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98600000002

第2章

在县委举行的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宣布了曲天宇任文体广电局局长。开完会,曲天宇刚走出县委大礼堂,组织部部长童耀山叫住了他,说是要和他谈谈。组织部长与刚任命的局长谈话,这是极为正常的事情,曲天宇就跟着他进了县委大院西北角的常委楼。要进入常委楼,必须穿过一扇门,说是门,其实只是一个圆形拱门的造型。走进这个圆门,竖立着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字:上马石。这是古代的称谓,立在这常委楼的院里,是吉祥的意味。一条碎石铺就的小道,径直通往常委楼的大门。小院里布置着假山、喷泉、藤木。

童耀山笑了笑,让他坐在沙发上。这次干部调整,衡量再三,他还是觉得曲天宇当文体广电局局长最合适,可他又清楚县委书记马瑞龙不喜欢曲天宇这种文人,况且他又是县长吴俊超线上的人。但是用干部,总得要看人品、才能,还有在干部群众中的口碑,不然他这个组织部长面子上就过不去。再说,吴俊超在他面前几次提到让曲天宇做文化局长,他不好再考虑别的人选。当他向马瑞龙提出曲天宇这个人选时,马瑞龙犹豫了好长时间才说:“也没有更合适的人了,就让他干吧。任命之后,你找他谈谈,让他注意一下和政府那边的领导的关系。”其实,童耀山明白马书记的另一番用心。这几年到县委上访最多的就是文化局下属的电影公司和剧团。两个单位的职工大部分都下岗了,生活没有着落,隔几天就到县委大院来上访。上访闹得最凶的是宏达建筑公司的工人。六年前,体育场建了座室内灯光球场,欠建筑公司五百多万工程款,县财政拿不出钱来,建筑工人一来上访,就把县委的大门封堵了。现在文化和体育合并了,谁做这个局长,都要面对一摊子烂事。电影公司、剧团、体育场,这些都是咸余县安定团结的严重隐患,看你曲天宇有什么招术?

童耀山问曲天宇对文体广电局的工作有什么想法,曲天宇平静地说我想把情况摸透再说。童耀山给他倒了一杯茶,好像在想着什么心事,背着手踱着步子,问他做这个局长有心理准备吗?曲天宇怔了怔,摇摇头。

“争这个位子的人多的很。别看那儿是个清水衙门,可牌子亮。到我这儿来说情、要位子的人把我的门槛能能踢烂了。你倒好,连面也不闪。”童耀山点了支烟,若有所思地说。

曲天宇缓缓说道:“你知道我的性格,跑官的事情我做不出来。”

童耀山看了一眼曲天宇说:“天宇啊,这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和肯定啊。大道理我就不跟你讲了,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人品和工作能力也不错。但是你到文体广电局工作,要面对的问题很多。咱们县的党政部门,就文化局难搞,再说这次机构改革又和体委、电视台合并了,情况更加复杂。还有,你要注意和政府那边领导搞好关系。下级服从上级,这是组织原则。你的性格我了解,但是要学会隐忍。政府领导有时也会有难处,作为下级不能固执己见,要给他留面子。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他把“非常”两个字重复了一遍,感觉自己是推心置腹地向曲天宇提出忠告。当然,更深的内幕,他不会在曲天宇面前和盘托出。马书记和吴县长的不和,是众人皆知的事实。身为组织部长,他自然要维护县委书记的权威。

望着童耀山严肃的面孔,曲天宇心里像搁了块石头,沉甸甸的。他预感到当这个局长不是去享福的,而是有种临危赴难的滋味。但是,他不是那种临阵退却的人,既然组织上信任他,他就绝不会给组织丢脸。他坦然地说:“童部长,我不会辜负组织的期望。你说的,我会注意的。谢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童耀山摆着手说:“要谢,你要好好感谢马书记。文体广电局局长这个位子,不管谁找,甚至还有来自上头的压力,然而,马书记都是一句话:你想当这个局长,曲天宇给哪儿摆?马书记是铁了心要把这个位子留给你。”

曲天宇这时才隐约感到童耀山叫他来的目的,不仅是忠告一番,还有一个用意就是让他去感谢马书记。其实,他心知肚明,马书记绝不会主动提出让他当这个局长。他不是马书记喜欢的那种人。

童耀山说我还有个会议要参加,今天就到这里吧。门外是灿烂的阳光,曲天宇的心里却并不轻松。他在想,让我去感谢马书记?用什么谢?给他弯腰鞠一个躬?走出拱门时,他忽然觉得阳光比刚才黯淡了许多。他站在上马石前,怀疑起自己的感觉来。这一犹豫,脚步就迟疑了。他认真端详着那块上马石,这才发现上面有一个深深的脚印。他想着,既然是上马石,必有千人踩,万人踏的,不留下脚印才怪呢?

县委的重要会议,与会者是要关闭手机的。走出会议室,曲天宇打开手机不一会,铃声就响了。是席常农的声音:“天宇呀,恭喜你。”曲天宇问你怎么知道的?席常农在电话里笑了。“我呀,能掐会算。”刚才开会时,曲天宇就想到了一个问题,文化馆一年多没有馆长了,他想让席常农干。文化馆馆长是马虎不得的,必须要一个内行。目前,可以胜任这一角色的,就只有席常农了。他问席常农在哪儿,想跟他坐一会。席常农回答说他在老家呢,明天吧。

文体广电局机关设在南顺城巷原文化局的小院里。咸余县紧贴城墙的地方,都以顺城命名。靠着城墙,就有点历史的韵味,街是窄窄的,地上铺着石板,屋是矮矮的,顶上长着茅草。曲天宇喜欢这样的环境。石板、绿苔、黄锈、茅草,低矮的檐头,曲折的巷道,墙上的裂缝,细碎的阳光……

文化局办公楼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建筑,与四周的环境不太和谐。它的右侧是一栋栋民房,一律的四合院布局,窗户是那种老式的、木质的,漆皮脱落了不少,显得斑驳灰旧。办公楼的右侧是南城墙的残址,遗留着十多米长的残骸。在曲天宇的童年时期,城墙的对面是生产队的饲养室。墙上楔个木橛,有阳光的日子,一头老牛背着墙卧在墙根,懒洋洋的,用尾巴扫着墙上的砖。夏忙和秋收后,城墙附近的人家就在墙根下堆了麦秸、谷杆、稻草和包谷杆。逢到久雨初晴,溢出浓浓的霉味。一群鸡娃被一只母鸡引领着,唧唧叫着,用脚趾刨开这些农作物的枝干叶,寻找着虫子或稻米。冬日地里的活不多,女人们围在暖阳下一起纳鞋底,缝衣,抡起棒槌捶布。几个汉子靠着墙聊天,聊困了时,手插进袖筒里,眯着眼瞧墙头的枯草,或是那没有云彩的天空。小娃们一人拿一副弹弓,瞄着墙头的麻雀。

走进这座小楼,曲天宇有点喜悦,也有点忧虑。喜悦的是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重视,忧虑的是即将要面对一大摊难缠事。再说了,做主编工作相对独立些,而这个局长呢,受制约的因素将会很多,工作很难随自己的意愿。喜悦和忧虑相比,后者所占的比重更大一些。这样,他的心境就有点压抑。

既来之,则安之。曲天宇想着。在外人看来,这毕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如果自己垂头丧气,别人会以为你神经不正常。内心里高兴不高兴,表面上是不露任何痕迹的。这是他做人的原则。进了局长办公室,坐在被阳光照得暖洋洋的沙发上,他忽然产生了一种希望与人分享喜悦,也分享忧虑的念头。这个人最好不要那么熟悉,陌生点,有点儿距离感,不要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心理世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就想起关倩茹来。这个与自己曾经有过感情的纠葛,又疏远了这么多年的一个异性,是与自己分享喜悦和忧虑的最佳对象。于是他掏出手机,翻到了她的号码。此时他的心境,竟有了红袖添香的渴望。然而,他注视了那个号码半天,却没有按键。他转念又想,还是忍一忍吧,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就耐不住寂寞。我就不信这个邪。他合上手机,看着空荡荡的墙壁,想着应该在墙上布置一些字画,增添些文化的氛围。过几天,他去向黄全星老师要几幅画,再去文化馆的林老师要几幅字装裱了挂在墙上。

按照机构改革方案,各部门的科室,要实行竞聘上岗。文化局机关原来有三个科室:办公室、财务科、群文科。加上体委和广播电视原有的科室,一共九个。县委任命了三个副局长,一个是原体委的副主任曹大鹏,一个是原文化局的女副局长郑亚雯,另一位是原广电局的副局长南博。曲天宇想,这也好,他主管全盘,三个副局长一人分管一摊事。

曲天宇把几个副局长叫到自己的办公室,研究局机关科室设置的事儿,并征求他们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曹大鹏一米八的个头闪进曲天宇的办公室时,让窄小的门显得有些低矮。曹大鹏从省体院毕业后进了少儿体校做篮球教练,是县篮球队的主力中锋,被当时任组织部部长的许家明看中。许家明喜欢打球,两人从熟悉到称兄道弟。很快,曹大鹏就当上了少儿体校的副校长,几年后升任体委副主任。“我对文化不是很熟悉,体育上的事情你放心好了。”他建议组建一个县级领导篮球队,每周训练一次。“市上每年都要搞区县领导篮球赛,咱们县是临时才组队,每次都垫底,让县委书记和县长脸上无光。”曲天宇觉得这个建议不错,让领导多关心文化体育,许多事情就好办了。

郑亚雯进门了。三十八岁的郑亚雯,依然风韵犹存。能当上部门领导的漂亮女人,一般来说都是有吸引人的故事作支撑的。可是郑亚雯这个副局长,却与她的姿色无关。她是县剧团的台柱子,在三十三岁那年很自然地当上了副团长。十年前,剧团的工资发不出了。许多主要演员开始跳槽,连团长都找到了可以领到工资的单位,唯独她无动于衷。又过了两年,县委要为文化局配备一个民主人士的女副局长,选来选去,只有她够这样的标准。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郑亚雯出生在潦河上游的戚家堡,潦水为她的温柔和美丽找到了注脚。潦水环绕着戚家堡,使得村子形成了一个孤岛。当地的歌谣这样说:潦河里的好羽子,戚家堡的好女子。当地人把芦苇叫羽子。夏天的时候,绿色的叶子,白色的花絮,加之这个季节潦河水是丰盈的,整个堡子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宝岛。整个咸余县,也就唯有戚家堡拥有如此的风光。村子的姑娘也许沾染了潦水的灵气,个个白嫩挺拔。而郑亚雯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清幽的潦水滋润了她的皮肤,潦水的神韵点缀了她的气质。美丽、纯洁,是她少女时的写照。然而做了姑娘后的郑亚雯,却有一段艳情故事。潦水的纯净,赋予了她甜润的歌喉,让她具备了唱戏的天赋,十九岁就进了县剧团。剧团排练演出的几本秦腔戏,她是当仁不让的一号女主角:秦香莲、白娘子、窦娥……许多年轻人是不爱看秦腔的,但因为她在台上演出,也就竞相往戏台下钻。有一次,当时主管文化的副县长刘新年演出结束后,到后台去慰问演员和工作人员,轻轻地握了一下她的手,立即像过电似的,让他浑身酥麻。于是,从不喜欢看秦腔的刘副县长也成了秦腔迷。他陶醉了似地说:秦腔可以麻醉人的神经啊。二十岁出头时的郑亚雯光彩照人,是咸余县倾城的美人,让不少小伙子神魂颠倒,把她作为女朋友的活靶子。但是,她却倒在了刘新年的怀抱。以至于,咸余县满城风雨。因为这一绯闻影响了领导干部的形象,刘新年被调到邻县周南。无论从心灵还是肉体,郑亚雯都烙印了他的影子,一时还难以把他从心里赶走,于是坐班车去周南找过几次他。开始,刘新年还见她,和她疯狂一夜。可是后来,他却像躲避瘟疫一样不肯见她。最后一次,郑亚雯孤身站在周南县政府的大门口,心阴沉得像要拧出水来。

像郑亚雯这等姿色的女孩子,年轻时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命中注定的。那样的年龄,她无法辨别真伪,也没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那时,她心目中最高的官便是县长,至于省长、市长啊什么的都是天上的云,她是够不着的。所以,在被刘新年用甜言蜜语哄她钻进他的怀里时,她在做出了下意识的反抗之后,就心甘情愿地启开了自己的粉唇。她心里有点怕,但更多的是兴奋,是惊喜,是身体的颤栗。过了那一夜,她明白了这就叫命。好在,刘新年还不老,刚过四十岁。她想,他是一定有老婆的,但她自信他是一定会离婚娶她的,尽管有几分委屈,但这咸余县有几个副县长啊,她也就想通了。但是,半年过去了,刘新年却迟迟没有离婚的意思。他被调走后,郑亚雯以为这下子他该决断了,和老婆不在一个县城了,离婚就毫无顾忌了。谁知又是半年过去了,刘新年依然离不了婚。郑亚雯再也没有等待的耐心了。在咸余县这样的小地方,二十三岁的女孩子,谈婚论嫁是迫在眉睫的事。更令她伤心的是,刘新年后来竟然不愿见她了。她痛哭了一场之后,对刘新年万念俱灰,于是依然断绝了身体和心理上对他的依赖。从那以后,她对男人那种讨好的、色迷的目光,就产生了一种排斥的心理,岂止排斥,还有了本能的厌恶。她对自己的婚嫁,甚至没有了兴趣。家里人急了,托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县新华书店一个叫岳亮的小伙,她推脱不掉见过几面,那小伙长得清秀,在她面前显得老实、本分,她就同意了。她看穿了男人的花心,都是昙花一现的贪欲。婚后的日子平淡,也平静,虽然免不了其他男人的骚扰,但她再也不愿相信任何男人了。岳亮是个安分守己的男人,对她的过去表面上也似乎无所谓,只是在她无缘无故发脾气时,才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你以为你很了不起啊。”那本是一句含糊的话,可在她听来,却有点刺耳,不免一阵心虚,于是也装着糊涂说:“我是没有什么了不起,可你很伟大啊。”说过这句,就把话题岔开了,说着剧团里的趣事儿。她想着,和这样的男人厮守一辈子,也就是命了。

女人没有爱情,那是很恓惶的。郑亚雯自然不甘心。上帝赋予了她这样的美貌,她就要为这个美貌找到一个落脚处。她也想守住情感这个关口的,可是又不甘心一辈子就守着这样没出息的丈夫过日子,那太亏了自己了。岳亮除了床上的温柔,几乎很少在家闲呆,一天不打麻将就神不守舍。对他来说,女人远远没有麻将有诱惑。半夜三更回来,头一落枕头就死猪一样地睡着了,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呼噜声。她是看透了自己的丈夫。一旦看透了,她的心思就很少落脚在丈夫身上,免不了心猿意马起来,生出了红杏出墙的强烈欲望。一个人寂寞时,难免有些胡思乱想。她躺在床上,闭着眼过电影一样把认识的男人一个个筛选一遍。在茫茫人海里,她终于相中了一个人,这是让她为之动心的男人。他就是曲天宇。第一次见他,是五年前在一个朋友孩子的满月宴席上。第一眼看见他,她竟有了一种触电的感觉。宴席开始前,曲天宇被主人喊着名字讲了几句话,不像别人那样的俗,带着文人的气味和人生的况味,而且那样幽默。郑亚雯觉得,是他唤回了自己对男人的想象和渴望。他对女人的诱惑,不是一种身份、地位,也不是甜言蜜语,而是那种文人味,那种内在的人格力量。几天前,听说曲天宇要来做这个文体广电局局长时,她竟然兴奋得通宵未眠。她做着这样那样的设计,都是如何俘获他的情节和细节。如此的设计,自然很费心思,也很令她激动。

郑亚雯的心思,由于有了年龄和阅历的把握,曲天宇自然猜不出的。作为男人,他不会对漂亮的女人漠然视之,但由于没有太多的邪念,也就很少去研究女人的心思。人人都说文人好色,曲天宇却觉得那是蔑视了文人。是男人,就会欣赏女人的美丽。欣赏和占有,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对他来说,欣赏的比重更多些。要说占有,他很少动那样的心思。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回避着和女人之间的纠葛,就是怕惹出麻烦。刚上任,他就告诫自己,千万离这个女人远些,千万不要惹一身的骚味。因此,当郑亚雯的高跟鞋在他的办公室门外响起时,他的心就缩紧了,有意埋下头看报纸。“曲局,你叫我?”她推开门进来,又顺手关了门。曲天宇抬起头,看见她穿着带花的红短袖,就皱了皱眉。他不喜欢女人把娇媚穿在身上,那种风情太露骨了。他轻轻地说:“门留个缝吧,屋子不透气,闷热。”郑亚雯一笑,把门拉开一条缝,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曲天宇以前是见过她的,不过隔着距离,只感到她的女人味很浓。现在,他和她只有一米的距离,才认真地看了她一眼。她的皮肤很白,额头光润,眼神晶亮。一双玲珑的眸子即使不传情,也会让男人们感到含情脉脉。真是个天生的尤物呀。相比起关倩茹来,她更具有女性外表的诱惑和魅力。这样的女人,男人不动心是假的。他记起了哪个人说过的一句话,在漂亮的女人面前,那个男人如果不动心,那他的生理或者心理肯定有问题。都说女人是祸水,美女是一条毒蛇,可男人不给地上立个桩子,她会缠绕上你么?

曲天宇收了心,认真地说:“郑局长,我刚来。对文化局的事情不熟悉。虽然几个局合并了,但是,我的工作重心还是在文化这一块。这一块的事情多,你要给我多出些点子啊。”郑亚雯点点头。她感觉到曲天宇是推心置腹和她谈话的,是瞧得起她的。以前她总是想着,这样清高的男人,一定是瞧不起自己的。这样想着,她就有些感动,并拢了双腿,双手放在膝盖上,有点受宠若惊地回答:“曲局,我是个女人,没啥本事,你安排的工作我一定尽心。”她是低着头说完这些的。说完,她才抬头看了一眼曲天宇,又慌乱地把头低下去。曲天宇看到她的样子,心头轻松起来,想着她并不是那种骚情的女人啊。他便问她,你在文化上干了几年了,有些什么好的建议啊?郑亚雯抬起头,目光朝书柜那儿望着,似乎在认真思考着。曲天宇这才看清了她的双眼皮,精雕出来似的,是她脸上的一处精致的细节。

郑亚雯开口了:“班子成员要常通气,有啥事集体商量决定。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文化系统的干部职工士气低落。一搞市场经济,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少了,剧团、剧院、电影院冷冷清清,都是自收自支单位,连工资都发不出了,一拖就是半年。文化馆虽说是全额单位,工资不用愁,但搞活动没有经费,人整天闲着,上午在单位打个道,一天就不见人影了。也难怪,成天没事干,聚在单位还闹是非。”也许,过去的史潜局长总是一个人说了算,把她这个副局长根本不放在眼里。此刻她的心放松了,就一口气说出了憋了许久的话。

曲天宇扫了她一眼,又很快把目光移到空荡荡的墙壁上。郑亚雯所说的情况,他是清楚的。在这样的境况下,当这个局长,难啊。都说这女人没脑子,缺根弦。未必么,她看问题还是蛮透彻的呀。郑亚雯走出他办公室时,回头看了他一眼。那种天生传神的眼眸,让曲天宇心里一阵甜蜜。凭着直觉,他感觉到这个女人对自己有好感。不然,怎么要回头看他一眼呢?那是女人心头的秘密。眼睛,是人心灵的天窗啊。自己在这个女人面前,难道乱了方寸?很快,曲天宇又彷徨起来。也许,她对每个男人都是那样的表情吧?自己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他摇头笑了,翻起了桌上的报纸,阅读着副刊上一篇写昆虫的文章。文章里写着,南美洲有一种花蝴蝶,外表美丽如春,是昆虫世界的西施美女,它的漂亮令人颤栗。可是,它却是世界上有名的毒蝴蝶,它一触及到人的身体,人就会毙命。那么漂亮却那么歹毒,可见美丽并不等于美好,有的美丽是可畏可怕的,需要提防。这个郑亚雯,难道会是南美洲的花蝴蝶么?他心里涌起的那种甜蜜感,瞬间消失了。

同类推荐
  • 王小波“怀疑三部曲”

    王小波“怀疑三部曲”

    王小波“怀疑三部曲”包括了《革命时期的爱情》、《红拂夜奔》、《寻找无双》三部作品。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亦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他的小说为人们贡献了迄今为止现代汉语小说所能达到的最高的阅读快感。
  • 雪中血:南京,1937

    雪中血:南京,1937

    1937年美国海军上尉哈里·瓦格纳因为遭受敌人的追捕,他与成千上万的平民和一群无私的外国传教士躲避在即将成为杀戮场的南京城中。他虽然得到了警告,但是必须留下来保护他深爱着的一名中国年轻舞者飞妃。他们能够逃离即将到来的大屠杀吗?即使逃离,他能够拯救飞妃免受成为慰安妇之苦吗?
  • 迪拜恋人

    迪拜恋人

    迪拜,蒙着奢华与喧嚣的面纱。我带着满心的梦想和激情来到这里,意外爱上了一个阿拉伯男人。他英俊、风趣又固执。沙漠情动一吻后,我悄然付心。再见时,他却说:“我已有一位妻子,但真主允许我娶四人。”我不愿留下做他的二老婆,他却步步紧逼不肯放手。信仰的冲突,家族的排斥,奢求与迷惘交织……就在他终于决定抛下阻隔来到我身边时,我却因为一个意外,产生了退意……迪拜,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阳光、梦想、奢华、爱情?分不清一切到底是现实还是幻影。但我唯一可以确信的是——你是我在迪拜遇见的最美风景。
  • 你没看见我身上烧着了吗

    你没看见我身上烧着了吗

    你如何才能分清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你什么时候是在幻想或做梦,什么时候是清醒地感到自己身在此地?留在你记忆中的是你听到孩子们的呼喊声,你能肯定那不是假的。所以你为什么还待在这里?孩子们需要你,你的妻子需要你!于是,你破门而出,在黑暗的楼梯道里奔波……这个场景似乎在曾经的某个时刻发生过!煤气灶上的水已经烧开,“咕噜噜”地翻滚着。爱丽丝正在收阳台上的衣服,她让你去把火关了。你走进厨房,一股股浓热的蒸汽从壶口冒出来,落在你手臂上。你用毛巾把水壶提开,火焰时红时蓝,好似一个漩涡般吸引着你。窗外,一头鲸铺天盖地地游过,你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所以此刻需要醒来。
  • 打劫

    打劫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热门推荐
  • 天穹变

    天穹变

    散心旅游遭遇山洪,江不凡和朋友被迫穿越。打怪升级成为族长,率强军大战四方;受重视、遭算计,四方逃亡;进荒古、闯洞府,兄弟相聚;夺传承、得奇遇,惨遭追杀。为挚爱义无反顾,九死一生、化险为夷;遭迫害远遁他方,失挚爱、知前因后果;回大荒、力缆狂澜;统大荒,灭云虚,大汉独尊。
  • 专家解答怀孕百科

    专家解答怀孕百科

    本书分为孕前、孕期、分娩、产后共4个部分,以问答方式,对女性整个怀孕周期需要了解的知识、进行的检查、需要做的准备与营养等年轻夫妻最关心的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吏皖存牍

    吏皖存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

    本书选取了麦家多年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包含《黑记》、《四面楚歌》、《陈华南笔记本》、《两个富阳姑娘》等名篇。麦家的小说具有奇异的想象力和独创性,人物内心幽暗神秘,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多被改为影视作品。由他编剧的电视剧《暗算》和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是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狂潮的开山之作,影响巨大。
  • 前夫,游戏结束

    前夫,游戏结束

    她是鸢尾家不被认可的私生女,被亲生母亲利用,与原本是她姐夫的男人缠绵一夜。几日后,鸢尾家大门前,他诡异一笑,丢给她一份协议,在他的压迫下,她颤颤的签下自己的名字。一年后,她怀着身孕被他无情抛弃!再见面时,她出现在他和心爱女人的婚礼,对他道声“新婚快乐!”
  • 总裁的候补妻

    总裁的候补妻

    法国,机场外,一抹纤细娇小的身影,右手拖着一个旅行箱刚步出机场外,她是东方女子,很年轻,大概十七八岁的模样,长相典雅柔美中带着一丝俏皮,她的右颊不经意间还露出可爱的小梨涡。她正紧张的往外看,这是她第一次到法国,人生地不熟的,等待着她心爱的他出现在她的面前来接她。可是,一道霸道的人影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样的人流骚动,居然将她拥抱在他的怀里,并且低头快速的对准她的小嘴霸道放肆的掠夺她口中的甜美芳香。……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跟范宏大告别

    跟范宏大告别

    过了八十岁的人都能隐隐约约地预知到自己行将来临的死期。这种说法不知对不对,反正阙天津老人相信了。这一天,他说他听到了死神渐渐逼近的脚步声,像广播里天气预报的声音一样清晰、从容和真实可信。那天他醒得比狗还早,他嫌村子太安静了,便在院子里大声嚷起来,这一次我真的要死了。他的四个儿子分别住在院子的四个方向,天气冷,他们还在捂被窝,先是他们的媳妇听到了老人的吵闹,摇醒了各自的男人。儿子们迟迟不答理,老人觉得被怠慢了,很生气,用拐杖使劲地敲打儿子们的房门。
  • 将军家的小酒娘

    将军家的小酒娘

    【甜宠、双处、强撩、男主老狐狸、女主小狐狸,坚决不坑】女子十八坊,十八家铺子,有女掌柜十八位。坊中有一酒铺名约今朝有酒,远近闻名;酒坊女掌柜名叫采陌,人称酿酒小娘子,除了酿得一手好酒之外,见过她的人,都说她人如其酿之酒,见者皆可醉,美如画中仙,只不过有一天,这画中仙也不再仙了,身份被拆穿,折在了一双悄然伸过来的大手里面。护国将军府的小将军,骁勇善战,脾性怪异,有人说他是侠士、有人说他性格暴戾,当然也有人说他脸皮奇厚、臭不要脸。因一命之恩,两人结下缘分,再度重逢,她一介商女,却不料卷入了皇城的争权夺势中,前有贵女心怀不轨,后有恶人虎视眈眈,且看她一个小小酒娘,如何谈笑风生间收贱惩恶,睥睨天下。只不过后面无时不刻跟着的小将军是怎么回事?喂,你别动手动脚的,爪子往哪里摸呢…
  • 杀之链

    杀之链

    吴鸣叔叔被杀的第二天,我收到了父亲的书信。展开信纸后并没有很讶异,心情反而出奇地平静,继而涌上一股难以言说的冰冷感觉——不单单缘于腊月的天气,大概也与信中对鸣叔死相的描述有关。父亲在这部分写得很详细,我并没有细读,草草收拾一下后便踏上返家的火车。吴淞离上海并不算远,即便是脚力不好的马,大概也只需要大半天。火车自然要比马快上好几倍。但是淞沪铁路修建于1876年,算来已有六十多个年头,铁轨老旧,这铁箱子也不敢肆意妄为。到头来,反而和骑马没有太大区别。不过这对于我倒没什么关系。路上刚好可以把父亲的信件再读一遍,或许能找出一两条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