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7400000006

第6章 欧战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5)

此种西方思潮的变动影响到了中国。许多报刊都在介绍杜里舒的生机论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梁启超、张君劢等人游欧时就曾拜访过柏格森。梁在《欧游心影录》中反复强调西方“科学万能梦”的破产,但为避免误解,他又特地注明说:“读者切勿误会因此菲薄科学,我绝不承认科学破产,不过也不承认科学万能罢了。”可以说这是国人明确反对科学主义的第一声。其后在论争中,张君劢等人实际上是在演绎梁的思路。例如,张君劢说:“近三百年之欧洲,以信理智信物质之过度极于欧战,乃成今日之大反动。吾国自海通以来,物质上以炮利船坚为策,精神上以科学万能为信仰,以时考之,亦可为物极将返矣。”[5]李宗武也指出:“19世纪末叶以来,从科学万能的信仰中好像已漏出许多绝望的叫声。人类生活的背景越发现出忧郁阴暗乏味的色彩。文明各国的悲剧惨象,只是有增无减,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原来)人的生活决不是到处可以用点、线、圆弧说明的;决不单是物质满足说得享受幸福,免除烦闷;决不是征服自然就算已毕能事——虽然在中国讲这句话,好像还太早。”[6]因之,将当年的这场论争简单概括为科学与反科学之争,显然是不恰当的。

人生观问题是人的境界问题,境界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它是否符合规律。不理解宇宙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在人生问题上就不可能有高的境界。而要正确认识此种规律,就需要科学思想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唯有科学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正确与否的命题。张君劢以为科学无权过问人生观问题,或如梁启超等人以为科学只能解决人生关涉理智方面的问题,其他有关情感方面的问题是绝对超科学的,有失偏颇。相反,胡适、丁文江诸人强调科学足以指导人生观,应将科学应用到人生问题上去,则是对的。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见解,则更显力度,如瞿秋白说:“总之,科学的因果律,不但足以解释人生观,而且足以变更人生观。每一‘时代的人生观’为当代的科学知识所组成;新时代人生观之创造者便是凭藉新科学知识,推广其‘个性的人生观’使成时代的人生观。可是新科学知识得之于经济基础的技术进步及阶级斗争里的社会经验。”[7]但是,也要看到当时论争双方对概念的运用往往缺乏统一的界定,因之常常是各道其是,渺不相涉。“科学”一词,从狭义上讲,专指自然科学;但从广义上讲,则应包括社会科学在内。张君劢、梁启超等人所讲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因此,张君劢强调科学的特点是客观的,以逻辑分析为主要方法,重视因果律;而人生观的特点却是主观的、直觉的、综合的、意志自由的、单一性的等,显然,他实际上是强调人类精神创造和心灵世界的独特性,以为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不足以解决全部的人生观问题,而有赖于人文科学独特的方法。尽管他未能看到自然科学的方法正向人文科学渗透,但其见解自有的合理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值得注意的是,张君劢将论争双方的根本分歧,最终归结为是否承认“自由意志”。他在《人生观之论战序》中说:“此二十万言之争论,科学非科学也,形上非形上也,人生为科学所能解决与不能解决也,有因与无因也,物质与精神也,若去其外壳,而穷其精核,可以一言蔽之,曰自由意志问题是也。”从总体上看,张君劢等人所谓的自由意志,并非主张人可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而随心所欲,而是与科学主义将人视同机器和主张意志必然论相对待,强调人毕竟有判断是非取舍善恶和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处境与命运的意志空间,因而才有精神境界与道德规范问题。范寿康认为,不管张的其他观点是否正确,他提出将自由意志问题作为人生观的根本问题,却是不错的。他说:“我们的意志作用常常执行某种行为或抑制某种行为。我们的意志作用有这一种选择的自由,所以我们对于行为才有责任之可言。我们对于善恶能够随意取舍,所以我们人类才有道德之可言。”[8]梁启超也指出,科学主义的机械论的人生观,将人类的精神生活也说成与物质一样受“必然法则”的支配,这是变相的运命前定说。既否定了人类的自由意志,还有什么善恶的责任?为善为恶都不过是那“必然法则”推动着我动,还有何道德可言?上述观点强调人性境界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是否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这并不否定人类精神生活的多样性与道德自律的必然性,因为社会历史的和谐发展本身就体现着多样性的统一。因此,梁启超等人反对机械主义,提出自己的“自由意志”说,有它的合理性,是应当重视的。

胡适等人正是因无视这一点,终究暴露出了自己科学主义的破绽。例如,丁文江说,“科学方法是万能的”,它终将“统一”人类的人生观。[9]胡适则毫不隐晦,承认自己的“新信仰”与吴稚晖完全相同,正是张君劢所谓的“机械主义”,或梁启超所说的“纯物质的纯机械的人生”。他引后者的话说:“我以为动植物且本无感觉,皆止有其质力交推,有其辐射反应,如是而已。譬之于人,其质构而为如是之神经,即其力生如是之反应。所谓情感、思想、意志等,就种种反应而强为之名,美其名曰心理,神其事曰灵魂,质直言之曰感觉,其实统不过质力之相应。”[10]把人仅仅视为由几多血肉筋骨组成的动物,以为其情感、思想、意志等精神活动都不过是“质力相应”而已,因之借助科学方法将统一人类的人生观。这是典型的科学主义的机械论。

遗憾的是,主张唯物史观的陈独秀等人,实际上也尚未尽脱科学主义的藩篱。陈独秀说:“世界上那里有什么良心,什么直觉,什么自由意志……我们相信只有客观的物质原因可以变动社会,可以解释历史,可以支配人生观,这便是‘唯物的历史观’。”[11]所以他主张所争当在“证明科学万能”。[12]唯物史观是辩证的,而非是机械的。恩格斯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他还特别强调指出,决定历史进程的动因,除了经济的因素外,还当包括政治的、法律的、哲学的和宗教的观点等等“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13]这显然是肯定了上层建筑和观念形态诸因素的作用。陈独秀等人当然不是有意歪曲唯物史观,但他们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显然尚存片面性。他们坚持社会变动的终极原因是物质的因素,是对的;但却忽略了精神领域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诸因素的交互作用。

至此,有必要对这场论争进行再认识:其一,唯有科学才能解决人生观的问题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因为科学无禁区,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梁启超、张君劢等人试图给科学划定禁区,这是他们的失误。尤其是在其时中国亟待提倡科学的情势下,他们的此种失误有损科学的权威,易生负面的影响。但是,同时也应当看到人类精神情感世界毕竟有别于物质自然界,具有独特性,在此一领域进行的研究全凭自然科学的方法,必多方枘圆凿,扞格难通,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方法便不能不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这同样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因之,梁启超、张君劢等人的观点便不宜全盘简单抹杀。其二,从表面上看,这场论争的核心问题是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问题,但较其深层次的实质性分歧,却是在于如何认识科学主义。实际上,此一根本问题其时双方都有人揭明了,如前所述,张君劢就强调双方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自由意志”。而陈独秀则讲得更明确。他对胡适说:“我们现在所争的,正是科学是否万能的问题。此问题解决了,科学已否破产便不成问题了。”[14]只是因当时论争双方多喜泛论,致使真正的主题未得彰显而已。科学主义所以被作为问题提出来,固然是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但更主要是人们反省欧战的结果。前面曾谈到,印度的泰戈尔在高度评价了西方的科学的作用后,特别指出科学诚重要,“但是创造的天才却在‘人’的精神理想中”,他实际是批评了相信科学万能的科学主义。无独有偶。其时的林宰平在批评丁文江以为只有科学家才有高道德时也指出:“你说活泼的心境,只有拿望远镜显微镜的人,但是要仔细望远镜显微镜掉了的时候。”他还以为,若在十年以前,此种关于科学万能的极端主张是不必驳他的,“因为要提倡一种举世不谈的道理,不能不拉满弓待它回过来或可得于正鹄,宁可讲得过火些,不如此不能引起多人的注意”。但这几年知道科学重要的人慢慢多了,“现在提倡科学,正要为它显出真正的价值筑了坚实的基础”,“不必一定采用这种方法了”。[15]人所共知,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的科学主义思潮也在逐渐滋长,它在这场论争中更得到了集中的表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梁启超、张君劢等力攻“科学万能”论是国人对科学的认识深化的结果,尽管他们在科学与人生观问题上的见解还多有失误。

这场论争没有脱离战后反思中西文化的路向,因之论争中三派思想分野依然清晰可辨:张君劢等人所以力攻“科学万能论”,是要反省西方物质文明的偏颇导致了欧战,呼吁重视精神的价值和中国文化的优长,但他们却不恰当地主张“复活新宋学”;丁文江诸人竭力维护科学的权威,但却陷入了科学主义,固执地坚持“不相信中国有所谓‘精神文明’”;[16]陈独秀等人坚持唯物史观,批评胡适诸人不彻底,陷于唯心论,慧眼独具,但却同样未能尽脱科学主义的羁绊。三派各有长短,互有得失。经此论争之后,20世纪20年代的书店里充满了有关“人生哲学”或“人生观”的著作,它们都强调情意与理智即人文与科学两方面的综合。这说明论争双方的观点相反相成,产生了综合的正面的效应。因之,与其将这场论争说成是科学与反科学之争和东方文化派对“五四”精神的反动;不如说这是国人在反省欧战的基础上对科学问题进行的再认识,它是中西文化问题论争的继续,来得更深刻些。就东方文化派而言,尽管其时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尚非迷信科学而是菲薄科学,但是它提出要重视科学却应反对科学主义,并进而要求重新审视中国文化趋重精神文明的价值优长,毕竟表现了可贵的前瞻性。

综上所述,可知欧战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激荡,包容着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各领风骚。马克思主义者、西化派、东方文化派三者都在同一框架中运作,它们间的张力和搏击构成了其时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契机。当从这个意义上,去认识三者的矛盾与冲突,尤其是认识东方文化派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始可避免简单化。

[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国现代史》,上册,11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2][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李珩译,28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英]罗素:《罗素论近世中国》,宗锡钧译,载《晨报副刊》,1922-11-20。

[4]胡秋原:《西方文化危机与二十世纪思潮》,340页,台北,学术出版社,1981。

[5]张君劢:《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下篇),见郭梦良编:《人生观之论战》,上海,泰东图书局,1923。

[6]李宗武:《人的生活与神秘》,载《时事新报·学灯》,1922-06-05。

[7]瞿秋白:《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载《新青年》(季刊),第2期,1923-12-20。

[8]范寿康:《意志自由与道德》,载《学艺》,第6卷第7号,1925-01-15。

[9]丁文江:《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续),载《努力周报》,第49期,1923-04-22。

[10]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见《科学与人生观》,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

[11]同上书。

[12]陈独秀:《答适之》,见《胡适文存二集》,卷2,46页,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695~6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陈独秀:《答适之》,见《胡适文存二集》,卷2,45页。

[15]林宰平:《读丁在君先生的〈玄学与科学〉》,载《时事新报·学灯》,1923-06-05,07。

[16]胡适等:《丁文江这个人》,36页,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

同类推荐
  • 崇祯十五年

    崇祯十五年

    穿越回崇祯十五年,崇祯、多尔衮、李自成、张献忠、且看如何在这天崩地裂、枭雄奸雄并起的大时代中,卷起千堆雪!公布一下群号,有疑一起聊694049059,补充一下,小白文喜好勿靠近,系统ak敬而远之,本书的金手指只在于历史的熟知,喜欢无脑杀和暴君文的勿要靠近,请转往隔壁的暴君狠人或者ak系列
  • 帝王律

    帝王律

    什么功勋卓著,护国忠良,在他们看来,永远都是功高盖主,威胁皇位之徒。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不甘做白白去死的走狗,我要成为这浩瀚历史的规则掌控者......
  • 依羽飞

    依羽飞

    古代魏国的青年许飞和萧羽,机缘巧合之下,为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理由,走入官场争斗,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仗着自身的才干和谋略,治县郡、平边患、理国政。打破了豪门枷锁,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
  • 红楼大官人

    红楼大官人

    薛文龙穿越成了红楼梦里的薛蟠,对,没错,就是俗称呆霸王的薛家大少爷,好吧,虽然开局不妙,但没什么可以把薛蟠打倒的,除了……红楼世界里的美女们!嘿嘿嘿嘿……这是一个穿越到红楼梦中过着自己幸福小日子的故事。少了刀光剑影和勾心斗角,多了生活的从容,和花前月下的恬静。薛蟠爱死这个时代了。
  • 历史的底牌

    历史的底牌

    从秦始皇身世的由来,到传国玉玺的下落之谜;从宋太宗弑兄悬案,到雍正帝暴卒之谜……本书汇集了大量历史上悬而未决的悬疑谜案,作者在综合历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对诸多民间的秘闻传说进行了整理,试图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知识性、探索性同民间传说的趣味性融为一体,充分汇集关于历史悬疑的各种说法,给出独到见解,让你在前人众说纷纭的观点中拨开历史的迷雾,探究历史的真相。
热门推荐
  • 趣味地理:激起你的冒险欲望(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趣味地理:激起你的冒险欲望(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地理知识博大精深,地球广袤无边,我们生活的地球是这样丰富多彩,值得大家多多了解和探索。《趣味地理:激起你的冒险欲望》这本书是广大读者了解地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混沌归元剑

    混沌归元剑

    今生,我方晨愿以人族之身!入你化魔池,受仙族洗礼,噬兽族之血。只为让你三族,再无出头之日!
  • 婚礼进行曲

    婚礼进行曲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婚事

    婚事

    这个冬天像我小时候的冬天:刚刚进入腊月,铺天盖地的就都是雪了。那雪一片接着一片落在草垛上、猪圈上的塑料纸上,灰黄色的麦田里,还有园子里青菜上。光秃秃的树丫上细细地竖着一些雪白。风有时候呼啦啦地吹过穿堂,吹过去年贴在门上的对联。那红对联已经变成了灰白色,墨迹也成了灰黑色,墨水顺着雨水浸渍的路线滑下来,在灰白的红纸上划出一道道浅灰的线。雪停的第三个午后,我坐在门口,和来串门的老太太们说起我去世十几年的奶奶,她们身体还很好,而她已经在青河边的桃树下躺了十二个年头了。
  • 颠沛卑虐的温情

    颠沛卑虐的温情

    江世民问:“你了解我吗?”乔文育是真的不了解江世民,他的前任可从河西排到河东。劈腿、劈腿、再劈腿。事件一:她指着江世民十六岁大的儿子问:“你不是说没结婚吗?”“那是意外。”他说。结果很意外,十六岁大的儿子竟不是江世民亲生的。这绿帽一戴就是十六年。事件二:“你说,你到底,是不是弯的?”她哭泣着不敢相信事实真相。他沉默。“是不是!”“是。”乔文育没有想到,自己喜欢的不仅仅是渣男,还是个弯男。事件三:“你真的是富婆的小白脸?”他沉默,跪下说:“对不起。”“你让我觉得恶心。”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江世民因为同性行为,患上艾滋,成为过街老鼠。江世民:“孩子是我的。”“离我远点!你这个眼高手低不知羞耻的人!”
  • 他静悄悄来过

    他静悄悄来过

    当看到传说中原本供职于某不可描述机关的苏瑾珩摇身一变成了长青集团的开发部顾问时,叶知夏就本能地觉得事情不是高薪挖墙角那么简单。果然,之后长青集团所在的开发区就发生了一连串的凶杀伤人案件。表面平静如故的开发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底下似乎有无数的暗潮在涌动。一宗一宗的案件,似乎在逐步织成一张巨大的网。那些下网的人都以为自己是操控一切的那只手,然而却在不知不觉中也落入了别的网里。在网与网的交织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那么,在这张网中之网里,谁是饵?谁是鱼?谁又是终极的操控着网的那只手?
  • 求解青春方程式

    求解青春方程式

    “哥,琅哥哥真的会来吗?”宋梓然嘟起嘴,“要是不来我就揍你,哼!”“会来,我又不会骗你,”宋梓渊一脸无奈。……尴尬,没进校门就被围观了,谢琅发誓,“下次一定蒙面潜行!”“我敢打赌,你做不到。”大头斩钉截铁。“赌就赌,输的人请吃海鲜大餐!”谢琅无惧。“好!这次不准让我付钱,”大头回答。“这……今天要点名,我先走,有时间再赌,你别怕哦!”……“跑的真快,还真被女生堵的多了,都有运动员速度了,”大头摇摇头。
  • 那个腹黑霸总想养我

    那个腹黑霸总想养我

    陆宝儿,娱乐圈大名鼎鼎的L姓小花旦,一没资历,二没演技,却能高端制作随便挑,大牌综艺随便上,随便过个生日都能过成国际红毯级别。堪称圈内资源小皇后,横行霸道第一人,背景硬的无人不感叹:圈里水太深!陆宝儿:呵呵,圈里水再深,能有我家老狐狸套路深?某狐狸:乖别闹,关灯,我给你看个宝贝……
  • 困龙局

    困龙局

    月匆匆,冰雕河汉凝苍穹。凝苍穹,星光闪亮,傲渺群峰。忆昔临翊初相逢,莺飞蝶戏瞥惊鸿。瞥惊鸿,余音犹在,曲尽楼空。
  • 首席前夫

    首席前夫

    离婚当天,一不小心喝醉酒把刚上任的前夫鱼肉了。谁知道第二天还有本城名少的表白?她的生活会不会太精彩了!原本对她冷淡的首席前夫,怎么离婚以后死赖着不走?她可不会再对他千依百顺了,你不走我赶你走!白浩终于白眼一翻,咆哮道:“苏浅浅,你可以更笨一点!”(为您献上这个秋天最初的温暖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