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5200000018

第18章 柯尔施(8)

相反地,它必须作为在工人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前的革命的科学的批判和鼓动工作,作为在夺取国家政权之后的科学组织和意识形态的专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被贯彻到底。如果这对于反对一般地决定资产阶级社会的诸意识形式的精神行动是有效的话,那么,它对于哲学的行动来说就尤其是正确的。资产阶级意识必然地把自身看作像纯粹的批判哲学和不偏不倚的科学一样离开世界并独立于世界的东西,正像资产阶级国家和资产阶级法律好像是超出社会之上似的一样。应当由作为工人阶级的哲学的革命的唯物辩证法去同这种意识进行斗争。只有当整个现存社会和它的经济基础在实践上完全被推翻、这种意识在理论上全部被取消和被废除的时候,这一斗争才会结束。“不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就不能消灭哲学。”

(王南荣新海译)

***

[1]选自《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这一点在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著名的结束语中得到了详细的说明。类似的论述几乎可以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所有著作中,从他们许多不同的生活时期中发现。例如,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一版序的最后一句。

[3]尤其参见在1847~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对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驳斥和恩格斯在《1892年工人党年鉴》上发表的关于德国社会主义的一篇文章的导论。恩格斯把1848年以前的从一开始就由马克思的名字支配的德国社会主义,描述为“一个从黑格尔哲学的废墟上产生的理论运动”,显然完全与资产阶级哲学历史相符合。他称这一趋势的追随者为“过去的哲学家”,并且直接地把他们与构成两种趋势的另一派的“工人们”相对照,这两种趋势在1848年融合成了德国共产主义。

[4]在梅林的《马克思传》中,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那一章里,有类似的论述。比较一下梅林的论述与古斯塔夫·迈耶的《恩格斯传》的相应部分,人们可以看到梅林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著作(遗憾的是,这些著作仍然没有完全出版)的意义理解得如此之少。

[5]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冯·赛多在他的《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关于理想王国的思想》中所作的下列论述:“就理想的观念被历史化而言,它失去了它的爆发力,因为在德国唯心主义中,正是理想给予历史以逻辑性,并把它从一连串的事件变成一系列的概念。如果理想是一个逻辑—历史的必然性,那么,为之努力奋斗是不成熟的和无意义的。对理想概念的这种阐明,是绝对唯心主义者的成就。如果我们今天的社会和经济秩序盛行到可预见的未来的话,那我们是应该感谢他们的。当统治阶级把自身从唯心主义的历史幻影中解放出来,并且经常地把他们的行动意志变为行动的勇气时,无产阶级却仍然信仰那来自唯心主义体系的唯物主义残骸。应该估计到,这种巧妙的情形将继续一个很长的时间。像在所有别的基本问题上一样,对这一成就最有贡献的是费希特。”在注脚中,冯·赛多十分明确地说,这一事实“可以用于反对那些或多或少地公开宣称哲学在政治上不重要的人”。

[6]康德在纯粹思想领域中也喜欢使用“革命”这个表达词。但我们应当说,他在此意指着比当今资产阶级的康德主义者更具体得多的东西。这应当联系到康德在《学科间的纷争》和在其他地方关于现实革命事件的许多论述:“一个在思想上有天赋的民族——比如我们今天正在目睹着的一个民族——的革命,唤醒所有的旁观者(他们本身不是直接卷入者)以几乎近于热烈的方式去赞同革命。”“在人类历史上这种现象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这种事件太伟大、太与人类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它的影响太广泛地遍布世界,以致人民将不能不记得它,并且当环境顺利的时候,不能不觉醒起来再次企图实行它。”康德的这些论述以及类似的论述被收入《十八世纪德国政治文献》第1卷中。

[7]众所周知,马克思充分接受和有意识地发展了黑格尔关于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日耳曼和法兰西两个民族所扮演的角色分工的观点。参见所有他的包含有这样论述的早期著作:“德国人在政治上考虑过的正是其他国家做过的事情”,“德国只是用抽象的思维活动伴随了现代各国的发展”,因此,德国人在现实世界里的命运在于他们“和现代各国一起经历了复辟,而没有和它们一起经历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10、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后面要讨论的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注明的日期是这一年。也正是这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参看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说明)通过对全部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而抛弃了他们的“早期的”哲学世界观。从那时起,在哲学问题上他们进行论战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服或者击败他们的对手(如蒲鲁东、拉萨尔和杜林),不再倾向于“澄清他们自己的见解”了。

[9]事实上有那么一些资产阶级的,甚至(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严肃地想象,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者要求废除国家(不同于反对国家的特殊的历史形式)的时候,只涉及术语上的不同。

[10]就这里引证的那段话的形式而言,恩格斯的论述所包含的显然不只是一个名称的变化。在恩格斯断言为马克思主义的或者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的结果的东西与黑格尔已经表明是他的辩证的唯心主义见解的结果的东西之间,看起来没有原则上的不同,甚至黑格尔也要求每门科学都清楚它在总联系中的地位;然后他沿着下列思路继续说:由此可见,每一门真正的科学必然是哲学的。从字面上看,这里要求的东西是同恩格斯把哲学变为科学的要求对立的;但是,它们在实质上是意指同样的事情。二者都要克服个别科学和凌驾于其上的哲学之间的矛盾。黑格尔通过把各个个别科学合并于哲学之中表达了这一点;而恩格斯则主张把哲学渗进各个个别科学之中。在两种情况下,似乎有同样的结果:个别的科学不再是专门科学,同时哲学也不再是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特殊科学了。然而,后面将表明,在黑格尔和恩格斯之间是纯粹字面上的不同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更多的东西。这种差别在恩格斯的这些论述中,特别是他后期的论述中,不像在那些马克思单独写作的或与恩格斯合写的早期著作中表达的那样清楚。在这里重要的东西是,尽管恩格斯总是避免说“实证科学”,但他仍然要在“哲学”(思维及其规律的理论——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内保留一块有限领域的独立性。当然,这里引起的重要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他们的科学或实证科学的概念到底意指着什么。

[11]后面将表明,甚至一些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也不幸地近于接受这种极端的意识形态的观点。而且,前面引证的恩格斯的论述能够被理解成这样的意思:实质上,哲学已经在思想上被黑格尔自己无意识地克服和废除,然后由于唯物主义原则的发现而被有意识地取代。但是,我们将看到,尽管有这些现象,恩格斯阐述这一观点的方式还是没有能表达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真正含义。

[12]那些探讨过列宁的著作但对它们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前后联系缺乏较深理解的人,可能会认为列宁在事实上已接受了这些资产阶级的道德的、心理学的和意识形态的见解。可能引导他们误解列宁著作的东西,既有列宁用以抨击“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极其严厉和涉及人身的方式(在这方面是忠实的马克思的信徒),也有列宁在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方面对原文的博学和精确。但是,仔细阅读会相当清楚地表明,列宁从未求助个人因素去解释在国际上已发展了几十年的那个变化过程(通过这一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19世纪下半叶逐渐地贫困化,并堕落成为庸俗马克思主义)。他把他对这种因素的使用只限制在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后一个时期的一些特定历史现象上,那时,即将来临的政治和社会危机是清清楚楚的。宣称列宁认为偶然的和个人的特性对于世界历史或者对于解释特定的历史现象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极大歪曲。另一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如果解释涉及较长时期,个人的因素自然必须只充当一个不重要的解释性角色。人们能够容易理解,列宁在他所有的著作中,总是以这种真正的“唯物主义的”方式写作。但是,《国家与革命》的序言和第一页证明了,他也恰恰没有认为这一理论著作的主要目的是在意识形态上“重新建立”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13]但是,较晚一些的著作,如《法兰西的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从历史上看也属于这一阶段。

[14]这段话对于具体地解释《开幕词》是极为重要的,但当考茨基在他的《通信集》的1922年版序言中引证这封信的大部分时却别有用心地省略了这一段。这样降低了1864年的《开幕词》的调子之后,他就能够使它显示出与1847~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的激烈风格的对立,与“第三国际的非法代理人”的对立。

[15]在1914年或1918年以前,一个无产阶级的读者或许会认为,希法亭和那些说了这些话并宣称他们的著作有着客观的和普遍的有效性(独立于任何阶级基础)的其他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们,是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出于实践上和策略上的考虑而这样做的。但是他们后来的实践已经毫无疑问地证实了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像保罗·伦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例子表明,这种“科学的知识”可以很完美地被用来反对社会主义。与此相联系,人们还可以提及这里作了批判的希法亭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所作的区别,这一区别是西姆克霍维奇——一个资产阶级的马克思批评家——在他的《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中作出的最荒谬的结论。仅仅由于这个理由,这本书也是有独创性和令人感兴趣的;M.鲁比诺夫在《从现代统计学看马克思的预言》一文中对此作了广泛的评论。

[16]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这个论题的辛辣的妙语。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41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9]恩格斯补充说,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也可以参见在《资本论》2版跋中马克思自己的著名论述。

[20]全部这些表述都引自马克思去世后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这是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真正的方法论见解的最丰富的源泉。

[21]对恩格斯在他的后期著作中的这些论述作更为完整的分析,表明他只是强调了在马克思那里已经存在的一种倾向。恩格斯接受了全部社会历史现象(包括意识的社会历史形式)最终由经济所决定这一论点,并补充了另一点,即甚至更为决定性地“由自然所决定”。恩格斯这个最后的转折和发展支持了历史唯物主义,但是,像正文中的引文相当清楚地表明的那样,它决没有改变意识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的辩证观。

[22]关于新唯物主义对于宗教和家庭的观点的结论,请参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四条,在那里它们被第一次提出;并参见《资本论》各部分。

同类推荐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

    本书在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和舍勒的感受现象学的背景下,将其新创的道德意识现象学与佛教唯识学和儒家心学特别是孟子的良知学说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对道德意识的三种来源即内心的、外在的和超越的起源,也即对道德本能、社会伦理和神学伦理进行了区分和描述,尤其对道德本能之所以是自然本能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分析,以回答“我们为何以及如何意识到善?”的问题。
  • 其实就是懂幽默

    其实就是懂幽默

    怎样的建议才更有效?如何回应才能摆脱尴尬的场面?怎样拒绝才能不伤人?本书告诉你,一针见血的真心话,不一定非要板起面孔严肃地说出来,轻松幽默地表达,效果会更好;面对他人的出言不逊,与其暴跳如雷、针锋相对,不如用一句幽默而颇含深意的话让其有口难辩;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时,不需要强硬,用幽默的话语加以暗示,既能博人一笑,又引人深思……幽默能打破思维定式,穿越情绪的防火墙,把僵硬的语言变得婉转,把黑白的语言变得多彩。幽默,是化解困境的有力武器。
  •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本书力求把文本研究和理论探索结合起来,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基本方法,以及价值与事实的关系、价值意识的产生及其本质、价值观念的结构和历史变迁、价值评价及其基本形式、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重要问题,不仅梳理了价值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而且厘清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对于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当代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重生天后要出道

    重生天后要出道

    【甜宠+娱乐圈】一朝重生,她被誉为国民女神,引起全民追星热潮。她左打白莲花,右踩极品男,不是在虐渣,就是在虐渣的路上。拍电影,票房分分钟破亿。开店,客流量天天爆满。随手救个人,都能遇上前世的商业大鳄!(1V1甜宠,触动你的少女心~)
  • 魔种

    魔种

    无数的利益恩怨,无尽的杀伐,在这过程中,方寒,一步一步成长,身边的朋友和沾惹上的势力也越来越强大。但是,方寒,遇强则强,报仇杀敌,不但在朋友的帮助下收复王国,甚至,达到了在凡界修炼的瓶颈,最终,进入天鉴山,在十年一开的一线天中,引渡成功,最终,突破凡界修炼瓶颈,进入到不灭天,修炼之路,上升到迈向神的层次。但他不知道,风绝辰的真实身份,以及,风绝辰要他所做的一切,才刚刚开始……
  • 超赐祭

    超赐祭

    无魔世界发展科技之树。高魔世界发展修炼体系。千年科技发展毁天灭地。万年修炼发展为何人类依旧脆弱?超能力,神赐力,祭祀力到底起源何处。无能力者又该如何生存?且看被迫穿越的芃蔡被迫寻找答案。
  • 我是太阳

    我是太阳

    故事讲述了军人关山林传奇的一生,以及他与妻子乌云在那种在特殊年代中孕育出的极具革命色彩的爱情。在作者磅礴厚重的笔触下,关山林及乌云以及他们一家人在那种特殊时代背景下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让人唏嘘不已,悲恸感叹!整个故事大气浪漫,尖锐的性格矛盾和复杂的心理冲突穿插其中,对读者而言,这是个虽远离当下时代,却极具冲击力的故事。
  • 那杯蓝莓咖啡

    那杯蓝莓咖啡

    云杉回到红房子里,很快又出来。她走向停车位,和导游说着什么。车开动了,导游透过车窗向我说,明早见。明早我们要乘TCV高速列车返回巴黎。云杉和我说,哥,我开车送你回宾馆。她仍然叫我哥。她进到屋里,过了一会儿,端着一杯咖啡出来。她把咖啡放在我面前的木桌上,说,蓝莓的。我慢慢品着那杯蓝莓咖啡。味道有点怪。我和她偶尔相互对视一眼,大多时间只是看着山崖下的海和远处的海。
  • 孟盛评论集

    孟盛评论集

    本书收录的是90后新锐作家、评论家孟盛的评论作品。他以独特、敏锐的笔触谈论中外作家、40后乃至90后作家的作品。他的评论字字珠玑,在字里行间体现出对过去的回忆,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的反思。此书文笔并非十分华丽,但思想和内容却足够深刻。孟盛用他的文字书写了青春的蓬勃朝气,用实践展现了“文艺青年”的风华正茂。
  • 成仙漫漫路

    成仙漫漫路

    五洲大陆,经久动荡,强人伐天道,弱者徒伤恨。一代天骄项睿,逆天而起,战天乱地。
  • 盛世红颜:惑倾天下

    盛世红颜:惑倾天下

    素未谋面的冷傲王爷登堂入室,她一夜清白交付,不料从此步步劫数。心怀极恨只为一念相杀,时局动荡又深陷风暴,阴谋棋局,死生几度。是谁在漫天桃花下许一言宁负天下不负卿的深情缱绻?是谁又青丝成雪歃血来归只为她回眸一颜的涅槃重度?红烛光冷一曲香妆,血染倾城盛世华光。最后的最后,我只想背叛这世上的所有人,与你携手天涯,再不分离。
  • 邪医狂妃:王爷药别停

    邪医狂妃:王爷药别停

    她绝对是扫把星附身!堂堂微生物学家穿成废柴不说,还差点被人毁尸灭迹!爹娘死光负债累累,面临满门抄斩时,高富帅带着银票直降闺房。可恶!这个男人不仅强买成为她的金主大人,还逼她出门赚钱养家!俗话说的好,知识就是力量,正当她小日子蒸蒸日上,渣亲戚们扎堆出现,居然妄图瓜分她的劳动成果!放肆!姑奶奶我卖身换来的家当,岂是你们可以觊觎的!王爷,奴家都已委身于你,你是不是要帮奴家打坏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