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5600000001

第1章 序(1)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学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是2006——2010周期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学校的学校管理”项目(简称:CFP——Child Friendily Principal and planning,含义为爱生的校长与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心血呈现与思想结晶。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学校的学校管理”项目(CFP项目)自2006年实施以来,从“爱生学校”的视角关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关注学校的管理,关注学校的改进与发展。通过项目的开展使项目省、项目县以及项目学校的管理者能够从儿童的视角、性别的视角,从建立安全、快乐、健康的支持性校园环境的视角,进行学校的有效管理,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在五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教育部人事司的领导下,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十个项目省(区)的项目官员通力合作下,在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紧密协调下,通过项目学校的校长、教师以及项目各级专家共同的努力,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了学校的实际改进与发展,提升了校长的领导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经验与实践智慧,进而促成了这本融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有机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管理改进的探索之作。这本探索之作凝聚了大家创新的理念、无穷的智慧、原汁原味的经验,对当前基础教育学校管理的改进以及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提升与实际关照的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

中国——联合国儿基会“爱生学校的学校管理”项目(CFP)在关注学校管理改进与校长专业能力提升中,有自己的理论立场、价值主张,倡导了如下的核心价值:

第一,倡导“爱”的理念

在学校管理中,如何用整个的心推进学校的发展,促使学生幸福健康地成长,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都应慎思笃行的问题。这种爱必须是用心去爱,是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尊重、关怀、给予和责任基础之上的爱。

在“爱生学校的学校管理”的项目学校中,我们很多校长在介绍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思想时,总是说在自己的学校管理中始终贯穿着一字“爱”,爱学生、爱老师,但我们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校长说,如果这个“爱”字,不是繁体的“愛”,是简体化后没心的“爱”,我们就可能很多时候好心并没有办好事情。

因此,在学校管理中,作为学校管理者要追问自己:我们是否都真心实意爱我们的孩子?我们是否用完整的爱和健康的爱关注我们的孩子?我们对孩子的爱是否包含了对孩子的了解、尊重、关怀、给予和责任?如果我们对孩子的爱,缺失了这些关键词,我们的爱将会是怎样的一个爱?

如果我们的爱缺失了了解,爱就是盲目的;如果我们的爱缺失了足够的尊重,爱就会变为支配与控制;如果我们的爱缺失了关怀和给予,爱就会变得空洞和苍白;如果我们的爱缺失了责任,爱就是轻薄的。因此,字可以简化,但爱岂能无心。秉承陶行知先生的“用整个心去做整个的校长”,应是校长专业发展的价值诉求,“静下心做校长”“潜下心研管理”“敞开心润教育”应是校长对学校管理和教育的理解。

第二,倡导“公平”与“质量”理念

提倡“公平”与“质量”的价值追求是项目实施的重要取向。这种取向是我国教育发展到新阶段对学校管理提出来的新的重大命题。走向公平有质量的学校管理反映了随着我国教育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单向度发展,而是和谐发展的整体推进,是“公平”与“质量”的价值取向的并驾齐驱,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因此,在推进学校管理改进与校长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基于这样的认识与社会发展历史性的把握来推进项目学校管理的改进。

在项目的实施中我们强调:没有公平的质量是不道德的,没有质量的公平是低层次的,兼顾公平和质量的学校管理改进是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身心潜能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每一个适龄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教育的共同追求,离开了谁来谈教育发展和学校管理的改进,都脱离了教育发展和学校管理的现实需求,偏离了教育发展和学校管理的未来走向。公平有质量的学校管理改进将公平视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与重要基础,将有质量视为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与重要目标,公平和质量应交融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始终。

具体而言,表现在:

1.在入学方面:表现在公平上,学校是否全纳了所有的教育对象,使每一个适龄儿童无论个人身心状况、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社会境遇、宗教信仰、语言文化、民族属性等主客观条件如何,都有平等入学接受教育的机会;在教育质量上,保障教育质量的资源输入上学校有必要的基础设施、生活设施、体育设施、教学设施;有水平的教师队伍,合理的生师比和合格的学历水平。

2.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在公平上,上述所有的儿童是否能够在学校生活中不受自己不能左右的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被公正地对待;学校管理有民主参与的制度和机制,师生、家庭、社区能够参加学校管理;建立安全、健康、性别平等的支持性学校环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快乐情绪、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形成孩子的自信心和认同感。在质量上,强调学校有效的教与学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也强调知识的掌握与儿童的经验相适应,从而通过学习提升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技能、态度;通过建立支持性学校氛围,使学生的身体、情感、心理得到发展;通过民主参与学校管理,使学生的权利意识、社会责任、价值态度得以发展。

3.在教育结果方面:表现在公平上,学校是否给学生提供了达到某一规定水平的免费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有效利用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取得符合其个性、智力、能力的学业成就,从而为其未来发展创造条件;在质量上是否促使学生在价值态度、社会情感、知识技能诸方面得到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成为快乐、健康、知识丰富和适应社会的儿童,成为具有民主参与意识的现代公民。

在公平上强调学校管理要关注所有的儿童在入学、教育过程以及结果上拥有同样的机会和权利,营造支持性的学校管理氛围,使学生能够被公正、平等地对待;在质量上学校管理在入口、过程及结果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保障儿童各项权利为目标的,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发展。由此,基于公平有质量的学校管理应凸显如下特点:

1.促进教育公平是学校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强调学校管理要关注和保障所有的儿童在入学、教育过程以及结果上拥有同样的机会和权利,能够被公正、平等地对待,这是公平有质量学校管理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

2.以追求和落实质量是学校管理的重点和归属。强调学校管理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参与与支持性的学校氛围,促使儿童在态度价值、社会情感、知识技能诸方面得到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形成具有民主参与意识的现代公民。

3.实施参与机制的学校管理创新。强调学校管理要实现形成不同利益主体民主参与的机制,在校内要注重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尊重和实现儿童权利,保障儿童利益的最大化;在社区、家庭和学校之间要注重社区和家长的参与,形成学校健康发展的合力。

第三,倡导“科学”和“民主”的理念

“科学”和“民主”的理念是中国社会自“五四”运动以来一直追求的社会发展理想和政治诉求。在项目实施中,通过学校管理改进中运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充分把这种理想和诉求现实化。

就民主而言,在学校规划的制订中倡导“全员参与”,强调与学校发展的相关利益群体: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区成员参与到学校规划的制定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其中尤其要关注到社区所属的弱势群体,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愿望。通过搭建参与的平台,努力使学校建设成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社区支持的爱生学校;同时爱生学校的学校发展规划在学校层面倡导“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基于发挥学校和社区的自主性,根据国家社会及学校发展的实际,制定学校未来发展的规划。不是由别人替代它制定的,也不是由校长一个人拍脑袋撰写出来而挂到墙上或放到文件柜里睡觉的“纸上的规划”。

就科学而言,在项目学校管理改进中强调学校的决策和管理要遵循科学程序和方法,强调求真务实。在爱生学校管理改进的实施中,要系统规范地运用一系列方法技术,尤其是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中,通过SWOT、PEST分析工具、问题树、社区图和问题诊断与问题的优先排序等一整套的程序和方法技术的运用,使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建立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上。

通过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使“科学”和“民主”的理念在项目学校的生活得以现实化,也克服了一些校长过于自信的意识,很多校长深有体会地说:“用民主的理念、科学的方法——洗脑,用丰富的内容、博采的形式——洗澡,舒服。”

第四,倡导儿童视角和儿童参与权利的理念

儿童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在学校管理改进的终极目标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的充分展现,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而成功地学习和成长。

《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儿童拥有自己的权利,明确将“儿童”界定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并肯定儿童视为“积极和创造性”的权利主体,拥有“包括生存、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教育生活以及他们个人成长与福利所必需的其他活动的权利”。强调儿童的权利是指:对儿童的保护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护,而是具备法律意义上的保护;是指对儿童负有责任的国家、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关于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

同类推荐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林纾:译界之王

    林纾:译界之王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围绕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四个河南(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完成两项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紧扣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一路一带战略”中,探索中原城市群和河南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热门推荐
  • 人生三境界:淡定从容舍得

    人生三境界:淡定从容舍得

    本书共分为三章节,分别从淡定,从容,舍得三种生活态度出发,都会人们对事要学会从容,对各种遭遇要保持淡定,为人处事要学会舍得之道。书中通过许多富有寓意的故事和事例,深刻详细地了一 种豁达的人生之道。
  • 时光依旧暖

    时光依旧暖

    “若想离婚,先给我生一个孩子。现在懂什么是离婚?”离婚?他什么时候同意了。“别试图反抗,你知道对我没用。”“孩子你说拿掉就自己动手替我们做了选择,你从来不解释也不让任何人提起,你究竟还要怎样才肯放过我......”放过?世界从未放过任何人,该受的,该痛的,该还的,都很公平,再没有所谓的放过。
  • 太上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

    太上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时期社区工作与管理

    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时期社区工作与管理

    随着改革的推进,社会流动性加速,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集聚到了社区。社区已成为政府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须臾不可少的好帮手。当前社区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解决不当,势必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都向当下的社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乡社区服务纳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社区如何做好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等诸方面的工作。
  • 我的朋友都很灵

    我的朋友都很灵

    我叫刘朝阳,随着一位红衣不速之客的到来,我的生活甚至人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原来世界并不是我所看到的那样。随着一个个谜团出现在我眼前,到底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真相,而并不擅长解决问题的我,又怎么面对未来、现在、和从前!
  • 火车去哪儿

    火车去哪儿

    离婚后,为了温饱,她选择再嫁。半路夫妻,相敬如宾,却少了她熟悉的烟火气。是继续过体面却隔心隔肺的生活,还是回到千疮百孔但知根知底的旧日子里?白杨就像她的名字那样亭亭玉立,虽然接近不惑,却仍结结实实地挺拔着。你撇什么嘴?看你撇嘴我就来气,怎么了,女人上点岁数就不能亭亭玉立吗?当然可以,就像我们的白杨。白杨一直认为自己名字好听,挺脱俗的。像她那个年代出生的女孩儿名字大都跟果蔬和花有瓜葛,白杨却偏偏和树搭上,虽然爹说杨树不是什么好木头,大都劈了烧火。她不管些,觉得自己棵白杨就该美美地挺直了。小时候她用火柴棍画眉毛拿面粉涂脸,再后来拿牛奶往身上抹。
  • 猿朋豹友(人猿泰山系列)

    猿朋豹友(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 异乡创业金点子

    异乡创业金点子

    如何利用好自己的资本,在异乡成就一番事业?相信这是每一个勇闯异乡的人所急切想知道的答案的问题。本书正是为广大处于创业的冲动的有志者量身定做。首先,择业准一点。一份适合的工作,为异乡创业的人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基点。这份工作,不但提供我们一定的经济基础,还会让我们积累相关的技术与经验。其次,心态正一点。心态决定一个人的行动。自大与自卑是行走异乡的人常见的心态误区。自大让我们伤痕累累,自卑让我们裹足不前。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心态误区,都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矫正。
  • 嫁接

    嫁接

    接待科的未婚女孩吕子楠怀孕了,肚子里的孩子却找不到爹,这事儿在局机关成了爆炸性新闻,各色人等陷入莫名的恐慌和兴奋之中,主任、局长们行动起来,为这个“孩子他爹”费尽了心机,结局出人意料——“孩儿他爹”被找出来了吗?入秋以来,能源局办公室接待科的吕子楠有点异常,就是每天在办公室里不脱风衣了,她的这一举动,不仅让她身边的几个人觉得别扭,办公室其他部门的人也看在了眼里,私下里没少嘀咕。肥肥大大的风衣,把吕子楠的腰身遮掩得臃肿了,吕子楠变得窝窝囊囊了。
  •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2:龙族的后裔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2:龙族的后裔

    神秘怪圈,实地勘察,一个调查员用生命探寻真相的冒险历程。战火蔓延着燃烧到我的故乡,我身边所有的亲人部在我的面前倒下,死亡就像魔鬼一样让所有人战栗,但是却无法逃避,雄鹰啊,请将我的诅咒带给天神,让他知道我是多么痛恨这些略者的战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