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6100000008

第8章 行为改变技术的理论基础(3)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人们对某一事件所持的看法、信念不同,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也不同。理性情绪疗法中把前一个学生的信念称为合理的信念,把后一个学生的信念称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可以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不合理的信念则只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人如果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并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他最终会出现某些情绪障碍。

2.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点

艾里斯认为人们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往往具有下列3个特点。

(1)绝对化要求。对事物的绝对化的要求是人们以自己的意志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其必定会产生或必定不会产生的信念。绝对化要求常和“必须”和“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成为不合理信念中最常见的特色。比如,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不可能按个人意志来转移,所以怀有“我必须获得成功”“生活应该是很美好的”等信念的人,就容易陷入情绪困扰。

(2)过分概括化。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艾里斯指出,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这就好像只以一本书的封面设计来判断一本书的好坏。这些人面对失败或是坏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一钱不值”,是“废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其结果是导致自责、自卑、自弃的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如坐出租车遇到故意绕道的司机,便产生“出租车司机都不是好东西”以及“社会真是现实,人心真是险恶”等想法。

过分概括化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可取之处等。这容易导致个体一味责怪他人并伴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理情疗法的一句名言就是:“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

(3)糟糕至极。糟糕至极是一种不合理想法,即认为某一事情的发生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灾难性的,难以挽回或发生改变。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制之中而难以自拔。

(二)贝克的认知疗法理论

1.理论概要

贝克创立的认知疗法认为,患者的感情和行为大部分取决于患者本人对于周围世界的解释、想法和认知模式。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及行为反应。

认知疗法理论的出发点在于确认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贝克认为,抑郁症病人往往由于错误地作出逻辑判断而产生抑郁,由于歪曲了事实的含义而自我谴责。一件在通常情况下很小的事,会被抑郁病人看成是生活已完全绝望的表现。因此抑郁症病人总是对自己作出不合逻辑的推论,用自我贬低和自我责备的思想去解释所有的事件。因此治疗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患者不良的或歪曲的认知和观念。所以贝克的认知疗法又被称作“认知转移法”。

2.认知歪曲的主要形式

认知疗法着重于辨认和改正歪曲且不适应的认知。贝克归结了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的5种形式:

(1)任意推断。指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便草率地作出结论。比如,在街上遇到一位同事匆匆而过,未打招呼,于是心里便想“我什么地方得罪他了?他生我的气了?”实际上是这位同事心中有事,没有注意到他。

(2)选择性概括。指仅根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比如,某青年向女同学提出一起去听演唱会的邀请,遭到婉言拒绝,便认定自己被女同学所讨厌,没有女同学和自己交往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以偏概全”。

(3)过度引申。指在某一事件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比如,一位学生不小心摔坏一个玩具,便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学生。

(4)夸大或缩小。指对客观事物的重大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比如,一位学生在外出旅游拍照时手抖了一下,把照片拍坏了,就觉得不得了,别人会把他看成无用的人了。

(5)“全或无”思想。指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比如,一位教师上课讲错了一句话,便认为“现在全完了,我已经一钱不值!”。

从艾里斯和贝克的理论来看,虽然他们的提法、命名等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理论思想十分相似,其中心思想都认为认知可以左右行为反应,错误思想及判断是导致患病的主要原因。例如,艾里斯所提出的不合理信念的表现中有一条是“绝对化的要求”,这实际上等同于贝克的“全或无”思想;艾里斯所说的“过分概括化”也类似于贝克所介绍的“选择性的概括”,等等。上述理论为认知行为矫正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模仿而获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外一个人的行为而学习了某种行为,但要使这种模仿学习能够进行运用,就必须给予强化手段。

一、观察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班杜拉(Bandura,1925-)。班杜拉1925年生于加拿大,大学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所,专攻临床心理学,对学习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最感兴趣。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到斯坦福大学从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研究。在研究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时,他十分重视模仿、观察学习以及行为矫正等方面的过程。其所著的影响颇大的《行为改变原理》一书,就是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来阐明行为矫正观念的。他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启发人们正视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新观点,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刺激反应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同时直接接受反馈(强化),即学习者通过直接的反应受到直接的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而观察学习的学习者不必直接对刺激作出反应或直接体验强化,他只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例如,某幼儿园为了预防传染病而要给每个孩子服一粒比较苦的药丸。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自己先吃了一粒,又让一位平时不怕苦味的孩子站在小朋友面前吃。全班孩子看着他俩有滋有味地咀嚼,似乎很香甜,便纷纷喊着“我也要吃,我也要吃”,不一会儿,所有孩子均吃完了苦药丸。这就是教师利用模仿学习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典型案例。

学习者可经过观察而学得他从未表现的行为,但他是否能表现该行为,就要看他是否具有相应的运动技能。例如,一个小男孩观看他父亲使用锯子,但是由于孩子没有那种体力和相应的技巧,就不能模仿得很好。班杜拉由此认为,运动技能是精确地学习新行为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运动技能,观察学习中才能少发生错误,才能进行自我修正和调整,进一步形成熟练的运动技能,从而达到同榜样一致的正确反应。观察学习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使学习的过程缩短,而且可以避免由于直接尝试错误和失败所可能带来的重大损失。

二、“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受环境决定的,并以S—R公式表示两者的关系,其研究的重点放在环境和客观条件如何制约个体行为上。认知行为改变理论则把重点放在矫正不正常的思维模式上,其观点认为个体行为是受内部认知和思维模式所决定的。近年来,大多数心理学家及行为改变者也开始注意个体内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并把行为看成个体因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班杜拉认为,他们所谈的人和环境是各自独立的整体,行为只是由环境所决定的或由个体内部的认知因素所决定的,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单向模式,不能充分描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社会学习理论较注重于综合观点。它吸收了其他行为改变理论的精华,把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着重观察外部行为、反应性条件反射理论着重自主交感神经系统的制约反应以及认知行为改变理论把焦点放在不合理思想的矫正工作上三种观点熔于一炉,提出了“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思想——以行动、环境、个体(包括认知和动机)三者的交互决定论作为基本框架,试图解释人类动机、情绪和行为的起源。这一理论中坚持了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行为的观点。

班杜拉认为,在交互决定论中,行为、认知和其他个人因素以及环境这三者,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共同地起着作用。他指出,在三位一体交互决定论中,“交互”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决定论”是指某些因素影响产生某些结果,许多因素影响常常产生一个特定的结果。由于相互作用影响的多重性,同一因素可以是不同种条件的组合成分,同时也可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特定的因素可能与结果相关,而不必然与结果相关。比如,假如一个你不喜欢的人邀请你打网球,你可能会想到和这个人待一下午该是多么的沉闷无趣。因此,你的内部期望可能会使你拒绝邀请。但是,如果对方许诺,假如你答应和他打网球,他就给你买一副你心仪已久的、价格昂贵的球拍,情况会怎样呢?外部环境诱因的强大力量又影响了你的行为,你可能又会同意跟他一起玩。如果,这个人在玩的过程中,又非常风趣、幽默,你可能又愿意经常与他一起玩。在这个案例中,打网球的行为、对球拍的期望值以及在打球过程中环境的愉快,实际上是相互作用的。

综上可知,班杜拉的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的观点可概括为:①行为、认知(个人因素占主要成分)及环境三因素互为因果,组成相互作用的系统;②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一果多因、一因多果(注意:结果不仅指个人和环境,也指行为)。

同类推荐
  • 民法

    民法

    民法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适应高等教育网络教学的需要,我们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的教材规划编写了本教材。我们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立足中国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实际,针对在职人员的学习特点,突出实用性与实践性,尽力反映法学研究的新成果,简明阐释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使之符合网络教育的实际需要。
  • 这样写作最高效

    这样写作最高效

    本书是一部专门针对中、高考作文的训练书,旨在帮助中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高效地写出好作文,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本书在内容上紧扣考试大纲要求,准确地把握考试内容;在形式上紧跟中、高考话题文的发展趋势,取材典型,重点突出,是中学生理想的作文训练教材。
  • 服务科学:基础、挑战和未来发展

    服务科学:基础、挑战和未来发展

    近年来,服务业已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很多国家,服务业所占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从业人员都超过了70%。统计数据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人们还是会低估服务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提供完整独立的服务或包含大量面向客户服务的解决方案。
  • 天方夜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天方夜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剥茧抽丝的侦探故事

    剥茧抽丝的侦探故事

    有时真实的比虚构的更让人感到陌生和震撼。希望这些故事可以启迪青少年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并能从中积累生活经验和科学常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扩大知识面,使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热门推荐
  • 毒日燃情

    毒日燃情

    欧阳小宝,张烙,林野,是活在三个不同世界里的人,性格迥异,有着不同的家事与生活背景,却因为种种的因缘际会成为同生共死的异姓兄弟。看似寻常普通的相遇,实则隐藏着难以言说的秘密。在那些青葱岁月的看似平常的生活交际背后却有着另一番的血雨腥风。从幼稚青涩走到了成熟担当。他们用血泪的苦痛演绎着自己的故事,用勇气和深情坚守着对彼此的承诺。向来缘浅,奈何情深,难得相守,青春逆流而上……
  • 升庵诗话

    升庵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想”安无事:想得开 得自在

    “想”安无事:想得开 得自在

    这是一部关于生活心理学的图书,作者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针对当下很多人在一些无关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较真,身心疲惫的现实,正反比较地讲述了想得开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对于当下很多人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全书内容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 安魂曲之末日诅咒

    安魂曲之末日诅咒

    黑夜中的城市注定有不为人知的暗夜。暗夜中隐匿着守护黎明使命的人。看似平凡却是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的女孩杨莹琳,玩世不恭的富二代却不得不背负家族使命的季冉,拥有强大而神秘背景却深陷诅咒的周旭然,三人命运注定被交织捆绑在一起。爱恨交织,嬉笑怒骂,末日诅咒重现,驱魔小分队的打鬼怪之旅,注定面对的是未知的艰险。前世因,后世果,安怨魂,平众生,安魂曲。
  • 怨气撞铃

    怨气撞铃

    许景媛、孟阿塞、李乃文、李宗翰等主演悬疑网络剧原著小说,讲述盛家的小女儿盛夏为查明母亲死因的真相,化身为路铃掌铃人季棠棠开启的一段神秘惊险的边疆公路旅途。怨气撞铃,一串只能被死人怨气撞响的风铃,一段永远看不到终点的漂泊旅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鹤飞

    鹤飞

    “我爱你啊。”她笑着看着他,眼中有星光闪烁。他摸了摸她的头,嘴角扬起一抹微笑:“我也爱你。”他曾答应过她一起去看野鹤纷飞,可最终鹤不思归.
  • Shelley

    Shel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位面超凡之路

    位面超凡之路

    机缘送上门的时候,任何人都不介意拼搏一把!所以,在那无数位面之中,踏上那条超脱之路吧!
  • 穿到地府做美差

    穿到地府做美差

    刚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竟然穿越了,不是做梦也不是学校奇特的迎新,我只是穿越到了地府,从此以后再无好日子过。鬼王殿下饶命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级教师教你写作文:小学三年级专用

    特级教师教你写作文:小学三年级专用

    在作文课上,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该写什么?该怎么写?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素材,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们,没有注意它们。在这本书里,用8个专题,分别告诉你“如何写好自画像”“如何写好家乡的景物”“如何写好身边的小动物”“如何写好日记”,等等。方法实用,范文经典,点评中肯,还有推荐给你看的课外书,帮你全方面提高作文水平。有了它,作文提分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