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9700000014

第14章 “价值主体”:“主体性”不可消解的维度(4)

同样,人不再是“历史”的工具和手段,而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和目的。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所推动和创造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4]。承认这一点,也就必然承认人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和目的的特殊地位,对此,马克思说道:“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并‘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其实,正是人、现实的人、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并不是‘历史’把人当作手段来达到自己——仿佛历史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人——的目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5]

人成为自由、自觉的“价值主体”并因此而成为了内在的目的,摆脱了如同物一般沦为工具和手段的命运。以此为条件,人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才真正成为可能。

(二)“自由”与“正义”: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重大前提

人的生活包含两个既相互关联但同时又可相对区分的领域[16]。一是个人的“私人生活领域”;另一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公共、重叠的社会生活领域。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要成为可能,一个必不可少的重大前提是“私人生活领域”的“个人自由”与“公共生活领域”的“社会正义”,离开这两者,人们就失去尊严和幸福的可能。

“私人生活领域”的“个人自由”,亦即当代哲学家伯林所说的“消极自由”。它所关注的是:“主体被允许或必须被允许不受别人干涉地做他有能力做的事、成为他愿意成为的人的那个领域是什么?”[17]它强调的是: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拥有不受强制地以自己的方式选择自己的生活目标的自由。在这里,“选择”意味着,在生命个体前面,存在多种“生活的可能性”,有多扇“大门”向他敞开,他可以在多种选择中去追求和创造自己的“可能生活”而不是在外在压制下进行非此即彼的“决定”。它相信,人之有别于动物,首要之处“不在于它拥有理性,也不在于发明了工具与方法,而在于能选择,人在选择时而不是被选择时才最成为自己;人是骑士而非马匹;人是目的的寻求者(而不仅仅是手段),并以他自己的方式追求目的;可想而知,追求的方式越多,人的生活就变得越丰满;个体间相互影响的领域越广,新的和预料之外的机会就越多;他沿着新鲜而未被探索的方向改变其自身性格的可能性越多,展示在每一个个体面前的道路也就越多,他的行动和思想的自由就越宽广”[18]。自由地创造“自我”的个性和人格,选择和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这就是个体生命自由的核心内涵。

上述意义的“个人自由”对于人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只有在“个人自由”得到保证的条件下,个人才能彻底避免外在的专横力量对其生活的侵害,从而真正捍卫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如果面对突破边界的入侵力量,一个人只能说“是”而失去了说“不”的可能,那么,个体生命的私人空间随时面临被外在权威侵入并被它完全溶解的危险。不仅如此,只有确立了“个人自由”,每个人也才能为自己的行为真正承担起责任,“自由”和“责任”乃是一枚铜币的两面,二者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这倘若失去了自由意志,完全按照自然领域的因果必然性规律来规范人的生活,那么,人也失去了承担责任的可能与必要,因为此时,人实际上被视为“机器”,而作为“机器”,没有任何理由要求它承担“责任”。对此,康德的论述是十分深刻的,他说道,“没有这种乃系唯一先天实践的先验自由,任何道德法则,任何依照道德法则的责任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把这种过程在其中出现的主体称为物质的自动机,因为在这里机器是由物质推动的”[19],“只要自由应当在一个属于感觉世界的存在者身上与自然的机械作用结合在一起,它就仍然面临一种困难。这种困难,纵使到此为止所述的一切都已为人认可,它仍然使自由处于彻底毁灭的威胁之下。……人就会是由至上匠师制作和上紧发条的一个木偶或一架沃康松式的自动机”[20]。正如木偶或自动机是不可能“负责”的一样,失去了“自由”和“人格”的人也就完全失去了担当责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可见,只有确立起“个人自由”,个人的生活才能免于依赖和奴役,并为自己的生活切实地负起责任来。因此,它构成了人的有尊严和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

“个人自由”对于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是重要的,但它并非唯一的价值,极端自由主义的根本缺陷正在于此,它把个人自由绝对化和实体化,把它视为至终究极的唯一价值,而遗忘了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另一条件,那就是“社会公正”。

在现实中,每个人不仅有其“私人生活”,而且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前景和发展机遇甚至整个生存命运深受他所处的社会基本结构和制度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超出个人的控制范围因而是他所无法选择的。在此意义上,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制度是否正义和公正,对于人的尊严和幸福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社会正义对于人的尊严和幸福的重要性可以从与“正义状态”相对的“自然状态”的比较中得到最为清楚的凸显。所谓“自然状态”,就是每个人都从自身利己欲望出发,努力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并因此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争斗的野蛮状态。霍布斯把它称为“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状态”,每个人为了“求利益”、“求安全”、“求荣誉”,都把其他人视为“敌人”,“在这种状况下,产业是无法存在的,因为其成果不稳定。……最糟糕的是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人的生活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21]。康德把“自然状态”称为由“盲目的偶然性”控制的状态,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对抗,人的生活被充满分裂和冲突的“非社会性”原则所统治,由此所导致的结果将把人类拖向毁灭的“坟场”[22]。毫无疑问,在此状态下,人的尊严必然让位于人与人“奴役”与“被奴役”的两极对立关系,“幸福”必然让位于令人绝望的恐惧和战栗。

只有避免上述“自然状态”,人的尊严和幸福才成为可能。而要从“自然状态”摆脱出来,建立起“文明社会”,最为根本的条件就是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层面确立起“社会正义”的价值。通过“正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确立,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协调其利益关系,实现从“自然状态”向“文明的法治状态”的根本转变并因此使个人的尊严和幸福在社会制度的层面得到最为有力的保证。

在哲学史上,康德是最早对此进行深入探讨的思想家之一。在其晚年著作《道德形而上学》中,康德把道德理论分为“正义的哲学原理”和“善的哲学原理”两个部分。已有学者指出,康德把“正义的哲学原理”纳入其道德理论,表明了康德思想的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从仅仅关注个体性道德立法的“善的哲学原理”转向了对“正义”与“德性”的二分[23],它表明了康德这样的关注:“要是没有以有效法律表现的正义,就根本不会有道德,而人类生活就会失去价值。”[24]在康德看来,“正义原理”所要处理的是不同个体之间如何彼此共存、自由的存在者如何克服外在冲突的问题。它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外在地这样去行动:你的意志和自由行使,根据一条普遍法则,能够和其他所有人的自由并存”[25]。只有按照这一普遍法则确立起正义的社会制度、协调人们的关系,人类才能避免在人和人的相互分裂和冲突中陷入毁灭,才能超越“自然状态”,建立一个有秩序的文明社会:“正义的至上要求是:具有理性的感性存在者不应该生活在自然状态,而应该生活在法治状态。”[26]正义的普遍原则构成了对于社会生活的所有成员都具有约束力的、有效的“绝对命令”,离开它,人的生活将失去基本秩序并变得毫无意义。

在当代哲学中,罗尔斯是继承并发扬了康德上述思路的代表人物,他开启了当代哲学以“正义”问题为中心的政治哲学景观。罗尔斯承认,他之所以把“正义”作为自己毕生关注的主题,是因为他相信,正义是构成人的尊严和幸福的最为基本的条件。在《正义论》一开头,罗尔斯说道:“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27]正是怀着这种信念,罗尔斯形成了他关于社会正义原则的系统论证,并因此使得“社会正义”成为当代整个政治哲学的关键主题。人们普遍承认《正义论》是一部具有“轴心转折”意义的巨著,它不仅恢复了道德哲学的尊严,而且也开创并证明了一种崭新的规范伦理学类型——现代民主社会的自由正义之制度伦理学。很显然,关于“社会正义”的探讨之所以获得这种特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越来越自觉地认识到:只有社会制度层面的正义,才能保证社会生活的良善秩序,实现社会生活的真正稳定与长治久安。这是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命个体获得尊严和幸福的最为基本的保障。

上述“自由”与“正义”这两个基本价值,分别从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构成人的尊严和幸福的基本前提。只有当它们被牢固地确立起来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以落实和贯彻时,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三)全面丰富的生命存在方式: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要成为可能,最后还需要一种健全的生命存在方式作为保证。这种生命存在方式的本质特征,可以用“全面”和“丰富”来概括。“全面”和“丰富”与“片面”和“贫瘠”相对,“片面”和“贫瘠”的生活是一种抽象化的、使人失去人性的生活,因而必然是一种无尊严的不幸的生活。

“全面丰富的生命存在方式”,这是人作为“价值主体”的重要内容。按照马克思的论述,所谓人的生命的“全面性”与“丰富性”,包含两方面基本含义。第一,它意指人的生命不能还原为单一、片面的“原则”或“先验本质”,它是一个由多重、多向、多面和异质性的环节和内涵所构成的全面和丰富的立体性存在。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28]”,就是“富有的人和富有的人的需要”,而所谓“富有的人”,就是“有总体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29]。第二,它意指人是一种面向整个世界的世界性的存在,人存在于与他人的内在一体性关系中。并同时存在于与自然的内在一体性关系中,就前者而言,“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就后者而言,自然构成了人生命表现的对象,“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30],离开实践活动中与他人、与自然所形成的这种能动的一体性关系,人的生命将成为孤立的、封闭和僵化的存在。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当人拥有上述“全面性”和“丰富性”时,他才是有尊严的幸福的人。因为这种“全面性”与“丰富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人具有完整人性的标志。动物的生命活动是狭隘、片面和单一的,“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31],“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32],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33],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能够“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并“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4]。它表明,人的生命是一个由多重矛盾关系相互渗透、相互交错的复杂系统,自然性与超自然性、肉体与灵魂、感性与理性、历史性与超越性、有限性与无限性,等等,这些相互对立的两极性矛盾在人身上同在共存,共同构成人生命的有机环节,人的生命不存在于任何一极,而存在于这些矛盾环节的否定性统一之中。同时人的存在是一个由多重矛盾关系构成的开放网络,其中交织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既有确定区别同时又否定性统一的复杂关系,人、自然与他人,三者三位一体,密不可分,形成了人既以自身为中心,同时又向自然、向他人开放的新型关系。人的这种“全面性”和“丰富性”,表明“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5],意味着人超越了动物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获得了做人的尊严和人之为人的幸福。

按照这种理解,人的尊严的丧失和不幸,就体现在把人全面和丰富的生命抽象和还原为单一、片面的向度,把活生生的人的生命蒸馏成单向、单极的抽象化幽灵。人的生命因此失去了“现实性”和“具体性”而成为僵化、干瘪和贫乏的存在。

同类推荐
  • 卜子夏考论

    卜子夏考论

    本书稿在搜集传世古籍、出土文献、地方志书和家谱族志中所有关于子夏的资料,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用共计四章十四节的篇幅,深入系统地研究、考证、论述了孔子高徒子夏的家乡人文地理,卜氏家学渊源,孔门求学经历;他在孔子逝世后“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授《六经》“发明章句”,作《毛诗序》、《仪礼·丧服传》、《子夏易传》(至少为第一作者,其后学陆续有所补益)等经典的历史性业绩;特别是他参与主编《论语》总结孔子教弟子怎样做人的教育思想,全面继承和部分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由是论证子夏(还可以类推到曾参、子游等孔门高徒)实为中国教育史、中华文明史上承上启下的一流大师级人物。另:李慎明院长同意为其作序。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热门推荐
  • 幽灵

    幽灵

    风靡全球的挪威作家、北欧悬疑小说天王尤·奈斯博《猎豹》之后再创销售奇迹,入围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国际匕首奖决选,荣登《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洛杉矶时报》畅销榜!哈利自我放逐到香港之后,以为从此远离警探生涯给他造成的创伤。但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曾与哈利情同父子的少年欧雷克,因涉嫌杀人而被警方逮捕。哈利无法相信欧雷克是杀人凶手,因此返回奥斯陆试图找出真凶,挑战一桩在警方看来已经罪证确凿的毒虫命案。为了拯救他誓言守护的少年,在律师汉斯和昔日旧友贝雅特的帮助下,哈利只身展开调查。然而他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让人有效迷失的处境。如幽灵般神秘飘忽的贩毒组织幕后首脑,渴望权力的政客,收受黑钱的警方……没人希望哈利回来,找出真相……
  • 梦回云岗

    梦回云岗

    肖长冰把身上的香袋解下,递给宋堃:“这是她研究云冈,留下的资料。”宋堃接过。一群带哨的鸽子,从山坡上空掠过。宋堃肃立墓前,捧着香袋,慢慢抬头,对着蓝天白云高喊:“慧娴,我回来了,永远不会离开你了!”宋堃的声音在石窟里回荡。“……我回来了,永远不会离开你了!……”宋堃凝视着石壁,他所熟悉的那尊一手提瓶一手拈花微笑的提瓶女,忽然变成慧娴。慧娴身披轻纱,手捧鲜花,微笑着款款走向宋;在她身边,数不尽的飞天在曼舞轻歌……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傲世惊凰:邪帝强宠逆天妃

    傲世惊凰:邪帝强宠逆天妃

    【新文《权逆九界我为后》正在持续连载哦稳定更新请放心】莫名穿越,她打劫师傅,扫荡灵丹。被封郡主,她上抵帝王,下压皇后。神器?灵体?千年源力?那都不是事儿!见惯了世事炎凉、人心淡泊,她凤鸿歌可不是好惹的角色!一朝圣光双拳现,金凤展翅万夫敌,庸俗尘间烟万卷,绝世佳人谁敢敌。纵然见过的大风大浪不少,可是当一个真正的帝王每天黏在你身边时你是什么感受?两耳光外加一脚对付之!管你是呆萌小正太还是腹黑帝君主,不屑冷哼加诸之!“小凤儿,等等我!”“小凤儿,带上我!”“小凤儿,嫁给我!”明明是自己捡到的小破孩,怎么不知不觉竟然让自己动了心······且看红尘世间多纷扰,怎奈何人却偏往纷扰去。
  • 人体彩绘

    人体彩绘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精灵宝可梦之破碎的大陆

    精灵宝可梦之破碎的大陆

    为了寻找未知的传说小精灵,身为博士的他跨过茫茫大洋,来到了这块远方的大陆,陌生的土地,陌生的地区,唯有着这片天空连在一起。被过去所牵绊,被未来所拘束,为了当下,他有着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 大明第一富豪

    大明第一富豪

    纪小岩,职业扑街写手,魂穿大明,成为一个孑然一身的乞丐,如何在等级森严的大明生存下去,并过上体面的日子……
  • 陌与黎

    陌与黎

    一场无奈,她母亲离开了她父亲。十三年后,哥哥劝离,她回到了她父亲的身边。不久后,公司被毁,却是哥哥另一家公司所做。她愤然去质问哥哥,却不想,哥哥失踪了。……当消失不见的哥哥再次出现时,她又该如何去面对,是该微笑拥抱,亦或是斥责追问。当一切谜团解开后,母亲又是否会安全回归?一家人又是否会团圆?她又是否会获得真爱?预知后事如何,请看小说!
  • 走下楼梯的裸女

    走下楼梯的裸女

    围棋冠军柯宇祁与未婚妻在花园迷宫酒店吃饭时,其准岳父逻辑学教授倪思楠在家中被杀,警察荆柏智怀疑此事与黑社会头目蔡崇义有关。因为荆柏智以前的破案搭档公安局牛芮安局长是蔡崇义的舅舅,寻找蔡崇义犯罪的直接证据,是相当复杂而谨慎的;其间线人聂子善的失踪,更使案情扑朔迷离。与此同时,副市长叶一炜与妓女白鸽有过一夜情,受蔡崇义团伙要挟,一个杀人合同在不折不扣地实施中。白鸽与同伴朱琳的反跟踪,始终巧妙而机智,但最终仍是一场惨不忍睹的悲剧。另外,送奶工苗海根受到蔡崇义马仔周小华的讹诈,抱着不能给恶人欺负的念头,找报社、派出所无果,最终采取极端手段,一并结束这几个案子,同时也结束这个故事。
  • 妖妃有毒

    妖妃有毒

    受人污蔑,将军府满门含冤而亡!她亲眼看见了,斩台,被族亲的血,染成了刺目的鲜红色。十二年后,她,强势回归,势要那些人,夜夜梦靥,父债子偿,誓做妖妃,让那帝君,成为昏君,背负千古骂名!甘愿倾尽所有,只为亡灵安息,却不想,百毒不侵的心,染上了情毒,情丝破茧,再也抽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