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6400000023

第23章 赫拉克利特(1)

小亚细亚伊奥尼亚地区,继最早的希腊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以后,在附近另一希腊殖民城邦爱非斯,即今土耳其伊兹密尔省首府伊兹密尔附近的库朱克·门代雷斯,出现了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它继承了米利都学派的素朴唯物主义传统,将它和自发的辩证法结合起来,并贯注到有关美学问题的探讨中去。由于米利都学派现有的资料中,并无明显的美学思想,所以伊奥尼亚哲学传统的美学思想是从赫拉克利特开始的。

第一节晦涩的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约公元前540—约前480与470年之间)出生于希腊殖民城邦爱非斯,当时是仅次于米利都的繁荣的港门城邦。祖上是该邦奠基人安德罗克王族,他是伯洛松的儿子,本应继承王位,但为了表示宽宏大度,放弃王位,让给他的弟弟。[1]他为人孤傲自赏目空一切,蔑视希腊世界享有盛誉的诗人、哲学家。他声称:

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否则它就已经使赫西奥德、毕达哥拉斯及塞诺芬尼和赫卡泰乌智慧了。[2]

应该把荷马从赛会中驱逐出去,并且加以鞭笞。[3]

涅萨尔科的儿子毕达哥拉斯,在从事科学的探讨上,是超过其他所有人的;他从这些著作中作出摘录,从而得出一种自己的智慧,实际上都只是博闻强记和剽窃行为。[4]

正因为赫拉克利特表现得与众不同,看不起别人,离群索居,落落寡合,因此别人很难了解他。所以自古以来,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和文风即以晦涩出名。公元前3世纪的讽刺作家、佛利岛的蒂蒙(Timon of Phlius)就称赫拉克利特为“谜样的人”[5];后来又被称为“晦涩者”[6]。据说他还有一个绰号:“辱骂群众的人”[7]。卢克莱修也曾这样批评过他:

是那个赫拉克利特,他以晦涩的语言闻名于愚人中间,而不是闻名于那些严肃的追求真理的希腊人之间。[8]

从保存下来的残篇看,他喜欢用模糊不清的隐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一点,正像他自己在谈到德尔斐神庙中阿波罗神的神谶那样:“那位在德尔斐发神谶的大神不说话,也不掩饰,只是暗示。”[9]

所谓晦涩,是因为赫拉克利特的文章令人难懂。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曾因此而批评他:“写出来的文章应当容易阅读,也就容易传播,这是一般的规则。不能像赫拉克利特的著作那样,那里有许多联结词和子句,连在哪里点标点都有困难。”[10]但也有不同的见解,著名的古代传记作者拉尔修就曾赞美他的表述有时是清晰简洁的:

不管怎么样,有时他的表述是明晰和清楚的,甚至连最愚蠢的人也容易把握和体验这种精神的崇高,因为他的表达方式的简洁有力是无与伦比的。[11]

拉尔修还曾记载下一则传说: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询问苏格拉底对赫拉克利特的文章的看法,苏格拉底回答说:“我所理解的部分是优美的,我敢说,我所不理解的部分无疑也是优美的,但需要像一个潜水探宝者那样去寻根究底。”[12]这则记载的真实性难以确定,但它的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对于赫拉克利特的文章和思想,需要深入探讨,才能理解它。

赫拉克利特生前是否撰有系统的著作,历来就有争议。拉尔修认为他写过一组连续性的论文《论自然》,它分三篇:第一篇论宇宙;第二篇论政治;第三篇论神学。[13]并提到,有关赫拉克利特的著作的“注释者是很多的”[14]。这种说法未必可靠,拉尔修所说的这种分类是后来才有的。因此,赫拉克利特生前也许并未写下系统的专门著作,当时流传的可能只是他的言论的汇编。他的残篇或大多数残篇,是作为孤立的陈述或“gnomai”(意见、判断、命题或警句)出现的,它们所包含的许多联结虚词是后来加上去的。在他生前或去世后不久,才有这些言论的汇编,大约是由他的学生编定的。“这就是这本‘书’,它将赫拉克利特原来口述的言论,编成容易记忆的形式。”[15]也就是说,以《论自然》的名义被记载下来的赫拉克利特的著作,大体上是类似中国的《论语》、《孟子》那样一类的著作。根据后世作者们的纂辑、校勘、考释,赫拉克利特的残篇约一百三十多则,其中有十则是疑伪的。

据说赫拉克利特生前重视法律,认为人民应当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自己的城垣而战斗一样。[16]但当他的同胞要求他为城邦立法时,他却加以拒绝。因为在他看来,当时的爱非斯已经是处于坏的政治制度的支配下了。他因此避居到当地最受崇敬的狩猎女神阿耳忒弥的神庙附近,和孩子们玩骰子等,拒绝参加政治活动。后来避居山林,由于靠吃树皮草根过活,得水肿病而死,年约六十岁。[17]时间约在公元前480年左右。

第二节艺术:“模仿自然”

赫拉克利特在艺术对现实的关系这个根本问题上,持素朴的现实主义观点,认为绘画、音乐和书法等艺术都是“模仿自然”。这种观点,无疑是建立在他的素朴的唯物主义本原上的。

早期希腊哲学家,作为自然哲学家都热衷于探讨万物的本原。其中米利都学派致力于从一种物质性元素中去探求万物的本原。泰勒斯(约前624—约前547年)认为是“水”;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约前546年)认为是“阿派朗”(apeiron),即“无定限体”;阿那克西米尼(约前588—约前525年)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则认为是“永恒的活火”,在他的第三十则残篇中明确地记载到:

这个有秩序的宇宙(科斯摩斯)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的尺度燃烧,一定的尺度熄灭。[18]

由此表明,赫拉克利特所归结为万物本原的火:(1)是“永恒的活火”,它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永远在燃烧着的。他之所以选择火,因为火是活动变化着的。米利都学派认为万物是运动变化的,因此万物的本原也应该是运动变化的,无论是水、阿派朗、气都是运动变化的。但是他所说的火,比其他物质元素的运动变化更为活跃,更具有特性。(2)这种永恒的活火,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换句话说,它是自然界自我生成的。[19]表明他是继承米利都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传统的。(3)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提出宇宙秩序“科斯摩斯”思想。在此以前,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过这种思想。赫拉克利特则将这种辩证法思想,同唯物主义的本原说素朴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这则残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核心思想。有的学者称它是:“一个庄严的、精心构造的、令人惊奇的宣言。”[20]

赫拉克利特进而阐述他的有关艺术是“模仿自然”的观点。在归诸亚里士多德名下的著作《论宇宙》中,就记载下了赫拉克利特的这种思想。按照赫拉克利特的意思,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例如自然便是将雌和雄配合起来,而不是雌配雌、雄配雄。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绘画等艺术品也是这样造成的,因为艺术品是模仿自然:

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显然是由于模仿自然。绘画在画面上混合着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部分,从而造成与原物相似的形象。音乐混合不同音调的高音和低音、长音和短音,从而造成一个和谐的曲调。书写混合元音和辅音,从而形成整个这种艺术。在晦涩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话里面,也说出了这样的意思。[21]

这里所讲的思想,虽然并非是赫拉克利特的原话。亚里士多德的《欧德谟伦理学》就又指名提到赫拉克利特的相类似的思想。赫拉克利特曾批评荷马《伊利亚特》中的这种主张:“无论是神祇的倾轧,还是人间的冲突,都会消除。”[22]因为赫拉克利特认为:

假如没有高音与低音,就没有和谐的旋律,如果没有雄性和雌性,也就没有动物,一切都是相反的。[23]

正因为自然万物都是由于对立才造成和谐的,所以绘画、音乐等也应该如实表现或反映这种和谐,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模仿自然”,也只有“模仿自然”的对立的和谐才能构成绘画和音乐等艺术品。有的学者认为,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出自亚里士多德,所以这里的模仿观不属于赫拉克利特。[24]有的学者则认为,作为就艺术意义而言的对现实的“模仿”是始于柏拉图。原来意义上“模仿”一词是:经常用来描绘与僧侣的祭祀活动相联系的音乐和舞蹈,但不用来描述视觉艺术。德谟克里特和赫拉克利特学派用“模仿”这个词表示“遵循自然”,但都不是在“重视事物的外表”的意义上。[25]

上述这两种解释看来是难以成立的。首先,不能因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讨论艺术对现实的关系时,提出了模仿说,从而就能据以否定在他们以前也可以有人提出模仿说。其次,更不能由于武断地把“模仿”的发明权归诸柏拉图,因此而把在此以前的模仿说,都等同于描绘与僧侣的祭祀活动相联系的音乐和舞蹈。在此以前更早,“模仿”观念是和原始巫术相联系的。从原始巫术的模仿观念,到描绘与僧侣祭祀活动相联系的音乐和舞蹈意义上的模仿,到早期毕达哥拉斯学派意义上的“万物模仿数”、“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到赫拉克利特的艺术“模仿自然”,正是体现着古希腊模仿说的发展。最后,赫拉克利特这里所讲的“模仿自然”,正是包括了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而且赫拉克利特所讲的,这种“模仿自然”,“从而造成与原物相似的形相”,也正是与“重视事物的外表”有关的。因此,尽管赫拉克利特就艺术“模仿自然”说得不多,但确实推进了希腊古代的模仿理论。

第三节“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赫拉克利特不仅从永恒的活火这种物质形态中去寻求万物的本原,而且还认识到万物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和生灭过程中。这种过程背后存在着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逻各斯”(logos),万物之所以呈现为这样,是取决于对立的统一。这种学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显然这是一条统治整个宇宙的规律”[26]。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正是以此去解释美的本质。赫拉克利特认识到万物都是对立的统一:

在我们身上,生和死、醒和睡、少和老都是同一的,因为这个变成那个,那个又变成这个。[27]

关于这点,正像普卢塔克所解释的那样,因为当一个人从同一泥土培育生物时,他能够毁掉这一枝植物而培育另一枝,又毁掉那一枝,能够这样无休止地一个接着一个地做下去。同样地,自然也以同样的质料生成我们的祖先,然后又毁掉他们而生成我们的父辈,然后又生成我们,一代接着一代。这种继续生成之流是永不停止的,和它相对立的毁灭之流也是永不停止的。[28]赫拉克利特正是认为一切皆流,像一条永不停止的河流,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一些东西的毁灭,也就是另一些东西的生成。所以,毁灭之流也就是生成之流,生成和毁灭是同一的,生和死也是同一的,一些新的东西生成了,另一些旧的东西毁灭了。既然生成之流和毁灭之流是同一条流,赫拉克利特也就由此得出普遍的结论:

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是同一的。[29]

以此生动地说明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并对此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声称:直和曲是同一的,写字的笔迹既是直的又是曲的,漂洗铺里称作“螺旋器”的工具的转动,既是直的又是曲的,因为它既向上又作环形运动,因此,这是同一的。[30]

赫拉克利特进而发现,最能说明对立统一的乃是圆周上的点。因为,在整个圆周上是没有开始和终点的,圆周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始点又是终点,所以他认为:“在圆周上,起点和终点是同一的。”[31]

赫拉克利特并没有从理论上说明和论证过对立的统一,他只是从大量经验事实中,用感性的语言说明对立统一是普遍存在的。他的这种认识远远超过了传统观念,因此而嘲笑史诗诗人赫西奥德:“不知道白天与黑夜,因为白天与黑夜是同一个东西。”[32]

赫拉克利特不仅认识到对立的统一,而且还认识到对立的斗争。这更显示出他的思想比当时人远为深刻之处。当然也不能将他的这种认识,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对立的斗争”等量齐观。其中有代表性的残篇是:

战争是万物之父,又是万物之王,它使一些人成为神,一些人成为人;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一些人成为自由人。[33]

因为在战争中,一个人或生或死,或胜或败,在事先是难以预料到的,所以赫拉克利特又将它比作儿童玩棋:“生命的时间就像儿童玩棋,王权是掌握在儿童手里的。”[34]

同类推荐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 美术评论及其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术评论及其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行政、编辑工作之余所写评论文稿《形象化的能手》、《当代美术片论》与《当代美术家解述》等书的重点篇目的合集,并有作者的水彩画、彩墨画与速写多幅。该书是作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成果体现,既有对近现代著名美术家,和中青年很好作者创作与理论成就的论述,也有对各时期创作热点问题的短论,以及对亲友的怀念文章。
  •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集作者数十年教学与实践之经验,几易其稿,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关于影视美术设的指导性专著,在对影视美术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具体规范和深刻阐释的同时,作者也针对影视美术设计中的空间环境构成、总体造型、场景设计等问题作了全面分析和论证,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美结合的著作。
  • 中国艺术经典1

    中国艺术经典1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热门推荐
  • 一念萧何

    一念萧何

    大仇以报,可惜终是成也因你,败也因你,爱也因你,恨也因你,哎终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念念思到萧何叹。
  • 我最想要的幸福快乐书

    我最想要的幸福快乐书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通过对女人的人生愿望、生活烦恼、生理和心理问题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专门针对女人如何获得幸福和快乐的方法。本书从女人如何增加魅力指数,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如何做到成熟稳重,如何让心中的他喜欢上自己,如何改变自己的丈夫,如何帮助自己的丈夫走向成功,如何在交际中胜出,如何在职场上成功等方面指导女性全面提升自己,从而拥有美好的爱情,收获幸福的婚姻,成就辉煌的事业,迎来别样的人生!
  • 把微笑留给孩子

    把微笑留给孩子

    教育,润物无声,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教育的这种智慧,这种境界,这种追求,虽然无声无形,但却有踪迹可寻。在教育实践中,那一个个平凡却并不平淡的片段,或呈现出教师解决问题的教育智慧;或记录着教师走出困惑的教学经历;或展现出教师奉献爱心的热忱。
  • 日子的味道

    日子的味道

    村子宁静极了,月色染在塬畔上,远近的树木、花草以及稼禾,显得清亮又柔美,透着原始朴素的风韵,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院中的几棵果树,经日头一昼的照晒,此时,也纹丝不动地入眠了;只有草丛间的虫呓,伴着柳婶和山菊的低泣,颤漾在夜色中。
  • 我家相爷是精分

    我家相爷是精分

    山有小女,听闻此女下山遇上了当今最高贵、最优雅、最有权势的右相大人,唯有此女心中叫苦,泪如泉涌。望着身骑白马,手持长枪,一袭花衣的活力少年。说好的优雅呢?高贵呢?冰清玉洁呢?呢妈!这活力四射是个什么鬼?只不过这前秒才哄好的人儿,怎么下一秒就冰霜逼人!卧槽!打开方式不对啊!
  • 傻世界,笨生意

    傻世界,笨生意

    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吗?以亲历者的视野和角度来告诉读者一个我们不曾了解的世界。在这个“第三只眼睛”的世界里,你会看到德国人的“慢”,日本人的刻板,美国人的懒散,印度人的“不靠谱”!也会看到民主意识在亚洲觉醒,而欧洲则每天都在上演个人情绪的大游行……
  • 游戏侵略者

    游戏侵略者

    在战场上,我能猜测到敌人会做什么,可以提前准备,让敌人失败绝望。另外我还有三十六计,令敌人防不胜防。可是在主角林峰这里,我还第一计还没用出来就被弄死了。
  • 上古露仙

    上古露仙

    上古时代,一处灵山妙水之地,有一露珠集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群星之光辉,汇聚成形后,开始其路漫漫的修仙之旅
  • 鸢飞唳天:绝色世子妃

    鸢飞唳天:绝色世子妃

    身世成谜的云家“假小姐”。一朝梦醒,再睁眼却成了二十一世纪的睿智女总裁。掌恶奴,斗小姐,与家主大人博弈。伏雪狼,斗皇子,助为之效命的云策成为九五之尊。她逐渐绽放光彩,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古代,做出了一翻属于她的成绩。可是,这突然冒出来的南宫瑾离是怎么回事?从此以后,我们高贵冷艳的云栈就开始了她英勇无敌的宠夫日常。这是一个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有点虐,中间部分有点甜的宠文故事。欢迎大家积极入坑哦!
  •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一书付梓,既是对定南改革发展的回顾,也是定南人民感谢伟大的党、讴歌伟大时代的另一种表达,更激励着我们在奋进的历程中以务实铸就辉煌,以豪迈续写新篇,定南的发展步伐也定将因有名家们的印迹而更加深远、更加铿锵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