离眼前囧境,还将获得女神特殊礼物,以及超神器‘石龟挂坠’。佩戴石龟挂坠的你,将有资格重写人生。你可以选择沉默,但你在这修真世界的每一个动作,都将载入史册!
  • 百合花信笺

    百合花信笺

    整张纸洁白无瑕,右下角用蓝黑墨水画了一朵百合花。字是用打印机打印的,楷体,带着各种表情符号,初步判断写信者年龄在十二岁到二十岁之间。一周小明眉清目秀,外形尚可,毕业后在A市老城区小巷子里开了一家二得不能再二的旧书租书店。顺着青石板小路弯弯曲曲绕进去,书店楼下租书楼上住人,左边是废品回收点,右边是个杂货铺。然而周老板是个衰人,开业第一个月被人拉了电闸;第二个月上街交水电费,高楼上的花盆落下来,差点就可以让他永远不用再交水电费;第三个月他在玻璃上贴了辟邪符,结果玻璃被砸了。
  • 十年一瞬

    十年一瞬

    普及教育是一种长期效应,是一种利在当代功于千秋的伟业。五年、十年后,人们将看到它们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和深远影响;两代,三代以后,普及教育的丰硕成果将变得俯拾皆是;亳州今天的普及教育,不仅对亳州,而是对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贡献之一;因此,我们怎样估量亳州完成“两基”这件事的价值都不过分;因此,较之于实现“两基”对亳州当今和后代的贡献,任何文字都显行苍白。感谢你,亳州教育。你的伟绩将功照日月,名垂千秋!祝福你,亳州大地。你的腾飞,我们将拭目以待!
  • 袖舞天下

    袖舞天下

    一见倾心,他给她无尽的信任和宠爱,婚期将近,她却毒杀腹中胎儿,身份揭开原是敌国奸细!她沉溺在他的温柔中,放下国仇家恨,却被人步步紧逼。九死一生,重归故土,等待她的却是物是人非,众叛亲离。再次相遇,她的身边终日不离的是风光霁月的神医。而他亦是美人在侧,如胶似漆。原以为从此相忘江湖,却未料还能再次携手,然两人之间剩下的竟然只有利益和目的,回得了过去,回不去当初
  • 不灭武尊

    不灭武尊

    一门被视为垃圾的功法,一个被同门视作废人的修炼狂人,在得到一枚阴阳玉佩之后,一切将彻底改变。十倍修炼速度,令古飞一再突破武道极限,千百年来已被人认定的铁律,被古飞一一打破!奇迹……古飞不相信奇迹,他相信的只有血和汗,在这个武道已经没落,真正的武道奥义已经失传的腾龙大陆修炼界,且看古飞如何以武逆天,脚踏道术神通,拳打妖魔鬼怪,怀抱红颜绝色,成就不灭武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