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8300000004

第4章 天与人(2)

浑天说认为天地结构像一个鸡蛋,地像蛋黄,处于中央,静止不动。天体像蛋壳,以三十六度斜轴为中心,绕地旋转。这个轴的北端为北极,南端为南极。所以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三十六度。浑天家还做过实验:制造一个浑天象,圆球状,上面点缀着星星,放在地下暗室中旋转,有人在地面观察天象。浑天象上某星出现,向地面报告,地面上观察的人就能看到某星从东方升起。每天都可以得到这样的验证。因为日随天体从地下转过去,因此日有时在地下,这就可以解释上面讲到的日影现象。还可以解释因为地与日月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月相的盈亏,日食和月食的现象,还能对日食和月食作出预报。浑天说能指导制订比较精密的历法。它比西方的地心说合理性稍多一点。西方地心说用几十个本轮、均轮来计算日月运行情况,既复杂又不准确,现在已经被放进历史博物馆了。而浑天说用一层天计算日月运行情况,既简单又准确。现代球面天文学基本上采用了浑天说的原理。浑天说所讲的天体旋转运动,曲折反映了地球的自转运动。浑天说认为天体(恒星天)由东向西旋转,即左旋,日月五星从西向东旋转,即右旋。这样可以解释日的运行与四季变化的对应关系,曲折地反映了地球的公转运动。

任何科学都是以假说的形式发展的,因此它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都存在某种缺陷,都要被后来新的假说所取代。浑天说也不例外,它一方面认为地像蛋黄,处于中央,这说明地是圆球体;另一方面又说北极出地三十六度。这好像地是平面体。二者似乎有矛盾。另外,它认为南极在地下三十六度,离南极三十六度内的星辰,终年隐没于地下,是人们看不见的。唐代天文学家到南海观察天文,见到许多星星都是古代天文书上没有写的,星图上没有标出的,也没有名称,都在三十六度以内。老人星原来在天边,很低。从南海看,它也在很高处。天文学家到北方却发现另一些浑天说解释不了的现象。北极星快到头顶上,那里的夏季,黑夜很短,天黑时煮羊胛,羊胛还没煮熟,天已经亮了,黑夜大概只有两三个小时。浑天说认为日出地面,全天下都亮了,日入地下,全天下都进入黑夜。也就是说天下的昼夜是一样的,为什么北极附近的夏季黑夜那么短呢?唐代人发现了这种奇怪现象却没有人深入研究,失去发展的重要机会,致使浑天说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界统治达一千五百年之久。当西方传入近代天文学以后,浑天说才逐渐被取代。

中国汉代还有一种天说:宣夜说。它认为天既不是大圆盖,也不像大蛋壳,而是充满气的无限空间。日月星辰都飘浮在空中,由气托举、推动着在无限的空间中自由浮动,没有规律性。这样它对于制订历法没有指导意义。天文学的实际用处主要在于制订历法,因此它在天文学界很快就“绝无师法”,没有人用它了。但是,它在汉代以后,却有很大影响,给气一元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它受到现代科学家的高度重视。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这种学说与西方所有的宇宙模式相比,都毫不逊色。

天文学的发展,对天命论是严重的冲击。但是,天文学家对于天象的观察、研究,都很认真,很客观,而对于如何解释天象的变化和怪异现象,则无能为力,还经常受世俗迷信的影响。汉代张衡是杰出的天文学家,是浑天说的主要代表,在天文、机械、地震以及文学艺术诸方面都有创新和优秀成果,是多才多艺的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但在讲到日月运行时,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也说日月运行,“历示吉凶”,认为日子是有吉凶的,办什么事情,都要选择黄道吉日,才能顺利成功。科学家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内,是名副其实的行家,在研究的领域之外,他们的见解往往不那么高明,甚至不及一般群众。因此,要批驳形而上学的僵化观念,破除世俗迷信,只靠科学家是远远不够的。

1.3哲学的天

对于天命论,天文学成果只是沉重的冲击,哲学家的批判才是致命的打击。在天人感应说十分流行的时代,东汉王充对天命论与天人感应的批判细致入微,系统严密。

天人感应说认为天创造万物,天能听取人的说话也能看见人的行动,还能与人进行思想交流,能享受人祭祀时所用的牺牲,如此等等。天活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格神。

王充认为天道是自然无为的,所谓天生,实际上就是自然,自生。因为是自然的,天下无数的草木和禽兽昆虫才可以同时并生。天命论者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天为人而创生的。宋国人用木材刻一片树叶,花了三年时间。列子说:如果天地三年做成一片叶子,那么天下有叶子的植物就很少了。鸟兽的羽毛要制作起来,似乎更困难一些。那么天下生物那么多,天哪能有千千万万双手来制造万物?即使有意识,也无能为力。父母生子,子在母腹中逐渐长成,父亲无能为力,母亲也无能为力,婴儿就在腹中自然长成。天地间万物也是自然形成的,天地没有创造的意识。

人吃粮食和鱼肉,有人说天为人而生了谷类、鱼类和兽类等。人用棉花纺纱织布,做成衣服御寒,有人说天为人而生了棉花。总之,天为人而生了万物。王充反问道:蚊虻吸人血,是不是天为蚊虻而生了人类呢?蚯蚓吃土,难道是天为了蚯蚓而生地?实际上,万物自然而生,人类选取好吃的吃,好用的用,并非天故意为人类而有意生万物。

古代有很多关于人的精神感动上天的传说,这些传说表达了人们一种良好的愿望。后来被天人感应说引为例证。因此,王充从求真的角度,实事求是地对这些传说进行分析,来批驳天人感应说。

例如,有的人说:荆轲为燕太子丹去谋刺秦王,精神感动上天,因此出现“白虹贯日”。王充认为,天有几万里那么巨大,人只有几尺长,微小的人怎么能感动巨大的天呢?就像用筷子撞大钟,麦秆敲大鼓那样,不会发出响声。有的人说,人通过精诚感动上天。王充说:用绳子悬挂一个水果在空中,轻轻一碰,就会摆动,用口对它使劲吹气,也会稍稍动一点。但是,如果站得很近,虽然用很强烈的意念,用精神,却不能使水果产生一点点摆动。这说明人的精神力量是微小的,怎么能感动那么巨大的天呢?天人感应说认为人通过气感动上天。但气也像水那样,一尺长的鱼在水中拍打,水波会传出几丈远,一里以外的水面就毫无动静。几尺长的人在气中折腾,信息之波最多可以传出十里远,百里之外,就没有任何信息了,几万里之外的天就更不会有什么动静了。因此说人的精神能通过气来感动上天,是没有根据的。

有的人说,大声喊冤,上天听了会表示同情。例如,邹衍无罪,在燕国被拘捕。夏天五月,邹衍仰天长叹,天就为他降下霜。王充表示怀疑,天离地八万里,人的叹息是否能传到天上去?天是否有耳,能听到人的叹息吗?人坐在高台上,台下有蚂蚁叫,人是听不见的,天怎么能听得见在万里以外人的说话声呢?

人与人因为距离远,语言不通,还需要翻译,才能进行思想交流。天与人异类,人说话,天怎么能知道是什么意思呢?一火星烧不热一大锅水,一小块冰不能使厨房寒冷,邹衍的叹息怎么能使天“陨霜”呢?天气变化是有规律的,不会因为个别人的冤情而改变。为什么夏季五月会降霜,王充作出正面解释:邹衍时代用的是周历,周历五月相当于夏历三月。燕国在北方,原来就比较寒冷,三月降霜是常有的事,并不奇怪,与邹衍叹息没有关系。汤被囚于夏台,周文王被拘于羑里,孔子厄于陈、蔡,这三位圣人遇到困难,上天都没有什么表示,邹衍至多是一位贤者,仅仅一次叹息,天就专门为他“陨霜”,哪有这种道理?有的人又说,天会赏善罚恶,谁做了好事,上天就会降下祥瑞,予以支持;谁做了坏事,上天就降下灾异,表示谴责。圣人当政,应该说做了很多好事,但是,夏禹时有大水灾,商汤遇到七年大旱。对于个人来说,孔子的学生有七十二贤人,其中颜渊早夭,子路被杀,子夏失明,他们都做了什么坏事,受到如此报应?为什么恶人命不短,善人命不长?天为什么不能让善人常享一百年高寿,让恶人早夭恶死?实际上,许多恶人如日杀无辜的盗跖却能长寿。

又有人说,牺牲祭祀,可以祈祷上天保佑。王充说:天有几万里那么大,该吃多少东西才能饱?你供上一头牛,不抵给一个人一粒米饭,怎么能吃饱呢?天吃不饱,是否愿意出力保佑你呢?许多人都把天说成像一个人,但是,天哪有口、鼻、耳、目?哪有手足?天也没有肠胃、心思,更不会吃饭,不会思考,不会听人的话,也不会看人的行。王充认为天就是一块固体,像地一样,是一个极大的自然物,根本没有意识。有的人说天是气,气当然也没有耳目心思,像一缕青烟,像一阵春风,也是不会思考的,更不能赏善罚恶。

王充经过详细分析研究,认为天或者像一块巨大的固体,或者是弥漫无际的气,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天都只能是无意识的。因此,他说“天道自然”,与人不会产生精神感应。天的自然性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昼夜、寒暑的变化,如雷电风雨的降临,人都要想法对付:黑夜,用火照明;寒冷,用棉保温;盖房屋以避风雨;筑堤坝以防水灾;等等。而人对天是无能为力的,不能变夏天为冬天,也不能变冬天为夏天。因此,天人的自然感应只能是单向的。

王充以后的两千年中,科学技术有了巨大的发展进步,现在人类影响自然界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破坏性能力。例如大批砍伐树林,水土流失严重,使一些地区沙漠化;人类发展工业,产生大量的废物、废气、废水,严重污染空气、水域和环境,使大批鱼、鸟等生物大量减少,甚至濒临灭亡。人虽然至今不能改变太阳系的环境,也不能改变地球的运行轨道,但对地球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在地球上,天与人的自然感应已经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人类应该保护自然环境,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人对天的影响的一种积极表现。

总之,天人之际是人类长期关注的问题,现代社会对此又有了新的研究课题。天人关系是人类研究的永恒课题,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个课题的内容也会不断更新,不断丰富。

2.天人合一

中国汉字的多义性与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模糊性,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学者的研究或者争论,与此多有关系。有的学者不太了解这一情况,在多义中只取一义,或者根据自己的想法,将本来模糊的改成精确、清晰的,结果失去原意。对于“天人合一”,就有这种情况。先将“天”确定为神灵的天,“人”确定为人类,再把“合”理解为两种不同的东西相加与结合,于是就得出“天人合一”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成立的。进一步推翻所谓“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之类的说法。全部论证过程似乎都是很严密的,其实有许多理解不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明显的误解。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是多义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种意义:一是自然的天,一是神灵的天。

自然的天也有几种意义:

一是与“地”对应的天,即“天地”中的天,包括日月星等天象以及气候、气象等。如《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列星指天上的所有星星,主要指恒星。所有恒星随着天旋转。日月交替着照耀天下。四季轮换着出现。阴阳变化存在于天地之间,风雨在广泛领域中产生作用。这些都是天的表现。“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日食月食,风雨不及时,新星突然出现,虽然是非常的现象,却是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的。《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阳气积累成天,阴气积累成地,天地是阴阳二气形成的。地面以上的一切现象都包括在“天”这个概念内。

二是与“人为”对应的天,指一切不是人为的自然现象,包括与地对应的天的全部内容,还包括地面上自然发生的一切现象。如《庄子》所说的“牛马四足,天也”。牛马有四条腿,是自然的,这也是天,即天赋的意思。《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这些说法中的“天”都是天然即自然的意思。

三是与“人”对应的天,是天地的简称,指整个自然界。如《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这个天就包括“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司马迁所谓“究天人之际”,这个天就包含“人之外的一切都是天”的意思。

四是天有时也包括人在内,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宇宙。如董仲舒讲的“天有十端”,十端是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这个天就是无所不包的,这一句话中,两个“天”的内涵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在西方哲学中不太可能出现。如果不能理解中国哲学中这种模糊性,那就可能误解一些古代的思想。张载讲“太虚即气”,太虚又名为天。这个天也是整个宇宙空间。

同类推荐
  • 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

    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

    由伯兰特·罗素著的《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在此书中,总是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 南怀瑾的人生禅学课(智者人生系列)

    南怀瑾的人生禅学课(智者人生系列)

    该书主要以南怀瑾著作为本,讲述人生苦乐、爱情、得与失、名利、幸福生活等,通过大师的人生经历、言行举止、著述,来讲述如何在尘世中修心的人生哲学。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伦理与文明(第1辑)

    伦理与文明(第1辑)

    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对策研究”为主旨、以面向“中国问题和中国立场”的伦理学研究为旨归、以全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各级党校从事伦理学研究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为对象的以书代刊系列出版物。本刊力图体现伦理学研究最新的学术成果,并期望将其办成伦理学领域的一个前沿性、有特色、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学院:荀子的人定胜天》主要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并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荀子,名况,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热门推荐
  •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

    一个美丽的倾国倾城的女人,一个拯救生命和挽救生命的女人!她的美是让人终生难忘的那种,这个端庄温婉知书达理的女人在亲眼目睹他老公和自己的挚友在自己家的卫生间里苟且时,她的内心和表情都扭曲了!
  • 万道吞天决

    万道吞天决

    原本被同门视为废物的陈轩,某一天记忆觉醒,原来他是一代吞天大帝转世重修之身。归来之日,战天骄,灭强敌,他将再次踏上万界之巅!
  • 新文化视野下的人民历史:拉斐尔·萨缪尔史学思想解读

    新文化视野下的人民历史:拉斐尔·萨缪尔史学思想解读

    该书以翔实的资料全面地向史学界介绍了英国新左派史学家拉斐尔·萨缪尔的生平和活动、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其中,特别肯定了拉斐尔·萨缪尔主张人民史学,倡导史学家都来研究人民历史的思想;肯定了拉斐尔·萨缪尔主张采用新文化史学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研究下层民众的历史。该书对学习和研究西方史学理论、史学思想和英国史具有重要学术参考价值。
  • 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小学生们可以跟随本书巡游世界地理,踏遍大洲,游遍大洋,饱览全球的壮丽风景,了解地质环境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小读者们足不出户,将天下风貌一览无遗。浩淼的宇宙,蔚蓝的星球,风雨云电的洗礼,沧海桑田的变迁,神秘的自然地理待我们探索;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960万平方公里江山如画,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待我们了解;更有五大洲风情、黄白黑皮肤的民族创造的精彩纷呈的地区文化待我们追寻。
  • 巴士警探

    巴士警探

    青年作家吕铮继《警校风云》、《黑弈》之后又一警界传奇作品。首度追问情感主题,深入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书写打扒警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浪漫、温馨、唯美……警察浪漫小说的攀峰之作!
  •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降一相公

    天降一相公

    五年的用心经营,最后,那爱情还是泡了汤。为了忘记过去重新开始,叶零星辞职准备回家陪爷爷三个月,然而却意外的捡到一个绝色王爷…反正无事可做,帮助一个人融入社会便是举手之劳,她并不吝啬自己的善良。【王爷在农村】见过王爷骑摩托车吗?见过王爷滑旱冰吗?见过王爷收割稻谷吗?见过王爷用扁担吗?【王爷在都市】连小学文凭都木有的绝代王爷能找什么样的工作?情敌来袭,王爷会作何反应?…【叶零星的血泪史】捡个王爷不容易,养个王爷更不容易!不仅要当妈——嘘寒问暖全面照顾;要当老师——从小学教到大学;要当厨娘——做饭;要当丫头——穿衣洗衣,好吧,如果是朋友,其实这些都能做到,只是——要她暖床?很好!交出工钱还清债务,到别处住去吧!求留言、求评论、求收藏!没事可以去看看通透另外的文嗷~通透的群:220407978,感兴趣的亲可以加着玩~
  • 霸气总裁,请离婚!

    霸气总裁,请离婚!

    【全文完】订婚前夕,遭遇男友背叛,那一刻,她的心,疼得无法呼吸……一场错婚,婚房里出现的男人,是双腿伤残的霸道总裁。他双腿伤残,坐着轮椅,身后跟着两个小奶包。传言,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帝国,掌握着S国经济命脉,也掌握着无数人的身家性命。白天,她是后妈,要照顾他前妻留下来的两个奶包,衣食住行样样俱全;夜晚,她是仆佣,要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各种的生活,种种事情缺一不可。厌倦之后,终想逃离……他爱得肆意狂澜,她伤得步步躲闪。情殇过后才知,如果这世上没有你,如果没有遇见你,我不会快乐。
  • 中国书法全集2

    中国书法全集2

    《中国书法全集2》主要内容分为“独特的汉字”、“甲骨文与金文”、“隶书及其子孙”、“文房四宝”等章节。
  • 我的1996之金融帝国

    我的1996之金融帝国

    1996年的唐文获得了一项能力,他能看到一个人的未来。通过他们的未来,他知道未来华夏的房价会很高。他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他知道未来华夏互联网有三巨头。他知道有一位叫乔布斯的牛人还没回到苹果。他知道未来最年轻的世界富翁还在上中学。他知道未来出现网购,世界上最牛的网购公司还没有成立。他知道未来两年有一家谷歌公司会成立。他知道……于是他投资这些赚钱的公司。(已有一本150万字完结小说,可放心入坑!)群号:745117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