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0900000004

第4章 潜伏: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3)

虽然周王室对楚族首领熊绎进行了分封,但在西周王朝“尊尊亲亲”的思想指导下,楚也只是一个蛮夷之国,既得不到周天子的公正赏赐,也没有参加重大盟会的资格。楚国还未真正成为华夏系统的诸侯之国,楚只是缘于参加周灭商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勤劳和忠贞,以及通过艰苦创业而展示出来的国力发展,才得到周王室的承认,这种认可显然是一种无奈。

《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楚灵王言)昔我先王熊绎与吕及、王孙牟、燮文、胥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右尹子革对曰:“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吕及,是齐太公之子;王孙牟,是卫康叔之子;燮文是晋唐叔之子;胥(禽)父是鲁周公之子。所谓有分无分,是指齐、卫、晋、鲁四国都有周朝分赐的钟、鼎、车、旗、鼓之类象征地位和权力的宝物,楚国却没有。这说得很明白,齐、晋、鲁、卫,都是周的至亲,周康王当然要赏赐他们,而楚乃江汉流域之蛮夷,肯定得不到赏赐,这在当时人看来很正常。熊绎是不敢有非分之想的,但后世已经强大起来的楚灵王,可就要为祖先愤懑不平了。

还有《国语·晋语八》记晋大夫叔向云:“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蛮荆,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燎,即祭祀名),故不与盟。”对这一记载,有人认为,楚部族首领因继承了祝融善于“火正”的传统,精通天地鬼神的缘故,所以在鲜卑的帮助下承担祭山川大神的具体活动,晋叔向认为楚为荆蛮,故不与盟,这完全是一种偏见和误解,叔向之说显系推测之辞,绝不可信。楚君参加了这次会盟,正好与周分封熊绎之事相印证。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楚国当时还没有资格参加周朝歃血为盟的仪式,而且,从熊渠亲口说出“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的话来看,晋叔向的这种偏见是可以成立的。

自鬻熊开始,楚族在周文王、周武王时期,都积极参加对商王朝的征伐,功劳卓著,勤勤恳恳,对周表现得尊尊敬敬。到周成王时期,鬻熊的第三代继承人熊绎,因其祖辈们的努力和勤劳,被周封以子男之田,但熊绎似乎颇能为王事尽心竭力。他以恭谨勤劳换来了周朝的信任和楚国的安宁。周成王去世,周康王继位,熊绎仍恪尽职守。

《左传·昭公十二年》记子革答楚灵王问:“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筚路蓝缕”一句后来成为常用的成语,借以形容创业艰辛。“路”为车,“缕”为衣。“筚路”是简陋的柴车,“蓝缕”是破旧的袍裳。“跋涉山林”,是说熊绎奔波于丹阳和镐京之间,为周王效力,又纳贡,又当差。“桃弧、棘矢”,即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熊绎要贡这些玩意儿给周室。它们不是真正的兵器,而是模仿兵器的法器。古人以桃树为神物,桃木有神力,用以驱鬼有神效。至于棘枝,则因其多生尖刺,做象征性的箭最为相宜。桃弧、棘矢不仅可以驱鬼辟邪,而且可以消弭灾害。桃和棘到处都有,周室却要楚国贡纳,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楚国贫弱,没有什么贵重的方物,只好献桃、棘这类东西了;二是楚地所产的桃木和棘枝或许较好,属于上品;三是楚君作为火神的后裔,用桃弧、棘矢作法最为灵验。

楚君所贡纳给周室的方物,除了桃弧、棘矢,还有苞茅。苞茅是一种草本植物。这种茅草似乎微不足道,但在先秦却是人与神沟通时所常用的。

苞茅的第一个用途是做神的坐垫。第二个用途就是缩酒以敬神。当时的酒很浑浊,需经过滤,方可敬神,以示尊崇。第三个用途是望祭。所谓望祭,就是祭名山大川。第四个用途是做宗庙和王宫的门檐。第五个用途是代表宗庙和社稷。《史记·宋微子世家》载,周武王伐殷纣王,宋微子肉袒面缚表示服罪,持祭器表示甘愿绝祀,牵羊表示犒劳周师,把茅表示献出宗庙和社稷,膝行表示谦卑。苞茅之物虽细小,但其作用不可谓不大。

鄂西直到现代仍有缩酒之祭,已知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地上先铺一层茅草,在茅草上加铺一层沙子,倒酒,让酒经沙子和茅草过滤,流在地上,就算神灵享用过了;二是在桌上放一件容器,在容器上竖放几束茅草,倒酒,让酒经茅草过滤,流进容器,也算神灵享用过了。上古楚人可能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此等缩酒仪式与周王的缩酒仪式,恰如山野之鄙陋与庙堂之壮丽,不可同日而语。但缩酒的祭法逾三千年而不绝,则令人惊讶。楚俗源远流长,这也是一例。

楚人这段艰辛创业的日子,让楚后裔难以忘却,“筚路蓝缕”成了他们鼓舞士气的一种精神,影响至今。

还有一个故事更能说明楚人的不易和艰辛。熊绎死,其子熊艾继立。熊艾死,其子熊旦继立。约当熊旦之时,周昭王南征大败,归途中溺死于汉水。这似乎与楚无关,但历史硬要塞给楚国一个天大的冤屈,即周昭王的死与楚有关。

关于周昭王的死因,说法颇多。第一种说法认为,周昭王是去讨伐楚国的,他是被楚人打败并且害死的。东汉王逸著《楚辞章句》言:“南至于楚,楚人沉之。”后人多信其说。古人多贬楚,借此谴责楚人的阴谋。今人多褒楚,借此宣扬楚国的实力。第二种说法认为,周昭王南征归途之中,经过汉水,恰遇桥梁坏了,所以周昭王溺死水中。这是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而得出来的认识。第三种说法是据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说,周昭王南征是乘船渡汉水,船人想害他,故意让他乘胶船,到了中流,胶化了,船散了,周昭王就沉于汉水之中。第四种说法是据《初学记》引《竹书纪年》,周昭王两次南征,都遭遇恶劣天气,天昏地暗,第一次侥幸回来,第二次则丧命于汉水。或许是恶劣天气使其乘的船沉而人死于汉水。第五种说法认为,当时的周人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器械在汉水上架桥,用船来渡大队人马又很困难,估计周人只能驱使土著把大大小小的船连接起来,架设浮桥。土著出于怨恨,在工程中做了手脚,让浮桥在周人簇拥着周昭王和他的车经过时解体,以致不会游泳的周昭王溺死水中。

对于周昭王溺死汉水中是楚人谋害这一说法,后世楚人并不认可。有一次管仲代表齐桓公责问楚成王的使者说:“周昭王南征溺死水中,这是为何?寡人要问个明白。”意思是这与你们楚国有关,请给予合理解释。但管仲没有料到的是,这位楚王使者作出了这样的回答:“这事呀,请您到汉水江边去打听打听吧。”这话说得很巧妙,也很俏皮,但让能言善辩的齐国贤相管仲无言以对,给了楚人一次申辩、辟谣的大好机会。对此,今人已有更为丰富的辩驳,认为这是一宗冤案或一场误会。《史记·周本纪》没有提及楚人曾谋害周昭王。当时的楚人无力犯上作乱,当时的楚国虽有铜但甚少,周昭王既用不着无端兴师问罪于一个服服帖帖的区区子男,也犯不着到穷乡僻壤去搜刮。周昭王南征的路线,跟楚沾不上边。况且,当时的楚国境并非在汉水。

昭王溺死之后,周人望汉水而却步,再也不敢轻易跑到这里侵扰了。但这并不是说周朝完全放弃了这片沃土,而是在汉水北面安插了一批亲信驻扎在当地的小方国内,时时刻刻监视楚国等汉水南面的一些方国部落。这些亲信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用香草或者沙袋包裹食品,投吊汉水,悼念昭王和两位爱妃。据说,这两位名叫延娟和延娱的能歌善舞的女子,是周昭王最宠爱的妃子,时常伴随其左右,当周昭王溺水,她们也跳了下去,这场面想必很悲壮。投吊是古代的一种风尚,盛行于南方,而且与楚息息相关。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中,后世楚人追念他的爱国之心,每年端午投吊屈原,用的是粽子。这也是端午节的起源。

三、翻身呐喊,蛮夷态度

周昭王溺死后,其子穆王继立。西周社会矛盾不断加深,朝政失修,国势不振。广大民众不断奋起反抗,社会危机日益加剧。周王朝对周边方国或臣属民族,不断加大征服和掠夺,民族矛盾也不断加深。

周昭王的死,无论楚人怎么解释,都会给周楚关系带来隔阂,从此周王朝更不会信任楚国。楚国随时都可能遭到周王朝的讨伐,尽管有时它也需要楚国的帮助。楚国君民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抓住任何一个难得的机遇来壮大自己,守护自己。这样的状况,大约维持了一百多年,直到熊渠时代才有所改观。

“射石饮羽”是中国很著名的一个成语典故,意思是说,箭射入石中,陷没了箭上的羽毛,形容勇猛善射,后用以比喻心意专注则可发挥超人的力量。与此成语相关的典故有四:一是《吕氏春秋·精通》记载的楚养由基射犀牛而误射石,箭之羽毛都穿入石头之中;二是《韩诗外传》记载的楚熊渠有一天夜里行走,忽见不远处趴着一只老虎,急忙射出一箭,跑过去一看射中的并非老虎而是块石头,但箭羽早已穿入石头之中;三是《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汉李广一次外出打猎,隐约望见草丛中藏着一只老虎,于是张弓搭箭,一发命中,上前一看,却是块巨石,箭羽也已没入石头之中,再也拔不出来;四是《周书·李远传》记载的北周李远,也是一次外出打猎,望见草丛中有一只野兔,便射中了它,就近一看,原来射中的是块石头。

养由基是楚庄王时期的楚国名将,熊渠则是熊绎的第四代孙。熊旦死,其子熊胜立,熊胜死,其弟熊杨立。熊杨死,其子熊渠立。由此可见,“射石饮羽”这成语典故的最早来源应与熊渠有关。而且他与李广的传说故事如出一辙,说明他们都是善射高手,可以说百步穿杨。不过说起历史影响来,汉李广可谓深远,“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名诗就是对他的赞誉和传颂。

熊渠是楚国历史上又一位了不起的开拓者,他当政时,恰是周夷王在位。在连续几代的征伐淮夷之役中,周朝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和兵力。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蛰伏在南方的楚人开始锋芒毕露了。

熊渠不仅身材高大,力敌千钧,而且深谋远虑,智慧过人,可谓智勇双全。他采取的总战略就是近交远攻,即联合楚国四周诸如邓国、卢国、罗国、鄢国等小方国,奉行睦邻友好的外交合作政策,史书载其“甚得江汉间民和”,这样楚国的政治影响扩大,有了扩张的基础和资本了,那么接下来就要进行对外军事进攻了。

熊渠的远攻战略宛如楚人谱写的三部曲,先是西征,拿庸国开刀。庸是自商代就存在的古国,建都于上庸(今湖北竹山县东),拥有今鄂西北的部分地区。西周时,国力进一步发展,成为巴、秦、楚三国之间较大的方国。对庸国的征伐,算是一次武力警告。接着是东征,攻打汉水中游的杨粤,进入江汉平原。最后是远征,攻打今湖北东部的鄂国。鄂国,交通方便,物产丰富,特别是有着丰富的铜矿。征服了鄂国,对于楚国是如虎添翼,有了与周王室抗衡的物质资本。

熊渠兵锋向南而东,表明他的战略发展重点在南方,企图在江汉流域确立其强国的地位,与周王朝分庭抗礼。熊渠的这一方针,对后来楚国影响很大,奠定了楚国立足汉江、争霸中原的战略基础。熊渠不失为楚国历史上一大政治家、军事家,对楚国的崛起与荆楚文化的孕育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次出征,都成功了。这不能不让楚国上下欢欣鼓舞,有一种“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兴奋不已的熊渠说出了楚人憋了已久的呐喊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这表现出一种不服周的恢宏气势和开拓精神。

既然你周王室那么不待见我楚国,我楚国何不自强自立,雄霸一方,走出一条独立发展的强国之路?当然,从整个楚国历史来看,这样的豪言壮语并非楚国的真情实感,即并非从此就不继续回归华夏文明这个大家庭了,实属一种无奈的呐喊。

经过熊渠的努力开拓,楚国的势力迅速发展,先后征服了庸国等江上楚蛮之地,控制了江汉流域广大地区,并模仿西周王朝进行分封。他分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让他们分别镇守长江中游的三个要地。按照西周的所谓“国际法则”,唯有周天子能称王,诸侯只能称公、侯、伯、子、男。熊渠这个子男自称公,已经算是僭越周礼了,还一下子封了三个王,这明摆着是与周王朝分庭抗礼。尽管后来鉴于周王朝的压力和自身的实力,熊渠不得不取消了三个儿子的封王番号,但楚人的这一举动,在当时来讲,实乃石破天惊。《史记·楚世家》载:“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有学者认为,熊渠之所以主动放弃王号,并非周厉王暴虐,而是与周厉王时期的强大有关,这是有道理的。

从熊绎到熊渠(约公元前1042—前877年)的一百多年间,楚国由弱变强,逐步摆脱了周王朝的束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自熊渠之后,楚国虽也有宗族篡位嗜杀,但周平王东迁之前,即进入春秋战国之前,楚国是比较平稳的,当然亦受西周王朝的遏制和打击,可以说是仍在夹缝中生存与发展。

同类推荐
  • 冲出高原:吐蕃王国传奇

    冲出高原:吐蕃王国传奇

    《冲出高原·吐蕃王朝传奇》从藏族起源的神话开篇,讲述了吐蕃王朝逐渐走出狭窄的雅隆河谷,建立起纵贯雪域高原的强大帝国,又一步步跌落云端,在佛、苯的激烈斗争中渐渐走向衰落和分裂的历史过程。横空出世,十三岁的小赞普能否在动荡的政治漩涡中力挽狂澜?左右逢源,孤儿寡母能否撑起雪域的一片蓝天?英雄迟暮,战神噶尔?钦陵能否继续家族的无限荣光?……不甘寂寞的吐蕃君君臣臣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书写着吐蕃的历史与辉煌。
  • 三国之霸业

    三国之霸业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穿越者秦成,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在铁血中开创自己的末汉霸业。正所谓: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不做悲情英雄,在这里,将会开启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时代!
  •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贴身保镖:我的千金大小姐

    他本是三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却在完成一次特殊的任务后,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个落后的时代,他可以随心所欲,不过,为了满足某人的愿望,他转职当起了保镖……有了超级杀手的经验,这世上又还有哪个杀手,能够对他所保护的人下手呢?
  • 帝王将相论时事

    帝王将相论时事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风流一时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功过是非与政治智慧却投有因时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们对这些帝王将相的一些精辟言论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谋略才倍加折服。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将相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国家的安定,而这前提就是要对其统治下的国家,当时的时事要具有深刻的认识,这关乎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论断往往准确而又精辟。
  •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公元一六五八年,明代最后一个小皇帝,南明小朝廷由广西贵州退入云南,在吴三桂,卓布泰的围追下,逃往滇西边境,晋王李定国在贡山伏兵,不料大理寺卿卢桂生告密,李定国大败,高文贵等四将战死。永历帝退入缅甸,后被缅方执拿,送给吴三桂。公元一六六二年四月被吴三桂杀于昆明。时晋王李定国,巩昌郡王白文选仍率部转战滇西,闻永历死讯,李定国病故,白文选降清。李定国部将杨容将蜀王刘文秀所献的十六万两黄金藏在道人山,欲图东山再起。多年后吴三桂反清,杨容下山投吴三桂......寻朱明后人。南明王朝始建于广东,流转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一直在马背上流亡,至永历帝死,前后近二十余年,史称“马背王朝。”
热门推荐
  • 社会文明的标志:化学

    社会文明的标志:化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处处离不开化学。懂点化学知识,我们对生活会更加明了。服装,尤其是现代的服装,很多都是用化学方法生产制造的人造纤维;人一天需要多少蛋白质,需要多少微量元素,从哪里摄取,化学可以告诉你;进食后,食物如何消化分解,如何进行反应变化,成为人体所需的能量,生物化学可以告诉你答案;哪些物质是有毒的,是致癌的,如何避开这些物质,使自己免受不必要的伤害,化学也可以告诉你。本书从简单的化学知识入手,直白又有趣地讲述了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的来历、用途、种类等。全书深入浅出,集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是一本对青少年大有裨益的化学科普读物。
  • Soldiers Three-2

    Soldiers Three-2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嘟嘟大陆

    嘟嘟大陆

    一单薄身躯的少年行走于参天大林中,身后不紧不慢的跟着一位蒙面剑侍,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却是诡异的安静,就这样缓缓的朝着森林的一个方向走去。少年抬头看着被树叶遮住的天空喃喃道:应该快要穿越这个森林了吧。
  • 24位著名CEO给青少年的忠告

    24位著名CEO给青少年的忠告

    本书精选了对青少年有较大影响力的24位CEO,以他们成功的经验展开了一次与青少年的“对话”。内容深入浅出,符合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每一个“对话”的主题都能帮助青少年解决一个疑惑,不但让青少年了解各行各业精英的成功事迹,还能让青少年在每一位CEO的人生智慧中汲取营养,超越自己。
  • 末世净土游戏

    末世净土游戏

    楚言(义正言辞):“姐,过两天真的是末世,你把钱给我买物资,我养你。”楚辞:“……你最近脑残了?”楚言:“你看门外大雪!”楚辞:“快醒醒,今天开太阳了。”楚言:“这和剧情不符!”――――――――楚辞:我的弟弟脑子有问题,整天哔哔说末世。楚言:重生一把不容易,套路不按剧情来!艹!―――――――――by:全世界都在拯救这个地球
  • 快穿之炮灰的花式逆袭

    快穿之炮灰的花式逆袭

    【第二部】嗯……已完结哈哈哈嗝~下一本接着写的,快穿:主神,我们私奔吧。好不好看我不知道,反正我认真写了的,不喜勿喷,嘻嘻嘻。欢迎加入挽风,群聊号码:917456919。
  • 重案追踪

    重案追踪

    犯罪,这个行为具体应该追溯到何时,估计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只知道从有人类的时候开始,这个行为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走到了今天。可以说,它的生命力比世界上任何的生物都顽强,蟑螂、老鼠或许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早晚会有灭绝的一天,可是犯罪行为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也同时在进步着,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或许这也和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是密不可分的。本书收录了近年来中国最为刺激、惊险、复杂的真实案件,以档案小说的形式,深度剖析犯罪动机,完美演绎犯罪情节,并对罪犯的心理做了深入的解剖探讨,最完整地还原了扑朔迷离的复杂案情。此书作为犯罪记录的范本,将给研究犯罪这一课题提供最具权威性的参考借鉴价值。
  • 梦入电影世界

    梦入电影世界

    文艺版:精神力,是电,是光,是生命的奇迹,是一切超凡之源!而叶陌,构筑了无数的精神力世界。通俗版:叶陌获得了将电影故事实体化为精神力梦境的能力。那还等什么,我早就对那无尽武功法术、知识技能、法宝奇物等垂涎三尺了,进入体验一个先!能不能带入现实?麻利点试试呀!书友群439330454,欢迎有兴趣的书友加入!
  • 回到上古当大王

    回到上古当大王

    一个现代人的灵魂,穿越到数千年前,成了一名奴隶。为了摆脱奴隶的身份,杨浩策划了奴隶暴动,这一年,夏启即位,华夏开启了家天下时代。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因杨浩的到来会发生哪些改变,上古时代的古老文明,能否谱写新的篇章。尼罗河畔,两河的空中花园,还有那次大陆上的名言中,能否会回荡着中原大地的古老传说。“朕乃万王之王!”
  • 被孩子他爹追婚的日子

    被孩子他爹追婚的日子

    一场机密任务,暴力的她意外撞上霸气的他,相爱相杀,那一天,他许盛世婚礼,她却神秘失踪……六年后,她带着儿子参加相亲,他突然带着女儿出现,“老婆,你和儿子能买一送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