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0400000007

第7章 30岁前:坚持学习,能力是从学习中获得的(3)

丰富的学识需要用不断追求新知识做基础,久而久之,新知识会越积越多,自然会化做提高个人能力的动力,帮助人们取得成功。

20世纪80年代,杭州中药二厂生产的“青春宝”响彻大江南北,厂长冯根生也成了响当当的名人。

冯根生在杭州中药二厂拥有崇高的个人威望,全厂的职工不分男女老少一提起冯根生,那是从心里佩服。而冯根生所说的话,就像是圣旨,没有人敢违背的,有的只是认认真真地去执行。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使这位厂长有这么大的权威呢?

经过调查发现,学识树立了冯根生的威望。作为杭州中药二厂的厂长,对药品方面的知识多与寡直接影响着他的个人权威,而冯根生是怎样做的呢?

冯根生1949年从杭州高银巷小学毕业后,进入胡庆余堂当学徒,当时他年仅14岁。胡庆余堂是晚清富豪胡雪岩创办的药房,它与北京同仁堂对峙南北,名闻天下。胡庆余堂选徒标准非常苛刻,每年选拔1人,代代单传。1949年后没有再招徒,冯根生就成了“末代学徒”。他做过3年学徒,站过两年柜台,搞过整理炮制,后来又制胶煎药。

长期在药厂工作,再加上冯根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他以虚心向上的好学精神,孜孜不倦地学习药品知识,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中药专家。就因为他内行,懂业务,说出来的话才有分量,人们才信任他,才愿意按他说的去做。就因为他的学识,人们才愿意凝聚在他的周围,听他发号施令。

企业家都希望企业员工按自己的意图办事,都想职工对自己言听计从。他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的利用手中的权力命令员工服从,有的则凭借自己的权威影响职工,使他们自觉地按照企业家的意图行为处事。冯根生属于后者。

在杭州中药二厂的鼎盛时期,曾经接待过新加坡的一个高级代表团,成员中有不少是华侨,对中药内行。在访谈过程中,一位老者突然问接待员:“你们有用人尿做中药的吗?”年轻的接待员顿时愕然了,隔了好长时间才回答道:“没有。”“直接的没有,间接的有没有?”来客步步紧逼。

接待员以为来访者不怀好意,故意挑衅。他的窘迫和愤怒使来访者连连摇头。见到这种情形,接待员急中生智,给旁边的人使了个眼色:“快请冯厂长来。”冯根生来了一听,不紧不慢地说:“小便做药民间还有,工厂有间接的。中药里有味‘人中黄’,清凉解毒,用干草打磨成粗粉放在淡竹里,砸实,在小孩儿尿桶里浸上一月,再在温水中漂两个月,到时把淡竹对劈,里面深褐色的实块,香味扑鼻,就是名药了。”

一番药经,娓娓道来,并且说得有板有眼。这使那位老者高兴地站起来,一把拉住冯根生的手说:“服了,冯先生,这药我小时候跟父亲学做过,我是想考问一下中药学问在大陆有没有失传。看来没有,我真高兴。”这种场合,换了别人只有“晾台”,可是要想考冯根生,那是找错人了。别说一味中药,药号百眼橱里上千种药草和饮片、整理炮制车间几千种中草药,它们的色、丝、须、表、里、味、产地、性能、禁忌、保管方法、洗、切、炒、煅、炮、煨、灸、烘……对于冯根生来说,都是小菜一碟。连外国人送来的成药,放到舌尖一舔就能把它所含的主要药科报得八九不离十。中国600多家中药厂厂长中像他这样“柜台科班”出身的仅此一位。

在厂里,熟悉制药业务的顶尖高手,非冯根生莫属。大家有了难题,总是去请教他,配置新药品,总是他提出的配料方案最合理,药品试制过程中出现问题,总是他能够提出最可行的解决办法。所有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中药丰富而广博的学识。

冯根生之所以能取得员工们的尊敬是因为他具备广博的学识,众所周知,大海具有容纳百川的气魄,而且正是因为百万溪流流入大海,才造就了波澜壮阔的景象。人的学问也如此,没有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怎么能形成广博的学问呢?没有广博的学问又怎么能让众人心服口服呢?倘若无才又无能,企业家就只能听命于别人,而自己的才学不足,常使企业家处于对别人偏听偏信的尴尬境地,使自己的决策失误;更为重要的是,这样怎能得到企业职工的尊重?怎能树立企业家的权威?你的创造财富、为国奉献的魅力也就无从谈起。

权威的获得可能使企业领导才能更为突出。为了获得权威,企业家就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真正做到有权又有威,这将增强你的创富能力。

其实,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的好处不止以上这些,可以用数不胜数一词来形容。勤于学习新知识,把新知识逐渐积累起来,就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

书将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根本改变的例子时有发生。生活的经验越丰富,欣赏和理解的能力也就越深广,就越能领略书中的真谛,发挥书——知识的巨大作用,使精神财富创造出惊人的物质财富。

只有读万卷书,才能每临大事有静气,成就别人无法企及的大事业。有一句话说得好:能闲世人所闲人,方能忙世人所忙事。这里所谓的闲事,就是读书。

当然,这里所说的追求新知,并不是对旧知识的否定,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才是学习的正确方法。之所以,告诉人们要养成追求新知的好习惯,主要目的是告诉人们要不断学习,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

7.留心处处皆学问——社会这所大课堂有学不完的知识

大千世界,万物众多,有时甚至让人们眼花缭乱。对于每个人而言,只要他留意观察周围的生活,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重视周围的点滴之处。

生活中到处充满各种各样的知识,只有留意身边事物的人才会发现它们。而那些整日游手好闲、浑浑噩噩的人只能是无所事事,不知所云。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是一个谦虚好学的人。杰斐逊也许不如乔治·华盛顿和亚伯拉罕·林肯那样著名,但许多人都读过他起草的《独立宣言》,西点军校的学子也认为,从杰斐逊那里可以学习到许多东西。

杰斐逊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父亲是军队里的一名上将,他母亲出身于名门世家。不论是从家庭背景还是从受教育情况来看,他都属于社会的最高阶层。当时的贵族阶层很少与平民百姓交谈,但杰斐逊却不受这些东西的束缚,他与园丁、佣人、服务生、清洁工们交谈,他把与不同的人进行交谈当作是一个学习过程。

有一次,杰斐逊对法国伟人拉法叶特说:“你必须像我一样到民众家里走一走,看一看他们的菜碗,尝一尝他们吃的面包。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就会了解到民众不满的原因,并会懂得正在酝酿着的法国革命的意义了。”他与每一个民众交谈,从中获得了许多知识与感想,他明白了大众的想法与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他认为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值得别人学习的优点,因此,他总是积极主动地请教周围的人。杰斐逊积极学习的习惯颇受美国人的推崇,他的学习勇气和他的理想主义是建立在知识之上的。

就是凭着这种到处捕捉知识的执著信念,他学到好多东西,他知道许许多多其他人不知道的东西,他的兴趣与爱好很广泛,他的知识很渊博。据说,杰斐逊能够解释太阳和星球的运行,并能够绘制房屋设计图,训练马匹,拉小提琴,这些都源于他执著的求知精神。

杰斐逊有着无穷的潜力和精力,他搞创造发明、写过书、发表新的见解并开创了各个领域中人类活动的新纪元,他还是哲学家、考古学家和医学家,他还发明了一架当时最先进、最完善的犁,他也影响了当时整个美国的建筑业,他会经常制造出一些便利人们日常生活的设备。他简直被人们称为天才,但是,天才总是在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中渐渐发展起来的。

他过着一种很有规律的生活,黎明起床,早饭前经常会写点什么或看点什么。早饭后还会继续学点什么。工作一天后,他总是要开夜车,学习其他语言或者看古英语作品。在自己所有看过的书上,他都仔细地加上了注释。

杰斐逊比任何一位孜孜不倦的优秀作家更为出色,他的全著共有五十多卷,现已全部出版。他很有写作天赋,1776年他担负起起草《独立宣言》的重任,千百万人因他的话语振奋不已。杰斐逊之所以知识渊博,是因为他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勤奋刻苦。

土壤因播种而得到改良,思想因学习而获得磨炼。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也要向其他人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获得知识就如获得金子这种珍贵的物质一样,只有坚持不懈地去采金,才可以充实自己的大脑,使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

拥有知识的人是充满力量的人,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知识也是无处不在的,只要用心,就会有所收获。谦虚的人在处处寻找知识,自大的人却看不到知识。

同类推荐
  •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对青少年在成长和学习中常见的困惑和烦恼进行了阐释和破译,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身的心灵潜力,进行自我调节与改变,逐渐培养成熟、过硬的心理素质。
  • 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

    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

    薪水操之在我,是自己合理策划的结果。《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不仅给职业人肃清了获得高薪的错误意识,还为其设计了一条通往高薪的职业路线。
  • 是你自己不努力,说什么怀才不遇

    是你自己不努力,说什么怀才不遇

    这是一部人生寻梦之书,生活修炼手册。全书共计36篇文章,每篇文章都饱含了作者的切身体验,每篇文章里或许也都有一个你,一个我,一个个我们。柴米油盐、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如何发现人生的玄妙,做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爱生活的人,将每一天都过得熠熠生辉?在强大的经济压力下,穿越在钢铁丛林中的你我,如何葆有一颗初心,怀抱纯粹的梦想义无反顾地往下走?打开这本书,相信你就有了答案。如果你也曾迷茫无助,也曾在某一个瞬间发现自己患上了“爱无能”,也曾“懒癌晚期”四处寻医……那么,它就是你最好的枕边书,可以促膝长谈的灵魂伴侣。
  •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沟通的本质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沟通的目的是共赢,沟通的前提是心态,沟通的技巧是倾听。如何创造活跃的沟通气氛,而后直入对方的内心?如何凝聚谈话的焦点,吸引听者全部的注意力?如何强化谈话内容,清晰表达,消除沟通障碍?本书通过68个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一层楼!
  • 搬个菠萝晒太阳

    搬个菠萝晒太阳

    这是一本关于爱、幸福以及简单生活的书。小龟坨坨从饲养场被卖到宠物店,在这里它遇到了善良并有些忧郁的主人,还遇到了像亲人一样的伙伴——史努比猫和叮当狗。他们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有欢乐也有烦恼,有喜悦也有忧伤,有生存也有死亡。然而坨坨以自己的快乐、温情、爱和单纯打败了所有的不幸,悠然地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本书通过一只龟的视角来观察、记录和评论人类的生活,在这里,你能找到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温情、关于信任、关于感恩、关于痛苦、关于幸福的真正含义。
热门推荐
  • 大明重兴

    大明重兴

    我来了,我见了,我做我想做的!那就是让我堂堂中华当让万邦来贺,中华民族永立世界民族之巅。
  • 撒旦绝恋Ⅱ:惹上诡谲恶总裁(全本

    撒旦绝恋Ⅱ:惹上诡谲恶总裁(全本

    他是各行业都有渗透的巨头古氏财团的年轻总裁,时而魅惑,时而冷漠,又时而狂暴,令人捉摸不定。而她,不过是一个无父又无母、寄人篱下的小孤女。原本就是两个世界里的人,却因为命运的转轮,而有了交集。他看着她清冷娇弱的脸庞,审视着她的眸子,逼迫她交出她的一颗真心;最后,在她丢了心,心甘情愿的留在他的身边,满怀着喜悦迎接着即将到来的新生命的时候,却见他忽现阴鸷的神情——“滚!……就因为我厌倦了你、腻了你,所以你该滚了!”心碎,就只是在一念之间而已……◆可爱的小虫虫◆三岁——小虫不悦的嘟着嘴:妈咪,为什么你要我打扮成女生的模样?她头上冒出了几根黑线:因为女孩子能够穿漂亮衣服。小虫厌恶的瞅着身上的白色蓬蓬裙:可是小虫不喜欢穿漂亮衣服。她皱眉兼无语,看来无法忽悠了……
  • 放下

    放下

    《放下》是一本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真实生活写照的系列短篇小说。通过五个环节的语录引发出一个个发生在恋爱、婚姻、网络中的平凡故事。
  • 清贫贵女

    清贫贵女

    重生前,她自恃尊贵,人憎鬼厌。重生后,她痛改前非,快活逍遥。与天斗,与地斗,与命斗,与才气斗,与机遇斗。改变命运,创造新生活。
  • 腹黑王子好嚣张:吃定你

    腹黑王子好嚣张:吃定你

    一个闷骚的学生宅男,无意间被带入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世界观悄然改变的同时,娇小的女老师,单纯的初恋,失落的红尘女……一个个莺莺燕燕,不知不觉走进他的世界,而与之相随的,还有阴谋、阳谋,与解不开的未知枷锁!如果这一切需要有人拯救,结束这个黑暗的世界!
  • 伤心的留声机

    伤心的留声机

    作者简介:王松,男,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现供职于天津市作协。曾在国内各文学杂志发表大量中、短篇小说。著有长篇小说《春天不谈爱情》《落风的街》等多部,并出版中篇小说自选集《阳光如烟》。曾获首届天津青年作家创作奖提名奖,并获第二届天津青年作家创作奖。牛向东告诉我,不要相信老师。他说老师说的话未必总是对的。这话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一种个性,充其量有一点独立意识,但在三十多年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那时叫“反潮流”。
  • 隔壁有个小青梅

    隔壁有个小青梅

    宁静的黄梅镇突然就沸腾了起来。因为时家旁边一直空着的大宅子里来了一户新人家。据说那户人家来的时候,队伍浩浩荡荡足有千人;据说那户人家的婢女都美若天仙;据说那户人家的小公子长的比仙人还好看;据说……一切都是据说而已,时葭撇撇嘴,快速的将碗里最后一个杨梅放到嘴里,丝毫不在意旁边的美少年气急败坏的样子。什么美若天仙的小公子,这人分明是披着好看外皮的大灰狼啊!
  • 农门医女:赖上个相公好生娃

    农门医女:赖上个相公好生娃

    谢玲儿穿越了,穿越成了一个被抛弃在家三年的农妇。极品夫君回来了,还带着美娇娘,这让谢玲儿不乐意了,大手一挥,决定休夫。休掉极品夫君后,无家可归,赖上了她的救命恩人,住到了他的家里。可谁知道,这个救命恩人不仅腹黑,还是个醋坛子。“玲儿,听说你今天摸了好多男人的手了。”某男说道。某女翻了个白眼,“我那是替他们看病!”“玲儿,我也病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宝宝的58个心思

    宝宝的58个心思

    教育孩子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要想取得这份事业的辉煌,首先就应该摆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亲子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那么,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 不能忘记的爱

    不能忘记的爱

    石杰,满族,辽宁北镇人,渤海大学学报编审,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辽宁省作家协会特邀评论家。著有理论著述多种,同时发表和出版小说多篇(部)。我这里所要讲述的是一个苦涩的爱情故事,里面多少又有些甘甜令人回味。就好像一颗尚未成熟的果子,虽然酸涩,细细品尝,齿缝里倒也留下一股淡淡的清香。那天午后,我一如既往地坐在书房里写作。秋日的阳光从窗外射进来,铺在写字台的斜角上,室内一片温馨。我因空气中的暖意而有些困倦,几乎想去床上休息一会儿了。这时,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而疲惫的女人的声音:“是刘云老师吗?”我说是的,你是哪位?